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伪钞帝国-第5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几乎不能叫做驱逐舰,只能叫做炮艇驱逐舰。

    之所以造这么小,是为了尽快进行海试,只有240吨的试验舰,用不上一个月就可以建成,什么都是现成的,可以从正在建造炮艇的造船厂直接把炮艇要过来略微改造一下就行了,然后立即试验深水砸蛋系统。

    海军也非常配合,找来潜艇和鱼镭艇供专家们试炼。渤海湾水浅,就算潜艇出事了,很快就可以救援上来,因此直接用实战来检验反潜能力。

    当然,第一款240吨的炮艇驱逐舰只是用来试验的,专家们一口气造了十几艘,而设计师们则一边观察试验数据,一边在图纸上进行设计和改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反潜驱逐舰很快诞生了。

    反潜驱逐舰(设计中的试验舰),排水量1345吨,以海鹰号侦查通讯舰船体为母版,设计全长97。54米、全宽8。92米、吃水2。90米。

    采用江南制造局研发的猛牛往复式蒸汽机系统,因为该系统技术成熟,设计师们和海军部将领们经过研究之后,认为蒸汽轮机系统技术还不成熟,反潜大业如此重要,还是稳妥一点比较好,目前英国最先进的潜艇速度不会超过12节,最先进的鱼镭艇速度也不会超过25节,而中华帝国最快的海鹰号达到了26节,降级为驱逐舰后,重量进一步减轻,航速完全可以飙升至28节以上,所以在航速上足够应对敌人的鱼镭艇和潜艇了,没有必要一定安装蒸汽轮机,哪怕蒸汽轮机系统可以带来32节以上的高航速,可惜不稳定啊!

    对于海军来说,他们绝不希望在打仗的时候出现这种不稳定因素的,这是军事常识,所以当这个意见上报给李卫国后,李卫国并未坚持,而是让海军部和技术部自行决定。

    武备方面,新式驱逐舰设计安装了45倍口径128毫米双联装主炮两座,533毫米双联装鱼雷发射器一座,47毫米速射炮4座,暴血重机枪2挺,反潜深水砸蛋弹射器4套,左右舷侧各一套,尾部两套。

    这些是基本武备,随着不断的试验,会有增加和减少。

    海军部计划先建造4艘驱逐舰进行试验,而这4艘驱逐舰的性能参数差距很大,分别被列为1234号,最终海军部可能采购其中一个型号,也可能采购多个型号,甚至试验失败一个都不采购也有可能,这取决于专家和工程师的能力,也考验着中华帝国海军部对未来海战的海上战争的预判能力。

    李卫国不想过度的干预,他希望中华帝国海军能够走出自己的道路来,毕竟李卫国的寿命有限,总不能永远都在指挥海军什么可以去做什么不可以去做,如果不能把海军培训成一个拥有自我升级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力量,一旦李卫国驾鹤仙去后,中华帝国海军将会崩溃,那绝不是李卫国希望发生的事情。只有中华帝国海军从上至下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能够对未来的局面做出理智和正确的判断力,那样才能永远让中华帝国海军强大下去。(未完待续。)

第373章 修建世界大铁路

    就在中华帝国海军积极发展驱逐舰计划的时候,欧洲发生了一件大事震惊了全世界。

    1878年底,德意志帝国为了加强同中华帝国的全面战略伙伴合作,俾斯麦亲自跟中华帝国皇帝李卫国进行了电话会议。

    这个会议持续了六个小时,俾斯麦的提议得到了李卫国的首肯后,中华帝国随后特命驻柏林全权代表李华同德意志帝国签署了《中德世界铁路计划》。

    按照这个计划,中华帝国将于建元3990年(1890年)前修通从中华帝国首都直达波斯帝国波斯湾沿岸的巴士拉之间的铁路。与此同时,德意志帝国也将在1890年前修通从德国首都柏林直达巴士拉的铁路,最终中德两国的铁路在巴士拉实现对接。

    这是一条集合了中德两**事、政治、经济全方位核心利益的一条铁路,该铁路横跨整个欧亚大陆,全长24788公里,中间途径十个国家。

    其中中华帝国修建的铁路最长,但只需要跟艾乌罕、波斯帝国、奥斯曼帝国达成协议即可修通北京至巴格达的铁路,而德意志帝国虽然修建的铁路较短,但需要跟另外七个国家进行谈判,谈判相对复杂。

    此时,中华帝国国内已经完成了第五阶段铁路修建计划,全国铁路总里程达到13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美利铁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二,在1870年就达到了10。2万公里,不过因为内战的原因,大量铁路遭到破坏,到1879年,仅仅只增加了0。4万公里,达到10。6万公里。而位居世界第三位的则是德意志帝国,1879年达到3。4万公里,而后是法国的2。9万公里,沙俄帝国的1。8万公里,英国的1。7万公里。

    英法两国的铁路总里程在十年内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大规模减少,这都是因为战争关系导致。大英帝国在第五次中英雅片战争中惨败,失去了澳洲、马来亚和孟加拉,损失一万多公里铁路划入中华帝国铁路总里程当中。而法国在普法战争从惨败,损失阿尔萨斯和洛林大量铁路,并入德意志帝国的铁路总里程当中。

    沙俄帝国的铁路里程增加最快,这是因为沙俄帝国修建西伯利亚铁路,意图打通亚洲大陆架抵达远东,夺取被中华帝国占领的滨海边疆区。

    不过,跟第一的中华帝国和第二的美利坚联盟国相比,这两国都超过10万公里大关,沙俄帝国的铁路总里程连中华帝国的零头都不够,差距巨大。

    在世界人民看来,中华帝国和美利坚联盟国的铁路差距不太大,但只有内行人才清楚,这当中差距巨大。

    要知道美利坚联盟国地处美洲大陆,大部分地区都是平原,铁路修建起来很容易。而中华帝国则不同了,地势复杂,各种地形都有,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山势险要,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四川,更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疆,终年积雪覆盖的北疆,铁路修建难度高于美国十倍。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中华帝国的铁路总里程依然超过美利坚几万公里,可见中华帝国在铁路方面的强大了。

    同时,美利坚的铁路面积虽然达到了十万公里,却并没有实现全国覆盖,尤其是美利坚南部各州,根本没有铁路,全国铁路覆盖率只达到45%。反观中华帝国,铁路覆盖率已经达到80%,只要打通青藏铁路和远东铁路,就彻底实现全国各地通铁路的目标了。

    而中华帝国之所以跟德意志帝国共同打造世界铁路,一方面是考虑到中德战略结盟的政治因素,铁路所到之处,都是将是中华帝国和德意志帝国的势力范围,增加全球影响力。另一方面是经济考量,中华帝国现在是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gdp世界第一,而德意志帝国现在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gdp欧洲第一,世界第三。中德经济联合,将实现全球75%的gdp总量,这是经济制霸全球。

    最后一方面就是军事渗透了,一旦中德两国铁路修通,连接整个亚洲大陆,从亚洲最东面到达欧洲最西面,不论是军队投送,还是物质补给,中德两军相互支援,军事上就可以制霸欧亚大陆。

    因此,这项宏伟的计划一经提出,李卫国立即就同意了,而全世界各国,尤其是英法两国立刻感到了巨大的威胁。

    大英帝国刚刚被中华帝国胖揍一顿,自然没有胆量去向中华帝国抗议,而法兰西第二帝国还指望着中华帝国帮法国打造欧洲最强海军,也是不敢去触中华帝国那边的霉头。

    因此,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帝国便将炮火瞄准了德意志帝国,向威廉一世大举施压和抗议。

    沙俄帝国也加入了行列,因为德意志帝国将修建通过奥斯曼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铁路,这等于也在帮助奥斯曼帝国。如今俄土正进行第九次战争,显然不愿意德土两国走近。

    面对英法俄三国的强力干涉,德意志帝国态度强硬,根本不鸟三国。

    此时的德意志帝国,陆军强盛,海军有中华帝国帮助建造的八艘铁甲舰和八艘穹甲巡航舰,比大英帝国在北海和波罗的海的舰队规模都要强,所以英国的抗议不起作用。

    至于法国,法国海军虽然有十几艘铁甲舰,但档次太低,根本威胁不到德国海军。而法国陆军早就被德国陆军打怕了,也不敢嚣张。

    最后就是沙俄帝国了,德俄两国有保险条约,互不侵犯,俾斯麦又是个大忽悠,沙俄很快就相信德国对俄国没有敌意。况且在20世纪以前,沙俄帝国的大部分国家工业和军事技术几乎都来自德国的帮忙,也不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