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佳偶穿成 作者:青柠紫檬(起点vip2014-08-26完结)-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存心瞒哄自己,可是看着小四肿如发面馒头的脸,听着他时不时的小声哼哼,当娘的那颗心就快被揉碎了!只能求段智仁再想想有没有简单点的法子先给小四治着,等小四他爹回来再带去镇上求医。
  凝神思索了好久,抬头看到院外的榆树,段智仁紧皱的眉头忽然松开了,他想起了自己最近看到的一个偏方,就先拿来一用救救急吧!于是吩咐儿子段永康快去树上再捋些榆钱下来,又叫李书玉去自己的卧室拿捣药用的药臼药杵,因家里没有红糖又让刘三婶找些红糖过来,刘三婶家里倒还有些,就赶紧放下小四回家取红糖去了。等东西齐备之后,他就把红糖和榆钱儿放到药臼里用药杵使劲地捣,一直捣成红红的浓稠液体才罢手,让刘三婶把小四放平躺在她的腿上,然后开始往小四的脸上涂抹那浓稠的液体,抹了厚厚的一层,直到把肿胀的地方都覆盖住才停,又嘱咐刘三婶:“回去让小四好好躺着,别乱动,也别摸脸,等药膏干了再换新的,他这疼痛应该能止住,过几天肿胀也会消下去。”刘三婶忙不迭地表示了谢意。
  临走时,段智仁又让段永康把剩下的榆钱儿和药臼药杵都给刘三婶送家去,让她自己在家就可以捣药膏给小四抹药,还说若是小四实在吃不下东西,这榆钱儿和红糖捣成的药膏也可以入口的。刘三婶谢了又谢,抱着小四慢慢离开了,段永康拿着东西跟在她后面一块离开了院子。
  “外祖爷,你真厉害!”李书玉由衷地向段智仁赞美道。段智仁却摸摸她的头,夸起她来:“如果不是你那天说的话,我也不会去研究榆钱儿的,今天这治病的功劳有你一半呢!”李书玉知道自己的话终于让外祖爷理解了,也开始付出实际行动,不由咧嘴笑起来,看来未来的美好生活有着落了!
  过了几日,小四肿胀疼痛的两腮果然好了,恢复成了原来的样子,刘三婶高兴地带着小四上门拜谢,直夸段智仁的医术高,那个偏方看着简单可效果很好,归还了药臼药杵,又谢了谢帮忙捋榆钱儿送东西的段永康。段智仁一笑而过。不过,小四吃榆钱儿红糖药膏倒是吃馋了嘴,天天央着她娘给自己弄来吃,让刘三婶烦恼不已,这榆钱儿好弄,红糖可还得花钱买呢!
 

二十一章 柳笛和柳芽
更新时间2012…1…5 13:22:53  字数:2084

 榆钱儿的生长期很短,过得几天,那枝头的一树嫩绿娇黄已经慢慢变成浅白淡黄,继而枯黄,风儿一起就飘落下来,纷纷扬扬,飘飘洒洒,恰似下起了漫天大雪,有诗为证“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这榆荚即指榆钱儿。
  没有了榆钱儿,李书玉觉得吃饭似乎没有了味道,哎,再想吃上美味的榆钱儿饭就得再等一年了!古代没有冰箱,没有保鲜技术,就是多摘一些榆钱儿放不了两天也会干了,只能浪费掉,还是让它们留在枝头自然脱落,随风飘荡,选择合适的地方生根发芽吧,说不定明年在一些不起眼的角落里就会长出一棵棵榆树的幼苗来呢。榆钱儿原本就是榆树为了传宗接代才孕育出来的,只有完成这项生来注定的使命才算是有了生存的价值和意义,既已满足了口腹之欲,就不能再妄想断了榆树繁衍下去的根本,那和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有何区别呢?
  趁着天气晴朗,春风和煦,段永康推着轮椅,上面坐着段智仁,手里还拿着一本医书,带上李书玉姐弟俩,到村子南面小河边上的柳树林溜达玩耍去了。脱去了厚厚的棉袄,换上了夹袄,身上也没有那么沉重了,两个小家伙乐得手舞足蹈,一路追追打打,银铃般的笑声此起彼伏,让段智仁看着乐开了怀,这朝气蓬勃的童趣图可是任谁看了都会高兴起来的!
  到了小河边,潺潺的流水带着春风吹起的涟漪缓缓地向前流去,河水清澈无比,连河底的泥沙水草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只是河水尚有凉意,小孩子体质弱,玩了水不免受凉,段智仁就让儿子赶紧带俩孩子离开小河进了岸边的柳树林里。这些柳树不知是何时所栽,老些的柳树树干都有两人抱着粗细,枝条繁多,小些的柳树也有成人的小腿粗细,它们趁着春风暖阳泛起新绿,一条条一枝枝尽显生机,让人看了赏心悦目、心胸倍开。
  段永康把段智仁推到一棵老柳树底下看书,他就跑到一边带着俩小人玩闹开了,扯下一些柔软的柳条编成帽子戴到俩小人的头上,让他们乐得直笑,又折几支粗细均匀、长度适中的柳条,轻轻扭动一阵,嫩绿的柳皮便开始松动,然后用牙咬住柳枝木芯,双手将圆筒状的柳皮慢慢抽下来,用指甲将一头轻轻刮薄、捏扁,一支支长短、粗细不等的柳笛就此做成。接着用力一吹,便发出或是悦耳动听,或是粗浑憋闷,或是细气悠长的笛声,逗得书玉姐弟俩都要学着去吹,书玉还好些,拿了一根细长的柳笛放到嘴里,只能发出一些单调的音节,不成曲不成调的甚是难听,惹得外祖爷和舅舅一顿好笑。书文就更不行了,把柳笛放到嘴里高高鼓起两腮使劲往外吹气,却一点声音都没发出来,急得面红耳赤,嚷着:“坏的!坏的!”跑到舅舅那里又换了一个试试,还是没声音,一屁股坐在地上,扯着嗓子哭起来。段永康赶紧跑过去抱起他,哄得他不哭了,开始给他表演起吹柳笛来,吸引地书玉也跑到他身边,看那根神奇的小管子在舅舅的嘴里发出悦耳动听的曲调,沉浸在那曲调中,勾起了自己后世童年的回忆……
  日头一点点爬上了柳树梢头,该回家准备晌午饭了,今天高氏去大闺女段月娟家里帮忙,中午不回来,这饭可得他们自己做。段永康揉了揉发酸的两腮,别看他刚才吹奏柳笛的样子挺拉风,吹完之后那腮帮子可一点也不舒服。正要上前推轮椅,段智仁却阻止了他,让他回家拿个瓦盆再回来,说是采柳芽用的,好准备做晌午饭。不知道爹爹在打什么主意,段永康也没去问就快步跑回家去了,反正回去做饭的时候不就知道了嘛。
  等拿回来瓦盆,段智仁指挥着儿子去摘那柳条上冒出的小嫩芽,书玉也去帮忙,柳芽很小,书玉的小手指正好一摘一个准,比舅舅还要摘的快些。差不多摘了大半盆,段智仁看看够今天晌午吃饭用了,就招呼着他们几个回家了。到得家里,看见书玉的娘段月娥正等在大门前,她知道今天高氏不在家,特意过来帮忙做饭给他们吃呢。看见他们几个过来,还没打声招呼,李书文就拿着一根柳笛先扑进她的怀里,向她炫耀着自己的新玩具,还说:“舅舅吹!好听!”边学着舅舅的样子吹起来,逗得大家忍俊不禁。
  段永康打开了门上的锁,一家人就进了院子,先把段智仁安置到屋里,给他倒了茶让他歇歇,段永康带俩孩子去洗手脸,段月娥就问她爹晌午饭想吃啥,段智仁指了指桌上的瓦盆,说:“前几天吃着那榆钱儿挺不错,现在榆钱儿没了,这柳芽应该也不难吃,你就像做榆钱儿一样把这柳芽做成吃的吧!”段月娥想起之前吃过的几种榆钱儿饭,再看看这些嫩嫩的柳芽,一样的让人有食欲,就端起瓦盆进厨房忙活了。
  书文缠着舅舅教他吹柳笛,书玉就跑到厨房看她娘做饭。她娘先把柳芽儿洗干净晾上,看看馍筐里没有馍了,就准备用一半柳芽做菜馍,剩下的柳芽就凉拌吃吧。她麻利地舀了半盆面,和好后放到案板上,用长长的擀面杖擀成一个厚薄均匀的大圆饼,然后细细地撒上盐和柳芽,再抓起一边慢慢地卷起来,卷成一个长条状的面团,最后拿菜刀一节一节地剁开,一个个菜馍就做好了,最后放到锅里蒸熟。这边准备做凉拌柳芽,她正想像上次凉拌榆钱一样做时,被书玉拉住了袖子,告诉她生吃不好吃,有苦味,她就用开水先把柳芽焯了焯,放凉后加上香油、盐、葱蒜、醋等拌匀,这样一尝就没有任何苦味了,反而鲜美的很。等菜馍和凉拌柳芽端上桌,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说明天再去摘些柳芽回来,做成别的东西吃。段智仁这时又告诉他们多食柳芽可以清热明目,柳芽还可以泡茶喝,他们的兴趣就更大了。
 

二十二章 分清香与臭
更新时间2012…1…5 20:44:21  字数:2009

 晚上高氏回来知道了他们明天要去柳树林里采柳芽,也兴致勃勃地要一起去。第二天吃完早饭,一家子带着事先缝好的两个布袋子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路上有村人问起一家子干什么去呢?他们说是采柳芽去,别人疑惑不解,说柳芽苦不拉几的采它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