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官家嫡女-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上穿的衣裳干净利索料子在民间是上好的却不十分名贵,身上有一股洗不掉的腥味,但不是鱼腥,更像是往日七舅老爷常带的家人身上的海腥味……
  可是这个人一上来就直接说要找吴敏。
  京里的人都知道吴三爷不住在吴府,在外面另过,三爷的朋友更是知道这点……“对不起您了,三爷不住在这边大宅,住在京西蜜枣胡同,第三家名牌上标着吴宅的就是了。”
  “吴宪可在?”
  这下门房可有点挂不住笑脸了,这人无论是什么来路,也不能当街直呼二品大员的名字啊,“我家大老爷在衙门里做事。”
  “告诉里面能管事的人,说是他们要找的吴龄来了。”
  门房一下子愣住了,赶紧打发了一个伶俐的小厮往里面传信。
  吴敏终于知道什么叫得来全不费功夫了,他感觉自己手在发抖,嘴巴发干,喉咙发紧,准备了几百次的兄弟相见时要说的话,竟然都忘得一干二净。
  他当一踏进门房,看见在里面端坐喝茶的人时,整个人更是抖得不行了,吴龄看起来不像是戏子,更不像是小倌,高大健壮的像是一个体力劳动者,身上穿的衣服在普通人中却是上好的,更不用说他大拇指上的碧玉扳指了。
  “你是吴龄?”吴敏吸吸鼻子,无论整个人怎么被晒黑,眉眼却是变不了的,吴龄的眉毛眼睛鼻子,吴敏每天都能在镜子里看见。
  “我是吴龄。”自称是吴龄的男人表情有些冷漠,“是刘七爷让我来的,这次你们看见我了,就不用满世界的找我了。”
  “四弟,我是你哥哥啊!”吴敏捉着吴龄的胳膊说道。
  “哦。”吴龄摇头。
  “小时候你最爱吃糖葫芦……”
  “不记得了。”吴龄摇头,“小时候的事我都不记得了。”
  “好,不记得好,你现在在做什么?”吴敏眼含热泪说道。
  “我在跑船,往南洋走,今年才上岸遇上了刘七爷,刘七爷说我长得像你,又问我胸口有没有红痣,记不记得家人长什么样,我这才来看看,现在看见了,你们也知道我在做什么了,也不用往那些脏地方找了,大家各过各的日子吧,我不想高攀你们,你们也不用为难,见着了,我就走了。”
  “你不见见母亲吗?”
  “是姨娘吧。”吴龄说道,“不见了,见了也就是哭一场,我知道我是谁了,我也知道你们是谁了,就行了。”
  吴龄推开了吴敏向外走,吴敏傻愣愣地看着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他无论如何也没想过兄弟相见竟然是这样的情形。
  终于从衙门脱身赶回家的吴宪拦住了吴龄,都不用有人引见,也不用滴血认亲,吴宪几乎是在看见吴龄的一瞬间就认出了他,吴龄长得太像吴敏了,只不过更黑一些,更高一些罢了。
  “四弟!”
  “本来也没有序齿,叫四弟是不是显得过于亲近了?”吴龄眼含着讥屑。
  “你都记得是吗?都记得!”吴敏说道。
  “不记得了,我知道的都是我后打听出来的,吴家只有三位老爷,从来都没有一个走失的四老爷,吴龄是没写入祖谱的外室子,我虽然是跑船做生意,风浪里搏命的,也知道些规矩,当初既然已经分开了,我现在活得也挺好的,来见一面,互相断了念想,也算是全了所谓血脉亲情了。”吴龄是真的不为所动,吴宪见过各种各样的人,他知道一个人看见陌生人是什么样的眼神,吴龄现在就是用看陌生人的眼神在看他们,吴龄甚至没有想过有一个官居二品的哥哥对他会有什么样的好处,没有想过眼前的高门大宅,其实也是他的家,或者说至少有一部分是属于他的,吴龄就是完全的置身事外,一副大家互不相干的样子,他还不是在矫情,他是真心的。
  他眼睛里没有波澜,甚至没有感慨,无爱无恨属于亲情的部分全部都没有,他来像是历行公事一样,见过了,也就走了。
  吴敏却不能让吴龄走,他拉住了吴龄,一直软语说着些什么。
  “有人去请老太爷了吗?”吴宪低声问门房。
  “太太说等老爷和三老爷见过了,再去请老太爷,省得空欢喜一场。”
  “快去请老太爷。”
  吴敏也在那里说着,“既然到了家门口,好歹见过老太爷。”
  “听说你不住这儿。”吴龄冷冷地说道。
  又过了一会儿,门房回来了,“老太爷说他身子不好,见了……难免哭一场笑一场,还是不见了。”
  吴龄冷哼一声,挣脱了吴敏的手,转身走了,吴宪和吴敏互视了一眼,追了出去。
  却只见吴龄骑上一匹马,打马飞奔而去,同样骑马而来的吴敏也骑了马追了过去。
  吴宪站在门口望着他俩的背影叹息了一声,转身进了府。
  “凤歧在信上说他是在泉州码头遇见的四弟,觉得他长得像三弟这才跟他攀谈了起来,听凤歧说四弟自己有条海船,专跑南洋线路的,人人都知道有个专下南洋的闻三说的就是他了,说他成了亲,有了个儿子,弟妹是走江湖的豪爽女子,本来四弟不想来京城,因为欠了凤歧一个人情这才不得不应下来,凤歧信里说他想先写信回来,可是怕他不来,让咱们空欢喜一场,这才早早写好了信放在洋行管事那里,说若是咱们去问四弟的事,再把信交给咱们。”
  “总之四弟吃苦了。”一个官家子,流落江湖,靠在风浪里搏命讨生活,刘七是自己要去的,手上有大把的起步银子,保驾护航的不知道有多少人,吴龄却是赤手空拳一个人走到现在,不想认他们也是必然的。
  “四弟现在平安回来了,也算是菩萨保佑了。”刘氏劝慰着吴宪。
  吴怡在几天以后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四叔,吴龄在这些天里简直是吴府甚至是整个京城的传奇,一个失踪的孩子,一个人打出一片天,又不贪荣华富贵,见了亲人就想走,幸亏吴敏不忘兄弟情,硬是追上了他,在客栈里软磨硬泡了三天,这才让他回心转意。
  吴龄正式回到吴家的那天,每个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甚至吴老太爷都有了笑意,只有吴鸣夫妇阴沉着脸,宋氏在发现吴老太爷不满的目光之后勉强扯起了笑,吴鸣却是无论宋氏怎么偷偷的给他使眼色,都不肯笑一下。
  吴怡觉得吴龄挺奇怪的,无论是吴家的繁华富贵,还是吴老太爷的老泪纵横,吴宪和吴敏的兄弟亲情,甚至是吴鸣的冷嘲热讽,他都像是在说别人一样,完全的没有反应,除了机械式的回应再没有其他。
  吴怡对自己这位四叔发迹之前的遭遇好奇了起来,一个人变得如此的冷漠不会是忽然的,一个五岁的孩子想要生存下来都不容易,更何况是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关于吴龄的一切,在光鲜的传奇故事背后,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关于他发迹之前的事,吴龄在后来给了解释,“董大是个有良心的,不忍心伤害我这样幼小的孩子,可也不敢留在京城,只得带了我往南走,遇上船队就带着我上了船,董大命不好,死的早,我被船东收留做了义子,后来船东死了,把船留给了我。”
  这样的轻描淡写,对于吴老太爷、吴宪、吴敏是足够了,吴鸣却不相信,他一直冷笑着听着吴龄讲故事,还有另一个不信的,那就是后来在刘氏口中听到这个故事的吴怡。
  起承转合呢?吴龄讲的故事更像是一个成功商人花钱雇枪手写的自传,而不是真相,但是人总有不想让人知道的过去,吴龄既然已经回来了,一不想要吴家的钱,二不想借吴家的势,他的秘密是属于他自己的,大家虽然有血缘关系,实际上却是比陌生人强不了多少的存在,何必去自来熟的揭人疮疤呢?
  吴龄在吴家住了几天后就走了,据说要赶季风,再去一次南洋,走前留下了一堆的礼物,也带走了一堆的礼物。
  吴家因为他而欢腾的情绪一直到更重要的秋闱到了,才平息了下来,今年吴家有吴承平、吴承宗、吴承业三个人下场,其中吴承平和吴承宗是主力,吴承业只不过是进场感受气氛的。
  另一个跟吴家有重大关联下场的人是公孙良,公孙首辅在压了孙子到二十岁之后,终于放手了。
  还一个有关系也没关系的下场的人是曹淳,曹淳早已经踏上了回山东的路,他在山东参加会考。
  吴怡再次感叹古人难做,那些喊高考难的人最好还是围观一下古代科举,吴怡回忆着自己上一世旅游时参观过的贡院,那一个一个的木板隔出来的小隔子间,那马桶,那书桌,那烛台……
  改造一下整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