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神话-第4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比驯狼,首先要做的一定是将对方狠狠打趴下。然后诱之以利。驯狼是食物。驯这些反复无常的幽州叛军,用的就是各种好处,俗称画大饼。

    萧去病让张忠孝翻译一遍,一众之前还惶恐不已幽州叛军立刻就眼中放出贪婪的光,萧去病亲眼看到,个别幽州兵脸上竟然不自觉露出残忍的笑意和一副“就这样”“这也太轻松了”的表情。

    萧去病语调一寒,声音冰冷:“然,要做本王的手下。就必须遵守本王的规矩,若是再有异心,再想着草原上那一套叛附不定反复无常,一有发现这些苗头,即刻处死!

    本王的规矩有很多,怕你们记不住,先说三点。其一,一切行动听指挥,这个指挥自然是本王、天策府、还有本王指派给你们的长官的指挥;其二,遵守大唐的律法。不许伤害大唐的百姓,不许抢占百姓的财物。更加不许杀人和劫掠;其三,上面说的,若有违犯一丝半点,绝不姑息手软,立即处死!你们要互相监督,揭发有功,隐匿者被发现当做同罪,一起处死!”

    翻译过后,七百多人全都唯唯若若,战战兢兢,与他们之前的那种野蛮凶狠,残暴残忍简直判若云泥,个别会说大唐话又情绪激动的更是声泪俱下的当场诅咒发誓。

    但萧去病自然不会相信他们。

    萧去病继续道:“话又说回来,你们之前犯了那样的死罪,大唐待你们不薄,你们却跟着安禄山那杂种胡造反,杀了那么多唐军将士,残杀那么多手无寸铁的大唐百姓,烧杀抢掠,歼银掳掠,无恶不作,总不能最后打不赢了,说一句投降,之前做过的恶事就一笔勾销吧?

    你们说,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张孝忠面色苍白,一下汗透重衣,他声音颤抖地道:“建宁王,我们已经知罪了,只求建宁王饶我们一命,给我们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今生今世,我等一定对建宁王肝脑涂地,效之以死!”

    萧去病冷哼一声:“你们都是这么想的吗?”

    一通翻译过后,不管真情实意还是虚以委蛇也好,七百多幽州叛军全都声色俱厉大哭起来,表示一定改过自新,将功赎罪。

    信他们才有鬼,萧去病咬牙切齿道:“说的没错,你们每个人都是罪人,全都罪大恶极,全都应该千刀万剐,下十八层地狱!”

    萧去病明显闻到了骚哄哄的气味,显然有人吓得夹不住尿了,想反抗又不敢,跪在地上只是筛糠一样发抖,还有的就偷偷想往横刀上面摸,但又不敢。

    萧去病冷冷的声音继续传来:“所以,你们现在别想本王会把你们当一个人对待,更别想受到优待,四海商社、天策府有钱有粮、有酒有肉,但不是给你们这些罪人的!

    你们只有在赎罪以后,你们在本王的眼中,在天策府的眼中,在大唐百姓的眼中,才算是一个人,你们才有资格获得本王说的那些,好吃的好喝的,好房子,还有数不清的钱。

    你们赎罪的方法有很多,首先就是要真正认识到了你们深重的罪孽,认罪,反省这是第一步,到时候本王会把你们关在集~中~营,派训导官给你们……

    ……这就是本王允许你们投降的条件,有没有谁觉得接受不了的,本王给你们一个机会,现在站出来,本王现在就放你们走!”

    仿佛一道惊雷劈在张孝忠的心头,跪在地上的张孝忠再次忍不住浑身打颤,冷汗再次不要命的冒了出来,这建宁王小小年纪,操弄人心的手段,让他不寒而栗。张孝忠心里只在祈祷,不要上当,不要上当。

    然而那七百多人听不到他的祈祷,真的就有一百来号人站了起来,表示自己崇尚自由快活,不能接受如此苛刻的投降条件。

    然后萧去病就笑了,和颜悦色地命令他们他解下兵器盔甲站到一边,然后扬了扬手让剩下的五百多人起来,开心道:“好了,还记得本王说过的规矩吗,第一条是什么?”

    张忠孝声音颤抖道:“一切行动听指挥,重点就是要听建宁王的指挥。”

    十几个会说唐音的也这样回答:“一切行动听指挥,重点就是要听建宁王的指挥。”

    萧去病更开心了,笑着道:“那本王在说这些规矩之前,还说过什么?”

    张忠孝恭谨道:“不得再有异心,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反复无常,一有发现这些苗头,即刻处死!”

    一百来号人当中的能听懂唐音的人立刻就慌了,哆嗦着再次跪下来摇头乞降,但萧去病看也没看他们一眼,只是盯着张孝忠和他身后五百多人,冷冷道:“那就听本王的指挥,把这些到现在还心生异心的,都杀了吧。”

    张孝忠把话翻译完毕,那边一百多人自然是各种求饶,而这边五百多人,在沉默和眼神交流两三息之后……抽出了腰间的横刀。

    ……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距离之前发生战斗那座石桥不远的汾州城,城墙上满满的守城团结兵(由州刺史征发并统领的半农半兵的乡兵),便在两名天策内卫的带领下出城抓捕了两三百幽州兵,打扫完战场之后,目瞪口呆地看着“建宁王李倓”一个人押着五百多骑幽州兵,来到城门口叫门。

    在萧去病出示金鱼符和圣旨之后,守城的太守(就是刺史,唐朝州郡、刺史和太守总是变来变去)这才带着团结兵打开大门,将这五百多在城门外就解除武装的幽州兵引入城池,并安排专门的地方和专门的人将他们看押起来。

    然后便在一群人惶恐,害怕,忧心不已,夕阳西下的时候,萧去病来到了关押他们的军营,找到张孝忠:“走嘛,赎罪立功的机会来了,本王需要八十骑跟着本王一起夜袭幽州叛军……”(未完待续。)

第七十五章 挽天倾(十二)

    大唐天宝十三年,九月十二,大唐西京,长安城。

    往日的繁华喧闹,歌舞升平,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极盛景象,已经没有了踪影,笼罩在长安城内外的,是一种紧张而忐忑的心情。

    虽然自几个月之前,安禄山麾下的二十七万幽州军在河北道境内四处劫掠,竟然抢到了五姓七家的范阳卢氏和清河崔氏的头上,之后天下嚷嚷,举国上下都说安禄山必将造反。

    长安城内,上至公卿大夫,富豪权贵,下至平明百姓,贩夫走卒,也无不在酒席之间,茶余饭后,将安禄山和幽州军作为谈资,大骂安禄山中山之狼,狼子野心恩将仇报云云。

    国子监的太学生,世家勋贵的年轻子弟,更是上下奔走,大声疾呼。在青楼瓦舍呼朋引伴,置酒高会之时,一个个也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慨然有一旦朝廷照他们说的去做,或者对他们委以重用,便能立刻诛除奸邪,刷新朝纲,澄清天下。小小幽州胡儿的反叛,在他们眼中更是翻手可平,又何足道哉!

    可等到安禄山果真反了,除了这些自负大才而不遇,书空咄咄的空谈书生,每日洋洋得意,叫嚷的更凶之外,其他所有人,上至一般文武大臣,下至底层百姓,却一下傻了眼,没有一个主意。

    所有这些人,都是一种“啊,这般白眼狼还真的反了啊……”这样的反应,然后脑子就一片空白,空白之中就只有两个大写的字——懵逼。

    这些承平日久的官僚和百姓。在懵逼过后。其中的大部分人竟然产生了和杨国忠、李隆基的想法。以为造反只是安禄山一人造反,且不出旬日就会失败,然后所有的长安官僚、世家权贵还有底层百姓,就每日翘首以待,等着幽州军集团和回纥叛军,自己覆灭的消息传来。

    直到不久之后,很多河北道的百姓,到达都畿道之后。又在李岘的安排下,坐着四海商社的四轮马车,一路来到长安城。

    在亲眼见到,轻耳听到这些河北难民是怎么样家破人亡,河北道的汉家百姓是怎样一个惨绝人寰,幽州叛军有多残暴邪恶野蛮之后,这些长安权贵和百姓,才终于知道了害怕和紧张!

    但依然毫无应对,半个世纪的太平日子,已经让这些原本最尚武的关中勋贵和百姓忘记了刀枪为何物。没了血性,变得麻木而软弱。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除了每日忐忑不安。少玩一些斗鸡赛马,少听一些梨园丝竹,心神不宁之外,就再无别的应对。

    加之长安城最善战的飞龙禁军被调走,这座庞大而臃肿,有两百多万人口,反应迟钝的大唐国度,几乎只需要用两千精兵,就可一举攻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