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窑窕淑女 作者:油偶娃娃(起点vip2012-10-18完结)-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些今年考学的家长得知后过来打探消息,等萧景土三人到家的时候,正厅门口挤满了人,同一条巷子的街坊过来恭贺,萧景土拱手道谢,进厅中招呼几位差人,把家里存的好酒抱出几坛来,给人倒上,又拿了回来的时候,匆忙之中带的两样卤菜,好酒好菜的招呼人吃酒。

    范氏让玉珠另泡了两壶好茶,拿了点心糕点,笑得合不拢嘴,招呼贺喜的街坊们。好些人过来的时候提了贺礼来,范氏笑着收了,街坊们送的多半是些烧酒,糖果什么的,范氏便拿出来分给众人吃。

    崔家的提了两包瓜子花生之类的过来,一进门就问衙役,“不知我家小儿中了没,我是白莲巷的崔家,同萧家老爷是同一批考的。”崔家的是个极其灵活的,这么快就改了口,听得范氏很不习惯,捂着嘴笑出泪来。

    几位衙役不理睬,只是吃酒,半晌,其中的一位才开口,“我们只管送萧老爷的喜报,旁的就不知了。”萧景土给每人多塞了二两银子,他们才说,同一个县,来报喜的人是同一拨,都是同天骑快马来的,名单上没见着有姓崔的。

    崔家的手扶着门框顿时泄了气,范氏扶着她在院子里摆的桌子旁坐下,安慰她两句,说今年没考上明年再考之类的。崔家的讪讪笑着,萧家有喜,她又不好板着个脸,实则她心里不好受,想笑也笑不出来,喝了两口茶就走了。

第两百零四章 玉涵归来





    第二日,萧家在院子中摆了流水席,请巷子里的街坊邻居过来吃酒,因为这档子喜事,范氏整日容光焕发的,亲自杀鸡拾掇菜式,在院子里摆了好几桌。

    萧玉翠昨日得知消息后,当天急哄哄地就要过来,一听家中要宴客拜谢,请人吃酒,想着拉些蔬菜和鱼之类的过去,添几道菜,好好闹闹,第二日一早,便和段光启来了。

    范氏一见着牛车上两大筐子的菜,还有一桶鱼,指挥人卸下来,背着人儿对萧玉翠道,“你还怪大方,一声不说就送了这么多菜过来,这得好些钱呢,这回我可不记账了,你心里要有个数啊。”

    萧玉翠笑笑,“就当我这个做大姐的一份心意,玉涵为咱家争了光了,我也有面儿,往后还得享玉涵的福呢,送点菜不值当什么。”又问玉涵怎么还没回来,报喜的差爷昨儿不是来过了?

    范氏也有些心急,“兴许还在路上,他出门这些日,我心里头挂念得紧。”

    萧玉翠见她这几个月,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香,精气神也没有往日好,劝道,“娘你就别担心了,玉涵考完后兴许有其他事要办,被挂住了,应该也快回来了,也就这两日了。”

    范氏抹着泪儿,感叹着,“玉涵小的时候,皮得很,原本以为他不是读书的料,谁想到他能有今日的造化。”

    萧玉翠和腊梅娘连忙劝,正说着,萧玉珠在外面喊着,“姥娘来了。”

    紧接着姥娘姥爷,玉珠几个舅舅进来,范大和和大花也来了。范氏见了姥娘,母女两个一见面又是一顿哭。看得旁边止不住的笑,范氏哭得眼睛都肿了,大花在旁边笑劝着。

    范氏收了声,才想起领着人进屋去。范大和把带来的一篮子鸡蛋放在桌上,范氏见那篮鸡蛋估摸着有百来个,嗔道,“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难不成我这里还管不了你们几个的口粮?”

    大花让她收下。“都是家里养的鸡生的。大姐你在城里头,又不便养鸡,这些也算是稀罕。”范氏笑着收了,想起玉珠托的事,让范大和回去多编两个竹篮子,给来卖糕点用的。

    范大和愣了一下。一听说萧玉珠一个人在街上摆摊卖糕点,随即叹道,“玉珠这丫头干起事来。风风火火的,只可惜是个女娃。”姥娘也跟着叹气,要是个小子。莲儿就能享大福了。

    玉珠大舅取下肩上挂着的褡裢,掏出一个布包来,递给萧景土,“外甥中了秀才,这在咱们范家可是头一遭。这些就算几个做舅舅的一点心意。”

    萧景土接过来一看,里面是五吊钱儿,连忙往外推,“谁要你们的钱儿?咱又不缺钱!”

    姥娘笑着把钱推了回去,“你的钱是你的钱,这是几个舅舅给的,也不算多,拢共就五吊钱儿,再者,摆酒席要钱吧?拿去张罗张罗,多拾掇几样菜,请街坊邻里的好好吃上一回,咱也沾沾外孙的光儿。”

    范氏便让萧景土出去张罗去了,她陪在屋子里,同姥娘唠唠。一家人说说笑笑的,中午吃了宴席,又记挂着家里的牲口,姥娘惦记着想见上萧玉涵一面,没想等了大半天还没回来,只好急忙家去了。

    崔家的过来打探消息,来看看萧玉涵回来没有,她听说钱家少爷回来了,那钱家少爷这次不仅高中了,还被点了廪生。

    范氏只是笑笑,没有正面儿回话,对她来说,玉涵能考中就是天大的喜事了,是不是前几名儿不是那么重要,她也不在乎这些个名头。

    崔家的见范氏不搭腔,解释道,“玉涵娘……你听我说……我实则不是这么个意思,我也就是打听了两句……你别往多心,往心里头去啊。”

    范氏反过来安慰她,“咱也不懂什么廪不廪生的,不想同人攀比,只有考中了就行。”说罢,劝着崔家的吃酒,席面虽然散了,但吃剩的菜还没撤,锅里的饭还是热的,把菜重新热了几样,又让玉珠给添了饭,让崔家的和崔素素在这吃点。

    崔家的实际上吃过饭了,因同范氏相熟,就毫不客气地坐下来。

    范氏刚才顾着招呼席面,实则没有吃饱,这会也装了碗饭,陪着崔家母女两个吃起来。饭间,范氏突然想起钱家这两个字眼,有些耳熟,一回想,才记起周婶同她提过一回,便问崔家的,这钱家是不是城东头的钱家?

    崔家的疑惑,范氏刚才不喜怎么这会突然问起来了,便笑着答了,就是城东头的钱家,那可是大户人家,家里头又请了专门的教书先生,钱家少爷又不用去外头的私塾念书,条件都是好的,不是咱们这些小户人家能比的。

    范氏点点头,又故意问,不知这钱家请来哪里的先生,能教出一个廪生来?

    崔家的越说越来了兴趣,滔滔不绝,话像倒豆子一样倒出来。那教书先生听说是个秀才,有一副好学识,只因发妻早亡,他又是个有骨气的,没有娶妻也没有再进考,寻了给人教书这条出路,那教书先生也不是徒有虚名,听说早些年,还教出一个举子来,好些大户人家抢着要呢。

    范氏更加确定了,这个杨先生就是周婶口里的那位叔伯侄儿,这样的话,这门亲事也不算差。

    两人略说了些闲话,两人都是记挂着儿子,没想到,第二日,人就回来了。

    萧玉涵到家的时候,已是傍晚,天快黑了,小院里升起炊烟,要准备晚饭了。范氏在灶间忙活,她估摸着玉涵就这两日到家了,让玉珠去门外望望,要是看到人回来,就赶紧报信儿。

    听得萧玉翠直笑,“今儿都看了好几回了,玉涵是大人了,要是回来了知道归家的。”萧玉翠昨日来后,就在家住下了,打算等玉涵回来后。见上一面再回庄子。

    范氏瞥了她一眼,“我想着玉涵快些回来,你也好回庄子上去,我还等着抱外孙呢。”

    “啊……”萧玉翠没料到她会这样说,脸一下子就红了,不敢再劝了,害羞地端着盆匆匆出了灶间,到外头择菜。

    萧玉珠停下手里的活计。洗净了手。站在院门口,翘首张望着,她今日被范氏叫着,看了好几回了,脖子都快望得酸了。夜幕降临,天渐渐黑了下来。百步以外的景致看不清了,就在萧玉珠以为萧玉涵今日不会回来的时候,一辆马车由远及近地过来。车轱辘声音很大,赶马人的呵斥声也大,老远就能听见。

    马车在几步远的地方慢了下来。轿帘被掀开了,露出一身月白色衣裳,那人是崔云,冲着萧玉珠笑着招呼,“玉珠姐。是你啊!”

    萧玉珠张口正准备问,车厢里探出个头来,叫着“二姐!”,那声音透着喜悦,显得格外地欢快,马车赶得太快,没来得及刹住,声音跟着往前飘忽。

    萧玉珠见玉涵手抓着车厢,露出个头来笑着,两个大虎牙白白的,在黑暗中黑白分明,等车一停稳,他就从车上跳了下来,马车很快就走了。

    萧玉珠望着车轮滚滚的马车的背影,皱了下眉头,心里暗幸,人回来就好。

    萧玉涵说起,在半路上马车坏了,坏在一个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