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神话-第4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去病又在何可儿脸上亲了亲,接着道:“之后几百年****分裂,各个皇帝其实就是不停上演上面的循环,不是外戚就是宦官,不是权臣就是军阀藩镇篡位,然后就有了隋朝。

    隋文帝给隋炀帝留下一个多好的局面啊,结果硬是被隋炀帝弄成了二世而亡。什么原因?就是隋炀帝太雄才大略、太有雄心壮志了,太能折腾了,又是修运河,又是打肿脸办西域招商,又是征讨高句丽。

    总之他想法太多,想做的事情太多,完全不考虑百姓是否能承受住,也不考虑他的统治基础,关陇贵族集团是不是愿意,总之就是。他是皇帝,他想做就一定要做。谁敢反对,他就杀谁!

    这就是皇权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皇权过大,皇权过于强势,然后这个杨广就因为太过强势任性,把一个好好大隋给折腾的亡了国,最后皇位到了太宗皇帝手里。”

    何可儿问道:“然后太宗皇帝就吸取了前人的所有教训?”

    萧去病点点头:“虽然太宗皇帝也有各种问题,比如今日的幽州杂胡造反,源头就是李世民的引狼入室,但他在限制皇权上做的却是最好的。

    太宗时期的皇权,几乎解决了前面出现的所有问题,首先外戚,文德皇后可谓古今第一贤后,坚决抵制长孙家的人靠她的裙带关系上位,并且要求太宗皇帝不要给长孙家的人,担任朝廷要职,宦官问题也是没有;

    然后因为太宗皇帝其实也足够强势,足够英明神武,雄才大略,所以权臣和藩镇的问题的也没出现,你发现没有,其实太宗各方面都很像隋炀帝,但他以隋炀帝为鉴,刻意限制自己的权力,就是将皇权关在笼子里。

    太宗那时候叫做君臣共治,不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定好规矩,大家按规矩来,皇帝想做什么事,不合规矩也不能做。比如那个魏征,就经常拿国法,拿各种道理,把太宗顶得没话说,气得要死,但最后太宗也大都做出让步,按规矩,按道理来。

    限制皇权,将皇权装进笼子里,君臣共治按法律规矩来,这样就有很多好处。首先,他非常稳固,因为君臣共治嘛,这些臣分担了皇权,自然会帮着皇帝维护皇权,所以皇帝就有这么帮手了嘛,不用去找外戚做帮手对付兄弟,更不用找宦官去对付外戚,有这么多帮手还不够么?

    而且这么大臣一起共治,也很难出现权臣,这么多大臣一起管理天下,藩镇就更难出现了,最后就是,这些大臣分享皇权,帮助皇帝对付皇权威胁,治理天下的同时,也限制了皇权,所以隋炀帝那样的皇权太强势也不会出现。

    简直就是完美,当然唯一的代价就是皇帝有时候会不爽。”

    萧去病继续道:“后来高宗即位,也同样是这样,高宗有时候想做什么,如果不和法制,不和规矩道理,也经常被群臣抵制而无法执行。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比如有人砍了昭陵的树,高宗要杀他,大臣就说按照律法这不是死罪怎么可以杀呢?于是高宗只能作罢。

    高宗不是一个强势皇帝,所以经常争不过这些臣子,他又没太宗的胸怀和眼光,于是怀恨在心,后来他娶了武则天以后,就在武则天的撺掇下,开始整治关陇贵族集团。

    武则天是个内斗搞权谋陷害倾轧极有手段的人,她从这个时候,就开始破坏规矩了,这人没有罪,或者罪不当死,但她撺掇高宗就不按规矩来,就要杀。

    就是在她手里皇权越来越强势,到了武则天自己当皇帝的时候,她就可以完全无视所有的国法,完全不按法律程序来,所谓不经凤阁鸾台,何得为敕,便是从武则天那时候开始的。

    然后皇帝就几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杀谁就杀谁,想提拔谁就提拔谁,想贬谪谁就贬谪谁,武则天非但不按法律来,还不按程序来,一个人完全没罪,她也可以不走程序直接害死,完全没有规矩。

    再然后到了李隆基当皇帝,皇权其实一直就没回到那个牢笼,一直很强势,只不过开始的时候李隆基也很克制,可到了最后他不克制了。

    于是就有了外戚,有了权臣,宦官势力也抬头了,如果把高翁换成赵高,就又是宦官干政,然后又有了藩镇,然后就又了安禄山造反,有了李林甫和杨国忠误国。”

    何可儿想了一下,笑道:“所以夫君的意思,等小倓当上皇帝后,你要重新把皇权关进牢笼,让小倓做一个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皇帝?”

    “是的,我的设想,还要把这一点制定成一条不能违反的铁律,皇帝必须遵从,若不遵从,臣子可罢免皇帝参政的权力,甚至逼迫皇帝让位给太子。”

    何可儿想了想:“那你说李倓会愿意吗?”

    “他应该会愿意吧,若是他不愿意,那就麻烦了,说不得我就要做曹操或者王莽了。”萧去病笑着喃喃道:“小倓,你应该会接受的吧?”

    “阿嚏!”钜鹿前线,李倓一个喷嚏把自己弄醒了,他从行军床上坐了起来,明天就是天策战兵和农兵的第一场大战,李倓其实还是提着一颗心的,晚上他巡了几次营,好不容易睡下,没想到又突然醒了。

    “谁在想我来着?是师父还是雨婷?”李倓睁开眼睛打量了一下军帐四周,喃喃道:“师父,你想要的盛世大唐,小倓便为你创造实现这一切的条件,我们两个共同完成这一切,然后就退居二线,想做什么做什么,想去哪去哪,想玩什么玩什么,这样可好?”(未完待续。)

第五十五章 陌上花,战场情

    ps:昨天晚上写得懵了,李倓做梦打喷嚏是在八月二十一日杀安守忠那天的晚上,而不是在八月二十四,大战前夜的晚上,已经改过来了。下面是正文:

    萧去病抱着何可儿谈天说地,李倓在前线被一个喷嚏打醒的时候,洛阳城内,一些看不见的阴暗角落,有支黑暗力量正在秘密集结,图谋作乱,名叫李天锡的天策府暗卫头子密集监视着这一切,他都感觉有些等不及了,一个人在那里怨怨念。

    你个小日本,要发动就快点发动嘛,搞得老子没得休息,家里六个妻妾等着老子亲热呢,这群小日本,等老子将你们一网打尽,非要将你们扒皮抽筋不可。

    便在这时,一只海东青在夜色下飞入了李天锡所在的七层高楼,看完情报的李天锡忍不住在嘴角扯出一抹嘲讽又阴狠的笑意。

    好的很,皇帝和杨国忠竟然让杜乾运、李福德这两个绝顶草包担当如此重任,看老子不弄死他们!在这样阴冷的笑意中,他一下打起精神,叫上几名暗卫的心腹,开始寻找能用得上的情报,计算着偷偷阴死两人的手段和成功率。

    于是,在第二天一大早,从密道里出来的萧去病便看到了达奚珣送来的情报,以及李天锡等人制定的四套弄死杜乾运和李福德的方案。

    萧去病想了一会,笑着道:“既然李隆基想翻脸,那我就翻给他看,李福德不要去动他。如果他做了什么傻事。就暗中帮他一把。

    杜乾运让他成为第二个杨光翙。即使让李隆基和杨国忠知道是我们做的也没关系,然后想办法让士兵拥戴李光弼执掌河东军。”

    李天锡想了下,眼中放出光来,兰陵王就是比自己想得远,那就那李福德折腾去吧,自己先派自己的人在羽林军和长安城内,把李福德在剑南道的丢人的事情全部抖落出来,看他如何服众。

    安排好这些。跟随萧去病一起从云南大理急行军几千里赶回洛阳的四十名亲卫也已经集结完毕,萧去病又向李天锡嘱咐了几句,要他一定要做好保卫洛阳,和对日本人的收网工作,便带着四十名亲卫飞驰出了天策府,为了掩人耳目,四十一人,都戴上了同一造型鬼面甲。

    虽然心忧李倓的安危,但一行人走得并不算快,顺带视察巡视了沿途天策府所有的防御。这一小半是李倓安排的,一大半却是曹雪阳的劳心劳力的结果。

    不得不说。虽然在战术上曹雪阳比不上萧去病的天马行空,战略和指挥上她也稍逊李晟和马燧这两个不世出的名将,但在行军打战的内政上,曹雪阳却可以说是天策府第一。

    也许是从十四岁就跟着王忠嗣南征北战,加之是个女人,比所有的男人都更为细心的原因吧,不管什么时候,所有的军队和防御工事,经过曹雪阳一打理,都会变得井井有条,忙而不乱,给人一种非常舒服和放心的感觉。

    一路走走停停,一行人终于在八月二十四这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