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列侯-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挑开窗帘,四个远道而来的王族青年愕然发现,在关东看到的一景一物与关中的差别太大,即便天下第二城的雒阳也只不过更大更豪华而已,并不比各国的王城先进美观多少。

    进入关中就完全不同了。

    关中的阡陌规划更加整齐,田间时不时看到农民扶着犁耙赶着耕牛忙碌,在关东是绝少看到类似的景象,赶着马车拉着货物的农民在驰道上来往车辆络绎不绝,即使步行的农民也会推着手推独轮车,在关东常见的挑挑子运货的古老方式彻底绝迹。

    “不愧是帝京长安,富庶的难以置信啊!”

    “看路上行人的表情,他们的气色红润神采飞扬,分明是很快活的。”

    “真的好羡慕呀!这么大的关中每个人都那么幸福,比我们国中的贵族官僚还要好。”

    “咱们毕竟是弱国寡民,比不上汉家强大是理所应当的,只是没料到竟会有那么大的差距。”

    “说的也是……咦?怎么是你!哼!”

    “我竟然和你说话了,呸呸!哼!”

    三个王太子你一言我一语,还夹杂着两个傲娇的小破孩斗气,还没看到长安城就已经征服了三个人心,大汉帝国那样的强盛,对比自己小国民心里只有羡慕。

    卫右渠脸色发青,嘴里念叨着:“怎么会这样?怎么会变化那么大?”

    “龙祥君在念叨什么东西呢?脸色那么难看。”

    迎着三个人的目光,卫右渠脸色连变几次,干笑道:“我在思考这次的使命,想的有点出神抱歉了。”

    “使命还不是非常简单,咱们去大行令那说几句话住几天,去未央宫朝见天子赐宴,大行令的属官带着咱们在关中游玩,住几个月就可以带着天子回赐的宝物回家了,这些流程是我问过父王得到的准确标准,诸侯王入京都是这个模式,还有想提前回乡就找到大行令说一声,临行前天子会再赐宴送别。”东瓯王太子驺望得意地说道。

    “少说废话,快看那座城越来越近了!我的天呐!那真的是一座城吗?怎么会!”闽越王太子驺丑惊呼道。

    另外三人的目光齐刷刷的看过去,如同漆黑的山岭横在渭河边的巨型城市,正缓缓的映入他们的眼帘。

    那就是周、秦、汉三朝帝都,长安!(未完待续……)

第161章 特别的欢迎礼(二更5000字)

    PS:四个人史料可查绝无杜撰,求订阅!

    它庄严肃穆坚如磐石,它精华内敛锦绣绝伦,承载着万里山河壮丽景色,肩负着一朝帝国的精萃所在,它的名字叫做,长安。

    长安城庞大的不可思议,漆黑如磐龙横卧的巨型城墙不仅震住四个毛头小伙,更让他们意识到以前的轻视和偏见有多么的愚蠢和无知。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初出茅庐的井底之蛙,第一次看到井外花花世界,他们被吓住了。

    长安城厚重的城墙是这座城市的核心,根底厚达十丈的城墙颠覆了四个年轻人对城墙的理解,还有那环绕长安的八水组成的复杂护城河,坚固宽阔的石拱桥横越而过,一切都像精密到极致的齿轮啮合在一起,比自家王都的小土城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城头最高出挂着一面红底黑字大纛,以古篆上书一个巨大的“汉”字,另一侧则是一面图腾龙旗,形制规格与大纛相同,黑红相间霸气十足。

    秦人尚黑、楚人尚赤。

    汉人是楚人,继承秦制,以红为底以黑为字,黑红相间继承秦楚两脉之精华,黑红旗帜就是大汉帝国的骄傲,更是汉人的骄傲。

    穿过漆黑的门洞踏入长安中心,残酷的现实再次打击了他们脆弱的心灵。

    成片成片黑红相间的二层建筑群星罗棋布的撒在城中,要么是黑墙朱门要么是红墙黑瓦。

    那黑深沉如钢铁,那红瑰丽如鲜血。

    黑与红即为铁与血。

    明媚的阳光下,墙砖反照着耀眼的光芒。不如金碧辉煌璀璨,却更加厚重瑰丽。大气磅礴。

    相隔的距离稍远,看不清二层小楼的整体构造,只从远处看的到精致的细节,只看到屋瓦上飞檐翘角,雕梁画栋,

    二楼还有个非常漂亮的露天阳台,依稀可见楼上的妇女们在摆着花花草草,还有些人家翻出自家床铺挂载绳索上晒被褥和各式衣裳。

    那些衣裳不是简单的黑红相间,红白蓝绿紫青黄橙应有尽有。五颜六色的款式不同煞是好看。

    马车缓缓的前行着,他们已经迷醉在长安城的姹紫嫣红里。

    心中那最后一丝轻视感觉也随风消散。

    此刻,恰好是卯时刚过。

    闾里大门四开,穿着黑衣红裳的汉人排着整齐的队伍,喊着号子迈出整齐的步伐走向长安城北,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犹如职业军队,路过的行人对此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几位贵人是朝廷请来的外蕃诸侯王太子?老朽给几位王太子见礼了!”

    四个人停下马车,拦住路边一个闾里门外正在关里们的里正,老头七十多岁身体清瘦。似乎耳朵有点背,问了好几遍才恍然道:“您说什么?您问他们是去干什么的?当然是去上工啊!”

    “上工?怎么看起来更像在打仗?”

    “嗨!这哪是打仗呢!打仗得排着队去武库领重兵器,还要换上盔甲组屯列阵,比这简单的排个队复杂十倍不止。排队上工是多年养成的习惯,什么?您问这个习惯什么时候起来的?那您可真问对人了,知道商君公孙鞅吗?对!就是在秦国搞变法的那个商鞅。就是他搞出来的规矩,从大秦那会儿的规矩用了快两百年。咱们关中人早就习惯了。”

    四个年轻王太子面面相觑。

    未曾想随便拉住个老头也能侃到大秦帝国的老黄历,排队上工竟然是商鞅制定的规矩。这哪是什么普通规矩,分明是规定关中百姓从小事上就养成列队列阵的军事素质,衣食住行不由自主的表现出刻板的军人本色,恰恰是古典军国制度的特征。

    老人家尽量避免谈及自己是秦人的称号,但是他无法掩盖老秦人几百年形成的气质特征,勇猛无畏,刻板严肃,团结坚韧,令行禁止,视死如归。

    秦就是汉,汉就是秦,当秦汉的身影重合在一起,在场的四个王太子不由自主的打个激灵,毛骨悚然。

    闾里是进不去的,别说干瘦的里正不会放他们,赶着车驾的郡国兵不会允许,守在各个道口的北军骑步锐士冷眼旁观,他们只能看着精致奢华的二层民居干瞪眼,好想进去看一眼,哪怕只是一眼。

    “这是长安城?不!我认为这就是个大军营,一个容纳几十万人的大军营。”卫右渠擦擦额间的冷汗后怕不已。

    “不!我觉得不太确切,整个关中都像个超级大军营。”

    “关东六国比关中略松一些,制度和关中完全相同,那么大汉帝国就是个大军营喽?”

    “或许是吧!一个3600万人的大军营,我是不是疯了?你掐我一下试试看,哎哟!你怎么这么用力!好你个驺望想害死我是吧?”

    “哼!分明是驺丑你小子要求我掐一下,你没说要用多大力气。”

    两个傲娇男又掐起来,赵婴齐在看戏,卫右渠在发呆。

    他真的在发呆,完全想不通这个神奇的国家,一个与卫氏朝鲜同为农耕文明的国家竟然强大到不可思议,为什么呢?

    卫右渠陷入思考。

    试问哪朝帝都皇城像个大军营,各个道口随处可见身披重甲,腰胯强弓硬弩的军人巡逻把守,他们不是简单的巡视治安,更像一群宪兵在巡视士兵。

    哪朝的首都城民上工时想群军人,排着整齐的队伍在五大夫的率领下去东西两市上工,这就是个大军营,彻头彻尾的超级军事强国的风范。

    或许叫它大监狱也没错,每个平民就像监狱里的犯人劳作,士兵就充当狱警四处巡视检查。

    卫右渠说道:“我听说汉人齐民编户,全民皆兵。哪得有多少兵?”

    “秦制也是齐民编户,这个我知道的比较多。听我曾祖父说始皇帝统一六国前,关中一百万户每户出一丁。秦军满编即为一百万人,后来算上巴蜀再多十多万。”赵婴齐的曾祖父是秦将赵佗,他是地道的秦人后裔。

    驺望惊讶地说道:“我听说汉人有七百多万户,三千六百万人,那岂不是说汉人可以募集七百万兵?”

    四个人不由自主的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四家里东瓯只有四十多万,闽越有六十多万,南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