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唐录·乱世殇歌 作者:墨叶子(晋江vip2013-06-08完结,穿越)-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不会变的是,叶子会继续……作者昨天有事耽误了,文章今晚更新:)

  行云无影月生风

  碧水青山;微风轻轻吹过;有粉嫩的花瓣夹杂着空中的湿气纷纷飘落;梁暮凝跌入李世民怀中,不由惊慌,猛地抬头,仰望进一双炯炯有神的眸子里,定住视线;他们四目相对,任万物撩拨思绪;宁静天地。
  彼此的眼底泛着同样的矛盾和痴迷;凝视许久;李世民的嘴角忽然徐出了弧度;他慢慢俯□;靠近梁暮凝。
  “这儿四下无人,殿下莫不是想要趁人之危吧……?”梁暮凝喃喃说道。
  李世民停住动作,一手揽住梁暮凝的肩臂,而另一只手的手背却慢慢扫过她的脸颊与秀发,“姐姐这话是从何说起呢?”他语调暧昧,且带着一个成熟男子的炽热气息,吹拂在她耳畔,梁暮凝只觉得周身一阵不能自已的酥麻。
  她轻抽气息,皓齿咬着下唇,没有说话。
  “姐姐的身子好像瘦了许多……”李世民揽肩的手渐渐下滑,身子也是俯得很低,几乎是要贴到她身上似的,梁暮凝十指不由扯住衣角,缓缓闭上眼睛,只在此时,李世民又是没有预兆的直起了身,手中还拈了一朵开得及娇艳的黄花,别在梁暮凝的发鬓旁,道:“姐姐这身浅青色的裙衫与这黄花,倒是相衬!”他声色虽有转变,却不乏调戏。
  赫然睁开眼睛,梁暮凝两颊腾地泛红,忙挣开李世民的手臂,站起身,整整衣衫,好是恼火的狠狠瞪他。
  “哈啊,姐姐生气的样子可是要比以前那副冷漠样儿可爱多了……”李世民依旧调笑。
  “呵呵,让秦王殿下见笑了,暮凝陋姿,自是比不上您秦王府内一众的名门淑女了……”
  “本王玩笑,姐姐不是真的生气了吧?”
  “哪敢!殿下刚才以黄花喻我,不就是嫌暮凝‘人比黄花瘦’,憔悴不堪吗……?”
  “……”
  李世民侧目看她,竟一时无话,梁暮凝移开视线,扬手摘去发上黄花,执在手心,面无表情的看了一看,然后指尖一合,将其攥碎,丢掷潭中,“秦王殿下要是休息好了,我们就上路吧……”,她说罢,便朝潭侧通往云顶的小道走去。
  “姐姐的‘墨玉’和本王坐骑怎么办?”李世民也起身跟上。
  梁暮凝继续登山,“有‘墨玉’在,你那一匹破马丢不了的……”,她头也没回的应了他一声,已可觉清音回荡,环绕空谷。
  邙山原是道家鼻祖老子炼丹、悟道之所,后西出函谷、渡流沙,才不知所终,而翠云峰作为北邙峻岭最高,越往峰顶、越是峭崎,但虽说一路艰难,可途中亦不免瀑布溪流接绵不断,飞禽鸟兽鸣叫于耳,茂林花草点缀的绚美景色,难得山中更有空谷梵音,常年隐隐,可见道家圣境,倒真与这山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了。
  整整两个时辰,李世民与梁暮凝终至峰顶,他们并肩于山亭平台眺望远景,北邙众山皆在眼底,天下亦是!
  “记得炀帝当权时,曾登邙山,就站在此地,往南遥望,看到伊阙,曰‘此非龙门耶?自古何因,不建都于此?’他身边便有谗臣会说话,回‘不是不建,而是陛下即受命于天,那么龙门之内诸物,非您亲建不可!’炀帝听了这话,他即时就选了白马寺东边,与此前汉魏故城相应的,对着伊阙督建了东都。”天地悠静,梁暮凝的声色带着难得的淡然和安逸,她双手自然搭在腰间,青丝与罗裙都在山风的吹拂下,没有规律的浮动,目极之地,皆是灵秀,便又继续道:“洛阳城内街道看似纵横交错,但细看来,不过是以中轴延伸‘前直伊阙、后据邙山、洛水贯穿其中’的天方结构,而这‘后据邙山’所依之巅,就是现在你我所在的翠云峰了。”梁暮凝款款说话,目光却始终遥望山峦。
  “唐军扎营北邙,本王此次出行为察魏宣武陵地貌察而来,只极少亲信知晓的事儿,姐姐都能洞察,那么东都概况,你会熟悉,也不稀奇了……”
  “秦王殿下这是在夸我吗?”
  “……本王只是感叹,原和姐姐相识一场,竟不知道你的心思、细密至此!”
  “殿下是有福之人,有锦儿妹妹陪伴,若论心思细密,暮凝不抵她万分。”
  “那本王哥哥呢?是否也是‘有福’之人?”
  “……”
  夕阳西下,山风在耳畔“呼呼”作响,梁暮凝收回远目,眸光略有涣散,红唇微动:“太子殿□系李唐江山重责,且为天潢贵胄,早已是福泽延绵的‘有福人’了……”,她的话说得很淡,之后,笑得也很淡。
  李世民侧目看向梁暮凝,没有再说话。
  翠云峰绿色四合,鸟语花香,他们深处其中,遥看徐徐落日,漫天映红中,被没于天边,不可谓不悲壮;就如这金戈铁马的乱世年代,因机遇的不同,而绚出的色彩亦不同!
  于峰上的老子庙内坐了片刻,两人寒暄不过平日琐碎,只这弦外之音,彼此明了罢了!
  天色渐晚,云峰陡峭,李世民和梁暮凝便在暮色之前下了峰顶,可是‘上山不易、下山更难’小道难行亦非他们所想,又至幽潭处时,天已暗黑下来,回路虽有坐骑,但他们却也不敢冒险于夜色穿行密林,两人思虑再三,终是在靠近山岩的缝隙处找了避风口,拾了干柴燃火,宿在山中休息一晚。
  夜色已经很暗,月亮又是难得的圆满,放出冷冷的银辉,使人越觉寒意沁人。
  梁暮凝立在潭畔仰望,群峰深色的轮廓,融进黑夜,不免狰狞,山风吹拂,她眼角微微一动,嘴边便浮起一个阴郁的笑容,原是深山冷落,最为寂静无声。
  “已近秋令,山中夜露风寒,姐姐体弱,还是离篝火近些才好……”李世民一边执着木柴拨动火堆、一边说话,且声色中隐有关怀;梁暮凝转过身看他,“知道了!”她说话间笑得娇艳如花,此时情景,倒亦如他们第一次的相识,也是夜色幽静、也是篝火阑珊的相视一笑……!不同的,只是昔日少年英雄,已历经磨练、退却懵懂,成为了足以驾驭天下权柄的传奇,当然,还有他们的彼时心境。
  刚要移步过去,梁暮凝的眼睛忽然迷离,似有异物沾惹,她下意识的扬手轻拭,却不觉脚下一滑,轻柔的身子顿时左右摇摆,随即就听“扑通”一声,便跌落潭中。作者有话要说:JJ又开始抽文和留言了,淡定、淡定……

  易水萧萧兮无痕(上)

  邙山茂树成阴;山中潭水自是被终年遮蔽;彻骨寒凉。
  “暮凝……”李世民见状忙是扔下手中干柴;跃身潭边,跳入水中,他前后动作,不过火石之间,入水后便一把搂住了梁暮凝的腰间;往潭边游去。
  李世民水性一般,不过幸好潭水不深;梁暮凝身子也算轻盈;所以他们上岸时;并不吃力;只是山中潭水冰冷彻骨;经这一番折腾,两人身上衣衫湿透,再有阴风吹袭,周身寒意直沁心肺,他们都不禁哆嗦,梁暮凝“咳咳”不止,似是落水后被呛着了,她捂着胸口喘息,久久不得缓息,李世民也是眉头紧锁,看着她,一时无话;稍缓了一缓,他见她身子还是抖的厉害,便没犹豫的一把将梁暮凝打横抱起,走去篝火近处。
  “咳……咳咳……放、放我下来……”梁暮凝喃喃说话间,仍是不时咳嗽。
  “别再说话了……”
  “我、我没事,咳……你放、你放我、咳咳……”
  “本王叫你别说话……!”
  “……”
  此时,李世民的声色忽然肃立,眉间似乎还有隐隐愤怒在极力压抑,梁暮凝在他怀中侧目仰望,见他这样,心中竟也莫名的浮起一丝害怕,不再做声,感叹岁月流逝,原来他早已不是她印象中的那个孩子了。
  他们步到篝火边,李世民将她轻轻放下,并取了自己行囊中御寒的风氅披在梁暮凝肩上,难辨喜怒的微声道:“这都什么时候了,又还有什么可顾忌的……?这山中阴寒,你的身子本就有旧疾,如果现下不小心染了风寒,到时可是极不易好的!”之后,他便也倚坐在了篝火边上,脱去湿漉的外衣,仅着一件贴身中衣,俯身去拨那火中干柴。
  梁暮凝双手紧攥着披在肩上的风氅蜷着身在他边上,借着夜色篝火的红光映衬,她垂下眸子,用眼角余光瞟看,李世民面带红光,胸前紧实的肌肤亦隐隐可见。
  天地突然安静,周遭寂静,只有秋令前小虫对世间迷恋的最后吟唱,还有就是干柴扔掷火中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总之种种皆是让人心神不安!“我、没事,而且潭水不深,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