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黑客 作者:疯狂小强-第3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现在的科技,只要他自己不说,别人根本不知道他的大脑里面存着这么一个东西,目前世界最先进最紧密的仪器也探测不出来。
    这个东西,真的可以媲美仙家法术之类的神技了。
    克莱尔仅仅凭借一个“信仰勋章”就建立起了安格拉斯那样的宗教组织,林鸿要是将超脑系统给建立起来,也完全可以开宗立派。
    林鸿展望了一下超脑系统诞生之后的情形,然后收回有些发散的思维。
    现在,这96bit的数据在天眼存储器中的表面形式,只不过是一连串排列在一起的开关蛋白而已,这些开关蛋白以“开”和“关”的状态表示二进制位,要想读懂里面所蕴含的信息,还必须得进行一番转换,这一步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关键的是,以什么方式展示出来。
    虽然以林鸿现在的强悍记忆能力,直接阅读二进制代码,也勉强可以理解,但这样的效率实在是过于低下,并且非常不方便。简单的数据还能够一“眼”看明白,如果数据一多,大脑根本不够用。
    最理想的表现形式,是像电脑那样,使用显示器将数据显示出来。
    人体中可以充当显示器的奇怪是什么?
    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了——眼睛。
    电脑显示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画面进入眼睛,从而让大脑识别里面的信息。现在,林鸿直接就是对大脑进行操作,想要达到这一步,完全不用考虑那一步,直接让信息进入大脑即可。
    问题是,如何让大脑直接理解里面的信号?
    林鸿目前已经有了内视的能力。
    他进入内视状态,然后将焦点集中在眼球处,对视觉信号进行微观“观察”,想要弄清楚对于外界的光线刺激,眼球是如何转换为大脑信号的。
    不过,仔细观察了一阵之后,林鸿发现,眼球的处理信号的机制实在是过于复杂了,他根本无法用穷举的方式将这些信号转换机制一个个给列出来,这其中似乎还涉及到了一些智能处理机制,信号还没有传入到大脑中枢之前,就已经发生了改变,这给他的研究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难。
    最终,林鸿不得不放弃了这个切入角度,他的这个方法根本行不通,大脑接受的信号是中途经过了处理的,根本不准确。
    “对了!为什么一定要直接将信号传入神经中枢呢?直接对视网膜进行操作就行了。”
    林鸿一拍脑袋,发现自己想得有点过于复杂了。
    既然眼球的信号如此复杂,那么就不用管这些,将其当做是一个已经封装的i函数库就行了,直接对视网膜进行操作,然后让它自动去处理这些信号,完全不用管其中的实现细节。
    这个道理在计算机中也是很常见的,底层的系统程序员们一般都会将复杂的实现细节封装起来,让应用程序员不用关心和硬件以及系统调用有关的东西,只需要知道,哪些函数可以完成什么功能就行了,编写程序的时候,想要实现某种功能,直接调用对应的函数就行了。
    例如画图,在显示器画出一条线,其本质是对显示器面的像素点阵进行操作,将显示器面的像素点阵进行编号,然后使用横纵坐标改变其颜色和两度,再将这两点之间的像素一次改变,这样就画出来了一条直线。
    如果每次都这样去操作,实在是过于繁杂了。于是有程序员就将这个功能封装成一个函数,直接命名为line,可以接受两个x和y的坐标值,要画线的时候,就只要调用这个函数,并且带坐标值就行了,使用者完全不用考虑其中的实现细节。
    同样的道理,林鸿也不用管大脑是如何对视觉信号进行读取和解释的,他只要将焦点放在视网膜,观察外界信号是如何刺激视网膜的,只要按照这个规律去形成特定图像,这样就能给大脑进行视觉信号输入了。
    对视网膜的操作相对来说就比较简单了,在视网膜,有一种被称为“光感受细胞”的细胞,可以对光线进行感应,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然后再传递出去。
    林鸿要做的,就是模拟这个状态,建立起一个比特信号和光感受细胞状态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实现视网膜的显示。
    这样,只要有比特信号输入,就会在视网膜面出现对应的信号,仿佛是眼睛真的看到了一样。
    原理虽然简单,却又是一个非常繁杂的工作,对视网膜的操作,精确到细胞,比显示器面的像素点阵操作要复杂多了。
    好在这样做是可行的,需要的只是时间和精力而已,倒也可以借鉴显示器面的做法,对视网膜的光感受细胞位置建立坐标系,然后通过封装之后的功能函数对其进行操作。
    这一步过程,实际就相当于真正的电脑中,给外设编写驱动的过程,只要将驱动程序编写出来了,然后和超脑系统想匹配,最终就能将超脑打造成为一个功能强大的生物计算机。
    想象一下,不用显示器,视网膜面凭空出现系统画面;耳朵也不用戴耳机,直接在内部产生声音信号,轻松“听”音乐;另外,还可以出现其他感官信号,例如嗅觉、味觉、触觉……如果在超脑系统里面运行游戏或者观看电影,完全可以做到身临其境,实现全方位的感受。
    这已经不在什么3d、4d的概念了,完全可以达到nd的效果。
           

第383章 视网膜屏

  
      为了能够成功在自己的视网膜上模拟出感官细胞看到图像之后的场景,林鸿又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进行摸索,最终将
    他其实是想使用中文的,不过这要做过于复杂了一点。
    英文有个好处,就是所有组成单词的字符只有二十六,只要将这二十六个字符的编码给搞定了,就意味着搞定了英文的显示。
    而中文则不同,其最基本的组成元素的确只有那么有限的几种,但是却并不是简单的组合,单纯使用简单的编码根本无法胜任这一工作。
    不得不承认英文在计算机领域,有其天然的优势。
    “看”着眼前凭空出现的“你好,超脑”这几个单词,林鸿脸上再次浮现出笑容。
    他有些忍不住地仲出手,在自己的眼前晃悠了几下,手在单词的背后晃动。°
    随着头部的转动,眼前所浮现的这几个单词也跟随转动,相对于眼球的位置,它是丝毫地固定不变的。
    林鸿又闭上眼睛,也是同样的效果,并且由于缺少了外界光线的干扰,此刻显示出来的图案更加清晰。
    这样来来回回通过各种方法都体验了一下之后,林鸿开始对文字的显示效果进行微调。
    他发现,除了平时显示器的功能,还必须给里面的显示元素增加一个参数,那就是距离。
    人的眼睛看到的景物是有距离感的,立体的,而普通的显示器所显示出来的画面,却是一个平面的,林鸿之前他只是为了将其显示出来而已,根本没有考虑这个效果。
    这样体验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发现·眼前的这几个单词就好像是眼球里面的一个斑点,贴在眼球上,感觉怪怪的。
    于是,他开始对模拟的光感应细胞进行微调·两只眼睛中光感应细胞所表示的状态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并不是完全一样。
    又是一番不断地测试和实验,这才有了一个比较满意的效果。
    在他“看”来,眼前所展示的画面,大概和前面五十厘米的地方放了一台电脑显示屏差不多,距离远一点,可显示的面积也就大了。
    他暂时将这个参数固定·以后再考虑加入可以随时根据内容大小自动调节的功能。
    这个视网膜屏的显示分辨率超级高,现在市场上流行的那些640480像素的分辨率,和这个视网膜屏的分辨率比起来,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
    考虑到之后的兼容问题,林鸿暂时只是划定了一小块区域,将分辨率限制在其四倍的大小,也就是160像素。
    这样看起来,视网膜屏上显示的字符清晰可见·相当舒服。
    虽然限制可以在上面显示字符了,但是现在的天眼里面并没有安装系统,这种情况·就有点类似于电气工程师,直接使用手工的方式,在显示器拼出了对应的图案′只是实现了相应的接口和结构而已。
    要想能够随心所欲地将内容甚至图像、视频等资料显示在视网膜屏上,还必须有着配套的软件支持,而要运行这些软件,则必须要一个功能完善的超脑系统。
    林鸿这些天为了实现电脑向大脑传输数据,以及视网膜屏显示的功能,在自己的实验室中呆得时间有点长,他母亲冯婉多次到他房间里面来询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