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种田难为 作者:花开常在(晋江vip2014-06-23正文完结)-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尹氏首先不同意,当即训斥道:“种那些有啥用?我可不允,你们别饭没吃饱几天,就琢磨那些有的没的。”

    尹氏的反应没有出乎意料,今次来田老三夫妻俩也没打算一句两句话就令爹娘接受。

    之后,田老三把自己的具体计划说了一通,那片山头改为买溪水旁相邻的两个,而田地买他十几亩,凡此种种,一一耐心的说与两个老人家听。

    田老汉已经松动,尹氏依然不赞同,不过细细想了一番,田老汉拍板道:“孩子们有自己的主意,咱们就别干涉了。回头我与里正他们说一通,你既然想买,我就帮你掌掌眼。至于果树,回头我也给你去山里面挖树苗。”

    反正三房在县里赚了一笔钱在村子里是藏不住的,他们主要是把钱合理的用完它,乡里乡亲的也就不会那么多事端了。

    既然征得了爹娘同意,田老三与周氏做起事来果然方便很多。

    对于买牛的事,田老汉很上心,天还乌黑黑的,就跑过来敲三房的大门,田老三匆匆洗了把脸,就跟着往县城里去。

    春耕前期,农户们去年培养的小牛仔,刚好长了一岁或者半岁,正是卖个好价钱的时候,相应的,想买牛的人选择性也多了,可以慢慢的仔细挑选。

    田筝他们午饭还没有做好了,就见自家爹爹与田老三牵了一头精神头十足,跑起来虎虎生威的黄牛。

    作者有话要说:不好意思各位亲,最近时间总也调不过来。

    这章可能写出来,很多人会觉得圣母。不过蠢作者实在想不出更好的解决办法啦,我觉得家里有那么多钱,不能一点也不给父母,且孝顺一下父母是应当……总之问题父母都会帮着解决吧。

 第65章

    “爷爷;爹,这是咱们家的牛吗?”田玉景兴匆匆的问道。

    田老汉牵着牛绳子,一张黝黑而布满皱纹的脸上难得舒心的开怀大笑,道:“是咱们家的,阿景你记得了;爷爷把牛交给你了,可要好生照顾它。”

    田玉景眯着眼睛,脆生生的答道:“嗯!我会的。”

    田老汉舍不得放手;一直把牛牵进三房院子里;当初建牲口房时;就多建了两间,此时还有空置的,正好挑了间最大的给黄牛用。

    新来的黄牛有点不安,哄了一会儿才进了它的牛棚。放下绳子,田老汉就吩咐道:“去个人把干净的稻草弄来,给咱们家牛的新家弄的干净些。”

    田叶带着田筝就去茅草房里弄了些去年秋收时留下的稻草,田老汉布置完,来回转了好多圈,才准备回祖屋,临走前,还不忘吩咐道:“你们别忘了明早牵牛出去吃草啊。”

    田老三呵呵笑道:“爹你尽管放心。”

    等爷爷走后,田筝才道:“我爷爷这也太不相信咱们了吧?对了,娘,咱们的牛是公牛还是母的啊?”

    周氏也对着黄牛仔细瞧了好一会儿,笑道:“是母牛,听你爷爷刚才说有一岁多了,你们姐弟用心些养,回头长大些还可能产小牛犊呢。”

    马上要春耕了,之所以不买那种几个月半年多大的牛犊,因为现在就可以教牛学耕地,学会立时就能让牛犁地,且母牛可以产仔,一直比公牛受农户欢迎。

    尽管知道牛牵回来时,在路上已经喂饱,田玉景得了爷爷的吩咐,心中升起了责任感,午饭没吃几口,就闹着要去割青草喂牛,最后三姐弟一起背着竹篓子,有人割青草喂牛,有人打猪草喂猪……

    田筝低头盯着脚上沾满露水烂泥的鞋面,手掌中长出来的茧,深深的觉得自己已经是土生土长的农家女了。

    自从家里把香皂方子卖出去,留了些家里用的,赵掌柜把他们家之前的存货一块收了,如今不用紧赶慢赶的做香皂,日子只剩下做家务,还有做力所能及的农活,生活很是平静无波。

    张木匠家顺利与燕脂坊牵上线,这笔钱不大,也是一笔稳定的收入,张木匠一家特意寻上门来好生的感谢了一番,对于他们送的礼,周氏豪不做作的收下来。

    留了一顿饭,张木匠家才告退。

    田筝也是偶尔听爹娘闲聊时,才得知田老三与周氏居然私下送了五百两的银钱给爷爷奶奶收起来,当时不免咋舌,爹娘这样太大方了吧?

    要知道,鸭头源村的村民,可能大部分人一辈子也见不到那样多钱,而爹娘居然一声不吭就送了出去。

    田筝心里莫名的有些不畅快,像二伯二伯娘那样的人,你给他再多钱,他难道还会嫌弃多?别到时候助长了他们不劳而获的心思,以后三房再赚了钱还得分给他们?

    若是这般,还有完没完呢?

    田筝理解不了爹娘这样做的用意。不过接下来的日子,不论是买牛,还是买山,老田家几房人倒是都没咋闹腾。

    反而是大伯娘黄氏得知三房买山,她的想法一样是买山有啥用途?还不如老老实实买几亩田,便过来苦口婆心的劝解了一番,道:“阿琴,你和老三这想法可不行,赶紧的打住罢,你若买田地,我回娘家打探一遍,看有谁愿意卖。”

    买田地除了去县里找牙行,但是牙行要抽取一定的佣金。为了省下这一笔费用,老百姓们有卖田地的人家,都是私下递消息,想买的自然会寻上门。

    不过非遇上灾祸、举家搬迁等等之类的大事,一般人很少卖自家田地的,这都是要等机会的事。

    比如,周氏与田老三在村子里面打探了一番,就没有一家人乐意卖的。

    黄氏娘家洪塘村耕地面积比鸭头源村还多,到处问问,她想兴许有人乐意卖呢。于是就特意跑到三房门前告知一声。

    周氏表示感激后,还是道:“大嫂,老三他打定了主意买山,我也没办法改变,还是走一步看一步罢。”

    见三房夫妻俩都不听劝,黄氏无奈的叹气道:“爹娘也由着你们,唉……真不明智,不过你们既然决定了。若是要修围墙,我喊阿乾、阿程过来给你们帮忙。”

    自己这大嫂虽然说不上多大方,两家关系目前还挺融洽,周氏有啥理由拒绝对方主动帮忙?于是笑着道:“那就多谢大哥大嫂了。”

    几日后

    说买就买,一天大清早,田老三买了几斤猪肉,还有一副猪大肠回来,周氏早早就开始拿了草木灰清洗,准备大展身手弄一桌子好菜。

    田筝一看这架势,就知道要请人来家里吃饭了。果不其然,田老汉、里正田守光、还有三爷爷,并田老大都家来了,几个汉子匆匆吃了早饭,就往山上去。

    主要就是丈量山地,一直忙到日上三竿,才把所有的事宜弄完。

    灶房里,刘氏匆匆送了一板新鲜豆腐来,笑着道:“今儿煮啥呢?我这豆腐刚弄完,该不会送来不及时罢?”

    “哎!正是及时雨呢,我还嫌几个菜式太寻常了,四弟妹待会留下来吃饭吧?”周氏接了豆腐,客气的笑着道。

    刘氏赶紧摆手,道:“我还急着赶回去,还得往夏园村送一桶豆腐去。哎呦……就不留了。”

    等刘氏出了门,田筝蹲在土灶旁,看着桶里面活剥乱跳的小鱼仔,那是刚才二伯娘胡氏送来的。心里一直纳闷,这伯伯叔叔们咋一个个那样大方了?書  快   電    子   書

    田筝问道:“娘,这豆腐四婶有收我们家钱吗?”

    周氏准备做一道肉沫酿豆腐,此刻正用刀背剁肉馅,听了就笑道:“你小孩家家的,老是计较着银钱之物干啥?你四婶既然送来,当然不会收咱们的钱了。”

    刘氏有那样大方?田筝撇撇嘴,当初豆腐坊刚刚开业时,刘氏第一天送了盘豆腐来,还拐着弯儿问要钱呢。新鲜出炉的豆花,他们三姐弟去吃,一碗还收了一文钱。

    更别说胡氏那老抠门,总之,家里气氛很是怪异,捉摸不清啊捉摸不清……

    再捉摸不清,田筝家还是顺利把村尾的两个山头买了下来。两个山头一共有五十多亩地,花了不到两百两银钱,即便如此,在村子里面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大家都说田老三一家不会过日子,有这样多钱买了两个啥也没有的荒山。每每如此,田老三与周氏只能呵呵笑着应对。

    山头上目前都是些小灌木,要整理完全,也得等春耕之后。

    趁着还没有忙起来,田老三与周氏就带着孩子们在自家山头割灌木,割好了就用藤蔓一垛一垛的捆绑起来,留着以后当柴火烧。

    上午干了一天活,下午就被允许在家里做些轻省的活计。

    田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