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家事 作者:卫风无月.卫风.五月.水遥.云芊(起点vip2013-06-05完结,种田)-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驰有道,朱爷爷说得有道理。”
    朱慕贤笑着说:“正是。出来吹了吹风,看了会儿灯,是觉得思路更清明了。”
    李家妹妹说话总是很熨帖,而且她懂的也真不少,没读过礼记,可说不出张驰有道的话来。可惜,表妹却不怎么喜欢读书……
    朱慕贤很快将思绪转了回来:“你们这是要去西边塘湾吗?我们正好顺路同去。”
    ——————————————————
    我要快,我要快!加快加快!

    第一百一十六章

    “是啊,听说今年西塘湾那边几家大户出钱,请了两个好班子来演戏。还有许多焰火热闹可看。”
    朱慕贤看旁边并没什么人,轻声问:“前些日子的事,都妥了吗?”
    又林有些意外,点头说:“已经都办妥了——长辈们商议着拿的主意,多谢你还记挂着,已经没事了。”
    说起来朱慕贤是无故被牵连的,也被说了好几日闲话,他倒不计前嫌,倒是心宽。
    又林倒很想问他,究竟有没有给杨重光送信。这些日子家中有事,四奶奶要忙着,又林要看顾弟妹,陪伴祖母,一直没有空暇再和朱慕贤通消息。
    可是眼前并不是说这事的时机,又林话到了嘴边,也只能咽了下去。
    反正这还有一路要同行,总会有机会问的。
    前面水道让了出来,朱家和李家住得近,关系也好,互相推让了一下,李家的船先过了桥,朱家的船紧跟在后头。德林在自家船上坐不住,老想往朱慕贤那儿挣。
    又林敲了他一下:“快坐好,别乱动。这会儿掉进水里非把你冻成根冰棍儿不可。”
    德林还不太服气,又林语带威胁:“你想回舱里去和祖母一块儿坐吗?”
    这话比什么都好使,德林顿时老实了。
    朱家的船就跟他们差不多是并行的,朱慕贤也听见又林是怎么吓唬弟弟的了,他忍着笑,但是耳朵却比刚才更用心了些听,听他们说话。河里的船越来越多了,挤挤挨挨的,都走不快,慢慢的向前晃着。两岸的灯火也渐渐更多了起来,还有鼓乐吹打的声音,奏的多是一些乡野俚曲。跟在京城听到的鼓乐不能比,但是充满了欢悦的气息。
    又林看德林的脑袋还是总想往朱慕贤那儿转,可是大过节的又不能为这个真训他一回。
    又林明白,德林还是很想往有一个朱慕贤这样的哥哥的。优秀。风趣,眼界开阔。德林这么大的男孩子,已经不象小时候一样,给他吃的喝的,在内宅里姐姐、母亲哄着逗着就会满足的。他向往成年人的一切,向往外面的一切。可他现在走不出去,那只能将注意力放在进入他的视界的人身上。
    朱慕贤恰好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德林每次见着他都有说不完的话,几天不见他就要念叨一回,怎么朱大哥这两天没来啊。那股亲热黏乎劲儿,让又林都觉得怪吃味儿的。闹得好象朱慕贤才是他亲哥一样,自己这个当姐姐的倒要靠边站了。
    但是再一想,小男孩儿嘛,顽皮些的不怕,要真是天天跟着姐姐裙子后头。那才没出息哪。
    不过德林也讲道理,又林和他说,朱慕贤要用功温习。不久就要下场了,这可是关系他前程的大事,现在是紧要关头,不能让他分心打扰他用功。
    德林也读书了,懂理了,行事儿比以前有章法,简直一天一个样子。又林看着真是说不出的欣慰。
    船到了塘湾,这里人特别的多,岸上全是人,河里也尽是船。城隍庙前的台子上有人唱戏。周围闻了许多闲人在那里看着,不时的轰然叫好。有的人挤的没地方站,就站在河里的船上看,还有的爬上了树坐在树上看。李家的船驶过去,正好前面有船挪开,正好占了个空档。朱家的船也就跟着过来,两船泊在一处。两处台子上头演的戏不一样。一边正在演月楼记中的一折永团圆,另一边却演的是大闹天宫,乒乒乓乓打得正热闹。月楼记这戏李老太太和四奶奶都爱看,朱老太太也爱看,倒是合她们的胃口。舱里拢着炭盆,很是暖和,坐在舱里看戏可比在岸上舒服得多了。
    可德林却不耐烦听这种文戏,书生小姐们咿咿呀呀扭扭捏捏的,既不好听也不听不懂。可他想看的离得又远,看不表楚。德林拉着又林的手央告:“姐姐,咱们去岸上逛逛吧?”
    “不行,不能去。”又林一口拒绝。
    “姐姐~~”德林撒起娇:“我不走远,就在岸边看看。那边有演杂耍的,还有做糖人的——”
    做糖人的会打小锣,锣声又脆又响,这声音对于的孩子的诱惑力太大了。
    “那也不行,你忘了,去年镇东头就有个孩子看灯被拐走了,到现在都没找回来?”
    德林嘴角耷拉下来,怏怏不乐。
    朱慕贤在旁边说了句:“要是令尊令堂放心,我正要上岸去走走,让德林跟我一块儿去也成,我保证把他怎么带出去的,原样儿给带回来。”
    又林还没说话,李光沛倒是听见了,笑着说:“那就请贤侄多费心了。”
    既然父亲都已经点头,又林也只能放行。
    德林欢呼一声,如猛虎下山一样朝朱慕贤扑了过去。朱慕贤笑着接住他,倒是挺稳当的,没给扑倒。
    说实在的,又林也想去。但是一来她是大姑娘了,人多的地方不便去。二来母亲祖母还有玉林通儿都在船上,老的老小的小,她理当留下照看。
    四奶奶有些不放心,小声问:“贤哥儿自己也没经过事儿的,人这么多,能照看得过来?”
    李光沛笑着说:“他虽然年纪不算大,但人很周全。每天早上起来还跟着他们家护院师傅练一趟剑的,不会出岔子。再说,他不还带着两个人么。”
    既然丈夫这样说,四奶奶也就不作声了。可是当娘的还是挂心孩子,吩咐家里下人也跟上去仔细照看。
    除了挂心儿子,四奶奶更挂心女儿。
    从刚才朱家的船一靠过来,四奶奶心里就再也装不下旁的事了。两眼一直灼灼的注意着两人的动静,他们说的每一句话四奶奶都没放过。但是外头人声喧攘,又有水声,又有桨声,他们说话的声音不大,四奶奶断断续续只能听着一半。
    其实四奶奶也知道,就算他们背地里有瓜葛,现在当着这样多的人,肯定也不会说什么私情密语,可又实在忍不住心中的猜疑。听得清楚的,固然要在心里过两遍,仔细咂摸。没听清楚的,更是忍不住去深想。
    这儿大不由娘……孩子大了,有事也不会都和爹娘说,学会了隐瞒。四奶奶又是伤心,又是气忿,可更多的还是担忧。女儿年少,万一行事有一个不慎,一辈子的名声都毁了,那可怎么是好?
    四奶奶这些天吃不香睡不好的,又因为族里的事情烦劳,又忧心女儿的终身,瘦了好些。李老太太也都看在眼里,只是她不知道四奶奶担心的另有其事,只以为是因为五老爷家的那摊子事儿,再者过一个年,主母有多少往来应酬,那真是数也数不清。所以今天出来,也是想让四奶奶散散心的。
    桌上果盘里盛着玫瑰蜜枣,桂花粉糖糕,炸面果,还有微酸的梅子干,只是这些东西吃了几口也就觉得不新鲜了。李光沛打发家人上岸去买了炒瓜子、卤猪爪什么的,还有热腾腾的馄饨来当零嘴。
    玉林一直坐在旁边很安静,又林抓了一把瓜子给她,玉林转头一笑,忙用手帕托着接好:“谢谢姐姐。”
    “戏好看吗?”
    玉林轻声说:“不太看得懂,不过衣裳倒是很鲜亮。”
    “那是当然了,过年过节戏班子生意好,看得人多,他们自然比平时拾掇得精心。再说,这次听说有两个有名的班子过来,他们当然不愿意风头让对方得了去。”
    玉林睁大眼,左右两边都看,似乎想看看这两边台子上的伶人是怎么争风头的。
    又林说得一点都没错,同行是冤家,更何况戏班子是靠别人捧场吃饭的,对这个尤为看重。文戏那边的旦角正是当红,而武戏那边也都拿出了真功夫,都十分精彩。两边舍得卖力气,当然便宜了他们这些看客了。
    通儿爬到又林腿上,又林剥了瓜子仁喂他吃。月楼记已经唱完,接着唱的是一出贺寿的热闹戏,既然贺寿,自然是子孙众多,宾客满堂,台子上许多人,花团锦簇的煞是好看。通儿也看不懂,不过小孩子总是喜欢鲜艳的事物,李老太太他们是内行看门道,品评唱功、身段、头面什么的,通儿也看得很高兴,不过他纯粹是外行看热闹了。后舱的丫鬟婆子们也挤在一起看戏,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