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东汉皇后 作者:江上余波(晋江vip13.3.11完结,随身空间,报仇雪恨)-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下诏,改舂陵乡为章陵县,世世代代免除徭役,比照高祖家乡丰邑、沛县的旧例,使章陵县人百姓不再担忧以后会再有徭役。
  本以为事情就此过去,偏生又生出了事端。

☆、65争鸣

  建武五年的旱灾蝗灾令才有些气起色的百姓生活又遭受重大打击;汉之各地方官员统计损失、上报于君;武将们或是征战或是屯边驻守;世家豪强们紧盯后宫位置、筛选族中合适的美女;刘秀又是减免徭役、又是下诏安抚,对于有些人的心思却是视而不见、没有任何明确态度,他自是有自己的打算;想看看什么人、会用什么态度方式站出来;更想探探那些人所能忍受的底线与他们的底细,同样是让他们自己暗中较量,之前的一抬一打也是借着形势试探一二,这也让有些人更加着急;一场君臣较量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暗潮汹涌着。
  十二月卢芳称帝;卢芳者安定三水人,为自己编造了汉武帝曾孙刘文伯的身份,说汉武帝曾为大汉和匈奴和好迎娶匈奴谷蠡浑邪王的姐姐为皇后,生了三个儿子,后来遭遇“江充之乱”,长子(太子)被诛,母后坐死,次子名叫次卿,逃命到长陵,三子名叫回卿,逃往三水县境内的匈奴属国(今宁夏境内),得到母舅族的保护,而卢芳便是这位刘回卿的后代,为汉武帝嫡系子孙(这货的yy水平自是令无数晋江作者汗颜⊙﹏⊙!),偏生这个谎言散布多时,令北地、安定等郡和北方各少数民族、匈奴部落不少百姓信以为真,后更始称帝,封卢芳为骑都尉、镇抚西陲。
  更始失败后,三水地区的豪强们经过协商,以卢芳刘氏子孙,宜承宗庙,乃共立卢芳为上将、西平王。罗芳为扩充实力,和亲羌人和匈奴,匈奴单于喜不自胜,派句林王率数千骑兵把卢芳接到匈奴境内于九原称帝,卢芳顶着假的汉室宗族身份便是做了匈奴的儿皇帝,攻下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五郡,并置守令,与匈奴联兵侵扰北边。
  刘秀虽然气恼,然此时尚抽不出手脚对付与他,之前收拾了投机的奸商,看着上报的损失依然是眉头紧锁,随着屯边开垦,耕种的土地虽是越来越多,可今年虽不至于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可也实在是损失惨重。
  刘秀再看先于奏报而来的密报,心中甚是烦躁,那些人占着土地,家中无不是存了多年的谷物粮食,他这里为着百姓温饱而愁,他们却是肆意发财……粮食,土地……刘秀于暗格中拿出一些简书,那会是让豪强们日夜不安、心惊肉跳的字眼,就这么置于明亮的阳光下,“王田”“私属”“盐铁”……刘秀虽然已是默记于心,眼中却仍是闪动着如捕猎一般的兴奋光芒。
  建武六年,又是过了一个少雪的冬天,春日依然少见雨水,可以预见这一年怕是又是一个旱灾年。
  皇帝下诏:“往岁水、旱、蝗虫为灾,谷价腾跃,人用困乏。朕惟百姓无以自赡,恻然愍之。其命郡国有谷者,给禀高年、鳏、寡、孤、独及笃癃、无家属贫不能自存者,如《律》。二千石勉加循抚,无令失职”
  广德殿中,欧芳正在面见君上,为的也是粮食之事。
  “陛下,今岁之状与去岁何其相似,臣恐今岁谷物依然欠收,今岁尤可以出郡国存谷,可明岁如何?且如今春播种子尚且不足,秋播该当如何?若收成依然不好,秋播更是短缺谷种,明岁……臣甚忧虑”且多地用兵,需要更多的粮草支应,关中冯异处便是粮草短缺,它地亦是不乐观,当然欧芳知道自己不说陛下也明白。
  刘秀又怎会不知,看着下座的青年,他于自己结交与长安之时尚是只有十几岁的少年,如今已是有妻有子了,这些年来除了南阳自己的宗族兄弟和邓氏兄弟,他跟随自己的时间是最长得了,情分又岂是一般。且这个欧景芳啊,刘秀有时真是拿他无奈,他不是贾复那般明明是儒生却是打仗不要命的武将,他只是一个文臣谋士,每每多出奇谋划,却最是铮铮铁骨,从来直言敢谏,因他出身长安,他家族中男丁鲜少能有活过三十岁者,如今已是凋零,妻族亦是长安士族却是并不显赫,于这朝中无论是出身南阳还是北地的将领朝臣们多有不同,他是铁了心要做纯臣了。
  “那依景芳所言该如何?”
  “臣”欧芳有些犹豫,却依然说了下去,“臣以为豪门世家多有囤谷,如此国之为难之际,为臣者当为君为国分忧”没有明说却是说的明了,就是让刘秀从豪强家里挤嘛。
  刘秀微微低首,目光放在案上的奏报上,心里不知再想些什么。欧芳言罢告退,很快皇帝亲舅笀张侯樊宏与阳安侯郭昌依次分别被召入宫,无人知晓皇帝与他们说了什么,只是很快樊家捐出家中一半屯谷与国,言道不忍见天下百姓受苦愿为君上分忧,郭家第二天响应,不敢比高皇帝外家,所捐谷物减半成,刘赐闻风迅速回应。这三人本就是素有善名,愿这样的举动或许也没什么,只随后邓禹、侯霸、欧芳、伏氏等功臣近臣大族都纷纷响应,皇帝下诏表彰,众人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洛阳大族士族都归家商议,多是觉得支持刘秀这边,也是纷纷依着身份捐赠。
  很快消息由洛阳分散开去,自是有愿意奉承的,当然也有更多的是不肯吐这口血,凭什么要剜肉给那些人,凭什么又要出血给皇帝养兵,刘秀能给他们什么实惠?捐多了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加官晋爵,他们指望皇帝还不如指望自己手上的土地和人呢。
  也是南阳、幽州等这样豪强世家厉害的地方越是如此,然你不捐就不捐吧,皇帝也没有逼着谁,可是也不知道是哪个传的,这次的态度很可能影响陛下选后宫……这些人心思便是活络不少,纷纷“慷慨解囊”,以图给陛下留个好印象,当了外戚自然是实惠多多的。
  刘秀听着上报,嘴角微微翘起。还没等高兴完,却是听得南阳来报,发现当地所捐谷物居然有以霉谷充数,而这批粮食刘秀心里知晓是要支援岑彭大军的。刘秀当即大怒,若不是郡官负责,运到军前是要出大事的,下令严查。却陆续收到各地来报,都有这样类似的情形发生,掺假手段五花八门,还有官商于有些人勾结玩些监守自盗的把戏,明着是捐出去了,实则又回到他们手中,高价售出。
  刘秀气的想笑,雷霆手段又治理了一批官商,却是把发霉的谷米让人都让人送回了捐者家中,一点没给颜面,哪怕那人是他族叔。
  没等刘秀处理完,便是受到举报,南郡何氏于公孙述有勾结,先时暗中倒运粮草于前来侵犯南郡的公孙述将领任满,并出卖南郡消息于他,何氏妄图做内应谋反。
  刘秀方知此事不下,何氏乃是岑彭妻族,而却是在南征打的很是顺利,屡立战功,而举报者乃是南阳邓氏,邓奉堂弟,邓晨亲侄,再往深究牵扯的已经不是这三家,纷纷扰扰、纠纠缠缠。
  何氏一族押解,族长喊冤,倒运粮草不假,只是图利图财,但说投敌出卖消息绝对没有,邓氏于南郡有为官吏者,出具截获得何氏暗中预寄予敌方的书信,何家无可辩驳,悉数入狱。
  刘秀焦急,他是相信岑彭不会背叛与他的,何况岑彭妻子俱在洛阳,可是若是他的妻族当真背弃,他又当如何?
  “继续盯紧了邓林府上,还有他那几个舅兄都看紧了”刘秀也不愿姐夫家有事,可是邓奉之死他确实是由岑彭说出来的,邓家暗中找岑家麻烦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再有邓禹那一支人他压得下去,不再盯着后宫,可姐夫那支却是因着之前的事有不少人不服他,他压不下去,他们一直是对后宫有意的,而岑氏,也不是没有那个意思,“再有来家也看着”
  “喏”
  “阴识最近在做什么?”
  “回陛下,阴识结庐守孝,不是教导弟弟、儿子便是在读书,看着是准备著书,没有和外人来往”
  刘秀没有再问阴识,“护好了岑彭府上,决不可这时候出事,还有南阳岑府可有异常?”
  “南阳岑家族人很是不平,几次想往邓家找事讨公道,都是被族长和岑将军之弟压下,尚无异常”
  刘秀点头,挥手让人下去,揉揉太阳穴,压下烦躁,看看天色,起身入后宫。看着娇妻笑脸相迎,脸色也变得缓和,伸手去扶,搂着人坐下,手掌放到妻子还不明显的肚腹上,烦躁慢慢散去,温柔道“我的乖闺女今天听不听话?”
  不错,二月里郭圣通有查出了孕事,刘秀很是高兴,且就是认定了这一胎一定是个女儿。郭圣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