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明1644-第5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拒绝了。

    朱慈踉不是傻子,陈秀秀的心思他不是看不出来。

    看着女孩儿的背影,朱慈踉陷入了沉默,或许是时候该找个时间给陈秀秀一个交待了。

    蒸汽火车头研发出来后,接下来便要开始着手修建铁路。

    …(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八章 铁路大动脉(二)

    要修建贯通大明东西南北的铁路大动脉,这无疑需要无数苦力以及钢铁和资金。

    苦力方面将由高达过百万的战俘承担,这些战俘是次大战中俘虏的,面临十到三十年的苦力判决,其中最低的蒙古战俘是十年,最高的倭寇俘虏是三十年。

    本来,这些战俘大量在蒙古草原参与城池建设,不过蒙古草原经过两年的建设,九成以上的城池已经营建完毕,越来越多的战俘被解放了出来,正好可以参与全国铁路的建设。

    随即,朱慈踉下旨将所有从蒙古草原营建当中解放出来的俘虏押送到内地。

    钢铁方面,经过科技院这些年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加上近年用上了蒸汽机辅助,大明的钢铁产量已经从最初的每年三万吨,提升到了现在的每年一百三十七万吨,并且一些钢铁厂还在不断新建,科技院的技术改进也从未中断,相信大明的钢铁产量还将不断上升。

    按照每公里铁路需要六十吨铁,钢铁是完全足够的。

    至于资金方面则更不用担心了,身为俘虏的苦力又没有工资,只要给一口吃的就行了,由于新种的引进,疆域的拓展,大明的粮食价格极低,已经出现不少普通农户用粮食来圈养牲畜的地步了,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

    随着大量战俘背押送到内地,和先建铁路路线的确立,铁路建设正式开启。

    大明将以南京城为中心,先期建设四横四纵路线,其中一横的起点是藏区拉萨,相信若是建设成功的话,对于藏区的融合和控制都能得到加强。

    修建铁路最主要的便是开山凿石和修桥。

    桥梁方面,早在水泥面世的时候,朱慈踉便让科技院牵头设计垮江河大桥,朱慈踉更亲自提出一些后世才有的理论和技术,经过长达三年多的构想,第一座长江大桥的设计图已经出炉,正巧赶上铁路的大规模建设。

    长江大桥将是人类史上第一次用钢铁和水泥建设的垮江大桥,动用大量水泥和钢材,更有无数人力,朱慈踉下旨从俘虏当中挑选一万人参与第一座长江大桥的建设。

    超过百万战俘同时动工,可想而知究竟是何等轰轰烈烈。

    虽然是战俘,但更是免费的苦力,朱慈踉虽然压榨得厉害,不过也没到要他们命的地步,管穿管饱,病了还管医,朱慈踉可舍不得他们累死或者病死,铁路建设只是大明的一部分,还有直道水泥路的建设,都是要用到苦力的。

    原本超过百万的战俘还显得极多,但现在铁路一开建,立刻就显现出不够用的状态。

    没办法,铁路工程量太大了,超过蒙古数百城池的建设,而且还将是长达十年以上的漫长建设,直至大明每一个县都通行铁路为止。

    铁路建设的同时,水泥直道的建设也没有因此中断,依旧有十几万俘虏留在水泥直道建设上面。

    由于当前最重的牛马车装满货物也才一吨左右,这样的情况在机动货车现世之前都将保持,一顿左右的货物重量对水泥路厚度的要求并不高,所以水泥路的建设比铁路简单得多。

    其实水泥路当初和蒙古草原同步开始建设,南京城周边已经遍布宽阔平坦的水泥路。

    马车,自行车,还有马匹在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上面驰行。

    因为蒙古草原这个庞大牧场的原因,大明境内马匹的价格也不是很高,许多普通百姓都能够负担得起。

    而自行车则是最广泛的,在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上面,全力骑行的自行车甚至不比奔驰的马匹慢,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价格也不高,几乎每家每户都会买上一两辆。

    南京城周围的百姓最是幸福,因为他们最早用上水泥路,每天进出南京城的百姓和客商络绎不绝,因为是京师重地,达官贵人多,治安也好,有钱消费的人更多,南京城早已成为大明最大最繁华的城市。

    上海,这个后世华夏最大的港口此刻也因为海贸的云集初具雏形,云集的人口已经超过一个大县,向着一个府级城池迈进。

    “皇上,为何不将在陕西黄河两岸种树的大量满人俘虏也参与进铁路和直道建设当中?”这天,李岩突然向朱慈踉问道。

    自满清败退西迁,二十万满人俘虏一直在陕西黄河两岸以种树换取粮食生活。

    为了得到粮食生存,这些满人俘虏每天都在不停的开拓种树,挑水浇惯,陕西的黄河两岸已经从原本荒芜的戈壁黄土到现在大量绿色森林的出现,虽然黄河水患还没有明显的改善,但水土流失明显减少,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当黄河两岸遍布绿色密林的时候,黄河水患必然能够解决。

    也为了保护黄河,早年朱慈踉便下旨黄河十里内的树木都不得砍伐,违者重罚。一些野兔和鸟类开始在新生的树林中安家,不得不说,在大明的强制下,满人终究还是有了点贡献,也为他们原先的罪孽赎罪。

    “不需要了,朕当初让多尔衮用一亿两白银换取这些俘虏,时间过去了这么久,相信多尔衮也差不多能弄到这么多银子了,况且,朕不认为黄河两岸的绿化比铁路和水泥路的建设次要,今后铁路和水泥路建设的同时,黄河两岸的绿化也不能停止,就算今后那些满人俘虏被多尔衮换了回去,朕也会重新让一些俘虏回去顶替。”朱慈踉坚定道。

    这是影响后世子孙的大事,就算铁路等各方面的苦力用工再怎么紧张,朱慈踉也不会动摇。

    这几年,满人在中东搞得可谓轰轰烈烈,占据的疆域几乎达到方圆两千里的地步,并且多尔衮对波斯帝国的野心朱慈踉看得很清楚,据朱慈踉估计,或许就在今年,多尔衮便会灭了波斯帝国,兵掠其他各国,以整个波斯帝国和四周各国富饶,多尔衮要筹到一亿两银子并非不可能。

    不过说起多尔衮,朱慈踉眼中忍不住闪过一丝异色。

    其实,满人虽然西迁,但朱慈踉也从未放弃对他们的监控,满人当前所在的那一块土地下可是有着后世工业之血的黑黄金,那是无比庞大的财富,大明今后拓展必然会指向那一块土地。

    满人终究是后世华夏几十个民族之一,融入华夏是必然的,朱慈踉可从未打算放过他们。

    “皇上圣明!”李岩心头微震,不再言语。

    ……(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九章 准格尔骑兵的杀戮

    乌布苏,这是大明控制下的蒙古草原最西部地区,紧邻准格尔汗国。

    这里还有十几万俘虏在建设蒙古草原上的最后十座城堡。

    纳兰布拉是最靠近准格尔的一座城池,因为要防备准格尔纳兰布拉城建得很大,并且坚固方面也是首屈一指的。

    第一军一个团和两万守备军负责纳兰布拉一带的防御。

    “轰隆隆…”距离纳兰布拉三十里处的准格尔草原,大约五万准格尔正向建设中的纳兰布拉城奔驰,率领这支准格尔骑兵的是准格尔汗王麾下的大将泰利。

    “泰利大人,还有三十里到纳兰布拉城!”一名准格尔斥候回来后向泰利汇报道。

    “好!杀光纳兰布拉城的明人,抢光那里的粮食,杀啊!”泰利大笑一声,吼叫着策马加速奔驰。

    五万准格尔骑兵也一个个学着狼嚎般叫喊,杀气腾腾的加速奔驰。

    去年冬季,准格尔遭受了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的严寒天灾侵袭,大量牛羊被冻死,虽然靠着吃冻死的牛羊过了这个冬季,可是当那些冻死的牛羊背吃完,准格尔人当即陷入了严重的饥荒当中。

    其实成年牛羊若是被冻死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牛犊和小羊羔,没了小牛犊和小羊羔接代,成年没被冻死的牛羊也就杀不得了,否则一旦全部杀完,准格尔将没有牛羊过活,这是不可想象的。

    而不杀自己的牛羊,那便只能从准格尔周围的其他地方抢夺粮食。

    是以,准格尔骑兵四面出击,掳掠抢夺准格尔周围的所有势力。

    原本准格尔人还不敢招惹大明的,毕竟明军的强势他们有所耳闻,连满人和蒙古人都一败涂地,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但大明在蒙古草原建设大量城池也触动了准格尔人,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