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植掌大唐-第3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普通的弄出来的就是简单的粗盐罢了,颜色那叫一个精彩,弄不好还会有很多杂质在里面,因为重金属超标这类的原因,吃死人也不是没有。

    产量没有保障,造价还很高,再加上运输不便,盐井大都在一些犄角旮旯的地方,所以就造成了最为重要的盐的供应反而没有那么及时。边军还好一些,他们都有自己的盐井在,可是除去长安这种地方,普通的州县盐的供应就颇有点捉襟见肘的意思。

    如此不难想见如果林森海盐晒制技术的设想成功了,压根就不用愁销量的问题,基本上是有多少就被拉走多少啊,场面之火爆是绝对可以预见的。而这种产业那是相当的稳定,只要有人肯定就需要吃盐吧,那么物美价廉的海盐相较那些看上去就粗制滥造的井盐肯定就更有优势啊,再加上登州这边的运输网络四通八达,相较于那些盐井来说,自然就能辐射到更大范围。

    而原本最需要担心的制度问题,也就是通常以为的“盐铁专营”这事,放到林森这却并不是大问题,起码在前期在他在任期间,这个是很有保证的。

    林森手里是有李世民的密旨在的,本就有便宜行事的权利,只要不是干的太出格,所有人都没法用这个来给他找茬了。

    再一个其实和大唐这会的盐业政策有很大关系,大唐这会并不是人们印象中的一体专营,搞了一刀切,而是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分成了许多种不同的政策。

    对前隋的制度有继承,也有创新。

    征税制就不用说了,定额缴纳盐税的多一些,官营制则有民屯,也有军屯,自然是根据当地情况来的。

    军队较多的边州,自然是用军屯官营的方式了,而民屯的盐田也属于官方,但是民众是有分成的。

    而其中也有些地方特产比较受欢迎的,官方会直接用这些特产来替代官府的分成部分。

    一些个产量较少的盐井,甚至可能采用无税制。

    这些都是隋代以前曾经有过的措施,唐朝政府继承了下来。

    而以盐代租制、租佃制,隋代以前未曾有过,是唐代的新制度。可以说是相当的灵活多变了。

    林森这边因为靠着海,手底下还有这一千多号大头兵在,再用上晒盐的法子,这个产量肯定会是相当可观的,无税是绝对没可能的。

    那样林森就不是收服手下了,扣上个邀买人心的帽子都没跑,典型的损公肥私啊。

    所以官营还是一定的,只不过是类似民屯的军屯式官营而已。

    也就是说他手下这些兵士是有分成的,这样想来足以让他们保持干劲了。

第四百一十九章 热火朝天

    说干就干,想的热血沸腾的林森,很干脆的就带着人开工了,最先开始弄的当然是……拌海带丝还有烤海苔啊。

    对于一个吃货来说,自然是先把吃的弄出来再说别的。主要也是他来到大唐这么长时间了,都还没尝到这两样东西的美味呢。

    到广州那边心思都不在这上面,天天都在头疼怎么处理和那些坐地户的关系,怎么维持彼此之间的局面,怎么权衡彼此的利益,哪还有心思琢磨这些啊。

    一直都是和兵士们一起吃的大锅饭,说实话压根都不太清楚自己吃到嘴里的是什么。

    而这次过来出任务,就感觉没有那么累了,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累,因为和当地官员还有那些坐地户打交道是很少的。

    既然相看两相厌,还是少些接触吧,省的彼此都尴尬。

    也就是商队过来的时候,他出面摆了个场,算是表明了商队和自家的关系,挣到一个入场券。

    林家商队并没有触动这帮人的利益,也就是利用下登州这边的地利罢了,所以就你好我好大家好了。

    平日里他只要维护好和手下这帮兵士的关系就是了,更不用担心哪天就要遇到类似造反的场面,直接就开始带着大帮手下跟人玩命,心理可不就轻松多了吗。

    这又想到了以这些东西做突破口,算是给了自己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这不就有这个闲心可以对得起自己的嘴巴和胃了。

    边吃着这些自个精心烹制的小菜,林森也和手下的干将们讨论起了他想到的这些事情的可行性到底如何,也好让大家建言献策,群策群力吗。

    你还别说这头脑风暴开动起来就是挺好用的,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啊,果然是有道理的。

    这些人发散了一下思维,不仅想到了更多的可能,顺便也帮着把攻克技术难关的阵容给凑齐了。

    林森手底下还真就有曾经在盐田工作过的,他们逃入山中都是有缘由的,这位就是因为那边的制度死硬,过不下去了这才在隋末遁入山林的,当然期间肯定也没少经历过各种战斗就是。

    所以对于如何判断卤水的浓度啊,什么温度更利于盐分的析出这类的问题,他是有着充分的实践经验的,登州当地的军人之中,自然也不乏对这边的天气还有潮汐这些情况了如指掌的。

    这样几方这么一凑乎,再有林森提供一点理论支持,这个晒海盐的事情看起来就变得很有可行性了吗。

    当然这是在林森打算用最为复杂的十晒的法子,用那种盐度不到两成的海水,逐级晒制弄出真正的好盐,而不是在海边挖个井,靠土地自身的过滤,直接得到浓度超过三成的卤水,然后一晒就得到的劣质海盐。

    后者弄出来的东西和不成功的井盐都是一个德性,重金属严重超标,时间长了很容易害了别人性命,也会毁了自家的口碑的。

    林森可是打算把这盐场打造成一个长久的稳定进项的,毕竟石见银山也不是几年功夫就能挖空的吧。

    反正眼下还有充足的时间,可以慢慢的进行试验,慢工出细活呗,怎么也该在船队回来之前找到正确的法子了。

    林森这边完成了集思广益的过程,命令一下达,那些知道盐场前景,更重要的是知道这其中会有他们一份的登州兵丁们,立马热火朝天的开工了。

    而另一边皇家船队的那帮人,经过一番探查后,终于确定了石见银山的位置,出于保密等方面的需求,也缺乏必要的冶炼设备,暂时还没法在当地直接开始冶炼。

    只有开采一些矿石,先运回大唐这边,看看这些矿石的品味如何,也就是含银量怎样,是否容易冶炼等等,因为银矿石往往会伴生许多其他的矿物,有些是很难提纯的。

    靠着这些密度不低的矿石把船舱压的满满的,吃水线都挺深的,船队这才有些不舍的开始返航。

    这石见银山已经初步展示了它的优势,起码开采起来就不是很困难,在他们只有简单工具,人数也极其有限的情况下,也没有花费掉太多的功夫来收集满这几船的矿石,以后这边采矿的人手和设备都到位了,产量肯定会非常可观的。

    回程路上他们当然也没忘了装模作样的进行一点贸易,算是个遮掩,要不然别人总要怀疑他们的目的的。

    与此同时,林家商队这边也已经完成了交易,那些烈酒在东北这嘎达不出所料的受到了热捧。

    要不是为了尽可能的多走到一些地方,找寻更多适合交易的好东西,也好做个比对,以后再过来行商才能知道怎么做这个利润最大啊,更重要的还要帮忙探查更多的当地情报不是,怕是刚到地都没用走出多远去,那足足几大船的烈酒就能让当地的部族给包圆咯。

    如此也可以想见,他们换回来的东西会有多么的丰厚了,不说跟大萝卜似的吧,怎么也该有胡萝卜的体量的老参,恨不能成捆的收到手啊,貂皮鹿茸都像是白送一样的,就为了换点烈酒来喝,体会下那一团火焰慢慢下肚的美妙感受。

    就这样还被这些人当成了座上宾,热情的不得了,差点就要斩鸡头烧黄纸,干脆当场拜把子呢。他们也妥妥的成了在当地最受欢迎的商队。

    最后他们还是没有沾手烈酒换女人这种有点丧良心的买卖,只是按照林森的吩咐,准备回头把这绝户计告诉蹲幽州那边的程咬金去。

    林森还是希望自家都沾手一些不那么血腥的,那么没有道德底线的买卖。

    就像去周边国家沿岸掠夺壮劳力做矿奴这种活计,林家是肯定不会去碰的,哪怕明知道其中的利润并不小。

    就算是卖猪仔的价格,也架不住这个需求量大啊,而且这个市场规模,还是会随着石见银山的逐步开发而做大的。可林森心里就过不去那一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