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家事 作者:卫风无月.卫风.五月.水遥.云芊(起点vip2013-06-05完结,种田)-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她出去了,四奶奶试探的问:“这丫头……新来的?”
  七奶奶没精打采的嗯了一声。
  四奶奶顿时明白了。
  这个丫头长得明显就不太安分守己的七奶奶这是给七爷预备的。
  她的压力实在太大,自己这几年来都没怀上,也实在心灰。两口子起先都不死心,试了又试,屡次无果,所以现在七爷连试都不想试了。也是,注定不会发芽的地,还使劲撒种干什么?撒了也白撒。他一去这么久没回家,七奶奶忍不住要想,他是不是在外面已经找了个外室,有了相好的了?他长得可算是一表人才,又不缺银钱……只要他自己愿意,身边还能少得了人?
  七奶奶思前想后,万般无奈,这回终于下了狠心,才让娘家人帮忙。送了这么个丫头来。一家子的卖身契现在都扣在七奶奶手里,不怕这丫头不听话。要是……要是她能生个儿子,七奶奶就会抱过来养。到时候再把这丫头一家人远远的打发了,也算是个稳妥的办法。
  四奶奶心里也不太好受,她想起自己还没生德林的时候了。又林再懂事,那有什么用?最要紧的是儿子。七奶奶刚过门的时候,和七爷也是非常恩爱的,只是生活一点一点把热情都磨光了。
  又林提着裙子,怕被草叶勾到。这种草叶很是讨厌,边缘都是锯齿。她穿的裙子是薄薄的丝绢,很是舒服,但是特别不禁刮,很易勾丝。
  她踮着脚看着矮墙的墙角那里,有鸟儿在那里做了个窝,她个子矮,只能听见幼鸟唧唧的叫声,却看不清楚,也不知道是什么鸟儿。
  喜凤不太放心,怕她磕着碰着,在后面催她:“六姑娘,快下来吧,这里热,咱们去屋里吃果子好不好?”
  又林转头看了她一眼,虽然屋里比外头更闷,但是喜凤也不容易,她是自在了,却让身边的人提心吊胆的。
  又林从石头上跳下来,喜凤吓了一跳,还想伸手扶她,又林已经稳稳地站着了,伸手不慌不忙的把裙子理了理,笑眯眯的说:“咱们走吧。”
  喜凤松了口气,心说这位六姑娘可是得好好学学规矩了。瞧李家其他的姑娘们,大姑娘二姑娘是早嫁了,可是其他几位姐妹还小,哪有一个像六姑娘这么好动的?真像是个小子错投了胎。
  墙外头有人喊了一声:“李家妹妹?”
  这个叫法再没有别人……又林毫不意外的转过头来,隔着矮墙,那边大大小小一排男孩子,领头的正是周家的大哥周富辉。
  这些日子又林没见着他们,听周榭说这兄弟几个学功夫学的正在兴头儿上,连睡觉都不忘练拳,夜里把床板敲的嘭嘭响,也许是梦到了金戈铁马,快意江湖?
  “周大哥,你们这是从哪儿来?”
  周富辉脸被晒得黝黑,可见这一夏天有多么不安于室。他从身后拿出个鱼篓来,从墙头递过来:“我们逮了好些鱼,这是几条大的,还活着呢,给你拿回去吧。”
  喜凤看着那又脏又湿又腥的鱼篓,只觉得额角青筋乱跳。
  幸好六姑娘没伸手接,还客气了一句:“你们去捉鱼了?我现在在七婶婶家,不好拿着这个,要不你们回去时经过我家再送过去吧。”
  周富辉点点头说:“行,那我们先走了。”
  他一招手,一帮人又跟着他呼啸而去。
  又林自己是没有多想,可喜凤难免想的多些——
  这周家的哥儿,和六姑娘的关系,是不是忒好了些?捉几条鱼还惦记着给她,难不成他对六姑娘……有点儿意思?
  这很有可能。
  年纪差的不算多,两家住的又近,关系特别好,算是门当户对,知根知底。这周家的哥儿和六姑娘这么时时能见着面,天长日久的……
  可是六姑娘的年纪,实在是小了点儿。
  又林可猜不着喜凤这会儿心里琢磨什么,她在想,这鱼要是新鲜,就让厨房用来做个汤。这两天李老太太胃口不这么好,要是汤做得好了,她兴许能多喝几口。她一走神,就只听见喜凤的后半句话。
  “……一论起来,原来还都是亲戚呢。”
  又林问:“谁和谁是亲戚?”
  喜凤替她把群角提一提,怕被草叶树枝给勾破了,一面回答说:“从京城来的朱家的少爷啊,前天他上门来呢,原来他叔祖母是我们家奶奶的姨表姐,让他捎带了东西来。六姑娘,这么说起来,下次朱家的少爷见了你,还得称你一声姑姑呢。”
  又林眼睛快变成蚊香眼了。
  朱家的少爷?好像是叫朱慕贤吧?他怎么和自己家扯上亲戚关系了?
  这个……七奶奶是他叔祖母的姨表妹……这关系绕的,又林努力的想把这亲戚关系理清,结果发现自己是白费力气。
  这姑姑和姑娘,只差了一个字,可是自己的辈分陡然间拔高了一辈。
  好在这亲戚关系已经远得很,又没什么见面机会,称呼什么的也就无所谓了。

  第三十七章 过年上

  秋去冬来,过年的时候又林一家人都回了一趟本家。
  过年可以说是一年中的头等大事。当然,也很折腾人。李家的祠堂已经提前打扫得干干净净,可是再干净,也掩盖不了祠堂空旷寒冷的事实。
  四奶奶一早有所预备,给他们姐弟都穿的十分低调厚实。所谓低调,是指没有象二房一样恨不得都让人知道他们家今年赚了大钱,父母孩子身上全是金光闪闪的。
  然族老等族长…也就是本家那位大伯主持过祭祀之后就开始训话了,大意还是让族人们不要忘本,不要奢靡浪费。这话说的是谁,不用指名道姓大家也都知道。
  别看这位族长干瘦,可是嗓门却很洪亮,中气十足。又林要管他叫一声叔公,这位老爷子早年中了秀才之后,在举业上就再没有什么进益了,一肚子怀才不遇的酸气,平时可遇不上这种在众人面前露脸的机会,逮着就说个没完,又林的脚早站麻了,左脚换右脚,右脚换左脚。女人又不能进祠堂里去,院子里异常的冷。好不容易终于等他说过了瘾, 又林觉得脸都冻木了。
  好在这样的罪一年也只要受一次,咬牙忍忍就过去了。
  四奶奶心疼得要死,一回到骡车上就张罗着给他们姐弟拿手炉,又从暖()里把一直保温的茶壶拿出来,让他们快点喝些热水。
  又林握了一把四奶奶的手,四奶奶的手比她的手还凉呢!
  “娘也暖暖。” 又林把手炉塞到四奶奶手里。德林有样学样,也把手炉往四奶奶手上塞。
  四奶奶笑着把一儿一女揽住。孩子懂事,当娘的心里就够暖了。
  玉林没有来祭祖,家里人的说法是她的身子不好来不了。
  但是真实的原因又林知道。
  玉林的名字没上族谱。 作为一个小孩子,尤其是还处在半懂事的年纪,又林没法儿去问爹娘为什么玉林没有上族谱。是她娘的出身太不光彩了吗?
  曾有人说玉林的生母是个风尘女子,是李光沛替她赎的身。如果脱了贱籍的话,那也没什么不能写的,大不了在玉林生母上头写上妾某氏就可以了,或者记在四奶奶名下,很多人家都是这样做的。
  还是说,四奶奶对玉林的存在其实心中有很深的芥蒂,所以从中阻挠? 这不太可能…… 也许爹娘自有他们的考量吧?
  过年这些天又林和周榭不用上课,段夫子提前给她们放了假。 四奶奶挽段夫子留下过年,被她婉拒了。不论古今,人们在过年的时候总有一种回家的情结,哪怕老家已经没有人了,只剩下两间空屋,那里仍然是根,是人们心心念念要回去的地方。
  没了先生管束,又林和周榭都松了口气。尤其是又林,每天穿针眼儿做女红早就腻烦了。一开始特别静不下心来,渐渐的,她也习惯忍耐了。
  不管她怎么焦躁烦闷,活儿都是要做的,而且不能敷衍了事。这在这件事情上又林找不到任何一个站在她这一边的人。从李老太太到她的爹娘,甚至连周榭都觉得姑娘家都该当会做针线活儿,哪有姑娘家不会做点儿针线的? 就是手拙的,也得能做个鞋面缝个纽子吧?
  正月里人们相互走动,串亲戚,拜年,小孩子们特别喜欢过年,过年的时候可以尽情的自由自在的玩耍,吃果子,穿新衣,放鞭炮, 还有压岁钱可以领。又林收了一大把红包,各式的锞子,福钱,精致的小玩意儿收了满满一大兜子,她每天晚上临睡之前,都会认真把今天的收获盘点算好,分门别类一一收起。
  “十七,十八……”又林把最后一个银锞子数完:“今天收了十八个。”
  小英对自家姑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