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有户农家 作者:木儿呆(起点大封推vip2014-08-15完结)-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正媳妇李氏听着方氏这话儿,倒是不以为意。“大姐,你也别想那么多,这事儿好歹总算是过去了,咱最怕的不就是没个头吗?咱也往好的地方想。”李氏自个儿也有三个儿子,对三个儿子都是一般疼,孙子孙女也都一样对待,在于她看来,实在是很难理解唐大海的娘江氏的做法。这不,一听到方氏说些自责的话,倒是听不下去了。

    “唉,有什么好说的呢,这都是命啊。我现在也不盼着什么了,只求着他们日子能自个儿过起来。”方氏无奈地摇摇头,“我这闺女家,没个地儿也不算那么个事儿,明年一家子吃喝就要没个着落了。我也实在是不忍心看着自己的闺女,自己的外孙外孙女吃不上饭。这不就来拜托里正了。”

    李氏看了眼里正,这一时间不知道怎么答了,也不知道这唐大海的岳母今儿个是特意来干什么的。“大姐,有事儿你说,能帮的上忙的,村里的都愿意帮忙的,谁家没个事儿的。”

    方氏也知道自个儿说的有些不清不楚了,倒也索性说了起来。“我是这么想着的,我打算就在我闺女家住个几年,我也老了没个几年了,我也真是不放心他们。不过我也会守着咱村的规矩的,断不会破坏咱村的规矩的。还有,就麻烦里正帮忙问问,咱村有没有谁家的地儿要卖的?我和她大姐和几个哥哥,一人凑了些银子,打算给大海他们家买点地儿。怎么也得让他们撑撑过去。这往后的日子也看他们自个儿了。”

    李氏听着方氏居然会愿意拿出自个儿的钱,给一个嫁出去的女儿买地,倒有些真心敬佩方氏了,毕竟向方氏这般看重闺女的老人不多。“大姐,你别急,我好像听说过有要卖地的。当家的,你给大姐说说。”

    “你这婆娘,看你急的!是这样的,咱这村子,有好些地都是别村人买的,这不刚刚收割完,就有河口村的王姓的人家,托我问问咱村有没有要买地的。说起来这地儿是连在一起的,四亩中等水田,不分开卖。好像也就在唐大海家的前面点。”

    “四亩中等水田啊……听这么说起来,好倒是挺好的,不过我们没那么多的银子啊。”方氏有些犹豫。

    “好什么呢,那地儿虽说是中等水田,但是离得那些个芦苇丛比较近,稻子快熟了,一家子就得天天守着这稻田,就算是守着了,也多少都被野鸭子吃掉点儿。这老王头,才急着要卖这田,他家又不是咱村的,每年收稻子,这老王头是想哭都哭不出来。”李氏听着里正只挑着好的说,便有些不满意了,人家方氏为了闺女一家子能拿出棺材本来,这可不能害了人家一家子。

    “唉,你这老婆子!他这地儿,虽说是中等水田,不过离着河近,都快抵得上上等水田了,只是老王头的家不在这儿,所以才没办法天天守着。大海家,又不一样,就在院子前不远,最多也就苦个几天,收完了也就好了。算下来还是划算的。这不,虽说中等水田6两银子一亩,咱村的价格已经算低了,照这情形看,这老王头,可能5两银子一亩都会卖的。”

    “那倒也是,这地儿倒真还算是不错的。只是稻子快熟时,野鸭子抢食。如果那地儿不要求一起卖,可能一亩亩地更好卖了。咱村条件都不怎么好,谁家也没办法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银子。”

    方氏辞了里正,李氏,毕竟买地儿是大事,可马虎不得,说是回去跟闺女女婿商量一番。

 第三十六章 地契终到手

    炊烟袅袅地小河村,不时地传来几声吆喝声,吆喝着鸡鸭归巢,叫嚷着娃儿归家吃饭。

    夕阳慢慢地坠下,唐大海离开热闹地村子,朝着村尾走去。

    唐大海远远地便听见自家的小院子,阵阵笑声,这是多久没有听到过了。

    夏竹见着唐大海归家,急急地拉着唐大海去见了方氏。“爹爹,姥姥今天有去问哦,有四亩地,都等了你一天了。”唐大海摸摸夏竹的头,自去找方氏了。

    “娘,怎么样?咱村子里有地吗?”唐大海也惦记了一整天了,自家村子里没有地的话,还真不知道应该不应该搬家了,总不能一家老小就等着村里人卖地。再说了,村子里谁家不指着几亩地过活的,没有个万不得已,没有卖地的。

    方氏招呼着春兰,将菜都端上。“别急,咱将菜端出去,一边吃一边说。咱庄户人家,也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什么食不言寝不语,咱都用不上。”唐大海瞧着方氏的心情似乎很好,想来也应该有好消息,倒也不急着问了。伸手端过方氏手里的一大盆的大骨头汤,朝着屋外的方桌走去。方氏对于这样的唐大海是满意的,没有穷讲究,脏活累活都愿意做,端菜盛饭也会做,可能外人瞧见了会指指点点,但是对于方氏来说,自个儿的女婿这般,是可疼自个儿的闺女和她的孩子的。

    一大家子,团团围坐在方桌上,热闹极了。

    文佑嚷嚷着今儿个又捡了好多野鸭蛋子,再攒个几天,便可以去换钱了。

    文弘咽下一口干饭,一脸满足。“娘,野鸭蛋子咱家有很多了,不要那么省了,咱自个儿也要吃的,姥姥大姨都在,可得吃得好些,我和小弟天天有捡。”

    “是啊,孩子娘,娘和大姐难得在咱家,你可别省着这几个野鸭蛋。也别尽让大姐出银子买肉。”唐大海附和着。

    “大海,我今儿个去了里正家,这不是去问问村里有没有地要卖的吗?”唐大海点点头,紧张地等着方氏接下来要说的。

    方氏见着唐大海放下了筷子,一双渴望地眼神看着自个儿,微微笑了。“里正说了,有是有的,大概有个四亩中等水田,不过是连着一起卖的。”

    “四亩中田水田?会不会太多了?咱可没有那么多的银子啊;总不能24两银子都去买了地吧?”唐大海一听四亩中等水田,不由地两眼放光,一想到24两大概都得买地了,又不免有些丧气。“到时候万一有个急用,连个一两银子都拿不出,又要四处借银子了,搞不好还得将地贱卖了。”

    “嗯,你有这个考量也是对的。”方氏点点头,“不过里正说了,那块地可不能按照村里的平常的中等水田的价格算呢。”

    唐大海猛地一抬头,期望着从方氏口中听到自个儿想听到的消息。

    “呵呵,你也不用这么看着我。听说,那块四亩地儿,是隔壁村河口村的在咱村买的。说起来你应该也知道,就在咱院子前边点路,咱吃晚饭去瞧瞧。”方氏招呼着赶紧吃,吃了便一起去瞧瞧,虽然她们今儿个已经看过好多回了。

    唐大海扒了把饭,想着自个儿院子前的几块地儿,确实有些是河口村的,河口村的村民生活地比小河村好太多了,离镇子也近。

    一家子呼啦地站在水田边,唐大海指着靠着路边的一块四亩地的水田,“应该就是这块了,不过往年听说收成都不好,那河口村的可每到收稻子的时候,都是哭丧着脸的。”

    “我想着你们里正也说的有道理,那河口村的到底没有办法天天守着这水田,毕竟他家不在这个村。一家子全来这守着也不像个样儿。”方氏毕竟也不太在行,只是重复着里正说的话儿。

    吕氏想了想,“孩子爹,好像是没怎么听说过,咱村的哪家像那河口村的这块地的,收成这般少的。”

    “那倒也是,咱村的地本就比别的村子便宜,因着稻子快熟时,成片的野鸭子飞来抢食,那时候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守着这水田。那块地儿好像是李大娘家的,因着他们家是后迁来的,所以这地也就在这村子外围了。听着好像收成还过的去的,只是守粮的时候苦些。”

    吕氏对着唐大海说着,“咱家都不是怕吃苦的,只是怕这一年到头苦下来,这稻子都被野鸭子给抢了,这可怎么是好。”

    唐大海摇摇头,“李大娘家能守得,咱家多问问李大娘家有什么方法,想来也一样能守得,最坏的不过请人帮忙守几天。只是这水田价儿可能不会太低。”

    “稻子快熟了,你们让人去传个信儿给你大哥他们,让他们来帮个几天,就对付过去了,一年也就那么几日。谁家都是这样的,对你们大哥他们,也没必要觉得麻烦他们了,他们能帮上你们的忙,也都乐意的。”方氏开口了。

    唐大海握了握拳头,“娘,你说这地儿,大概会多少一亩啊?”

    “这我也不清楚了,听里正的意思,咱村的中等水田照理是6两一亩,听他的意思,好像这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