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伪钞帝国-第4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军复仇时,就是英国海军卷入战争的借口和爆发点。

    西班牙军事家一直在呼吁西班牙政府收复菲律宾群岛,认为西班牙军队应该站在英国一边,建议英国将战争地点选在澳大利亚。以澳大利亚为基地,进攻加里曼丹岛和菲律宾群岛,西班牙军队将会全力支持英军进行作战。

    作为最弱的西方列强,沙俄也一直恨着中国夺取远东,绝了沙俄的远东出海口和太平洋梦想。可惜,沙俄海军力量太弱,根本没法从海上远征中国,因此沙俄的军事家普遍没有对远东海战进行评论。但他们也要刷存在。不能让全世界列强们把沙俄忘了,所以沙俄的军事家认为下一场中英战争爆点应该在陆地上。而且是在孟加拉和缅甸之间。

    沙俄认为中国已经在缅甸建立海军基地,中国神策军驻扎缅甸,威胁英属孟加拉和英属印度。中国海军下一步想要夺取印度洋制海权,那么必然要将英国陆军赶出印度和孟加拉,只有先占领了印度,才能把英国海军赶出印度洋。

    沙俄军事家们的观点也有些道理。一度得到不少欧美军事家们的认可。

    但真正的主流还是海上战争,因为他们都拜读了中国皇帝李卫国的《海权论》。

    最近一段时间,欧美各国都在疯传李卫国的《海权论》,这是古往今来第一位大国的皇帝亲自写的书籍,而且还是跟欧美列强息息相关的海上战争方面。

    在李卫国的海权论中。列举了英国海上霸权不断崛起的例子,用一场场海战阐述了英国一步步夺取世界海上霸权,建立大英日不落帝国的过程。

    同样都是写《海权论》,甚至内容也基本上一样,但是马汉和李卫国二人对世界的影响却是差距巨大。

    历史上的马汉在写《海权论》时,很多国家都对他嗤之以鼻,就连《海权论》里的主角英国都不屑于顾,认为马汉是个跳梁小丑,完全就是胡说八道。直到二十多年后,马汉的《海权论》才被美国海军奉为经典,并随着美国海军的逐渐壮大而渐渐被全世界海军人士所重视,最终走向辉煌。

    但李卫国写的《海权论》就不同了,作为中国的皇帝,李卫国在《海权论》中表现出来的观点,那么很大程度上就代表了中国海军未来之发展方向,所以各国都不得不高度重视这本《海权论》。同时中国海军在黄岩岛海战中打败了英国海军,从一支内河舰队一步步将英国海军赶出中国、赶出中国近海、赶出东亚、赶出西太平洋,这完全切合了《海权论》的核心思想,夺取制海权就可以称霸世界。

    李卫国的影响力太大了,以至于《海权论》刚刚出书,就被全世界各国关注,研究,很快各国的军事家们发现了其中的奥义,再结合中国海军取得的辉煌成果,立马将李卫国的《海权论》奉为经典,而且成为各国海军军官学校的必修课程,短短两年多时间,就取得了马汉几十年的成就,未来影响还更加深远。

    英国则是深受李卫国的《海权论》影响,尤其是海务大臣费舍尔,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在建造18艘复仇级铁甲舰的情况下,他依然力荐英国海军部,又开工建造了伊丽莎白女王级铁甲舰,因为费舍尔从《海权论》中读懂了一句话。

    公理只在巨舰大炮的威慑范围之内才会有效,超出这个范围就要使用另外一套公理了。

    巨舰大炮,费舍尔从此明白了中国海军未来要走的道路,也是英国海军未来要走的道路。

    最终,英国海军部被费舍尔说服了,在复仇级铁甲舰基础上,临时增加建造6艘伊丽莎白女王级铁甲舰,这是一种满载排水量达到16000英吨的巨舰,将搭载12。5英寸主炮和14。5英寸装甲。

    以英国强大的工业能力,建造16000英吨的巨舰没有问题,安装14。5英寸锻铁装甲也没有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安装12。5英寸主炮,而且还要求达到45倍口径。

    这对英**工部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三年前英国海军炮管工厂还在为研制12英寸35倍口径炮管愁眉苦脸,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斗,总算是赶在复仇级铁甲舰下水前研制成功了。可是随着伊丽莎白女王级铁甲舰开工建造,他们不得不继续叫苦,因为费舍尔给他们下了死命令,必须在伊丽莎白女王级铁甲舰下水前研制成功,不能耽误伊丽莎白女王级铁甲舰服役。

    好在伊丽莎白女王级铁甲舰去年才开工建造,下水日期也排在1877年,按照中英两国以前的打架规律来看,明年1876年估计就开打了,所以英国炮工厂的工程师们心中都在祈祷赶紧打吧,只要一开打,英国海军部就会暂停新式主炮的研制工作,全力生产现有的主炮了,那样他们就有足够的理由推掉费舍尔给他们的难题了。

    如果费舍尔知道这些家伙的真正想法的话,估计要气得吐血三升了。

    不管欧美各国的军事家们是如何的想法,对于中国来说,李卫国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了。

    战略忽悠,是李卫国对欧美各国实行的一个国家策略,目的就是将欧美各国的精力集中到巨舰大炮主义上面来。

    紫禁城御书房,李卫国站在一张巨大的世界地图面前,旁边一名侍卫将一道来自中华神盾局的密报呈上。

    李卫国看过密报之后微微一笑,自语道:“竟然没有一个人猜到朕的真正战略目标,真是可惜啊,不愧是砖家,不论哪个时代都一样,只会胡咧咧误国误民。”

    说着,李卫国拿起一支飞镖朝着世界地图扔出,正好扎在夏威夷上面。(未完待续。)

第325章 夏威夷的小萝莉该怎么摧残

    英国帮美利坚联盟国打内战,是准备联合美国一起制衡“中华帝国”(和谐之光照在此处,下文同,不再另行解释)。

    对此,中华帝国皇帝李卫国做出的应对,决定在美国统一之前,拿下太平洋上的战略要地夏威夷,以东拒美国,成为中华帝国在太平洋上防范美国的最前线。

    不过,夏威夷是英国的势力范围,英国于1843年对其提出领土要求,甚至6年后法国也宣布对夏威夷的占领。

    实际上,不论是英国还是法国,都只是单方面的,根本不被夏威夷的真正主人夏威夷王国所承认。

    英法两国因为夏威夷的归属问题产生矛盾,这也是卡在英法同盟面前的一个障碍。

    此时,夏威夷的国王叫卡梅哈二世,实行的是仿照英国的君主制。实际政权控制在英法美三国的商人手中,因为夏威夷盛产蔗糖,是除古巴之外全球第二大蔗糖生产基地,使得追逐巨额利润的英法美三国商人在夏威夷抱团,拒绝任何一个国家占领夏威夷。

    这是因为不论是夏威夷被英国占领还是被法国占领,商人们就得向英国或者法国缴纳100%的奢侈品交易税。在整个十九世纪,糖制品一直被认为是奢侈品,只有贵族才消费的起,普通人家只有在过年或者节庆日才舍得给孩子买一块糖吃。正因为是奢侈品,各国政府才会加征奢侈品交易税。比如最典型的就是日本,为了筹集造舰经费,对烟酒糖加征200%的奢侈品交易税。再比如战争期间,各国甚至会禁止烟酒糖的生产和消费,由此可见各国对烟酒糖等奢侈品的管控力度了。

    在夏威夷的英法美三国商人们不允许夏威夷落到任何一个国家手里。正因为他们从中作梗,才使得夏威夷王国一直没有被英国或者法国实际占领。历史上的美国就是利用美西战争的余威,钻了英法两国都不想得罪美国的空子,才如愿以偿的夺取了夏威夷。

    如今中华帝国也瞄准了夏威夷,一方面因为中华帝国海军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就是将海军势力范围扩大到东东太平洋,即控制整个北太平洋(涵盖东太平洋和西太平洋)。将英国海军彻底赶出北太平洋。

    另一方面,英国跟美国勾搭,扶植美国重新崛起,这等于给中华帝国制造一个巨大的潜在敌人。因此中华帝国必须提前布局,而夏威夷正是中华帝国用来封锁和防御美国的最佳战略桥头堡。

    第三方面便是夏威夷本身的战略位置和经济价值了。位于太平洋中央的位置,是亚洲和美洲的中转站,未来的太平洋航运中心。而经济价值则是夏威夷盛产的蔗糖了。

    基于这三方面条件,李卫国决定对夏威夷出手。

    不过,如今注意国际形象的中华帝国不可以采取明目张胆的侵略行为。所以夺取夏威夷必须有一个光明正大的借口。历史上的美国也是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