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明1644-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次,耿精忠真的死了,不少周围的汉旗军士兵都看到了耿精忠的头颅飞起,数万汉旗军全部溃败了下去,明军再次拓展数百米战线!

    周曹走了过去,浑身是血的举起耿精忠的头颅,如同一尊嗜血魔神。

    阎应元在不远处看到这一幕,震惊的咽了口唾沫,心道:我的个乖乖,这周曹平时看上去一派稳重少语,想不到疯狂起来竟是这般模样,果然吓人。

    听闻耿精忠被斩杀,多尔衮嘴角抽搐了一下,不是为耿精忠可惜,而是因为明军的顽强。明军的顽强确实出乎他的预料,导致这场大战变数良多,能把残明皇帝和明军主力围困在这里,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绝佳的良机,无论如何他也要取得这场大战的胜利。

    耿精忠虽然是最早投靠大清的明军将领,为大清立过不少功劳,但也不过是一个奴才罢了,死了就死了,还有尚可喜李化熙等人!

    “进攻不能停!李化熙,你去顶替耿精忠的位置!”多尔衮面无表情的对着身边的李化熙说道。

    “奴才遵旨!”李化熙嘴里有些发苦。

    明军的顽强同样出乎李化熙的意料,其实李化熙心里一惊后悔了,原先他李家好歹也是徐州的大族,他却被猪油蒙了心,带着家族投靠了满清,如今他根本不可能回头了,只能祈祷满清顺利取得这场大战的胜利,灭了大明,一统天下!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九章 鏖战徐州(五)

    蒙古人也同汉旗军一同冲锋,负责其中一个方向。

    对比汉旗军节节败退,蒙古人虽然也没有什么进展,但却实实在在的顶住了明军的反攻,稳住了他们这个方向的战线,不断同明军激战。

    “满清靖南王大汉奸耿精忠被击毙了?”朱慈刚刚得到战报,兴奋得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是的皇上,这就是耿精忠的人头,请皇上检验!”前来对朱慈禀报战况的一名应龙军参将将耿精忠的人头呈上。

    “好,果然是大汉奸耿精忠,哈哈哈哈!”朱慈只看了一眼便哈哈大笑。

    虽然他其实并没有真个见过耿精忠,但很清楚应龙军不可能欺骗他,这个人头必然就是大汉奸耿精忠的。

    “传朕旨意,将大汉奸耿精忠的人头传首前线,激励将士们的士气,让将士们奋勇杀敌!”朱慈忽然想到一个用耿精忠的人头激励将士士气的办法,立刻下旨。

    “遵旨!”当即耿精忠的人头被传首前线,在这直径两千余米的方圆激励十数万将士的士气。

    这一招果然有用,十数万将士在知道了大汉奸耿精忠被杀死的消息后,一个个士气大振,嗷嗷叫的反击清军的进攻。

    耿精忠是最早投靠满清的汉人将领,几乎每一场大明和满清的大战他都有参加,手上沾满了汉人的鲜血,每一个大明百姓和士兵都听说过这个大汉奸,特别是在广报司将满清宣传城残暴滥杀的形象后,大明百姓无不对汉奸痛恶万分,耿精忠的死,无疑让所有将士舒了一口恶气,士气自然不同。

    士气的爆发,让大明军队战力倍增,一通发力之下,又生生将清军击退数百米,再次拓展了明军的生存空间。

    多尔衮等清军将领气得脸色斗青了,一怒之下,多尔衮派出去上万满八旗士兵分布在激战的最前线,不是为了冲击明军,而是在这最前线监督汉旗军,只要有人敢后退,这些满八旗士兵立刻将其斩杀,甚至连一些蒙古人也被牵连。

    在这血腥的逼迫下,汉旗军和蒙古人敢怒不敢言,咬着牙冒着连夜的大雨与明军血腥激战,不断消耗明军的有生力量。

    清军的攻势变得勐烈,应龙军等明军伤亡越加惨重,朱慈不得不下旨收缩战线。

    毕竟,战线越宽就意味着两军碰撞的范围越广,原先明军只在直径两千米的方圆,最多只有四万大军与清军接触,可随着清军汉旗军和蒙古人数次被打退,明军活动的范围拓展至直径三千米的方圆,一下子就有七万大军跟清军接触,伤亡成倍上升,这对朱慈预想的拖延时间等待勤王兵马的思想背道而驰,自然是不可以的。

    明军主动收缩战线,与清军接触的范围变小,伤亡的速度也大大降低了不少。

    很快,清军与明军便激战了一夜,随着天色渐渐大亮,多尔衮的脸色也越来越阴沉。

    已经下了整整一夜的大雨仍旧没有丝毫停歇的迹象,雨滴是比昨夜小了很多,可却一直下着,根本预测不到还会下多久才会停,看了观天监估算得很对,这场雨没有一天一夜以上的时间根本不会停。

    黎明的徐州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到城外护城河腥红的河水,雨水仍旧不断冲刷着城内战场的血水流入护城河里,又随着护城河流向淮河支流最终汇入淮河,将淮河的河水也一同染红,这一切无不像淮河两岸的居民变相诉说着徐州大战的惨烈。

    “报………”

    “汉旗军伤亡六万,蒙古铁骑伤亡三万,战线向前推进五百米!”多尔衮派去清点伤亡的人回来了,将具体伤亡数目禀报给多尔衮。

    连同满八旗最初伤亡的两万余人,清军在这一夜伤亡了十一万多人,如今还剩下大约三十五万的样子。明军等应龙军也伤亡七万余,那五百米的战线其实是明军主动收缩的。

    此时此刻,应龙军六个军只剩下了五万三千多人,平均每个军不到一万,伤亡过半,郑森的一万五千泉州骑兵伤亡八千,十万普通明军也伤亡近四万人,明军从原先被围时的二十万人锐减到现在的十二万多人。

    二十万人伤亡近半,朱慈才不得不收缩战线,进一步减少与清军的接触。

    “快让开,我们少主受伤了,军医!军医!快来帮我们少主止血!”十余个泉州军士兵护着一架担架冲进的最中央的地方,是郑森受伤了,左肩和右腿分别被清军砍了一刀。

    “将人放下来!”一名军医指挥道。

    待泉州军士兵将郑森放开,军医立刻开始救治,止血,用药,缝合伤口,包扎………等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

    在这中央区域,躺了足足近三万伤员,好在朱慈亲征的时候早有准备,让户部预备的大量药材,而这些药材全部存放在朱慈居住的行营旁边,一同被清军围在了这里,所以,伤员虽多,但止血消炎的药材却是足够的。

    数十名军医已经整整一夜没有合眼了,人人都疲惫不堪,不过他们仍然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救治一个又一个被送来的伤员。

    “郑森在什么地方!”朱慈听闻郑森受了重伤,大惊之下,立刻前来探望。

    随着大战的持续,纪锋黄得功等几个应龙军军长都有挂彩。

    “八旗冲锋!杀啊………”觉得汉旗军和蒙古人消耗了一夜,明军的战斗力理应大减,多尔衮下令五万满八旗发动一次勐烈冲锋,看看能不能一举击溃剩下的十二万明军。

    “轰隆隆………”战马嘶鸣,五万满八旗的冲锋足足比得上十几万汉旗军和蒙古人,气势骇人。

    “快,守住防线,顶住!”应龙军等剩余的明军寸步不让,与再一次与满八旗战在了一起。

    “可恶!”满八旗足足冲杀得整整一个时辰,靠着满八旗强悍的白刃近战之力,虽然将生生将战线向前推进了不少,但最终还是没有能冲破明军的防线击溃明军,依旧是消耗战!

    激战了一夜伤亡了近半,依然能挡住养精蓄锐的满八旗的进攻,毫无疑问,被围明军的意志力在这一刻得到展现。

    “退!”多尔衮的脸色黑得不能够在黑了,神情阴沉无比,当八旗伤亡达到七千人的时候,也不过是将战线向前推进了两百米,多尔衮终于扛不住了,不得不再一次将满八旗撤了下来,让汉旗军和蒙古人继续消耗剩余明军的战斗力。

    虽然明军顽强出乎多尔衮的意料,但多尔衮能看到胜利的希望,因为大清的伤亡虽然比明军高出很多,几乎是二比一的伤亡,但大清此时还有三十五万大军,而被围的明军却只有十二万了,大清三倍于被围明军,没有理由不胜!

    大明皇帝朱慈为围在这里,多尔衮不是没有想到大明会有勤王兵马赶来,不过,他并不认为大明能在短短数天内派出一支至少十数万以上的援兵,而若只是不到十万的援兵,是不可能对大清数十万兵马产生威胁的,多尔衮并不放在眼里。

    “无论如何,大清必胜!”多尔衮咬着牙,眸中充满了必胜的信念,就算明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