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出庶出+番外 作者:潇湘碧影(晋江2012.05.15vip完结)-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年头出门一趟跟自虐似的,湖南湿气重,何况还是走水路,北方人绝对适应不了,路上一定要即时祛湿。所以祛湿的物品一定要带好!还有一路上未必能买到米面,必须带足够多的口粮。好在天气比较冷,腊肉条什么的保存好点的话应该能撑到目的地。好在京杭大运河比较威武,沿途补给站应该不少。重点是要预留进入资江的物资。

  再有,当妈的都知道,如果是两口子出行,没准一个旅行包就解决了。但一旦带上小孩,ORZ,没有两大拖箱,根本不可能。古代就更加了,一路上要做衣服的棉布,针线家伙,专用的碗筷,DIY的保暖瓶,山寨热水袋,常备药品,林林总总,光两个孩子的东西就占了八口藤箱。古代出行,真是太忧桑了。啊!对了!沿水容易风湿啊!艾条!!必须的!一定要带足一箱子!务必不能出现在路上买不到艾条的悲剧。等收拾完东西,罗衣对观看沿路风光的期待,已经降至最低。

  二月初一,诸事皆宜,大吉。大太太配了一个马车队送她们上船,原本打算直接送两辆马车的,但罗衣怕中途马挂了,还不如到接近目的的地头再买。横竖赶路用不上什么好马。何况还有孩子呢,便是好马,也只得慢悠悠的晃着。因此好言好语谢过大太太的好意。大太太又怀孕了,更加坚定了孩子要有出息的想法。儿子被塞进范氏书院,她对罗衣的感谢得用滔滔江水来形容。罗衣倒不好意思了。

  京杭大运河并不是直通南北,有时候还得往北走,好在大部分时间是往南的。作为人工河流,它不像长江那样有太多的天险,偶或一段还激流浪花滚滚。总的来说比较平稳,沿河服务也比较成熟。罗衣他们带的米面尽可能的沿路补充,家里带出来的反倒压在舱底,以备入了资江以后才动用。

  罗衣一共包了两条船,一条容仪带着幕僚以及男仆住,一条罗衣带着孩子女仆住。停靠在案或者避让他人时,容仪依靠着船板来回窜,倒也方便。船主姓赵,其妻便称赵大嫂,育有二子一女,皆随船生活。常年在水上讨生活的人经验十分丰富,把罗衣一家照顾的很妥当。

  行船比想象中的要稳,一摇一晃也挺有规律,有点像火车的感觉。比罗衣上辈子小时候回父母老家坐的小木舟稳当多了。

  琼英快到5周岁了,按此时的说法已经算是六岁多。针线已经启蒙,在家时便让她替弟弟做口水搭子、套袖、围裙之类的简单物品。因为做了就能用上,要求也不高,十分能提升孩子的兴趣。可是现在在船上呀,说是不怎么摇晃,可总是不如平地。这种时候做针线,要整出个屈光不正来,眼镜都没地配去。索性姐弟俩撒欢的玩吧,到了地头可得立规矩了。

  每日早起,容仪从罗衣的船上过度到自己的船上,由范世俊友情推荐的幕僚+范家族人联合恶补县令基本注意事项。天气太冷,罗衣没法带着孩子们去加班散步,实在太容易着凉。便只在屋子里呆着。

  为了避免琼英学过的知识还给她,再动不得纸笔之时。由罗衣做人形复读机:“云对雨,学对风,晚照对晴空……”每日念一遍,念多就记死了。

  虫子已经会吐字了,也跟着念:“云噗嘘,啊啊额~呜呜呀呀古……”边念还边跟着节奏扭屁股,直把罗衣和琼英笑的打跌。

  虫子那笨蛋还以为母亲和姐姐夸他,更卖力了。

  赵大嫂进来问安见到此景,便奉承道:“到底是太爷家的公子,这才多大啊?真聪明呢!”

  罗衣笑笑:“小孩儿喜欢节奏罢了,不值什么。”

  赵大嫂一脸艳羡:“太太也是才女,读的一串一串的,我们听不懂,却也知道是好话。”

  罗衣但笑不语,这年头识字的不多,一方面固然是经济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实用性问题。一个船娘,就是识字又有什么用呢?没用的东西,花那么多经历和财力,纯属找抽。也真只是她们这种顶着“书香门第”四个字的女人,才有钱有闲,学的做个消遣。正想转移话题,赵大嫂又道:“小姐好模样,又识得字,日后必定凤冠霞帔!太太好福气。”

  罗衣笑笑:“赵大嫂过奖,女孩儿还是要针线好才是正道。我前日见了你家大姑娘,可扎的一手好花儿。”

  赵大嫂忙挥挥手:“太太才是过奖,我们没见过世面,哪有什么好花儿。”虽这么说,但脸上的笑容却加深了,心道这位官太太倒是和气。

  “你们惯常走南闯北,才是见过大世面呢。我们从小在家里圈着,头一回出门,看什么都稀奇。赵大嫂可有什么新鲜故事没有?说与我们听听,路上也好解闷。”

  此乃赵大嫂捞打赏的最佳途径,怎么会没有?官太太也好,商户家的娘子也好,在船上一走几个月,岂有不无聊的?他们恰好一路上见到人多,听的故事也多。同事之间还有八卦,还有宝贵的经验交流。简直要多少有多少,估摸着秦淮八艳这种广为人知的故事中,就有他们的功劳。

  京杭大运河上,就要走一个半月的时间,这还是日夜行船,速度算快的。罗衣在船上关的发疯,每日安排背书,与儿子做游戏,跳棋五子棋,听故事等活动。但是依旧无聊。最后沿途补给的时候,连投壶都被她整出来了,算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又趁着杀鸡,攒了好些鸡毛做了毽子,这才总算找到事做,解脱了。

  赵大嫂差点惊掉了下巴,干笑:“太太真是……好才情。”

  罗衣正踢毽子呢,稍微有点气喘:“赵大嫂可别说出去,这个也就关起门来玩一会。”

  赵大嫂听到这话才没吓的那么离谱:“也是,行船无聊。”

  罗衣并不是很顾及别人眼光的人,说真的90后独生子女,不唯我独尊就算客气了,多数都追求张扬华丽,活的那叫一个多姿多彩。这么多年再磨砺,还不至于动摇她教育的根基。只是官太太关起门来踢毽子,被人当八卦传送总是不好,便道:“也是为了身子骨,常年不懂容易血气不畅。不说其他,生孩子便艰难。”

  赵大嫂恍然大悟:“也是,我常听大户人家的女眷闲话,竟有好些生育不佳的。”说着暧昧的一笑:“多子多福呢。”得,这位把这个当成生儿子的秘方之一了。

  罗衣还愣是没听明白,只道:“我常见家下人以及庄子里的佃农难产的极少。便是她们惯常走动的缘故了。”

  “原来如此。我们不大通,还当并不是人人都有太太这样的好福气呢。”赵嫂子有些不以为然,坐着不动尽享福,哪来那么多不好呢?这位太太是没见过累出的病吧?

  罗衣笑笑,要说人民的思想愚昧,那也的确。当年她随父母回乡下老家,那都21世纪了,很多不符合常规的禁忌依旧流行。这种人是说不通的,再者,你凭什么动摇别人几十年的认知?万一自己说错了呢?谁又知道传统真愚昧了?她印象十分深刻的是,有一阵子流行“母乳不如奶粉好”的说法,那也是新话题。结果呢?有时候所谓的新思想,还真就不如千百年的东西可靠。

  看着赵嫂子明显不大信任的表情,她也没有太多的解释。只再三嘱咐不要说出去,原本被人看见也算意外,她可不想在这上头做推广。赵大嫂也的确算见识多广,平日说的笑话,大多数不涉及官家内情。最多说说谁家小妾的八卦。民不与官斗,大嘴巴没有好下场。她才没傻的四处嚷嚷官眷**呢,又不是活腻了。

  等罗衣用打发时间的毽子顺便减肥成功后,他们终于进了长江。别高兴的太早,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77到达

  理论上来讲,长江属于大江,除了天险的那几段,中下游还是比较平缓的。但它再平缓也比运河晃。运河上晕船的,吃几贴药含片姜,过阵子也就没事了。在长江上,不知道是不是逆流的缘故还是经期的缘故,总觉的船晃的十分厉害。罗衣彻底被晃萎了,饭也吃不好,背书更加没精神。容仪差点急疯,要知道罗衣本身身体十分威武,偶尔感冒躺两天便好。容仪也习惯了。没想到这都四五天了,还是这样,洗脑群(幕僚那条船)也不去了,只在罗衣的房间里打转。

  罗衣心情倒是不错,看吧,他知道疼亲妈,就是不混账了。这会儿果然也开始疼她。朽木虽然雕不出亭台楼阁,长出蘑菇也是值钱的嘛!所以,罗衣也没装X的把容仪赶走,而是索性赖在容仪怀里撒娇。

  两口子嘛,那是处出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