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伪钞帝国-第4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国在此前的十几年中,被李卫国的违钞祸害不轻,英镑大幅度贬值,假币严重破坏了英国的金融和经济,导致英国几百年积累下来的黄金和白银等财富大规模外流,被李卫国掠夺走了。

    英国政府加大了打击假币行动,不过假币的诱惑实在太大了,因为李卫国伪造的英镑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仿真度高达90%,一般普通英国公民无法识破,除非拿到银行核对校验编码才能发现问题。

    这让英国政府很头疼,最终逼得英国政府不得不减少纸币流通,改为铸造大面额的金币、银币,替换容易被伪造的纸币。这极大的影响了英国货币市场,毕竟很多交易需要大量货币,拿着几十斤重的硬币显然不如纸币轻便,惹得英国公民怨声载道。

    很多英国商会为了避免违钞带来的损失,只好放弃英镑,改用国际上信得过的外币作为交易和储备货币,而人民币的坚挺,始终跟黄金挂钩,值得信赖,所以很多英国商会渐渐开始使用人民币进行离岸交易,无形中打击了英镑,令人民币不断地吞噬原本属于英镑的国际第一货币地位,成为世界通用货币。

    这正是李卫国想要看到的结果,当有一天人民币成为全世界唯一坚挺的货币时,当全世界各国都在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时,那时候人民币将统治全世界货币市场,中国将绑架全世界,什么时候缺钱就开动印钞机,让世界各国来买单。

    这是后世的美国做法,如今李卫国也在效仿。并一步步接近成功。

    中英间的货币战争悄然进行,这一次李卫国没有对其他欧美国家发动货币战争,只是针对英国一国而已,目的就是缓和跟其他欧美国家的关系,即便无法拉拢这些欧美国家跟着中国一起对付英国,至少让这些欧美国家明白,中国只针对英国,不针对其他国家,但凡理智一点的国家,都明白不应该介入中英两国间的博弈。否则会引火烧身,中立才是最好的选择。

    中英暗中角力,不仅仅表现在货币战争层面,工业战争也拉开了序幕。

    继中国发明的平炉炼钢之后,英国也不甘落后,大规模替换炼钢高炉,增加钢铁产量,压低钢铁出口价格,跟中国的钢铁进行国际竞争。

    不过。英国人很悲催的发现,每当月底来临之时,英国政府高兴的对外公布本月英国钢铁产量较去年同比增长了10%,达到70万吨。结果很快就有中国度支司(审计厅)对外公布。中国当月钢铁产量较去年同比增长了20%,达到100万吨。

    早在1869年时,中国的钢铁总产量实际上就已经超过了英国,只是当时英国虚荣心作祟死不承认罢了。以为再过几年英国绝对能把钢铁产量提升上去,甩掉中国几条街。

    结果,几年过去了。英国的确大幅度提升了钢铁产量,却没能实现率开中国几条街的愿望,反而被中国甩开了几条街。

    英国就屁大点的岛国,资源有限,虽然可以从海外殖民地运回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可惜英国人口少,劳动力有限,产能自然受到限制了。

    反观中国,国土面积最近几年不断扩张,达到了1576万平方公里,超过沙俄成为世界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大物博,七大工业基地完工投产,钢产量和铁产量每个月都在刷新纪录,加上劳动力丰富,产能爆炸声增长也就不足为奇了。

    英国政府不服,一再降低钢铁出口价格,跟中国争夺国际钢铁市场份额。结果又被中国狠狠的打脸,因为中国大幅度增长的钢铁产能,一方面满足国内建设消耗,另一方面大量投放国际钢铁市场来赚钱。

    中国的钢铁就地取材,开采和运输成本低,而英国还得从海外殖民地运回矿石进行加工,成本自然高了。同时,中国的钢铁厂采用先进的炼钢方法,钢材质量超过英国的渗碳钢技术和德国的克虏伯钢技术,练出来的钢材质量最高,得到全世界各国的认同,使得中国的钢铁以物美价廉,性价比高赢得市场的认同。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的钢铁竞争力每况愈下,跟中国展开钢铁价格竞争后,吃很大亏。

    当中国政府针对英国发动价格战时,国际钢铁价格大降,成本高的英国钢铁厂大幅度亏损,不到半年,很多英国私人中小型钢铁厂就被迫关门停产,甚至是破产了。

    当然,中英间的钢铁价格大战,也让世界其他国家的钢材工厂很受伤,比英国钢铁技术更弱的法国、意大利、俄国等国家也是损失惨重。不过,这当中出现了德国和美国的钢铁崛起。

    德国因为跟中国结成战略同盟关系,所以一些中国先进的钢铁技术转让给了德国,加上德国本身就有克虏伯钢技术,所以冶炼出很好的钢材能够在中英钢铁价格大战中存活下来。

    而美国则除了技术上不如中国,没有中国的先进炼钢技术之外,某种程度上讲,其他方面跟中国不相上下,因为美国本身就是资源丰富的国家,铁矿、煤矿分部集中易开采,生产成本甚至比中国还低,所以也在这场钢铁价格大战中存活了下来。

    于是,一场中英钢铁价格大战,最终让英国损失到吐血三升,中国赢得胜利,但却也给了德国钢铁和美国钢铁崛起的机会。

    这让李卫国有些始料不及,不过他没有放在心上,他有的是办法。

    很快,基于钢铁世界老大地位的中国政府开始了汽车价格战。

    此时各国都开始研究内燃机,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汽车,但整体上都不如中国造的汽车,因为一些关键技术和资源无法掌握。

    比如中国汽车的气缸发动机、轴承等材料,使用中国最先进的特种钢材料。里面甚至加入了碳化钨、镍铬合金等元素,国外无法生产这种钢材。汽车轮胎采用的橡胶,虽然全世界很多种橡胶,西方各国也寻找了很多种橡胶树,就是无法实现汽车用轮胎标准。他们都以为中国的橡胶来自吕宋州(菲律宾)的天然橡胶树,却不知道真正的原始橡胶树来自巴西热带雨林,李卫国故意让全世界都以为汽车轮胎只能使用吕宋橡胶树,把各国耍的团团转。

    这样一来,中国一方面压低钢铁价格,却不直接出口钢材。转而支持民族汽车工业生产,汽车生产成本下降,但汽车销售价格却上涨了,中间获利巨大,让国外汽车同行羡慕嫉妒恨,不得不从中国进口各种发动机、轴承、轮胎等部件。

    同时,中英两国相互承认专利权一事上,英国人突然发现自己吃了大亏,以前以为中国人不会创造。只会山寨英国人的发明,为此英国政府千方百计的主动跟中国签署专利保护条约,结果现在发现竟是自缚手脚,比如汽车的各部件相关发明和设计专利权。李卫国随便拿出一些历史上的经典汽车设计方案抢先申请专利,就让中国汽车行业大放异彩,更让英国人只能羡慕却无法去山寨,急的直蛋疼。

    看到中国的汽车工业垄断世界市场。金灿灿和白花花的硬通货不断流入中国人的口袋,世界各国都是羡慕和嫉妒,除了英国之外。似乎没有哪国敢跟中国对抗,因为中国的军事实力强大,打败英国三次,打败法国、美国和俄国各一次,这种战绩已经被全世界公认为军事强国了,没有哪国愿意去惹一个军事强国,所以只能跟中国合作。

    当然,李卫国的战术很成功,一手大棒,一手甜枣。军事压迫其他国家的同时,也不忘给他们点好处。比如加强经贸和军事合作,通过双边贸易互取所需,通过军事合作,对这些国家出口武器装备。中**事实力强大,很多世界级先进武器装备经历了实战的检验,所以很多国家都认可。再加上德国大规模从中国进口武器装备,这起了一个非常好的带头作用。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利益,看不惯英国当霸主已经很多年了,跟中国展开军事合作,提高自身国防能力,这本身就附和各国核心利益。

    所以,中国抛出经贸和军贸的诱饵,很快就吸引了很多欧美国家的注意力,让他们在中英两国之间不选边站,保持中立。

    中国在军事、科技、政治、经济等方面全面出击,军事上加大军品出口审批,允许更多的西方国家购买中国的武器装备,当然外贸版的不可能比中国神策军自用的好,但足以引诱西方国家了。

    科技上也放开了一些出口限制,一些不影响中国世界科技霸主地位的民用技术允许出口,但会跟西方国家签署技术协定,不允许转让给英国。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