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列侯-第2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君孺很羡慕。羡慕画中女子的从容,羡慕怀中的孩子那样的可爱。她也想有一个可爱的孩子。

    她脸颊红了:“君子,妾身……妾身也想要个孩子,姊姊的宝贝好可爱。”

    “好,晚上去你那。”

    “嗯嗯,妾身扫榻以待君归来。”

    一场大雨下了七八天,浇掉困扰长安城的工地扬尘麻烦,雨过天晴,长安城的大工地也变成个大泥塘,民夫们踩着烂泥和沙拌水泥。

    韩安国不太满意:“城墙改建的速度太慢了,这样拖延下去三年很难完成计划。”

    马车的对面,曹时静静的欣赏风景。

    韩安国转过目光道:“不知君侯有什么办法提高效率,继续拖延下去空耗国帑,在下的压力也很大。”

    “少府别担心,民夫们的积极性还可以,继续催促只会伤到民心。”

    “给粮食怎么样?”

    “二十万民夫吃喝用度不少,给粮食那得多少,不划算的。”

    “您以前不是也给过粮食?”

    “那是特殊情况,急着造出赛马场不给甜头不行,用过这一招就没在继续,给的粮食太多会影响服徭役的积极性,把百姓养奸猾了伸手要粮食,不然就在徭役里混日子,谁吃罪的起?”

    韩安国傻眼了:“那您当初还用。”

    “都怪当初太冲动,谨慎点就可以避免掉的,搞那么多民夫吃粮干活的确不太好,过两日廷议时你提一嘴,把这个口子给堵住,免得人人效仿惹出祸患。”

    “这样有点不合适吧?”

    “除非义务徭役制度被废除,否则给粮募丁壮的路就走不通,继续走下去只会动摇现有制度,汉家还没有强大到天下无敌,徭役与军役息息相关,一旦动摇后果不堪设想,我是发现的早才告诉你,如果你觉得无所谓大可以放心大胆的用,出了差错可别赖我。”

    曹时一脸无所谓,韩安国反而怕了,他不晓得是不是曹时给他挖的坑,万一硬着头皮坚决搞下去,他就要为此负全责。

    不搞又不甘心。

    “怎么办?”

    韩安国要为急着赶工程而头疼,更让他头疼的是摸不清对面的小年轻到底是什么念头,到底是真的一概不知,还是在假装不知道,暗地里挖坑等着他跳。

    曹时认为这是幸福的烦恼,有事情可忙比他这个大闲人要幸福的多,起码人生是充实的。

    他是不会说自己挖了个大坑给后来人跳,用工的难题很符合他的心意,他要让韩安国明白少府的宝座没那么好坐,随便来个阿猫阿狗都可以摘桃子,岂不是显得他太没用了。

    雇工制是几经思考放出来的,往大里说是从小农社会转型到工商社会的标志,往小了说可以解决劝农桑,兴工商之间两难平衡的顽疾,利用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解决用工难的麻烦,既可以消耗掉大量的陈粮,还能够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些像另类的退税。

    理论上来讲,雇工制的成熟可以有效促进工商业发展,得以迅速催生出资本主义的花骨朵,但理论也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受到文化风俗、政治制度、人文思想等多方面影响,以大汉帝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雇工制会影响到以农为本的小农经济社会,更进一步动摇耕战精神,军功爵名田制的基础。

    历史证明,在成熟稳定的社会制度中,丰富的社会资源供给让人们迅速富裕起来,直接导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进一步带来城镇人口增长,知识普及率逐步提高,有钱有粮有知识的百姓们胃口会越来越大,通常整个过程是非常缓慢的,随着社会发展的速度提高,各种社会矛盾纷纷隐现。

    但雇工制的出现会加快整个流程,让本不够成熟的文明迅速被催熟,就像激素刺激婴幼儿快速生长,可若是激素太多会让幼儿提前发育,刺激过度更像一味毒药。

    当初,曹时也没有考虑清楚,只觉得很实用,可以惠及百姓。

    实际操作带来的隐忧逐步体现出来,让他有心在刚萌芽的雇工制上泼凉水,恰好朝廷里党争进入白热化,把心思都放在对付丞相与太皇太后,好不容易大胜而归也付出了辞去少府改任车骑将军的代价。

    曹时的离开,导致少府里酝酿诸多计划停掉一大半,新上任的韩安国大刀阔斧的搞起拆城墙扩长安的新城扩建计划,轰轰烈烈的基础设施大跃进,忙活大半年搞的有声有色,雇工制自然而然被抛到故纸堆里无人问津。

    民夫们虽然有怨言,可是他们总不能要求新任少府萧规曹随继续发粮食,每个民夫按照汉律服一个月义务徭役,少府韩安国提供20万民夫的食宿安排,不敢说比曹时做的更好,起码不会让人挑到错处,民夫们哪里还有脸再要粮食,那就有点太不知趣了。

    韩安国挑开布帘怅然若失。

    曹时呵呵一笑:“别太担心,你只需稍施手段,提高一两成效率不在话下。”(未完待续……)

    PS:月票过100票了,照例今天是3更。感谢'莲月祭祀'哀、▲待一季花开、洛凡禄打赏。

第213章 利在千秋

    建元二年六月二十一日,公元前140年7月下旬,平阳侯府辖下南庄。

    今天是每个一度的闾里大会,六月份恰好是粟米夏收过后,乡民们忙着整饬土地采集刍藁,以备缴纳今年的刍藁税,按照日子再忙活几天就该种大豆了,夏播一茬大豆入冬前可以收来豆子,难得农忙的时候南庄的男女老少放下手中的事,赶在傍晚太阳落山前回到庄子里列席会议。

    郑老咳嗽两声喊道:“大伙都听好了,咱们君侯吩咐了,咱们刚收进粮仓的粟米入仓,咱们就不再种粟米啦!”

    “啥?”

    南庄的老少爷们炸开了窝,许季跳起来嚷道:“郑老您可别开玩笑,不种粟米难道要咱们男女老少学知了喝风倒沫嘛?”

    “就是,大豆就那点产量根本不够吃的。”

    “咱们没粮食吃可不行。”

    “郑老莫要说笑。”

    郑老气的胡子翘起来:“你们这帮小娃子懂个屁!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赚了多少钱,一顷地种一茬大豆扣掉租子和税赋,榨油卖钱至少2万钱以上,买粮食能买100多石,咱们庄子有几户人只有一顷地?除了许癞头这种惫懒汉,耕地最少的匈奴庄户也有一顷半地,咱们庄子里就没有0等公卒,最差也得是1等公士爵,1等爵就能占地一顷半,每年一茬大豆至少收入3万钱,种的好4万钱也有,老夫家里3顷多地去年卖豆油赚了七万三千多钱,你们说说你们自己赚多少?”

    许季摸摸脑袋傻乎乎的坐回原位。他自己的确赚了两万多钱,可那点钱根本没存几个月。全被他砸进长安城的花街柳巷里去了,去年一个冬天除了军役训练的日子。基本都在长安城里眠花宿柳,小日子过的好不快活。

    恶劣结果是开春时有气无力,本来庄子里替他说的了门亲事也因为他没影子给搅黄了。

    女方是个挺漂亮的小寡妇,两边见过面也说的差不多,女方看他有2万钱的年收入也不嫌弃他惫懒,钱没了人也没影子到处浪荡,女人当然不愿意跟这种男人,早早的把婚事告吹另觅夫家去了。

    其他各个家庭的当家的也都闭上嘴巴,妇道人家到是得理不饶人的叨叨几句。被她们男人吼一嗓子全哑巴了,小屁孩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只具备列席会议听大人讲话的资格。

    “豆油的价格跟着大豆行情走,大豆现在180钱一石,豆油价格200钱一斗钉死动不得,长安的贵人豪门要吃油,南北二军里几十万大肚汉也要吃油,长安五陵一百多万口人,关中580多万人口需要用油量大的很。你们一个个别给老夫装穷!老夫正想着这几年家里也有点钱,把地卖给君侯的钱也存着,可以在庄子南边买几顷地一起种,老夫的五大夫爵可以种25顷地。我家大孙子郑通是大夫爵可以种5顷地,你说这得挣多少钱?”

    孙楚是7级公大夫,身量不高却非常强壮。他站起来一拱手道:“郑老您暂且息怒,咱们也不是说不能停种粟米。可您总得给大伙指条明路不是,咱们庄是改种两茬大豆。还是种点别的粮食?”

    “种两茬大豆是笨人做的事,君侯曾经说过除了少数作物可以连种两茬,粟米、大豆之类的农作物最不宜连种,稍有不慎种下去收不到理想的产量,把地种坏了等着哭去吧!再花个两三年把地整饬好亏的是自己,为了占小便宜吃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