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窑窕淑女 作者:油偶娃娃(起点vip2012-10-18完结)-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糊了,叫住他,“傻蛋,你这是干啥?”

    傻蛋用手指嘘了一声,做了个禁声的姿势,从头顶扶着拿下荷叶,里面有一小团水,他摇着荷叶,水珠跟着在荷叶上滚来滚去,晶莹剔透,在太阳下亮晶晶的。

    “这有啥好看的?”萧玉珠看了半响,看不明白。

    傻蛋咧开嘴笑,用手抓了抓后脑勺,摸出一根草秸秆来,对着萧玉珠傻乎乎的笑。

    傻蛋的头发乱糟糟的,头上沾了好些秸秆,看得出来梳的鬏的形状,只是方巾子却不见了,插了根树枝。萧玉珠看着他这个样子,又心疼又好气,过去拣他头发上的杂草,拍拍他身上的灰,“傻蛋啊,咱以后别去山上乱跑了,山上有狼,就是上回玉珠跟你说的,绿眼睛的狼,玉珠见了都害怕咧。”

    南边的山上没有狼,他是知道的,傻蛋在山上树荫下睡了一觉,山上凉快风大,风吹得树叶子哗哗响,还有鸟儿虫子和他说话,不觉得寂寞,睡到肚子咕咕叫才起来,他饿了下山来,太阳把人晒得有些热,走到自家水潭里,摘了片荷叶顶在头上遮阳,见水渠里的水流得哗哗响,用荷叶装了水玩,一路走一路玩儿,才有了刚才那一幕。

    萧玉珠的手一下下拍打在他身上,他感到暖暖的,心里很快安静下来,不觉得那么燥热。傻蛋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小时候,回到了八岁的时候,他娘那时候老是笑,笑得可好看,比大水潭里的荷花还好看。他爹还夸他聪明能干,说等家里有钱了,就把他送去学里认字……恍惚中又想起了许多,那时候的萧玉珠喜欢跟在他屁股后面,一口一个哥哥地叫,就想吃他手里的糖角子。

    傻蛋想着想着,情不自禁地笑了。

    萧玉珠以为他又魔怔了,用手在他眼前晃了晃。

    傻蛋回过神来,拿过萧玉珠身上背着的竹篓,背在自己身上,两人一前一后进了村尾。

    “旦儿来了。”范氏朝傻蛋喊,让他进屋来,见他背上背着竹篓,又骂萧玉珠怎么老欺负旦哥儿。

    傻蛋哼哼唧唧拦着范氏,不让她责怪萧玉珠,用手指了指自己,“是我……要背的。”

    “旦儿说话了!”范氏很是惊喜,她听傻蛋娘说,这傻蛋平日里不怎么说话,只有在犯傻劲的时候才说话,刚才他可一点都不傻,把她的话全听进去了,听懂了。

    萧玉翠出来看,见他今儿这样像个明白人。

    傻蛋放下竹篓,要走,范氏怎么留他都留不住,在篱笆门口撞见大花,大花被傻蛋冷不丁地吓了一跳。

    大花手拿着鞋底过来纳。

    大花家在大枣树下,在村上头,离得有些远,往年也没怎么走动,两家不太亲近,近来大花时常向萧玉翠讨教绣活,走动得多。

    范氏正在大槐树下剁红辣椒,剁碎了给来腌剁椒。

    大花帮着掰旁边篓筐里的大蒜子,这剁椒里面放上几颗蒜,香着咧。

    范氏让她歇会,到了婶子家哪有干活的道理。大花在家里忙个不停,是个家里家外的好帮手,村里的人都夸,春生家养了个好闺女,范氏让玉翠玉珠好好跟大花学学。

    大花手里掰着大蒜,被夸得不好意思,转移话题,向范氏讨教养猪养鸡的法子,两人在大槐树下有说有笑的。

    半个时辰后,大花假装随意问问,“大和小舅还没回来?”

    “他今儿和你叔在翻着晒砖,应该快回来了。”范氏看了看天空的日头,到头顶了,是正午了。

    萧玉珠在灶间搓着凉粉草,听到了大花的说话声,心里偷偷地笑,扭头问,“姐,你说小舅会给咱们找个什么样的舅母?”

    萧玉翠拍了她脑袋一记。

第八十八章 准备贺礼





    月亮如一轮玉盘挂在天空,把大地照得恍如白昼,月亮圆了,中秋近了。

    范氏准备着中秋过节礼,今年手头宽裕些,这两个月下来,光靠卖凉粉就挣了近十吊钱,往年的节礼一般是随只鸭子,再添两盒月饼送些吃食,送得不算丰裕,也算中规中矩在村里是不上不下的,有心在以往的基础上再添置些。

    萧景土见她烦恼着中秋送礼的事,怨道,“你呀,就是操不完的心!多多少少都是个心意,我看就再添只鸭子,好事成双。”

    范氏笑他,是个办事不周全的,两只鸭子,中秋历来就有习俗,要吃鸭子,杀一只留一只,一只鸭子怎么养,还不如捉两只鸡过去,过年后养的一百来只鸡,剩下来八十多只,养了半年长了些个头,有一斤多重了,再养养就能下蛋了。杨氏刚抱了一群小鸡,看样子是留着给老二媳妇坐月子用的。这鸡是自家养的,不用多花钱。

    萧景土见范氏心细,便随她,礼多人不怪。

    “大和过两天回去,咱也按老宅的礼数给姥娘备上一份,这鸡就不送了,娘开春来养了好些鸡,我想着就添一块青布,一块花布,再备些小娃子喜欢的吃食,也算大人小孩都顾上了。”范氏和萧景土两人有商有量的,把中秋过节的礼定下来。

    说到送礼,范式想起了另一茬事,“孩子他爹,赵掌柜的生辰贺礼怎么个送法?”

    萧景土心里没了主意,赵家是商贾大户,刚来石雨县不到一年,生意做得有声有色,是有些家底的,光一个千山雪。能看出来是花了好几千两银子的。这样的大户人家,锦衣玉食的,这礼还真不好送!

    范氏心里琢磨,送些贵重的,自家花不起这个钱。庄户人家,田里地里种的东西倒是不缺,大米绿豆包谷高粱……这些虽是俗气了点,但城里人大鱼大肉的吃惯了。这些粗粮也能换换口味。想到这心里松了口气,“那就新下的米,地里新收的绿豆,包谷,高粱各送十斤,有红有绿的。看着也喜庆。”

    “那也行,只是这些都是地里收的,值不得几个钱。不够体面。”萧景土心里犯愁。

    萧玉珠和萧玉翠坐在厢房窗台下的青石上乘凉,月光如银倾泻下来,把小院照得明晃晃的。院前水渠里的水缓缓流动,映着皎洁的月光,一闪一闪银光跳动,一副“皓月千里,浮光跃金”的画面。

    堂屋里的对话随着徐徐夜风传来。萧玉珠想起赵掌柜家景殷实,不缺钱,却不像其他有钱人家喜好穿金戴银,而是对玉石翡翠之类的甚是喜爱,手里戴着翡翠大扳指,连赵弘远腰间的配饰也是一枚翡翠的,这赵掌柜的眼光不俗!

    萧玉珠有心想帮老实爹娘一个忙,丢下手里的蒲扇进屋来,“咱家除了田里地里种的,就是陶器了。”

    范氏忍不住笑了,“难不成要送些酒坛子菜坛子之类的,这些更上不了台面,自家用用还行,拿去送礼,岂不更让人笑话?”要过来拿扇子拍她,“你这丫头还嫌人人不知道,你爹娘是做陶的!”

    萧玉珠躲着笑笑,边躲边说,“上回不是叫小货陈师傅做了一批花瓶,得了三四个好的,就从中挑两个上好的送去,这大户人家喜欢玩弄个玉石瓷器什么的,咱家的陶至少和瓷器挂得上边,也算得上半个玩物。”

    前阵子,用红色釉料实验了一批花瓶,做了四五十来个,最后烧出的好货只有四个,颜色色泽虽比不上第一次烧出来的极品,但算是好看,大红色宛如天边采下的晚霞,晕成一团,整体看去是一片大红,细看处处变化万千,比火烧云还好看,算不得极品,也可是算上精品。

    说到花瓶,萧景土心里有数,那花瓶是自家陶窑烧的,拿出去卖一个也能换一两银子,拿花瓶送人也算是体面,做摆设或者插花用都行,便点头同意。

    范氏摇着蒲扇说,“也好也好,红色看着喜庆。”

    萧玉珠再一旁,又说找两个好看点的盒子,装起来,送出去大方。

    萧景土见过送礼用的盒子,朱红色漆面和雕饰,衬得好看。

    “行行行,去镇上找木匠给做两个盒子。”范氏笑着说,见选定了给赵掌柜的贺礼,又念叨着给几个小孩的见面礼。

    平日里这些人情世故,萧景土向来不插手,今儿一搀和进来,还真是费脑筋,他累了一天困了,知道范氏是个好强的,体恤她不要太较真,不要弄得太晚,早点睡,他先回房了。

    范氏有心给赵家的四个闺女每人送一个荷包,里面装些裸银子,萧玉珠又说裸银子不好看,送得少了轻了,入不了他人的眼,还不如用银子打些各式花样。

    两人正为着花样犯愁,萧玉翠从房里拿出绣花帕子,指着上面的花朵图案,“就打些花朵样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