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家事 作者:卫风无月.卫风.五月.水遥.云芊(起点vip2013-06-05完结,种田)-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茯苓和白芷,看着倒都不错,白芷温柔敦厚,茯苓细心这是四奶奶挑出来的,又在又林跟前服侍了这么些时日,也已经调教得不错了。可是不足之处就是她们家里人都是外头的,不是李家的人。
    又林反过来安慰四奶奶。现在她身边这几个随便单拿一个出去,别家未必找得出来这样出色的。
    可是当父母的人,总是想把孩子的一辈子几十年都给安排好,妥妥当当的不受一点罪。
    四奶奶已经比着当时周榭的例子,不但请郎中开补药给又林调理,她吃的东西、做的事情也都被严格限制了。恐怕她手粗了,脸晒黑了,做新娘的时候被人笑话。
    周大奶奶过来串门做客,两人说话的时候,提起周榭周大奶奶就叹气:〃眼看是快生了,天气又热,她是头一胎,我这心里头一直悬着。〃
    四奶奶安慰她:〃到时候,你提早过去几日,给她安个心。再说,你闺女也象你,一看就是多子顺产的相。〃
    虽然一般都是这边生过了,才给娘家报喜。但是两家关系好,周大奶奶过去也没什么。
    四奶奶也发愁:〃你这还近,想过去就过去了。将来又林要是跟着他去了京城,我想见她一面可就难上加难了。〃更不要说去陪着女儿分娩了。
    周大奶奶又倒过来安慰她:〃又林这丫头是有福气的,小时候给她看相的人不就说了么。将来你女婿做了高官,闺女可不就成了诰命夫人了?福气大着呢,你用不着这么担忧。〃
    天气一暖,院子里的花也都开了。又林看着这熟悉的景色,想着再过不久,自己就要离开这里不是短暂的小别,是换了一个地方过另一种生活。这熟悉的院子,屋子,窗子还有人。
    纵然两世为人,又林的心里还是有些惶然。
    就象周榭当时一样。
    劝别人的时候,道理她说得头头是道。轮到自己的时候,还是难免一样。
    德林居然小大人一样劝过姐姐:〃姐姐别担心,我看朱大哥为人很好。再说,他要敢对你不好,我绝饶不了他!〃
    又林给逗得笑出来:〃你要怎么饶不了他啊?〃
    不过德林的话还是给了她不少安慰。
    是的,她还有家人,并不是一嫁出去就一无所有了。她手里也有自己的嫁妆,自己的人。如果日子和美,丈夫可靠。那当然是好。如果过得不好,她也会好好善待自己,不会让自己吃苦头的。
    不要有太多期待,别把公婆想得的父母一样,别把丈夫想得尽善尽美,别把小叔子小姑子们当成亲弟弟亲妹妹一样掏心掏肺。
    倒是玉林,她对又林是格外舍不得。
    在这个家里头,待她最亲近的就是又林了。德林虽然也对她不错,并没因为不是一个娘生的就对她另眼看待。可是德林毕竟是个男孩子,和她没有什么话说。两人除了吃饭的时候见一面,其他时候根本到不了一块儿。
    可是又林要嫁了。以后在这个家里,她就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了。
    玉林比又林还要惶恐,晚上上床很久都睡不着,望着帐子顶,一直辗转反侧。
    她不知道自己的将来会怎么样,眼前是一团漆黑。
    朱大太太又一次从京城赶来了于江,这次来的朱家长辈还是只有她一个人。
    朱慕贤的爹走不开其实他那差事说白了不过是个空衔,去不去点卯都没人管。朱大太太为了这事儿和他又吵了一架。
    儿子成亲,就算请半月假又怎么样?有功夫陪小老婆天天醉生梦死,就没功夫管一管儿子成亲的事?
    至于其他人大儿媳妇才生过,还没满百天,不能挪动,大儿子也来不了。至于下头的庶子庶女,朱大太太当然不会带他们来。
    至于二房和三房,二房倒是话说得好听,可朱大太太宁可他们别来给自己添堵添乱。因为娶了个商户家的女儿,二房没少拿话抢白讽刺她。三房的就不用提了,直当他们不存在就行。好在朱家老家的亲戚还是不有少的,到时候场面也冷清不了。
    
    啊,马上月底了。也是年底了祝大家元旦快乐呀!
    嗯,小声求票~~

    第一百五十五章

    当时在于江定下这门亲事的时候,朱大太太的态度还算是积极的。因为和周围其他人家一比较,李家算是拔尖的,李家姑娘也拿得出手。可是回了京城一趟,朱大太太的心中的不甘愿却一日比一日深了。
    还有几家交好的世交问起来,朱大太太都很难启齿说出小儿媳妇是商户家的闺女。更不要说二房的冷嘲热讽了。二房又托人给朱长安说了一门亲,对方家里虽然说也是破落的,但是好歹那家闺女的伯父还是个七品。一直被自己压一头的二房这一回却终于在儿女的亲事上压了她一头,这让朱大太太格外的愤怒。
    另一大半愤怒,来自丈夫,朱大老爷又搞大了个丫头的肚子并且对小儿子的婚事,他一文钱都不愿多掏。朱大太太和他吵也没有用。当时大儿子成亲的花费不赀,到小儿子这儿也不能太不平衡了。可朱大老爷振振有词,说长子当然要重一些。再说当时家里还显赫,现在今非昔比。若是事情办得铺张了招了别人的眼,指不定还有什么灾祸落到头上呢。
    说得大义凛然,可是几十年夫妻,朱大太太已经把枕边人看透了。这个人永远是志大才疏,总是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没钱给儿子成亲,就有钱给小老婆打头面了?
    种种愤怒冲淡了儿子即将成亲的喜悦,未来儿媳妇的种种好处也不能抵消她出身的缺憾。朱大太太憋得想冲出大门去痛骂朱家十八辈祖宗可是她不能,她只能继续憋着,脸上还得挂着笑。言不由衷地应付别人的种种恭喜。
    儿子的新房已经收拾停当了,虽然院子还不算很大,可是看起来也格外精致。房里摆设的许多东西都是朱老太太的私房。
    老太太也很了解大儿媳妇和大儿子,知道京城那边儿不会出血。给自己疼爱的小孙子出钱出力。朱老太太是心甘情愿的。
    心情复杂纠结,朱大太太看见儿子的时候忍不住落泪了,陪房范妈妈很是机灵。解释为大太太这是太欣慰了,喜极而泣。
    朱大太太也没反驳,看着孝顺的出色的儿子,心说,丈夫是没法儿依靠的,她的后半辈子,还是得靠着儿子。
    佳期更近。两家几番勘定,迎亲的的种种细节都定了下来,大件的家什器物也已经先行一步搬去了新房。又林常看的那些书,数量着实不少。她留下了大部分给弟弟妹妹,自己只带了走了一箱子书。德林很是纳闷:〃姐姐不是很珍爱这些书么?〃问完了他自己也笑了。
    他想到的是。姐夫也是个爱书的,有才的人,那书肯定也少不了,姐姐的确用不着把家里这些书带去。
    又林知道他误会了,但是也没有辩白。
    她只是想到,以后她的生活会有翻天覆去的变化,只怕再也不会有从前一样看书的闲暇和心情了。
    妇人和姑娘是不一样。姑娘象首诗,象张画,总之是各种风花雪月。而妇人则是实实在在的。茶米油盐酱醋茶。
    人家娶的是儿媳妇,是要你干活的,可不是迎回个观音回去供着。
    又林只见过朱大太太两次,头一次不过是在门前惊鸿一瞥,第二次是定亲的时候见的面,也说不几句话。可是根据打听来的消息。朱大太太和朱老太太可不是一样的人。朱老太太并不难相处,可朱大太太脾气不小,并不是个好相处的人。和朱慕贤的大嫂相处也只是面子上过得去,她对儿媳妇很少和颜悦色,即使是大儿媳妇生了孩子以后也没多大改善。
    而且又林还听说,朱大太太把身边儿的丫头给大儿子,为的是怕媳妇有身子,儿子没人伺候。
    这都叫什么事儿!
    肯定没有哪个女人希望自己男人多多纳妾广泛播种。可是等自己做了婆婆,又忙不迭的给儿子身边塞人。这都是怎么想的?是说她们其实很拥护男人三妻四妾的福利,只要那个三妻四妾的人不是自己的父亲和丈夫,儿子其实是无所谓的吗?
    四奶奶也不是没担心过这个问题。照她看,朱家那种人家,和他们家应该是不一样。李家向来没有纳妾的习惯,当初李光沛在外头的事,四奶奶虽然说心里不舒服,可是谁让她那会儿总生不出儿子来?李光沛都三十的人了,想要儿子也不是他的错处。镇上的其他的人家,但凡有点家底的,大抵都有妾。一个的有,两个的也有。和李家有来往的一家里头甚至有五个妾。只要人家能纳得起,旁人自然不去管。
    可女儿将来如果也遇到这种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