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谋生手册-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不上那种专给贵公子骑的温驯幼马,但他的军马已经很驯服了。

    毕竟,坐骑不同于那些拉车的驽马,即便驯服,但能骑着走,不代表能骑着跑,而且,骑马的时候如何控制体力,如何保护腰背,如何让双股少些磨损,他都毫无藏私地一一传授。而也是在这种学习过程中,汪孚林方才得知,戚继光训练的军队原本就是从农民和矿工招收的,不会骑马的是多数,所以主要是步军。戚良的骑术便是当上亲兵之后,主帅通过短时间之内强化训练之中学会的,故而也只能这么教他。

    虽说坑了点,可短短这段时间,汪孚林就能骑马小跑,骑术技能飞涨,他也只能用有得必有失这种话来安慰自己。

    于是,松明山的父老乡亲们眼见外人嘴里那位无比厉害的汪小官人,早起游泳,吃过早饭学骑马,午后和晚上闭门读书,只有傍晚的时候能出来放放风,全都对他生出了深深的同情。要知道,早先可听说人是回来养伤的,怎么现如今竟是如此用功勤奋?一时间,从鸡蛋,到各种腌肉制品,再到山上的野味,自发送来的东西堆满了汪家厨房,全都是指名给汪孚林补身体的。就连松园里头老姨奶奶何为都派人送过几次慰问品。

    金宝和秋枫暂且不提,就连一贯最爱偷懒耍滑的叶小胖,面对仿佛陀螺被抽得团团转的汪孚林,不知不觉也变得空前努力了起来。因为汪孚林一次有气无力地对他说过一句话——倘若他敢不用功,回头就让他尝试一下这全套训练的厉害!

    这天傍晚,汪孚林再次迎来了一天之中难得的放风时间。他照例沿着村中小路一直散步到了村口,刚准备上桥吹吹风发发呆,享受一天之中难得的悠闲,就只见有人从桥对面匆匆冲了过来。认出是卖糖葫芦的松伯,他连忙开口叫了一声,谁知道对方却不应答,直接喜形于色地冲到了他的面前。

    “好消息,这次南直隶乡试,咱们歙县总共出了十六个举人!其中,程公子和西溪南吴公子,高中亚元。南溪南那位吴公子和寄籍歙县的朱公子,名次也在前二十,虽说没夺下解元,可四人进前二十,再加上十六个举人,这成绩好过之前几届!”看到汪孚林顿时笑开了,松伯也笑呵呵地说道,“我听说,这次歙县学宫总共多出了九个廪生的名额!”

    PS:本月拼得无怨无悔,月票一千票大关已经突破,尝试突破一千一百票大关!召唤月票支援,谢谢大家!(未完待续……)

第一八七章 席卷全城的狂潮(第四更)

    之所以十六个举人,却只腾出了九个廪生的名额,那是因为有些秀才不在乎廪生那点福利廪米,所以至今都只是附生又或者增广生,而有些秀才道试过后毫不耽搁直接乡试题名——汪孚林和程乃轩吊榜尾的那次道试,屈居次席的那位秀才就是这样的牛人。

    不过此人已经年方二十了,底子扎实,厚积薄发,直接一举考中举人,谁也不意外。当然,汪孚林对此人基本上没印象,因为这位在考完道试之后就去了南直隶游学,而后直接在那儿通过遗才试参加的乡试。

    至于他们这一年的案首,比程乃轩大两岁,今年十八,这次没有中举,从前人也沉默寡言,汪孚林对其印象不深。此人落榜的消息传回来之后,仍然在乡间引来一片遗憾声。但是,今年道试歙县取中的生员中,这一榜立刻考中了一个举人,算得上是含金量相当高了。

    听到松伯历数那一个个有名人物,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汪孚林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读书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只为了博得一个功名回来,哪怕只为了父老乡亲这兴高采烈模样,就已经值了!此时,他也挺为程奎等人高兴的,又得知松伯匆匆过来,正是特意为了告诉自己这个好消息,他少不得谢了又谢,随即突然想起另一件要紧事,赶紧开口问道:“对了,是送消息回来的报子到各家贺喜的,还是怎么着?”

    “我就是因为这个特意过来送信的。”

    老松伯那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了无比灿烂的笑容:“林木轩抢在那批报子的前面,给中举的每家全都送了一盒用大红绸缎包裹的。明明白白说这是状元果。红绸上头还写着京报连登黄甲。虽说是白送。可这样的好口彩,各家当然乐得打赏。不但如此,程公子还让人给小老儿送了好些红纸包裹的状元果,让我卖糖葫芦的时候分送大家,说是歙县英杰扬名南直隶,所以今天买就送,今天我这生意一下子火爆得不得了,糖葫芦顷刻之间就全都卖光了!”

    西溪南固然富商很多。园林座座,但贫富差距也非常大,如松伯这样的,便是一个儿子务农,其他两个跟着做生意的商人在外打拼,自己靠熬糖手艺贴补家用,平日过得其实也只是紧紧巴巴。所以,卖糖葫芦的收入对他来说,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今天来这么一出买就送,有人觉得划算。有人觉得生意,还有人纯粹是为了歙县此次乡试扬名立威高兴。特意过来买上一支,他甭提多高兴了。

    “就不到两刻钟,整整一百支糖葫芦,全都卖完了!”

    看到松伯那张兴奋的脸,汪孚林顿时握了握老人那张粗糙的手,笑着说道:“生意好就行,只希望那些头一回吃您老糖葫芦的,下一次也能记得光顾!”

    “林哥儿……”松伯有些说不出的感慨。当初在松明山村受汪孚林之托去帮忙散布消息,他只觉得是帮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忙,谁知道这几个月简直是应接不暇,见证了左一桩右一桩各种事情。他没有说谢,只是带着几分期冀说道,“我只期望能看到你中举登科,进士及第的那一天!”

    “这个……我尽力吧。”

    唯有对这个期望,汪孚林有些心虚,只能含含糊糊答应了一声,等回转家里,看到李师爷那早已准备就绪的例行功课时,他不禁深深叹了一口气。

    单单一个汪幼旻,他倒不怕。可别说现在的他了,就是从前那汪孚林,道试吊榜尾都已经是运气加三级了,这放在南直隶一省,乃至于整个大明朝,去和一堆在八股上摸爬滚打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人去拼,这实在是不太靠谱啊!老天爷怎么就没给他过目不忘,甚至过耳不忘的技能呢?

    汪孚林山居松明山村,水深火热的时候,歙县今年考中十六位举人,其中四人进前二十的消息,也震动了整个歙县乃至于徽州府。最微妙的并不单单是名次问题,而在于林木轩的动作比官面正规渠道的消息要快不说,还比那些专业性的报子更快!而且,在歙县这边欢欣鼓舞的时候,其余五县甚至还不知道谁中了谁没中,只能眼睁睁看着歙县那边一边报喜,一边满街派发红纸包裹的状元果。

    而仅仅是次日,休宁婺源等其他五县的生员们,也都接到了如出一辙的报喜,尽管晚了一天,又不是官方报子,可那一盒盒讨口彩的状元果,再加上同时在五县县城之中,好几个小商小贩开展了各种买就送活动,一样让各县百姓兴高采烈。和歙县高达十四名举人的人数相比,其余五县多则七八人,少则三四人,可根据报信的传回来的情况,徽州府竟是在这一年南直隶乡试中,举人名额排在了第四位,仅在苏州府、常州府、松江府之后,第一次超过了应天府!

    这对于今年以来一直焦头烂额的段朝宗来说,也着实是可喜可贺,故而对于区区举人竟如同进士一般满城庆贺,他当然不会有任何意见,反而觉得林木轩此举仿佛在给自己这个知府脸上贴金刷政绩一般。

    而汪幼旻因为祖父那句话,全心全意忙着新店开张,没去管家里最近这些天屋漏偏逢连夜雨的窘境,根本没料到对方突然来上这么不惜血本的一招,等反应过来想要预备的时候,面对的却是当头一棒。

    红纸暂时卖光了,至少今明两天都断货!

    “和小爷斗……嘿,双木那家伙只让我买就送,他是没工夫和你一般见识,可我程乃轩要是养虎为患,我爹非打死我这个败家子不可!”

    兴高采烈的程乃轩从林木轩那生意兴隆的店堂里出来,一到后头院子中,他就兴奋地挥了挥拳头。这时候。他身边的墨香却忍不住拉了拉他的袖子。低声提醒道:“少爷。汪小官人是让咱们趁着报喜的机会,一面送状元果收喜钱,一面在街头买就送,这样双管齐下,账面能够持平,可你是不是送太多了?”

    程乃轩皱了皱眉,见四周没别人,他才低声问道:“还剩多少存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