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女书商 作者:千年书一桐(起点女生网首页大封推vip2014-07-03完结,清穿)-第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麦香听了笑笑,她也习惯了这样,家里人也都习惯了。

    “对了,麦香,说到这个,你家麦黄转年也十三了,你想给她找一户啥样的人家?”李氏换了一个话题。

    她知道,麦黄几个的事情,肯定是麦香说了算,就凭赵氏那糊涂劲,没准会把孩子耽误了。

    “这个,我还真没想过。”

    麦香倒是知道,里长家的白娘子还惦记着麦黄。那个胖墩这两年在城里念书,麦香也不知他现在如何了,再说了,胖墩也才比麦黄大一岁,今年才十三虚岁,还是一个孩子,怎么成家立业?他拿什么来养家?

    只是,在麦香的眼里胖墩不是一个好人选,可是在麦黄心里呢?毕竟这是麦黄的人生,想到这,麦香又纠结了。

    次日,雪停了,门口的大雪足足有半尺多厚,一时半会是化不了。麦香想了想,反正这报纸也不挣钱,永恩那边又一直没有消息,这天又这么冷,出版社那边也没法干活,不如早些给大家放假,还能省下些煤炭来。

    想到这,麦香打发白杨去了一趟出版社,把帐本都抱了来,麦香亲自把帐拢了拢,让管事给大家发了工钱和红包,便打发工人们都回家过年了,反正离腊月也就十来天了。

    这天,好容易见天晴了,路上的积雪差不多化了个七七八八,麦香正打算去给这几家股东送银票,只见纪晓岚上门了。

    “师傅,你老人家可真灵通,知道我正要给你送银票去,你就自己找来了,倒是省了我跑一趟。”麦香忙笑道。

    “我找你是有正事的,你少跟师傅贫嘴。”纪晓岚用烟袋杆敲了麦香一下。

    麦香摸着自己的头苦笑道:“师傅如今倒是添毛病了。”

    “我问你,你是不是做了一份手抄报托礼亲王送给皇上?”纪晓岚没有搭理麦香的耍宝,正色问道。

    “啊?师傅知道了?”

    “皇上把翰林院的人找了去,问大家有什么看法,还特地点了我的名。”

    “师傅,我给你添麻烦了?”麦香吓了一跳。

    她之所以找永恩没有找纪晓岚,就是担心牵扯到纪晓岚,纪晓岚刚入仕,根基也不稳,永恩就不一样了,永恩是世袭的亲王,加上永恩有几件功劳在身上,乾隆还不至于对永恩翻脸。

    “麻烦倒不是,我只是有些揣摩不透,圣上这么做的用意。”纪晓岚摇摇头。

    “那师傅是如何作答的?”

    “我,怎么也要给自己徒弟一个面子。”

    “那皇上的意思呢?”

    “正因为没有意思,我才觉得揣摩不透。”

    麦香想了想,问道:“师傅,你找翰林院的才子们写文章点评和注释,皇上知道吗?”

    《闱墨》第二期和第三期,在麦香的建议下,纪晓岚找了翰林院的几位同僚也参与到写文章点评和注释中,麦香也同样给了他们一份丰厚的润笔费。翰林院的官都是清官,那点俸银养家实在是捉襟见肘,只不过花几个晚上看几篇文章发表一下见解,便能拿到数十两的润笔费,这等好差事,谁不愿意接?

    麦香此举不光为自己的书铺挣了大笔的银子和名气,也为纪晓岚积攒了些人脉,毕竟纪晓岚也是刚去翰林院。

    “应该是知道的,这个事情不牵扯到朝政,只不过是为那些学子们积累些赶考的经验,皇上还不至于反对。说实在的,我个人觉得你办报纸的立意还是不错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可是皇上如果整天高坐在龙椅上,他如何知道百姓们心里在想什么,又如何能保证他的决策是如何真正为百姓着想,既不能为百姓着想,又如何做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同理,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如果百姓们都不知道皇上在做什么在想什么,他怎么替皇上分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皇上也是明白的。这个报纸,我倒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沟通机会,既方便了百姓,也方便了皇上。”

    “你就是这么对皇上说的?”麦香问道。

    “当然了,你师傅一向敢于直言。”

    “那师傅找徒弟的意思是?”

    “这不提前过来给你吱一声,如果皇上一生气免了我的官职,以后,师傅就真的要靠徒弟养了。”纪晓岚说完呵呵一笑。

    麦香听了翻了个白眼,摇头笑道:“师傅越发无赖了。对了,师傅,这个冬天,师傅校注几本经史子集吧,明年开春要用。”

    明年是乡试之年,这类书籍肯定受欢迎。

    “丫头,脑子转得挺快嘛。”纪晓岚也想到了这点。

    纪晓岚的烟袋杆刚要敲上麦香的头,只见枫叶进来说,礼亲王打发人来接麦香了。

 第二百五十章 “金山”

    麦香以为永恩找她是报纸的事情有了眉目,

    急急忙忙赶到王府,谁知永恩告诉她的是另一个好消息,《红楼梦》改编的昆曲已经得到太后老人家的首肯,可以对外公演了。

    麦香听到这个消息自然开心,这样的话,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石头记》,关注《红楼梦》,为麦香以后出书铺路。

    “姐夫,这是好事啊,你怎么看起来还有些不太开心?”麦香看着永恩郁结的眉心,问道。

    “没事,姐夫喊你来,就是想让你开心一下,我知道你最关心这个,我明日再打发人去接你先生,商讨一下具体事宜。”永恩扯了扯嘴角。

    “对了,姐夫,方才纪先生去我那了,说了报纸的事情。你别担心,反正我也不指着这个过日子,我只是想做一点事情,做不成也没有关心,我可以换别的。”麦香以为对方是因为这个为难,便把纪晓岚的话转告了一下。

    可是永恩显然不知道这件事,他笑了笑,说道:“妹妹别着急,皇上既然去找了翰林院的人,说明皇上是在认真考虑这件事情,妹妹只需耐心等待即可。好了,妹妹去找你姐姐说说话,我这也没有别的了。”

    麦香看了看永恩,见对方不想再说下去,便道:“正好我也要去找姐姐,我给姐姐送银子来了,厂子那边放假了,我把帐拢完了。”

    “放假?这么早就放假?”永恩显然有些吃惊,他知道麦香的印刷厂很挣钱的,这丫头一向很有生意头脑,他都不知道她哪来这些鬼主意。

    “今年冬天太冷了,油墨容易上冻,干起活来也不方便,还不如早些放假,还能省些煤炭钱。”

    “你那煤炭也不够?”永恩问道。

    “也不够,还有哪里不够?姐夫家煤炭不够?”麦香注意到了永恩的措辞。

    “我这倒不是不够,是宫里今年这一项增加了好多。银子倒是小事,关键是按照往年预备的分量,我担心今年有些不足,可是一时买不到好的。再者,今年冬天格外冷,煤和木炭都涨价了,听说京郊的那些小煤窑和小炭窑有些供不应求了,前些日子因为抢着挖煤冻死了不少人,皇上知道了大发雷霆,我估计城里的住户没准过几天该限量供应煤炭了。”

    京城大部分人家烧炕取暖还是喜欢烧煤。因为煤燃烧时间长。经用。当然了,煤也比木炭便宜。

    至于乡下人家取暖,则多半是用柴火烧炕,因为那个不花钱。直接去山里砍,麦香他们在乡下就是这么过来的。

    “啊?还有这事?我倒是不知道,我家的煤和炭是怀慈进国子监之前就预备好的。”麦香微微拧了拧眉,想起了李氏那天的话。

    永恩听了这话看了麦香一眼,笑道:“没想到那小子倒是一个心细的。”

    “对了,姐夫,这么说来,咱们的瓷器厂也要停工了?”麦香问道。

    瓷器厂一般都是用煤,炭火达不到烧瓷的高温。

    “我是打算到这月底也放假。”永恩用两手揉了揉太阳穴。他有一堆的难题,每年到年底了,宫里都要需要一批瓷器,除了自己用,还要赏赐给王公大臣。另外,除了瓷器,还有各种金属冶炼,哪个不是要用到煤?

    麦香知道他主管内务府,别看是个肥差,可是出了差错一不小心就要玩完,想了想,麦香斟酌问道:“姐夫,你还记得那年冬天我们去山西大同治瘟疫吗?”

    “当然记得。”永恩抬起头,有些惊喜地看着麦香,他知道麦香这话不会是平白说出来的。

    “那个,那个我上次在那里给大家熬药的时候,发现了当地居民烧的就是大块的煤炭,说是在那边的山上捡的,听说那边山上到处都是,姐夫,不如从那边买几座矿山,这样的话,以后不光京城用煤方便了,附近几个城市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