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有户农家 作者:木儿呆(起点大封推vip2014-08-15完结)-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好像没跟你娘她们说什么……”严之初问得有些忐忑。

    “嗯,没说,没什么好说的!是我跟你过日子,冷暖好坏,个人自知。再说,相公你也对我挺好的啊……”唐秋月扬起笑,满不在乎地说道。

    “你多忍着些大嫂他们,那宅子也快不够住人了,我想个办法把家给分了,到时候咱住出来……不过可能就是,啥也分不到。”严之初也不知道为什么对这个新婚的娘子说了这么多。

    “那有什么关系,你看看我二叔他们,就是分家出去的,啥都没有,现在可不晓得挣下了多大的家业……”唐秋月劝着自家相公,其实她要的,一直就不多。

    可能,许久没人说了,严之初还怕唐秋月会反对。以前,他说的他想的,家人都是嗤之以鼻,日日让他读书,去考举人。

    他家,其实,根本没表面看起来那么的光鲜,这么些年,光他们兄弟俩读书的花费,就不知道有多少了。大哥还是没消停的,真当自个儿是秀才老爷……经常地出去,吟诗作对,标准的一个秀才作态……

    他娘,早就开始典当早些主家赏下来的首饰。这回,要不是李府给他说了人家,赏下了金银首饰,外加二十两银子,他家恐怕又要到曾经的主家那儿磕头,说些好话去了,赏下点东西,然后去当了,让大哥挥霍。

    “对了,你的那些个嫁妆可要收好了,千万不能给了娘和大嫂他们……”难听的话儿严之初也说不出口,毕竟都是自家人。只是他与他们不一样,他们眼里恐怕自个儿也是个另类吧。

    “那婆婆要了,我就说没有嫁妆?”唐秋月不明白怎么就说到了嫁妆。

    “嫁妆单子,娘那儿都有,怎么会没嫁妆!”严之初没好气地说道,不过又欢喜有人能听他的了,他也能替人好好打算打算。“回去把你的嫁妆都给我,我替你收着,说不准,咱分家了,就要靠你的嫁妆过活了。”

    “那个,我有事儿瞒着你……”唐秋月小声地说道。

    话落,就见严之初瞪着自个儿,唐秋月忙着说道。“也没什么事儿,就是,嫁妆单子上只是写了一部分。娘说,钱不露白,不晓得你家咋样的人家……”

    这个实心丫头!实心包子。

    嫁妆单子上,只写着田氏给她准备的那些嫁妆。

    吕氏和其他人送的,都没有写上去。唐秋月板着手指头,一一地说着。

    严之初没想到,

    这才三日,要是自个儿是个忘恩负义的,准拿了她的嫁妆让她去墙角哭去。

    “呼……跟谁都不能提,爹娘他们都不许,说了我就把你一个人扔到角落里去,还不给吃的!”严之初凶巴巴地说道。

    “噗嗤,相公,你不像那种人……”唐秋月笑着说道。

    这对新夫妻在马车里,人越靠越近,心也越靠越近。

    进了李府,丫鬟去通报了。“夫人这会儿正在忙着呢,这都月末了……”言下之意,不方便见。

    “劳姑娘跑一趟了,我和内子就在这给夫人磕个头了……”说完,跪地磕头。唐秋月也学着样磕着。

    李二夫人照例赏下了不少东西。

    “你这实心的,磕头还能磕青了,又没人让你下死力地磕……”严之初拉过唐秋月,给她揉揉额头。“这些个东西,可有喜欢的?”

    唐秋月摇摇头,只是又被严之初抓住了。“别动,揉揉散……那我随便给你挑个几件首饰,其他的都给娘他们了。”

 第一三四章 上梁抛馒头

    过了农忙,吕氏去保国寺挑了吉日,好上梁。

    房顶有梁,家中有粮,房顶无梁,六畜不旺。足以可见,上梁的重要。命根子。

    早在去一个月前,唐大山就跟夏木匠等十几人一道进了山去,进山去选梁木。

    梁木,必须是杉木。杉木作梁,既不易腐朽,又少受白蚁蛀食。这房子一住就是几十年的,必须得耐久。

    梁木,要选笔直参天,枝繁叶茂的杉树。树龄倒不是越长越好,应是不长不短,合适就好。树形要从下到上大小尽量一致。所选的梁木,四周要长有许多小杉木,越多越好,寓意着多子多孙。如果是独木一根,则其他的都对上了,也不能选用。

    好兆头,好盼头。

    唐大海将选好的梁木,系上红布。

    砍伐梁木的时候,不能破坏周围的小杉木。

    “大家伙儿推着点儿,要往这个方向,南方,要往南方倒!万万不能朝其他方向倒的!否则就白费了功夫了……”夏木匠大声喊道。

    “好咧……”齐齐应道。

    一斧头一斧头地砍树了,快被砍断了,就由一个人朝着一个方向砍。

    “感觉差不多了,朝着南方推推看,能不能推倒了……”

    又砍了一斧头,“轰……”

    “行了,正对着南方……”夏木匠很是满意。“大海兄弟,这红包有没有准备好?”

    “喏。在这儿呢,你要是不提醒我,我还不知道有这讲究呢……”唐大海掏出红包,放在手掌上。

    “放在这树桩上吧……”唐大海依着吩咐,将红包平放在树桩上。

    十几人合力抬了梁木下山,浩浩荡荡地往山下走去。

    招宝山的外围,没有合适的杉树,很多时候。都得进了里山,才能挑到合适的。而梁木又马虎不得,是以,一般都是十几人进山找梁木。

    吕氏早在院子里准备好了,饭菜,等着唐大海等人的归来。

    酒足饭饱,吕氏一个个地给了红包,送了他们出门。虽说包得不多,但是还是很客观了。一个红包包了五十八个铜板。

    连动工制梁的那一天,都要挑选吉日,夏木匠要先点三支香。再放二响鞭炮。才能开始制作。

    夏木匠砍掉梁木的前后部分,只留下中间。在制梁的过程中,是不允许人从梁上跨过的。

    是以,近些日子,吕氏跑保国寺倒是真的勤快,香油钱也贴了不少。这选梁、制梁、祭梁、上梁都得选日子。

    祭梁。是上梁前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工匠们将两端挂上红绸的正梁抬进新屋堂前放置好。

    吕氏在供桌上早早地摆上了祭品。 供桌上摆着猪、鱼、鸡、鹅、蛋、豆腐、香烛等祭品。猪是“全猪”有些人家,就用猪头一只,猪尾一根,意即全猪。唐大海家倒是实实在在地一头猪。 毕竟,可能这一辈子就这么一次了。唐大海倒是慎重得很。

    这祭品早早地开始打算了,深怕漏了什么。倒是跑村里问了好多懂规矩的老人。

    祭品上,用黄纸贴了一副对联,上书“上梁欣逢黄道日,立柱巧遇紫微星”。这是祭梁常用的对联。

    只是,唐家还特意请了祭梁师。这村子里的起房子,基本就是木匠、瓦匠代替了祭梁师,只是说着好话,早早地行过祭拜。

    祭品摆上,只瞧见祭梁师拿了大大的酒壶,嘴里唱着上梁词。边唱边用酒壶浇酒,从梁头浇到梁尾,速度很慢,滴出来的酒倒是不多不少,匀称的很。

    “一祭梁头,万里封侯;二祭梁尾,宝贵到底; 三祭梁腰,彩带飘飘;四祭梁肚,千年万富。 一祭祭上天,祭了鲁班祭神仙……房梁升至栋梁口,金银财宝贯满斗。”

    村里人新奇地听着这上梁词,这倒是从没听过的。

    “这还从没听到过这么好听的上梁词呢……这唱起来比说得好听多了……”

    “可不是嘛,我还是第一次听到呢。听我家公爹说了,钱举人家上梁时,也有上梁词呢……”

    “大哥,你也学些来,你唱得倒还真不错,可惜我是个不识字的,这些东西听着好听,我倒是一个都记不住……”夏木匠的弟弟夏瓦匠笑着说道。

    “我们一母同胞,你记不住,我就记得住了?”瞪着眼。

    夏竹倒是没听出来,这上梁词哪儿好听了,都是好话就对了。唱完了上梁词,接下来是拜梁请神。

    “东家,可有属龙和属虎的?”祭梁师问道。

    唐大海早就找好了属龙和属虎的两个后生。

    祭梁师朱笔点梁的两端,为“点梁眼”。点梁之后,由两位生肖属龙与虎的人,按左青龙、右白虎的方向将梁升起,通常只是意思意思地举一下。

    “上啊,大吉大利!”用绳子拉梁慢慢上柱端,梁的东端应高于西端而上,因东首为“青龙座”,西首为“白虎座”,白虎要低于青龙。

    “上啊,大吉大利……”小河村大半的人都来了唐家,围着看上梁。

    鞭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