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官家嫡女-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船头上跪着一个身穿重孝的小少年,不过是垂髫之龄跪在船头却腰杆笔直,不肯让人轻瞧。
  就在船要离开码头的时候几匹快马一路飞奔到了码头上,为首的穿着白底团花锦袍腰系深蓝色玉带,头戴紫金冠的小少年一跃下了马,“曹兄慢走!”
  船头的少年在老仆的搀扶下站了起来,冲头小少年抱抱拳,“见过沈兄。”
  “你我何必行这虚礼!我是来送曹御史曹伯父的。”那位被称为沈兄的小少年,踩着船家伸过来的板子,上了船,在船头上了香磕了头,姓曹的少年还了礼。
  “你昨日打发人到我家里求冰,我恰好被老祖宗拘在身边陪她在慈济寺打醮不在家,你为何不让我去庙里寻我?若不是常乐回家替我取衣服,我岂不是要后悔一辈子?”
  “家父在朝中得罪了人,不敢连累沈兄与侯府。”
  “你我之间是总角之交,何必讲这些?别人就算是瞧着生气还能与我这个小孩子一般见识?再说我们沈家也不是任人拿捏的。”他嘴上说着,心里却是有些虚,如果不是怕沾上曹家得罪了不能得罪的人,老祖宗何必拘了他这个重义气的孙子在庙里不叫回城,又何必把来求冰的下人拒之门外呢,他暗暗为自己家里的势力羞愧。
  “沈兄这份情义,曹淳谨记在心。”曹淳又施了一礼。
  “你啊。”两人正在说着话两辆马车到了码头,“这是我叫人备的两车冰,曹御史为官清正,不应该是如今的下场,我年龄小,在家里说不上话,在朝堂上更是无立足之地,也只有备两车冰,保曹大人的尸身不腐了。”
  “多谢沈兄送冰之恩!”曹淳跪倒在地,现在已经是五月,气候炎热,他倾尽所有不过买了几块冰罢了,勉强够在京中停灵之用,他这一路却是要回山东老家的,如是没了冰……如今冰贵,这两车冰价值千金,沉思齐却这么毫不犹豫的送了给了他,这份恩情重了。
  “快快起来!”沉思齐扶起曹淳,又示意身后的随从拿了几个银封,“这是二百两银子,我自己存的私房,只盼你回老家之后专心攻读,自有你我兄弟重聚之日。”
  价值千金的冰都收了,曹淳也确实缺钱,见了这两百两银子也不推辞,只是再施了一礼,“沈兄放心,我会回来的。”他望向繁华的京城,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是的,他会回来的。
  吴家老宅一
  扬州知府衙门是前衙后宅的格局,因为在江南,后宅里满满的都是江南的风貌,白墙青瓦,婉约小巧,后宅中十步一景,曲径通幽。
  京城的吴宅则是京城大宅门的风范,正门按照一品大员的行制修的中规中矩,门前两个石狮子一雄一雌威风凛凛,门口站前的门房衣着整洁抬头挺胸,从台阶到门前,干干净净连跟草棍也无。
  因为是大房回来了,早早开了侧门迎接,正门却是没有大事不开的,这大事是什么呢?皇上或皇子龙孙亲临、迎送圣旨、娶妻嫁女、家中丧事。
  吴承祖领着两个弟弟下了马,亲自扶刘氏出轿,刘氏一手牵着吴怡,一手牵着吴柔进了府,又再乘轿到了二门,过了二门又换乘粗使婆子抬的双人软轿到了吴府正房。
  正房廊下,已经站着一个穿着大红色对襟长袄,露出短短一截的湖水绿月华裙,头戴赤金凤钗,生的柳眉杏眼的美妇人。
  “嫂子可算是回来了。”看见刘氏下了轿,那妇人立刻迎了出来。
  “三年不见,弟妹倒是越来越精神了。”刘氏伸出手与那妇人亲亲热热的握在一起,“快来见过你们二婶。”她招呼着儿女们。
  “哎哟哟,你们走的时候五丫头还在怀里抱着呢,转眼间长这么大了。”宋氏伸手摸的却是吴柔。
  “二婶,我才是吴怡。”吴怡小声提醒。
  宋氏尴尬的笑了笑,“大嫂果然心慈,别看七姑娘是庶出的女儿穿衣打扮竟不比五姑娘差什么。”她的手还是落到了吴柔头上,离的远的人还以为她一开始就想摸的是吴柔呢。
  “都是养在我身边的,自然是不差什么。”刘氏笑笑。
  “瞧我,见到嫂子跟侄子侄女欢喜的糊涂起来,老太爷跟老太太还在屋里等着呢。”宋氏拉着刘氏的手,妯娌俩亲亲热热的手牵着手到了正房正厅。
  正厅里摆着紫檀木八仙桌,墙上挂着和何二仙图,一左一右两个紫檀木太师椅,椅上端坐着吴家老太爷跟吴老太太,下面一溜的紫檀木椅子,丫环仆妇各安其位,一声咳嗽声也无。
  吴老太爷穿着宝蓝色万字不到头常服,头戴着员外冠一副居家老人状,吴老太太穿着宝蓝色五福捧寿袄,暗红色六幅裙,襟上缀着金三事,头发梳的一丝不乱,珠环翠绕,看起来慈眉善目,富态安祥,在她身后左边站着一个穿着桃红色小袄的年轻妇人,右边站着穿了白底红花对襟袄,梳了倭堕髫,头戴珠钗,胸挂纯金缨络八宝项圈缀着羊脂白玉锁片做闺阁少女打扮的姑娘,吴怡注意到看见那个妇人时,宋氏寒了脸。
  正厅的地上早有人按照次序排了六个跪垫,一个最前,剩下的五个一字排开。
  刘氏到了正房领着五个孩子给老太爷、老太太请安,口称:“不孝的儿媳回来了。”
  吴老太太叫下人扶他们起身,又指着身边的姑娘说:“快去给你娘请安,为了你的事倒要劳烦她千里迢迢的回来替你奔波。”
  “女儿给母亲请安。”那少女正是吴凤,她生的明眸皓齿落落大方,肤白如玉,身量高佻,如同牡丹花般娇艳动人,吴怡暗暗在心里拿她跟扬州家里那个美的如了名的韩姨娘比,却觉得韩姨娘容貌上略胜,气质上却是万万不如自己这个一身大家闺秀气派的大姐的。
  还没等吴怡回过神来呢,刘氏已经扶了吴凤起来,吴怡他们又得跟长姐吴凤见礼。
  “大太太没见过她吧?这是我给老二娶的二房太太,她娘家姓习,府里都叫她习二姨太太。”老太太又指着那个穿桃红色小袄的妇人说道。
  “小弟妹好。”刘氏落落大方的握住习二太太的手,从腕上退下来一个虾须镯,亲自替她戴上,“你进门时我不在家,这是补给你的礼。”
  “谢大嫂。”习二太太声音像小猫儿似的,细细小小的。
  “给你们小二婶见礼。”她又招呼孩子们给她见礼。
  “小二婶好。”几个孩子在船上得了叮嘱,向这位生子有功的小二婶请安,施的却是半礼,吴怡暗暗的看着自己这位小二婶,论长相只是清秀,举止倒还娴雅,只是拘束了些,显得小家子气,跟自己的“大”二婶相比,可以说是天地之差。
  这一通礼见完,这才算是一家子骨肉见过了,因为屋子里女眷多,吴老太爷不耐烦久呆,叫上吴承祖他们三兄弟跟他上书房,说要考较两个久别的孙儿功课。
  见他走了,吴老太太笑了,“他走了正好,我们娘儿几个正好亲亲热热的说话。”
  吴怡跟吴柔是姑娘,所以有坐位,刘氏按着规矩到吴老太太身旁立规矩,动作熟练娴雅,倒像是没有离家三年一样。
  “大太太你一路上累了,虽说咱们家规矩大可也不急于这一时,还不快坐下。”吴老太太嘴上说着,心里却对大太太的识礼十分满意。
  “老太太,我三年没在您身边了,您就给我一次尽孝的机会吧。”刘氏笑吟吟地说道。
  “大嫂果然孝顺知礼,难怪老太太一直惦记着。”宋氏笑道,心里却对刘氏更加恼恨,原来刘氏在京城时,就贤惠知礼在京城贵妇圈出名,在家又是长子长媳,儿女双全,时时处处压自己一头,好不容易她随大伯上任离了京,婆婆一日倒要念叨大儿媳妇两三回,浑然不把自己这个二儿媳妇跟嫡亲的侄女当回事,怎么能叫宋氏不恨。
  “有道是远香近臭,我若是日日在老太太跟前,老太太怕是三天就要厌了我,他日二弟若是外放,弟妹跟了去,婆婆怕是要一天念上八回呢。”她的那点心思自然瞒不过刘氏,在京城时这个弟妹就没少给自己上眼药找麻烦,都被自己一一化解了,现在她回京城不过是暂住嫁女,自然是暂避她的锋芒。
  “三日不会厌,若是三月一定会厌的。”老太太跟着凑趣,心里暗暗恼恨侄女的不知礼,“罢罢罢,咱们娘几个进屋叙谈吧,也省得在这束缚人的地方一个个的倒要束手束脚,浑不似一家人。”
  “正是如此呢,我在船上还念叨着老太太屋里的君子兰可曾开了呢,在扬州时别的我不想,最想的就是老太太屋子里的君子兰。”吴老太太年事已高,平日就乐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