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十字军(上、下册)-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十字军》中人物众多,其中不乏形象生动有趣之人。身为小说主角的黛娜·斯特林,个性张扬奔放,性格开朗活泼,经常不把军纪当回事,但因其天赋秉异,而被授予阿尔法战术装甲部队第十五小队队长一职,结果一出场,她就带队和别的部队发生集体斗殴事件……尽管黛娜闯的祸实在不少,但是这种不安分的性格又每每使她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出惊人的创举,迭有斩获。乍一看这似乎不是合格军人的所为,但仔细想来还是有道理的。对于需要密切协同作战的军队来说,军纪的重要性是压倒一切的,但是在兵种和作战手段单一的时代,军纪就不再是惟一重要的东西了,勇猛和主动精神的重要性并不逊色于它。在小说中的洛波特战争时期,战斗以机甲对抗为主要作战方式,机甲武器齐全,可以独立执行战斗任务,基本不需要其他兵种的协同,类似于古代游牧民族的骑兵冲击。这种战斗方式,勇猛和随机应变比死板遵守军纪和作战条令重要得多,或许这就是胆大妄为的黛娜一再成功的原由。将为兵之胆,第十五小队在她的带领下也才成为了最厉害的部队。
  佐尔的克隆体实在是个悲剧性的人物,他本来不过是洛波特统治者制造的无数佐尔克隆体之一,因为战斗技能出众被编入了军队卖命,后又被洗了脑送到了地球,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充当间谍。即使在后来恢复了本体的原始记忆,与外星战舰一起消失在熊熊烈火中,也不过是在完成佐尔的志向。和所有克隆人一样,他从来没有拥有过自己的灵魂。黛娜对他爱得很深,可他爱黛娜吗?我们不知道,可能他自己也不知道。他有太多事情未曾来了,爱情对他来说过于深奥,也无足轻重。所有被洛波特统治者奴役的克隆人都没有真正的灵魂和生活,他们糊里糊涂地来到人间,又莫名其妙地步入地狱,这不能不说是个莫大的悲剧。
  还有个小人物的命运令我颇为关心——乔治·沙利文。他应该是黛娜爱上的(或许谈不上爱,双方总共才相处了几天而已)第一个男子。这个全球宪兵部队的间谍,因为忘了接放学回家的妹妹——妹妹一直在学校等着他,结果被外星战机炸死,于是,他在莫大的自责和痛苦中,全力投身于与敌人的战斗中,结果在第一次与敌人的正面战斗中就战死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留下了一句:“剩下就看你的了。”乔治就是无数南十字军普通战士的化身,平凡、质朴、而对死神的挑战义无反顾、死不旋踵。正因为普通,才尤其令人产生共鸣。
  小说中的两位将军也令人印象深刻。罗尔夫·爱默森将军无疑是个优秀的军人,冷静理智,严于律己,深得军心。然而和历史上许多壮志难酬的英雄一样,他没有掌握最高决策权,无法贯彻正确的战略,只能无奈地目送整个地球渐渐陷入深渊。尽管深知战略是错误的,可他依然遵循“军人必须服从命令”这一准则,尽全力完成任务。即使最后接到最高统帅伦纳德那阴险歹毒的自杀性质的攻击命令,面对义愤填膺的部众,他依然喝令部下自律,声称“我不能对我得到的命令产生质疑,你们也是一样”,而只用一句“在我的指挥下,从来就没有而且将来也不会有自杀性的任务”,来表达自己对军队内部倾轧和内心险恶的权术家的愤慨。最后,他慨然赴死,在重创敌人之后英勇牺牲。在他中弹倒下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南宋的宋宁宗给岳飞平反时所写制词上的这样一句话:“虽怀子仪贯日之忠,曾无其福;卒堕林甫偃月之计,孰拯其冤?”综观历史,人类制造了太多的悲剧英雄,从我们的祖逖、岳飞、辛弃疾、袁崇焕,到西方的阿埃齐、贝利撒留、卡马尼奥拉伯爵……什么时候我们人类才能彻底不再制造抱憾郁郁而终的英雄呢?
  陷害爱默森将军军的元凶阿纳托尔·伦纳德,身为南十字军最高指挥官,却私心极重,整日关心怎么抓牢权柄。在对外星生物的强烈敌视与为了获取战功以稳固地位的私心驱使下,他不顾一切,一改又一次地对外星舰队发动愚莽的攻击,根本不考虑爱默森将军的正确提议,压根儿不想尝试与对方沟通,结果致使南十字军损失惨重。此公嫉贤妒能,当发现议会比较看好爱默森将军时,他竟强令爱默森将军去进行自杀性的进攻,以除掉竞争对手,同时他把所有与他意见相左的军官都派去参与这次自杀进攻,使这一次攻击作战成了他扫除异己的机会。这种自毁万里长城的悲剧自古不缺,刘邦诛韩信、刘义康除檀道济、高洋杀斛律光、赵构害岳飞……如此种种,令人扼腕。
  不过伦纳德这个人起码还有一点儿令人感动的地方。他虽是个利欲熏心的小人,但却绝非贪生死屈膝投降之辈。当洛波特统治者限令所有地球人三十八小时内离开地球时,他愤怒地拍案而起,严辞拒绝了敌人的无理要求和威胁,宣称自古到将来地球永远都是人类的,并在随后马上发起了最后的进攻。他的血性,为他半生第一次赢得了部下的衷心支持。而且他说到做到,身藏最后关头自杀用的手枪,怒视铺天盖地而来的敌人,如一尊石像般迎接死神的到来。尽管作家感叹“对整个人类来说,他的死来得太晚了”,但是他是笔直地站着死去的,这使他的生命有了一点高贵的色彩,不至于完全轻于鸿毛。

  不论是现实社会生括,还是文艺作品,爱情都是…个很重要的组成元素,《南十字军》也不例外。尽管第二次洛波特特战争空前惨烈,从头至尾充满腥风血雨,但是爱情依然有她的立足之地。只不过《南十字军》中的爱情,大多是残缺的:军官科莫多爱上了宪兵部队的诺娃·萨特瑞,可是他直到战死也没敢说出口;黛娜倒是敢爱敢恨,但是她所爱的人要么战死沙场,要么无暇顾及她的爱;佐尔魅力过人,但是他身上所承受的巨大重负使他无暇顾及使命之外的一切,爱情对他过于深奥和昂贵,到死他也没有明白爱情是什么……
  这是那个时代的特点。不要指责那些战士们居然有闲情谈情说爱,他们都是刚刚成年的小青年,生活才刚刚开始,面对随时可能牺牲的现实,面对越来越多的战友出击后就永远不再回来,他们难道不应该抓紧时间尽可能多地品尝一下生活的滋味吗?面对可怕的现实和渺茫的希望,他们是应该终日惶恐流泪,听任恐惧扭曲自己的灵魂呢,还是应该乐观向上,尽力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呢?这两种态度,究竟哪种更有助于战斗力的提高呢?不要指责他们对所爱之人的永远离去不够悲伤,他们实在是没有足够的时间沉浸在悲伤之中。在那个时代,传统爱情和长久的悲伤与思念都已是非常奢侈的东西,没有多少人玩得起,我们不应用正常社会的观念来要求生活在那个非常时代的人们。

  《南十字军》最后的结局也并不完美,双方两败惧伤,而更加凶狠可怕的敌人——因维德人正昼夜兼程赶来……可以这么说吧,《南十字军》是一部关于残缺和遗憾的小说,虽然《南十字军》中的人物一点都不缺乏《麦克罗斯传奇》中那些视死如归的前辈们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但是其中的人物和整个地球的命运却不像《麦克罗斯传奇》中那么符合读者的期望——黛娜没有得到爱情,爱默森将军直到战死沙场也没有得到机会贯彻他的正确战略,曾经和天顶星人达城和解的地球人这次却始终无法与洛波特统治者沟通进而谈判,纪念城被彻底毁灭了,地球未能完全免受灭顶之灾……究其根本,可能是因为那个世界本来就是一个残破的、充满遗憾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完美反而是不现实不正常的:
  经过天顶星人与洛波特统治者两度洗劫之后的地球,更为残破了,人们该如何应对因维德人的进攻呢?
  答案是有的,就在《太空堡垒》的下一个系列——《新的一代》中。




第一部 南十字军

  01。jpg



第一章

  那些对黛娜·斯特林选择从军感到惊讶的人们,不仅对黛娜本人缺乏了解,而且无法领悟史前文化的特性,也不知道这种特性将如何对人的命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黛娜不但尚在襁褓中时就在第一次洛波特战争中一次生死攸关的战役中起到了关键怍用——那次战役的目的是夺取天顶星人的轨道机甲工厂;而且小黛娜的父母都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战斗机飞行员,因此她追随自己的父母成为一名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