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伪钞帝国-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打死了二十五个人。而敌人只距离你们三十米远,你们三轮射击过后,他们就端着刺刀冲到你们眼前了。剩下的四百七十五个敌人,他们将用刺刀将你们这两百人全部杀死。”

    新兵们顿时吓得脸白了,纷纷露出了沉重表情。

    “叫你们开枪时把枪口压低,看看你们子弹都打天上去了,你们来这里事打人的不是打鸟的!还愣着干什么?每人一千个俯卧撑!让你们不长记性!”指挥官很是生气的骂道,接着开始体罚士兵。

    这一切都被塔台上的李卫国看在了眼里,他发现不论是老兵还是新兵,射击的上靶率都不高。

    一开始他没有找到原因,于是李卫国自己亲身体会一下,很快他发现开枪时如果握不住枪就会令枪口跳起,子弹很容易打飞上天。

    随后李卫国又发现,p1842火枪开枪时,枪口火焰很大,这不单单是火药装得多的缘故,而是滑膛枪本身的气密性就不够,枪口喷火是必然。他发现连续开枪后,自己的眼睛受不了枪口火焰的剧烈闪光而紧闭,老半天看不清前面的标靶。同时火枪的枪机底火坑处的气密性也不够,枪口喷火喷烟的同时,底火坑处也会冒烟,气流冲击眼睛,令眼睛很疼,所以很多士兵于是开枪瞬间闭上眼睛,导致枪口不稳定,自然打不中标靶了。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直接关乎李家军的战斗力。他知道各国列强的火枪兵也都是这么过来的,他们开枪瞬间也会闭上眼,不过他们一般都是训练五六年或者十几年的士兵,经验丰富,即使闭上眼睛也不影响射击。而李家军的士兵们就不行了,他们当中的老兵成军还不到一年,新兵才一个月,显然不能跟列强军队相比。

    突然,李卫国感觉到光线刺眼睛,于是戴上了巴伟思送他的墨镜。

    这顿时给了李卫国灵感,他急忙再次试验火枪射击,这回他带着墨镜,不论是枪口火焰,还是枪机气密性不够喷出的烟流,都被墨镜挡住,不再刺激眼睛,也就不用再闭眼睛了。

    发现这个秘密后,李卫国突然想到后世的美军士兵在战斗时也戴着墨镜,哪怕是黑灯瞎火的夜间也是一样戴着,不知道的还以为美军大兵在装酷装逼,实际上墨镜正是保护眼睛不被枪口火焰伤到的最佳办法。

    这样一联系起来,李卫国心中顿时有了解决办法。

    于是李卫国迅速派人前往上海巴伟思眼镜店,此时巴伟思还没有启程,因为这年月交通不发达,不是每天都有往返中国和英国之间的飞机票可以买的,前往英国的轮船每隔一段时间才会有一趟,而且必须得等到全部舱位人满才发船,否则人太少,不够本钱的话,船长也不会开船的。

    巴伟思虽然第二天就买了船票,可他还得等着,所以没能离开。

    正好李卫国派人跟他取得了联系,将巴伟思手中的所有墨镜全部买下。这些墨镜都是巴伟思自己打磨制作的,他还有很多墨镜玻璃,全都被李卫国买下。

    与此同时,李卫国也派人去其他列强租界联络墨镜玻璃商人,从他们那里采购了大批墨镜玻璃材料,然后命人打磨制作成墨镜,配发给士兵们使用。

    随着墨镜配发部队使用,士兵们在射击时再也不用担心枪口火焰光芒刺眼,或者令眼睛暂时模糊的情况发生了,他们可以专注于瞄准敌人,命中率大幅度提升。

    看到士兵们带上墨镜后射击成绩显著提高,李卫国心中顿时乐开了花,一想到他将率领这支带着墨镜的军队上战场,实在是太拉风了,想想就令人激动。

    就在李卫国加紧训练军队的时候,太平军攻陷了武昌,随后五十万大军(裹挟难民)沿着长江攻陷九江,声势浩大。

    很快,两江总督陆建英发来了公函,要求李卫国率领他的团练开赴安庆,阻击太平军东进。

    但李卫国故意推脱新军需要训练,按兵不动。陆建英多次催促无果后,正巧军机处领班大臣奕欣向咸丰推荐李卫国为上海县令,咸丰准奏,军机处随后下发了调任李卫国为上海县令的公文,正好到了陆建英手里。

    只要关于李卫国的事情,陆建英都要过问,于是便扣押了公文,逼着李卫国出兵。

    此时,李卫国一心盯着上海的小刀会,自然不会听陆建英的。

    不过李卫国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陆建英见调动不了李卫国,便让刘建章带着他的团练增援安庆。

    刘建章虽然也跟陆建英是死对头,可他却没有李卫国那种魄力,面对上级的调令,刘建章不敢不听,当即和刘贺率领新组建的团练离开上海,前往安庆御敌。

    刘建章一走,上海兵力空虚,小刀会顿时活络起来。

    李卫国知道,刘建章一走,小刀会恐怕很快就会造反,所以他也加紧了军事训练,同时向英法美各国驻上海公使馆发去了照会,以上海县令身份要求他们向李卫国供应军火。

    英法美等国列强都知道了太平军声势浩大,一时间在是战是和方面犹豫不决,所以对李卫国的要求给予了重视,答应**军火物资。

    于是,李卫国一方面跟列强购买军火,一方面加紧训练军队,磨刀霍霍,就等着小刀会造反,那样李卫国就算没拿到上海县令的调令公文,也可以名正言顺的出兵占领上海。

    ~~~~~~~~

    末了,跟大家求支持,求点赞

第0068章 出兵

    咸丰三年一月,太平军攻占九江没多久,便裹挟五十万难民,号称百万大军,沿着长江东进安庆,两江总督陆建英集结十万兵力死守安庆坚城,妄图阻挡太平军兵锋。

    与此同时,在上海周边地区活动的天地会分部小刀会,在刘丽川的带领下展开武装暴动。

    小刀会首先暴利攻击上海周边地区的地主、商贾和大户人家,然后将财物充作军费,打造兵器,将抢夺来的粮分发给老百姓,以此来笼络老百姓,取得老百姓的支持,从中取得兵源。

    由于小刀会在上海周边地区颇有威名,深受清廷压迫的穷苦百姓纷纷响应号召,加入造反行列。

    当然,就目的性而言,小刀会的核心成员是想推翻清廷,重建大明国。而小刀会的外围成员和新加入的老百姓,他们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可以光明正大的打家劫舍,抢钱抢地抢女人了,这是本质,从古至今的任何农民起义都是这样的一群人,目光短浅,所以他们最后的结果都失败了,只有不抢老百姓的红军最后赢了。

    关于小刀会的行动,坐镇崇明县的李卫国早就接到了报告,但李卫国没有立即出手,而是在谋划和布局将来。

    这是吴庸给李卫国献的计策,他建议李卫国暂缓出兵平定小刀会,让小刀会先在上海肆虐一番,最好将那些对李卫国未来掌控上海的潜在敌对势力全部清除,以方便李卫国接管上海后,推行各种政策的阻力减少,更容易掌控上海。

    吴庸知道李卫国在上海购地遇到了阻力,他建议李卫国借小刀会的手,清除这些阻力。对此,李卫国同意了,他也知道那些旗人大爷们不好伺候,对将来自己接管上海也是一个**烦,如果能够借助小刀会的手除掉或者赶走他们,那么对李卫国而言也是好事一桩,至少他能够顺利拿到那些被豪强占据着的好地皮。

    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李卫国暂时还没有拿到上海县令的调令,按照大清律例,李卫国没有权利调动崇明县兵进入上海县,而镇守上海县的清军千总彭文远也不会允许李卫国带兵入境的,这是原则问题。

    所以,这些因素加在一起,李卫国便坐镇崇明县,看着小刀会在上海闹腾。

    当然,李卫国也不知是干看着,他也为防万一,还是派兵以保安队名义分别进入亚投行和江湾工业区,对这两个地方实施保护,因为这是李卫国的私产,他派兵以保安队身份进入上海境内,对此镇守上海的清军千总彭文远明知道是李卫国偷梁换柱计策,却也没办法。

    李卫国派遣了两千李家军士兵进入上海县城,驻扎在亚投行周围,上海清军千总彭文远选择了默认,毕竟他也知道李卫国将成为上海县令,不想闹得不愉快。

    除此之外,在江湾工业区内,李卫国足足部署了两千李家军士兵,在四周构筑了防御工事,确保工业区不被小刀会叛乱影响。

    李卫国此时手中的军队一共有一万四千人,分作十四个千人队,其中第一千人队是曾经去过桂林跟太平军交过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