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渐青-第3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咱们买,而且还要状元、榜眼、探花全中。”许清将曹佾和石兆庭拉到一边,轻声说道:“不过,我给你们俩一个任务,那就是把开出盘口的是谁家给我打听清楚,此事要做得小心些,莫让人发觉异常,做好了我给你们记一大功”

    “这事简单,许大哥快说,买谁?”曹佾和石兆庭年纪相仿,石兆庭是石崇礼的堂侄,听了许清这么说,倍感刺激,也不去管他打听这干嘛,但这对他们这些公子哥儿来说正合心意。

    “张谨状元,俞从白榜眼,佟二郎探花。”这三人是许清根据前天观看比赛后得出的猜测,而且这些人的资料他都翻阅过,看过现场表现后,相信结果已经**不离十了。

    曹佾和石兆庭互击一掌,欢天喜地的跑了。

    许清看到晏楠她们在一棵老槐树下,脸带笑意的看着热闹,比赛还没开始,小颜那丫头拉过自己的辫子,淘气地往晏楠的脖子挠着,晏楠大概是痒得难受,扯过小丫头来,学着许清的样子在她屁股上就是一巴掌,许清看着好笑,家里的几个护卫守在四周,也就懒得去管她们了。

    这是第一次武举决赛,许清倒不相信马上有人能利用赌局左右比赛,让曹佾他们去查也只是以防万一而已,他自个跑到考官席上,王尧臣是这次决赛的主考官,刚回京不久的富弼副之,别外还有几个禁军都指挥使。

    许清走上点将台时,台下第一场骑射比赛已正式开始,第一个出场的正是佟二郎,此人身材魁梧,力大无穷,骑在马上如座小山般,若不是比赛用马都是精选出来的良骑,恐怕要被他压垮了。

    只见他驰马如飞,差不多奔到箭靶正面时,突然吐气开声站直身体,三石的硬弓随即张如满月,嗡一声,离弦之箭快若流星,直奔箭靶而去,佟二郎顾不得看这一箭的结果,左手飞快往背后的箭壶一摸,抽出第二支箭来,又是一个弓张满月,箭如连珠般射出…。。

    等佟二郎飞马奔到场边,三箭已先后钉在了百步外的木靶上,箭尾还在轻微地颤动着,一箭正靶心,其他两箭也射出了八环和九环的好成绩,场边此时已传来山呼海啸般的喝彩声,不过佟二郎似乎对自己的成绩并不满意,脸上没有露出一丝得意的样子。

    “许少卿请坐。”王尧臣对许清的到来并不意外,颔首微笑着打过招呼,许清又一一对富弼等人略施一礼,才委身坐下,象骑射这种比赛,都是根据客观的环数和透靶的层数来分胜负,成绩一目了然,所以许清此时出现倒也无妨。

    “王尚书,这两天时间,十名参赛者可有什么异常情况?比如离开校场外出之类的。”许清淡然地向王尧臣问道,按规定,这些参加决赛之人被统一安排住在校场的营房里,没有特殊情况是不许外出的,但这是第一次武举比赛,这些规定的执行情况还没有太严格。

    王尧臣狐疑地望了他一眼,说道:“那倒没有,这两天比赛比较紧张,这些人要嘛抓紧时间休息,要嘛温习兵书战略及武艺,没有什么异常情况发生,更没人离开过营地,许少卿问这个不知是何意?”

    许清呵呵一笑道:“那就好,看来是我太过敏感了,方才在外面听说有人开出盘口赌谁种状元之类的,便有些担心,万一这投注的数额过于庞大,有人会铤而走险操控比赛结果。”

    王尧臣一听,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这种事不是没有可能的,大宋百姓好赌成风,若是投注的数额达到一定的程度,还真有可能出现许清所说的情形,毕竟武状元与文状元目前是无法比拟的,不排除有人为了巨额的钱财而故意输掉比赛,因为就算种不了状元,这十人也铁定是武进士了。

    富弼也点头道:“子澄的担心确实必要,此事不得不防若朝廷选拔人才的比赛沦是他人操控的玩偶,就失去原本的意义了。”

    “这一科就算了,下次武举再想法杜绝此类现象吧。”许清说道,其实最直截了当的做法就是禁止百姓观看比赛,这样也就基本杜绝他人以此为赌的可能,但许清不想这么干,他宁愿花多些力气去禁赌,也不想禁止百姓观赛,因为这是一个难得的宣传武举的机会。

    台下已经重新换好把,第二个出赛的人叫王仲连,此时已翻身上马,就在此时,许家一个护卫匆匆赶上台来,对许清耳语道:“侯爷,宫里来人,陛下请侯爷即刻进宫一趟。”

    许清连忙告别王尧臣与富弼几人,边走边问护卫:“说是什么事了吗?”

    “回侯爷,西夏使者进京了,入住都亭西驿,宫里来的公公说,陛下找侯爷大概也是为了此事。”

    夏使又来了?。。。

    更多到,地址

第三百四十章 明犯大宋者,虽强必战

    第三百四十章明犯大宋者,虽强必战

    其实自古以来,游牧民族一但打不过汉族,贯用的招数便是遣使求和,进贡些士特产什么的便可了事。除了名义上称臣外,其实他们通常都不会吃亏,汉人朝廷回赠的礼品,一般都会比他们进贡的东西贵重得多。

    特别象隋炀帝那种好大喜功的皇帝,贡使来了不但白吃白喝,而且经商还有极其优惠的政策,回赠的礼品更是百倍于贡品,许多小国若多来进贡几次,百姓不用劳作,光靠隋炀帝的回赠就能让举国丰衣足食了。

    当然这或许有些夸张,但以上提到的这种现象,却是普遍存在的,这使得许多小国对朝贡乐此不疲。

    而李元昊无疑正是玩这种游戏的高手,在历史上,李元昊瞧着辽国骑兵比较强大,于是选择向辽国称臣。

    再联合辽国来攻宋,结果辽国得了岁币的实惠后,没有真个动手,西夏自己与大宋死磕占不到便宜,反而弄得土头灰脸,于是又遣使向宋称臣,等过几年国内喘过一口气来,又再称帝。

    如今李元昊比原来的历史上弄得还惨,这一年间,几场大败加起来就损失了接近五万精锐,西夏目前连后勤兵加起来,最多也就三四十万军队,而真正的作战部队不超过十万人,这种损失对西夏来说几乎是致命的。

    大宋人口近亿,哪怕百万禁军损失殆尽,只要国家不亡,兵源就不会缺少,西夏地广人稀,兵源紧缺,即使有钱有装备,想重新拉起一支大军,近期内那也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大宋上下对李元昊再度遣使求和,其实并不感觉意外。

    许清进到天章阁时,象晏殊这些朝廷重臣都已在坐,讨论的正是夏使求和之事,许清向赵祯施过礼后,就在下首坐下,一边旁听几位重臣讨论,一边接过李元昊上的表章观看。

    这次李元昊的表章老实多了,没有再玩什么文字游戏,许清将前面一大堆恭维的话自动略过,只看李元昊提出的和谈条件。

    李元昊依然不改漫天要价的毛病,除了李元昊去帝号,西夏向大宋称臣外,依然要求大宋每岁赐岁币十五万贯,丝绢二十万匹,购买西夏青盐十万石;同时在宋夏边境开五个椎场,允许两国百姓自由交易。大宋撤出兜岭关城,两国继续以横山为界,双方罢兵互不侵犯,而作为补偿,西夏每年向大宋进贡五千匹战马。

    这些条件与原来开出的大同小异,许清看了心中暗笑,别的不说,撤出兜岭关城这一条,就绝不可能答应的。

    此关大手,估计李元昊晚上在妃子肚皮上都得一惊一咋的,至于会不会造成什么说不出口的后果,这个就难以得知了,反正现在没有男科医院,就算有,人家李元昊看病也不用排队挂号的。

    这时章得象说道:“陛下,臣认为这次西夏遗使求和是有诚意的,虽然兜岭关城不可能还给西夏,但只要西夏称臣罢兵,其它条件皆可细谈,臣认为比如重开椎场,这些条件对我大宋同样有利,不妨答应下来,西夏地广人稀,缺衣少食,咱们大宋赐他几万贯倒也无妨,反而能显示我天朝上国的博大的胸襟,使万邦心存钦佩。”

    几万贯确实不算多,别说以一国之力,在坐的大臣中,谁都能每年独力拿出几万贯来。

    这点钱在章得象他们看来,不过是大宋手缝里漏下的沙子,不值一提,若真能换来个万邦钦佩,倒也值得,问题真是如此吗?别人会真的因此钦佩大宋吗?

    韩琦面沉似水,许清还没出声,他就大声奏道:“陛下,臣反对和谈,李元昊豺狼也如今夏军接连大败,国内民不聊生,李元昊不得不来向我大宋求和,尚且提出诸多无理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