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开满园 作者:最团子(起点vip2013.06.01完结,种田、家长里短)-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想要以后利用他来给王家当后台,谋取保护的意图,但是却否认不了王家人的一片心意。他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别人给他一份恩情,他以后会十倍百倍的还回来更何况是王家这样的大恩情。
  而他报恩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加倍的对王冬雪好。至于对于王冬雪好这一点倒也不是他单纯的只是为了报答王家的恩情,相反的他还是对自己的这个妻子很有感情的,那爽利的性子他也是相当的欣赏和喜欢,不过王冬梅送了这么大的一份礼给他当拜师礼,他自然是要表示表示的,所以夫妻俩的感情自然就是更加的好了。
  当然了,洪少荣也没有贪功,把这份秘方送给那位尚书老师的时候也说明了这是王家东西,重点说了王冬梅和王冬至两个人合伙的开的那家粮记,委婉的说明了粮记的那些粮食之所以比市面上的好,卖的贵的根本原因。想想也是,成本这么高,那粮食自然是要卖的贵一些。这么算的话,粮记卖的那些粮食每一斤赚的钱其实比市面上还要少那么一两文钱,不过也幸好粮记的生意好,也算是薄利多销。
  洪少荣的老师收到学生给他的这份拜师礼,饶是一向喜怒无形的脸上也忍不住露出一丝动容来,他拍了拍学生的肩膀,脸上是感动的。当然了,大家都是聪明人,即便是老尚书什么都没说,但是他的这一举动算是彻底的接纳了洪少荣了,以后只要他不出事,洪少荣就绝对会是平步青云。当然了,还有王家,自然也是多了他这么个坚实有力的后台可以依靠。
  不过洪少荣也没敢隐瞒,把这个方子的利弊都跟自己的老师说了,甚至连那百分之一的出芽率都说了一遍,老尚书听罢先是有些失望,不过转念又释然了。好东西从来就是不能够轻易得到。要不然这世界还不乱套了?
  而且这个方子泡制的粮食,光是那个补气养血,生精养胃的食补效果就已经很不错了,老话说的好。是药三分毒,哪怕是补药它也是药不是,只要是药它或多或少的就会对人产生一些毒素,而用这个方子泡制的粮食却没有这个副作用,这是多难得东西?
  所以,有了这张秘方,只要利用的好。这位老尚书以后的成就肯定少不了,不说后无来者,肯定是前无古人。
  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
  王家给了老尚书这么一份大礼,他自然也要给回礼才行。于是当下便解下了自己一直随身佩戴的一块质地上好的羊脂白玉雕刻的太极鱼送给了王冬至,这东西是老尚书祖上传下来的东西,他把这个东西给了王冬至也是变相的在告诉他,以后王家就有他来“照顾”了。
  王冬至自然是喜极,几乎是哆嗦着手接了老尚书给的那块玉佩。自然是少不了一番感恩戴德的感谢,当然,他也适时的跟老尚书表了忠心。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表态的同时也没有让自己显得过分的殷勤狗腿,可见王冬至经过这两年多的历练还是学到了许多东西的。
  …
  王冬至回来之后就喜滋滋的把这些天的事情跟王冬梅说了,当然了,也没有忘记把那块玉佩给王冬梅。不过王冬梅却没有要,而是又把玉佩重新塞给了王冬至:“这东西既然是给你的那就好好收着吧,反正我拿了也没啥用处。”她的本意就是想当个混吃等死的米虫,要不然当初也不会说什么入股然后当甩手掌柜了。
  王冬至也没矫情,直接就喜滋滋的把玉佩给收好了。反正么,跟自家小妹客气啥,而且小丫头说的也没错。这东西放在自己这里反而会更有用处。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就又倒了年底,杨二丫在十月初的时候就嫁到了吴家去。原因就是吴家幺子自打订婚那天起就一直在吴老爷子和吴老太太耳边唠叨着婚期,催促老公母俩快点去跟岳父岳母商量婚期的事情。
  吴家两老架不住小儿子催促,于是就厚着脸皮三天两头的去杨家骚扰,而二姑也觉得杨二丫的年纪大了。这婚事不能再拖了,于是跟亲家两口子一合计干脆就将两个孩子的婚期定在了十月初。
  不得不说吴家还是很看中杨二丫这个小儿媳妇的,别的不说,就单说成亲那天摆的酒席规格之高就能够看出来。酒席一水儿的都是请的来客酒楼的厨子来做的,当然了,要是换做旁人家里或许还没那么大的面子能够请动来客酒楼的大厨来掌勺,最起码那三天的价钱就不是一般人家能够承受的了的。不过架不住这次有喜事的王家,就算是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李掌柜还指望着小丫头这么个财神爷多给他出几个点子多赚点钱呢,所以吴家一来跟他说这事儿他想都没想的就立马答应了,而且还是免费帮忙。
  喜的吴家老两口是见牙不见眼的,心里对杨二丫这个小儿媳妇自然是更加的看中了一分,不为别的,就单为王家这么重视杨二丫这个外甥女就更加要多看中她一些。
  杨二丫出嫁后,王冬梅莫名的就有一种肩膀上的包袱又卸下来一个的诡异感觉,就像是一直在愁着嫁不出去的女儿突然有一天顺利出嫁了,而且女婿还是个非常可靠的人一样的欣慰。
  王冬梅被自己莫名生出来的诡异想法给囧了一下,觉得自己可能真是老了,要不然怎么会生出这么诡异无比的想法来?
  看来她果然是有管家婆的潜质,这操心完了王冬雪的婚事又操心杨二丫的事情,整个心态都弄的跟老太太似的。
  因为王冬晚和万开都不在,杨二丫又出嫁了,家里突然少了两三个人,这个年过的清冷了不少。不过王冬梅的心思很快就从这件事上转移了出来,因为过了年之后粮记又扩大了规模,在县里也开了一家连锁店。尽管已经是限量供应,但是架不住需求量大,所以王冬梅每天还是忙的晕头转向的,这一忙起来自然是把万开他们给抛到了九霄云外去了。

    167 五年

  五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期间发生了很多的事情。
  杨二丫在嫁到吴家的第二年便给吴家生了个大胖小子,喜得吴家老两口整天抱着大胖孙子笑的见牙不见眼,这也算是彻底奠定了她在吴家的地位。
  因此也没有出现什么婆媳难以相处,婆婆仗着长辈身份欺负儿媳妇的事情发生,更没有出现婆婆因为不满儿媳妇而三天两头的在儿媳妇和儿子之间挑拨离间,蓄意破坏小夫妻俩的感情的事情。
  总之,杨二丫这几年的生活可谓过的顺风又顺水,不仅婆媳关系和谐,夫妻俩的感情也是相当的好。说起来也是俩人有缘,偏偏性格就对上了,吴大城因为被父母从小宠着,骨子里就隐藏着那么一点大男子主义,曾今一门心思的想找个一心崇拜自己的性格温柔的媳妇儿,而杨二丫的性格正好符合他的标准,于是婚后彼此的性格合的不得了,这俩人的感情想不好都不行。
  再加上这几年王冬梅怕杨二丫自己在家里闷了,所以给她找了个轻松的活儿干,就是帮忙统计,记录一下粮记每天进了多少的粮食,又卖出去多少,还有彼此的价钱、粮食的质量等等,再写上当天的日期,这样以便月底结算。
  其实这个活儿本来是财务上要做的,不过王冬梅怕杨二丫没有挣钱的工作会在家里想东想西的,而且老是让她伸手跟表姐夫吴大城拿钱花时间久了保不准就让吴家的人轻看她了。不是有句话说的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甭管赚多赚少。还是花自己赚来的零花钱最硬气。到时候想买什么就直接买了,也不用看婆家和丈夫的脸色,这样一来肯定就能少好多的糟心事,时间久了心情自然会开朗起来。
  杨二丫显然也是明白了小丫头的良苦用心。所以生完孩子的第三个月就跑到粮记“上班”了,这地方总共就两家店,每天的活儿也不是很忙。每个月王冬梅都会从账上给她二两银子的“工资”当零花钱。这小地方一个月二两银子的零花钱算是很好的了,她每个月买上一些自己喜欢的小玩意儿之后还会剩余好多,杨二丫对这样的生活表示非常的满意。
  还有王冬雪,现在也是两个孩子的娘了,因为头一胎生了个女孩,所以当中隔了一年又生了一个,第二胎是个男孩。用老人的话说也算是儿女双全,听着就吉利。本来她还想再生的,结果洪少荣受不了了,主要是被她生孩子那阵势给吓着了,两个孩子生的都挺艰难的。老大生了两天一夜,当时王冬雪整个人差点没休克,吓的洪少荣缓了大半个月才总算是缓和过来。第二胎好一点,不过也生了一天加大半个晚上。据后来王冬晚这个目击者写信回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