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伪钞帝国-第7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李卫国不惧,就算历史完全改变了轨迹,他失去先知先觉的能力,也可以凭借未来人的远见,一一将问题化解开来,使其朝着有利于中华帝国的方向发展。(未完待续。)

第488章 最后一个藩属国投诚

    原本李卫国并没有在西线战场主动出兵的计划,而是前期在西线防守,让欧洲人自己内耗,将中华帝国的军力和财力集中到东线太平洋战场,专心对付美日,因为美利坚的综合国力是协约国当中最强大的,必须要先打趴下才行。

    但是,沙俄帝国在巴库区找到了石油,而且巴库是全球最大的石油产区之一,若是李卫国置之不理,中华帝**队在里海继续执行战略防御任务,任由沙俄帝国开采石油,支援欧洲战场,那对中华帝国影响很大。

    因此,在李卫国的要求下,兵部重新修订西线战场防卫大纲,在确保已有的战略防御态势情况下,西线将防御圈从现有的科佩特山脉,向布哈拉汗国(今土库曼斯坦全境、哈萨克斯坦部分)境内推进,越过卡拉库姆沙漠,直接推进到里海沿岸。

    历史上的布哈拉汗国,虽然没有被沙俄帝国彻底吞并,但也失去了部分里海领土。同时还受到大英帝国的侵略。

    这一世,李卫国制止了沙俄帝国向东方扩张的脚步,第六次中英战争后,把英国的势力也赶走了,彻底将艾乌罕汗国、布哈拉汗国、哈萨克汗国等西域国家,从沙俄帝国和大英帝国的铁蹄中解救出来,成为中华帝国的藩国。

    不过,这布哈拉汗国是在去年底最终摆脱沙俄帝国和英帝国的影响,彻底倒向中华帝国的。因为即便中华帝国将沙俄帝国和大英帝国赶走,布哈拉汗国国内亦潜伏着大量的英俄间谍和亲英亲俄的实权派人物,他们影响着布哈拉汗国的决策,一直拒绝成为中华帝国的藩国。

    在这个问题上,李卫国一开始并不着急,只需要中华帝国不断强大,最终布哈拉汗国会屈服的。

    但随着英俄结盟,以及协约国阵营和同盟国阵营的对立,这让布哈拉汗国的国王和大臣们似乎看到了在夹缝中生存的希望,两大阵营对立,布哈拉汗国两边讨好,这让布哈拉汗国有了可乘之机。

    于是,英俄不希望布哈拉汗国倒向中华帝国,一边保证不再侵略布哈拉汗国,一边还要提供各种援助。

    同样,中华帝国也不愿意让布哈拉汗国倒向英俄,因此也经常性提供各种援助。

    布哈拉汗国就在这种环境下生存了下来,甚至不断壮大。

    然而,随着李卫国决定发动甲午战争后,中华帝**方在西线准备采取防御策略,大规模修建防御性军事设施,这引起了布哈拉汗**方的警惕。

    布哈拉汗国在中华帝国境内也是有同民族同袍的,甚至有族人都加入了中华帝国神策军,并在西部战区服役。通过这些族人,布哈拉汗**方知道了一些情报,虽然不能判断中华帝**方有何军事行动,但积极进行战备这件事得到了肯定。

    布哈拉汗国国王立即召开军事会议,大臣们和军方一致认为中华帝国在科佩特山脉修筑永备防御性军事设施,部署重兵,似乎是准备打仗。

    显然,布哈拉汗国的军事实力就算这几年快速发展,却也达不到威胁中华帝国的程度,当得知科佩特山脉部署了十万中华帝国神策军时,布哈拉汗国的大臣们,都敢肯定那是用来防御大英帝国和沙俄帝**队的。

    科佩特山脉的军事设施,都是防御性的,这表明中华帝国将在边境线打防御战,那么敢于进攻中华帝国的大英帝国和沙俄军队,无疑要进入布哈拉汗国,然后向科佩特山脉的中布边境发起进攻。

    布哈拉汗国国王和大臣们顿时吓坏了,他们很清楚,中华帝国大规模修建防御性军事设施,就是把战场设在科佩特山脉一线,如果打起来的话,整个布哈拉汗国都将变成战场了。

    那是什么样的结果,就好比历史上的日俄战争一样,在中华领土上开打。

    中华帝国虽然是文明帝国,不可能派兵进入布哈拉汗国境内同英俄军队开战,但科佩特山脉就是边境线,中华帝国神策军守在边境线上,子弹和炮弹还是要落到布哈拉汗国境内的。

    布哈拉汗国国王顿时吓坏了,这是要废墟布哈拉汗国的节奏啊!

    到了这时,布哈拉汗国国王就不能在中立了,因为中立的结果,必然是中华帝国和沙俄帝国、大英帝国在布哈拉汗国的领土上开打,受伤害的还是布哈拉汗国人民。

    必须要选边站了,只有选边站,才能从中华帝国或者英俄两国一方获得援兵,避免整个国家都变成废墟。

    这时候,各**队的军素养就体现出来了。

    布哈拉汗国亲英俄派大臣们自然反对布哈拉汗国倒向中华帝国,声称如果成为中华帝国的藩国,那么就失去了外交自主权和军事战争权,不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国王的权利受到限制。希望布哈拉汗国国王选择协约国阵营,维护布哈拉汗国的独立性。

    亲中华帝国派大臣们则反对布哈拉汗国倒向英俄阵营,指出英俄军队是最没素质的军队,一旦投靠英俄,布哈拉汗国将成为英俄殖民地,布哈拉汗国人民将被英俄奴役,想想当年没有中华帝国的介入,布哈拉汗国遭到沙俄的入侵,遭到大英帝国的入侵,多少男人战死,多少美丽女子被糟蹋,多少牲畜被掠夺走。在看看中华帝国,可没有做出这些丧尽天良的事情。

    布哈拉国王犹豫了三天,最终还是选择倒向了中华帝国,毕竟中华帝国的口碑远比沙俄帝国和大英帝国好得多。

    只是这样一来,布哈拉汗国只能成为中华帝国的藩属国了。

    按照规矩,布哈拉汗国必须选一位最漂亮的公主远嫁中华帝国皇帝,生下儿子后返回布哈拉汗国成为储君,下一代的布哈拉汗国国王。

    这当中,牵扯到了很多布哈拉汗国王子的利益。

    这些王子都有机会继承王位,成为布哈拉汗国国王。

    可是,成为中华帝国藩属国后,他们的妹妹远嫁中华帝国皇帝,生下皇子,也就是他们的外甥,将返回布哈拉汗国继承王位,这样一来,可就没他们这些舅舅们什么事情了。

    有些布哈拉汗国的王子们虽然愤怒和不满,但还是认命了。可有些王子却不甘心,他们要抵制布哈拉汗国倒向中华帝国,可凭借他们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跟中华帝国抗衡,所以他们只能向沙俄帝国和大英帝国求救了,希望借助英俄两国的力量,阻止中华帝国吞并布哈拉汗国。

    布哈拉汗国的大臣们,也迅速分成两派,支持国王投奔中华帝国,或者支持王子向英俄求助,这令布哈拉汗国陷入了分裂。

    马赫屠姆是三王子,他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布哈拉汗国国王,可是如今他的妹妹玛丽卡马上就要远嫁中华帝国了,将来玛丽卡和中华帝国皇帝李卫国的儿子将成为布哈拉汗国的国王。

    一想到这个,马赫屠姆就非常暴躁,他想杀掉亲妹妹玛丽卡,阻止这场政治联姻。

    权利,让亲情变得黯然无光了。

    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国家,也会为了权利而拼得你死我活。

    布哈拉汗国,百分之八十的国土都是沙漠,前往中华帝国的道路只有一条,经艾乌罕汗国,走丝绸之路进入中华帝国。

    玛丽卡远嫁中华帝国,本可以乘坐飞艇,直接飞往中华帝国,甚至走艾乌罕汗国的赫拉特,那里有中华帝国修建的世界铁路,可以乘坐铁路直接抵达中华帝国。

    可是,马赫屠姆故意以布哈拉汗国传统习俗为由,拒绝乘坐飞艇和火车,坚持让妹妹玛丽卡走马路,借口是最后怀念一下布哈拉汗国的土地,接受布哈拉汗国人民的沿途祝福。

    老国王没有怀疑马赫屠姆的意图,他怎么也不会想到马赫屠姆会丧心病狂的想要杀自己的亲妹妹,所以同意了马赫屠姆的建议,让玛丽卡骑马前往中华帝国,沿途接受布哈拉国民的祝福。

    就这样,玛丽卡带着她的嫁妆出发前往中华帝国。

    而中华帝国礼部已经接到了布哈拉汗国的通知,做好迎亲准备。

    “布哈拉汗国内部暗流涌动,反对之声此起彼伏,恐怕有人会勾结英国人和俄国人,我们当做好万全之策,防止发生变数。”

    礼部尚书周馥亲自来到兵部,找到兵部尚书张小六,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担忧。

    张小六点头道:“的确,英俄不会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