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明1644-第4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太后流下了泪水,在场的所有男子都睁大着双眼,血液沸腾!

    南京广报司派来的大明日报‘记事’将这伟大的一幕记录了下来,不日将通过大明日报,传报天下。

    数日后,随着这一期的大明日报散发出去,天下震动了,所有大明百姓的胸口如同燃烧了一团热血,有人双拳紧握,有人激动的呐喊,发泄这令人无比振奋的一幕,甚至比北京城光复更让他们激动。

    ‘不称臣,不纳贡,不赔款,不割地,不和亲,天子御国门,君王死社稷,铁骨铮铮!’这一行字体在朱慈踉回到南京城后,被朱慈踉毫不犹豫的写进大明今后的祖训当中。

    铁骨铮铮,宁折不屈,无疑将在今后成为所有大明百姓心里的励志铭,也是大明今后所有帝王的坚持,将不断推动着大明向更巅峰前进。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五章 中兴五年

    重新安葬完崇祯皇帝的时候,还有数天时间便是一年一度的春节,大明也即将迎来中兴五年。

    为了赶回南京城过年,朱慈踉和周太后以及众臣顷刻启程。

    十二月三十日,赶在这最后一天,朱慈踉和周太后终于回到南京城。

    朱慈踉的回归让文武百官的心思彻底安定了下来,虽说收复北京城的时候,朱慈踉曾言不会将京城重新迁回北京,而是仍然以南京城做为大明今后的正统都城,但朱慈踉一个月以来一直住在北京,虽说是为了重新安葬先皇,但到底让一些支持南京做为今后大明正统都城的朝臣们心里不安。

    毕竟在他们心里,当今皇上可是在北京城长大的,谁知道会不会住着住着就又改变了主意,再加上皇太后也是在北京城长大的,几十年下来谁说会没有点感情,要是皇太后亲自找当今皇上说,当今皇上同样有可能改变主意,这两个不确定的因素在,他们怎么能够安心。

    不止支持南京的朝臣心里不定,支持北京的朝臣同样心里不定,因为朱慈踉一日没有回到南京城,便给了他们希望,他们当然希望朱慈踉能够中途改变主意。

    此刻,朱慈踉终于回来了,那么事情便是彻底定了下来,没有了悬念,两方自然也都不再想那方面的事情了。

    其实,没有人知道,朱慈踉把大明今后的京城就定在南京而不是迁回北京,并不是因为什么气运和不想麻烦,事实上朱慈踉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北京城和南京城关乎着大明今后发展的两个主要方向。

    若是定在北京城的话,大明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无疑会优先着重于陆地和北方,朱慈踉会逐渐逼退蒙古草原以北的俄罗斯人,最终以完全占据庞大的西伯利亚并且稳固经营为主,同时向西,向南勐力扩展,为大明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域。

    而若是定在南京城的话,大明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便会优先******,会建设最强大的海军力量,从海上向四方扩展,逐渐将海权意识深植大明百姓的心里。

    两个方向,虽然最终都是扩大大明的领土,但一个优先陆地,大明不需要建立多么强大的海军,所有花费会成倍减少。而另一个优先大海,建设海军的花费无疑是庞大的,堪称无底洞,有利有弊。

    朱慈踉很清楚世界今后的发展形势,海权才是今后几百年世界发展的主流。

    大明或许已经有了一支可以横行世界的强大海军,但海权意识却一直没有进入大明百姓的心里,朱慈踉今后所要做的,便是逐渐在大明百姓和文武百官心里逐渐种下海权意识。

    朱慈踉一进入皇宫,一道三岁女童的身影便向朱慈踉跑了过来。

    “父皇!”清脆的叫喊,带着点糯糯的语气中充满了兴奋,让朱慈踉的心都跟着瞬间温软了下来。

    朱慈踉笑着一把将女童抱了起来,并捏了捏女童精致的小鼻子道:“哎哟,朕的敏敏小公主,几个月不见,又长高了呢,父皇么么一下!”

    朱慈踉笑着在女童有几分神似董小宛的小脸上亲了一口。

    不错,这正是董小宛为朱慈踉生的长公主朱慧敏。

    朱慈踉如今共有两子一女,其中大皇子朱玄桦是皇后所生,今年四岁,二皇子朱玄钰是娴妃黄莺所生,今年三岁,长公主朱慧敏是宛妃董小宛所生,今年同样三岁。

    朱慈踉的后宫五个女人,除了皇后,娴妃和董小宛外,当年一直贴身伺候朱慈踉的兰香海棠两个小宫女也在一年多以前被朱慈踉收入房中,分别封为兰妃和丽妃。

    小公主朱慧敏既然来了,皇后等五女和两位小皇子自然也都来了。

    “儿臣拜见父皇!”大皇子领着二皇子向朱慈踉恭敬的行了个礼。

    “起来吧。”朱慈踉淡淡的说道。

    两个小皇子站直了身体,看着朱慈踉怀里的小公主朱慧敏,两张小脸上毫无疑问的有着浓浓的羡慕,父皇平时虽然也时常关心他们,但却也从来没有向对待三妹这样亲昵,都是小孩子,怎么差别这么大呢,他们怎么能不羡慕,有时候两个小毛孩看着朱慈踉这么宠着朱慧敏,总忍不住想父皇是不是特别喜欢女孩。

    朱慈踉刚回南京城,还有大量政务要处理,跟五女和三个孩子小聚了一会后,便处理政务去了。

    一月一日凌晨,随着皇宫钟声的响起,大明迎来了中兴五年。

    过去的中兴四年,例数这一年所发生的事情,最重大的无疑便是朱慈踉率军北伐满清,不仅收复了包括辽东在内的北方所有失地,还连带着征服了蒙古草原。

    如今的大明,疆域广大,不仅恢复万末年以前的所有领土,还多了蒙古草原和南洋马六甲两岸和印尼群岛一大片地方,可以说大明的领土比万末年以前大了近三分之一。

    出去军事上的胜利,大明中兴四年在经济上也取得了重大的增长。

    国库在中兴四年一年的岁入首次超过了八千万两白银之多,江南的人口也增长到了八千多万人,加上收复北方各地的人口,大明如今又有了近一亿二千万人口。

    一亿两千万人口,看似跟万年间的人口数量差不多,但因为北方连年战乱的关系,人口大量逃到江南,以至于整个北方算上辽东等地加在一起的人口也才三千余万,连江南人口的一半都不到,以至于如今的北方,大量荒废的土地无人耕种。

    所以过年后,朱慈踉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怕是要恢复北方的经济和民生,想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清剿各地山林的匪患之外,更要想方设法让一部分江南的人口往北方迁移。

    朱慈踉正想得入神,突然,礼部尚书黄道周求见。

    “宣!”

    片刻,黄道周被带了进来。

    “皇上,朝鲜国王送来国书,说朝鲜世子将在今日入朝参拜,恭贺皇上驱逐满人!”黄道周带来的这个消息让朱慈踉不由得愣了一下。

    “朝鲜王世子?”朱慈踉皱眉。

    今日正好过年,朝鲜王派世子这个时候前来,真是挑的好时间啊。

    由于朝鲜王世子是坐船来的,只比朝鲜王的国书慢一步,这个时候已经快要到南京城了,为了迎接朝鲜王世子,礼部不得不在大过年的开始忙碌。

    朱慈踉也只得将往北方迁移人口的事情暂时押后几天,待处理了朝鲜使臣之事再做打算。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六章 朝鲜来使

    朝鲜王这个时候派世子前来大明入朝参拜并不让人意外。

    原本大明刚刚驱除满人收复北方的时候,朝鲜王便打算派世子充当使臣前来大明朝贺,只不过那时候朱慈踉忙着重新安葬崇祯皇帝一事,朝鲜王听说了之后,出于一定的考虑才没有立刻执行,如今朱慈踉回到南京城,加上正是过年的日子,显得比较喜庆,所以朝鲜世子选在这个时候来了。

    朝鲜自从崇祯九年朝鲜被满人征服以来,朝鲜便成了满人的附属国,年年向满人进贡。

    “宣朝鲜王世子上殿!”

    片刻,一名大约二十七八岁的朝鲜男子走进金銮殿。

    “朝鲜王世子李参见上国皇帝陛下,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朝鲜王世子对朱慈踉叩拜道。

    “平身!”朱慈踉淡淡的道,看不出喜怒哀乐。

    “谢皇帝陛下!”朝鲜王世子站了起来。

    “陛下,臣此次入朝,带来了朝鲜国向皇帝陛下进贡的贡品,请皇帝陛下过目!”朝鲜王世子说着,呈上了一本黄色的奏本。

    朱慈踉从太监手中接过奏本之后,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