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神话-第4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个时候已经晚了,萧去病已经从后面追至,两百步内,嗖嗖嗖三箭连发将三名唐门弟子射死,生擒了杜乾运。随后便带着身后的六十名建宁铁卫,一路赶羊也似杀到了长安城下。这个时候才是下午的申时末刻。

    于是乎,大唐立国一百多年以来,大唐的国都长安,第一次被人打得兵临城下,虽然这敌人只有六十一骑,而城头上却有上万守军;

    长安城下也有上万溃军,远远躲在后面,探头探脑地看——到现在这些溃军不知道为何,胆子也大了起来,毕竟这队天策军一路冲杀过来,并不怎么杀人,好像就只是单纯想冲到城下也似。

    连同萧去病在内,六十一骑,便在坚城之下,数百倍“敌人”的环视之下,止住了战马,开始慢慢牵着战马收汗,喂战马饮水吃马料,自己也顺带吃些干粮,所有的行为都无比从容自若,全然视数万长安、京兆守军于无物一般。

    态度自然是有些嚣张,但对于更多的长安、京兆守军来说,此刻感受更多的,还是觉得诡异,或者说好奇。

    这兰陵王,一路冲到长安城,春明门下,到底要做什么?

    片刻之后,数万在城墙上和远处围观的守军就有了答案,只见那兰陵王萧去病,一把从怀里掏出一卷明黄色的卷轴好像是圣旨,随后竟然还对着城墙上和城外一万多溃军拱手团团做了一个揖,然后就舌绽春雷,大声喊了出来:

    “我乃大唐骠骑大将军,天策府大统领,兰陵王萧去病是也!一百多年以来,天策府上下,对大唐赤胆忠心,长枪誓守大唐之魂,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自太宗时期起,多少天策男儿抛头颅,洒热血,为大唐浴血拼杀,死不旋踵!北邙山下,将军坟前,多少天策府前辈为国战死,英灵不远,天实可鉴!

    武牢关一战,三千五百玄甲军在太宗皇帝带领下,大破窦建德十万夏军,一举奠定大唐之胜局;夜袭定襄,三千天策将士跟着李卫公大破突厥;之后灭薛延陀、高昌、吐谷浑远征高句丽,俱有天策军的身影;王忠嗣将军时期,连破契丹、奚,后突厥,吐蕃主力,三千天策军功不可没!

    本王自受封以来,南征北战,为大唐开拓南海万里海疆;同罗造反,三千天策轻骑随本王长驱五千余里,大破同罗,生擒阿布思;南诏叛唐,有奸佞杨国忠者,葬送二十万大军,却掩败为胜,还要在京畿道、关内道、河东、河南道征兵十五万,再征南诏,又是本王率领两万天策大军征讨南诏,一战灭亡南诏,生擒敌酋阁逻凤,献俘太庙,复又大破八万吐蕃援军,阵斩吐蕃大论恩兰·达扎路恭。

    幽州逆胡安禄山叛唐,二十七万幽州兽兵屠戮河北河东,又是我天策军顶在最前线,提前做好准备,转移百姓;后又以十万新训之兵,对抗二十万百战兽兵,然我天策军却死战不退;饶阳城下,六十一骑天策军为救数千百姓,明知赴死却义无反顾!

    正因如此,一百多万河北道,河东道之百姓得以获救,即将倾颓的社稷得以挽救,大唐的江山得以保全!两日之前,本王与幽州逆胡安禄山决战,一战覆灭四万准备进攻长安的幽州叛军,生擒安禄山逆胡!

    挽狂澜于既倒,拯救社稷于危难,实乃有大功于大唐!

    可是大奸臣杨国忠,嫉妒天策府的战功,图谋四海商社的财富,蒙骗蛊惑圣上。河东被攻破,实乃杜乾运贪功且无能,杨国忠却颠倒黑白,反诬我天策军;

    再后来,杨国忠竟然蛊惑陛下,接受幽州叛军的投降,又令朔方、河西、陇右诸军与幽州叛军前后夹击我天策军,欲要谋害本王和建宁王!

    幽州叛军屠戮我大唐上百万无辜百姓,陛下却既往不咎,仍受优待;我天策军为国尽忠,保境安民却要惨遭诛除,丧尽天良,无有过此者!

    本王今日带兵打到长安城下,不为造反,实乃被逼无奈,只求面见圣上,申明冤情。泣血求告陛下能够明辨是非忠奸,诛杀大奸臣杨国忠一党,下诏罪己,刷新朝政,以安大唐江山社稷!

    天地神明,照鉴予心!”

    言毕,萧去病放声大哭,这时候,李倓和六千七百天策老兵也依次赶到,也无不痛哭流涕,泪如雨下;再之后,春明门外,上万被杨国忠驱赶出城的河北河东道难民也被强烈的情绪感染,跟着大哭起来,哭声震天。

    然后城头上一万多守军,城门外一万多京兆军溃兵就一下愣住了……

    这兰陵王萧去病和建宁王李倓一路气势汹汹杀到长安城下,竟是来伸冤陈情的?

    很快的,这个消息便传到到了大明宫,李隆基连同一帮文武大臣也一下愣住了。李隆基恨得压根痒痒,萧去病名为伸冤,实为揭朕老底,其心当真可诛!

    杨国忠蒙骗蛊惑皇帝,全天下都知道的事情,皇帝却被蒙骗蛊惑,皇帝是猪么?

    世人只会看对错,而不会从政治上看问题,这件事确实是朕做得不对,但朕能说朕是担心天策府势力太大威胁朕的皇位吗?朕能说只是暂时接受幽州叛军的投降,消灭天策军之后,紧接着就会对幽州下手么?

    杨国忠则吓得面色惨白,现在他的心腹虽然掌握了长安城内八成以上的军队,但并没有萧去病对天策军那样的掌控力度,说白了军队还是皇帝的,只要李隆基心意一变,自己一家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场。这该怎么办?

    纵然有些愣住,但片刻之后,在韦见素、陈玄礼的劝谏下,李隆基还是带着一众文武大臣,龙武禁军,还接了杨贵妃一起,由夹城驱车驰上了春明门的城门楼,隔着老远,见到了萧去病和李倓。

    隔老远就听到下面上万人齐声大喊,杨国忠越发吓得面无人色,那声音正是:“诛奸邪,清君侧!”

    ps。 5。15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未完待续。)

    ps:  感谢山猪爱木薯的打赏支持。

第八十四章 把皇帝气晕了

    “兰陵王,你带兵犯阙,到底所欲何为?”春明门上,大唐皇帝李隆基厉声大喝,凛然有威。

    春明门下,萧去病拱手行礼,扬声喊道:“启禀陛下,臣非是带兵犯阙,实乃被逼无奈,有天大冤情,要呈于陛下面前!

    臣实不知,我天策军有何罪责,陛下要对我天策军痛下杀手?

    逆胡安禄山和幽州叛军,深受陛下恩宠,却不思报效,反而恩将仇报,狼子野心,起兵叛乱,致使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百万汉家百姓惨遭杀害!

    陛下何故却要宽宥其罪,既往不咎,使其里外夹击我天策军?”

    李隆基心中那个郁闷啊,从来没人敢如此质问朕,你这是揭朕的底啊,而且很多事情是做得说不得,被一个臣子这样质问,经此一事,即使平定了这场乱事,朕的权威也将一落千丈!

    可偏偏朕还不得不答,朕当了四十多年太平天子,还从来没被人逼到这个地步,若是眼神和怒火能杀人,此刻他已经把萧去病杀死几百遍了。

    不过恼怒的同时,李隆基又微微有些庆幸。

    没想到天策军有这么强的战斗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转瞬之间就全歼了四万南下的幽州叛军,还活捉了安禄山,这萧去病的军事能力还真是无与伦比。

    可这政治智慧嘛,就有那么一丝不足了,简直就是愣头青嘛。竟然想的不是用武力篡夺这大唐江山,而是像个小孩一样,跑到长安城下。诉说委屈。伸冤讲道理。

    “朕受小人蒙蔽。一时糊涂,朕实惭恨,幸天佑大唐,未铸成大错。天策军的冤情,朕已知之,天策府的功勋和忠心,朕亦知晓。

    自太宗时期起,天策府就赤胆忠心为大唐浴血奋战。兰陵王为大唐立此大功,朕岂能不重赏酬功?朕便封兰陵王为燕王,太尉,征讨元帅,开府仪同三司。

    若梁王愿意在朝,当为中书令,武部尚书(兵部尚书),御史大夫,总领朝政;若燕王愿意在外统兵,当为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河北、河东道采访使。

    燕王有大功于国,待幽州叛乱平定之后。河北一道便为燕王之封地,燕王可自开府衙,自设属官,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李隆基目光炯炯地望向城下的萧去病,心中暗道,这等重赏,你总该满意了吧?

    与此同时,李隆基此言一出,城头城下,几万人顿时都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