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农家媳+番外 作者:玄园(起点封推vip2013.05.17完结,种田,家斗)-第3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烧香拜佛,整个村落都烟雾缭绕。还多了许多的僧侣和佛像,大殿也扩大了。还多了后殿,哦……速度惊人。不知不觉那里竟然成为了一个旅游胜地。 

    永远不要怀疑信仰的力量,尽管经历了十年的禁锢,但是佛教几千年的历史沉积不容小觑。它是压不住的。江敏记得自己还有两卷旧佛经来着,也许可以拿来当镇寺之宝。 

    其实这次回来,就是因为冯志彬和江敏都想家了,这次回来先到江家,江恒水很有心的把冯金柱和小玲他们也接过来团聚了,这样也省得当天冯志彬在回去。冯志彬见到自己的父亲和侄子侄女非常的高兴,给大家分完了礼物,就是坐在一起唠嗑,老人家不懂部队的事。更不懂生意上的事,问出来的话也驴唇不对马嘴,但是冯志彬和江敏都很有耐心的听着。最让人忧心的是冯金柱的耳朵开始背了。江敏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冯志彬心里的悲伤。父亲老了,他也无奈。 

    在家里待了几天,江敏发现,只要小辈儿的人要忙,老人们每天要做的事就是看电视。吃过饭之后坐在一起聊天。冯金柱也好不到哪里去,他那里也有工人,也有人做饭,不用操心水果的买卖,因为江敏都给他安排好了。这的确让老人们很清闲,但是也让他们过于清闲了。 

    江敏想了几天,提出一个计划,先和冯志彬说了。这个家伙想都没想就同意了,到北戴河去旅游。现在去旅游,还是一件新鲜事,如果说去别的什么名胜古迹,那几位老人说不准还真不会同意去,但是如果说是北戴河的话。他们一定想去,因为那是主席去过的地方,江敏小时候就曾经听说过好多‘神奇的’传说。比如主席是多么的神奇,在水里游泳的时候,不动都不会沉下去。这算是神迹吗?江敏不会游泳,但她觉得似乎也见到别人这样做过。总之,他们那一代人向往的地方。 

    戴河自北向南流淌,汇入渤海,北段为北戴河,南段为南戴河。尤其在北戴河段,这里海岸线长达22。5公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每年最高气温超过30c的天数,平均只有7。6天。如今,北戴河是河北秦皇岛市下辖的一个区,距离北京不到300公里。优良的气候条件、便捷的地理位置,使北戴河成为避暑的好地方。 

    一个普通的工作日,1号车厢的乘客有不留意细看的,就奔“加1”去了。许多乘警站在那儿,彬彬有礼地拦住找错车厢的乘客。一些“老北京”则会心一笑,告诉身边的人:“又跟领导人同一趟车了。” 

    这种猜测在火车抵达北戴河站后得到了印证,数辆黑色轿车停在站台“加1”车厢门口等候,车站外的主要路口已开始交通管制。记者向车站工作人员询问,工作人员笑道:“在我们这儿,有领导人来很寻常,没领导人来才是新闻。我们有纪律,不能打听也不能透露来的领导人是谁。”一些退下来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部委的老领导,每年夏季到北戴河疗养、休假,是他们退休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安排。 

    进入北戴河的路上有一个加油站,公安干警在此设点,对所有外地车辆和人员进行检查。冯志彬现在是旅长,官未必大,但是路子绝对广,带着人来这里旅游,绝对方便,这次跟着来的有江恒水夫妇,还有老姨和老姨夫也来了,还有冯金柱,他们住宾馆,在饭店吃饭,然后去海边游泳,四处参观。江敏和冯志彬本来对这些没什么兴趣的,可是老人们喜欢,他们也来了精神,跟着兴致勃勃的走了一遍,尽量给他们最好的招待。 

    这一次旅游还是很有作用的,回来的路上,老人们还是兴致勃勃,回到家里之后,更是喜气洋洋的给大家分发礼物和纪念品,然后给大家看那一叠一叠的照片,和朋友们亲戚们讲述着这次旅游的心情。这次旅行让他们年轻不少。好像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几位老人甚至商量着,下次要到什么地方去旅游呢! 

    做了这件事,是夫妻两个这次回来最大的收获了,这一举措,又开了当地的先河。大家都知道了,真正有钱的人,开始追求生气情调了,只是守着自己的存折,那是土财主。没看人家都开始追求生活的质量了吗?江家的人都可以到北戴河去疗养了。 

    这次回来,江敏也遇到不少闹心的事,来求她的人多了,因为听说了江敏开了工厂,都要到工厂去上班,尤其是老姨,她儿子成绩不好,还不到十六岁呢!就要江敏收留,去工厂上班,当然,现在有一种普遍的做法就是父母退休了,让自己的儿女接班,也许父母的年纪还不到五十岁,而接班的孩子甚至还不到十八岁,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大家也司空见惯了,但是江敏不允许,这也是为了自己表弟的未来着想。江敏跟老姨说了,表弟的将来就不用他们操心了,先送到一所职业高中给上学,然后看成绩,如果不错就继续深造,入管局不行的话,就送去参军,总之,脑袋里塞不进知识,至少要让他学会怎么做人,而军队是最好熔炉,可以锻造出好钢来。 

    当然,也有人求冯志彬,不过那个家伙比江敏高杆,直接一拍对方的肩膀,“好,有志气,等征兵的时候,就来参加吧!如果被选上了,我一定好好照顾照顾。” 

    也不等人家说什么下话了。反正那意思就是等你真的来部队再说吧!其实也是这样啊,只要是为国家站过岗的,冯志彬都希望他们有个好未来,这是毋庸置疑的,入管局真的到了他的手底下,操练一番,帮着转业之后安排一下也是可能的。但是现在让冯志彬安排个不合格的进来,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在家里过了几天熟悉的日子,冯志彬和江敏也知足了,看望了父母,回来之后还带着他们去检查了身体,开了不少的药,江敏还嘱咐大哥嫂子,以及小玲他们,要看着老人们吃药,他们的年纪大了,要注意保养了,少吃大鱼大肉,饮食一定要清淡。他们都已经有了老年病的症状。一定要注意保养身体了。 

    这次回来,收获不小,冯志彬对于家乡的变化很震惊,他没有想到,道路修通了,城镇公共设施建设起来了,有人打扫街道卫生了,这一系列的运作之后,当地会有假这样的发展,所以说要想富,先修路,这标语也是对的。附近的几个县市也开始学习他们这里的先进经验了,相信很快的,这个区域都会有新的气象。 

    孩子们玩儿的很好,小玲也快上初中了,江敏打算把她送到省里的中学。那里有住宿学校,江敏相信在那里,小玲的成绩会更好。

三百二十八 小玲的心愿
 
 
 冯志彬对江敏想带走小玲的事,非常的高兴,江敏能做到这样,真是一个好妻子,他还能说什么呢!小玲就更高兴了,所以人都在祝贺他,冯金柱也高兴的很,不断的嘱咐小玲,不要担心家里,一定要好好的学习,不要给大娘他们添麻烦。 

    江敏到不觉得有什么,只是周末回来,她也不用多管什么,小玲在这里的成绩很好,连老师都夸奖她,说小玲聪明,而且很用功的。但是,农村的教材和城里的教材是不一样的,在高考的时候非常的吃亏,再加上,江敏也看好小玲这个孩子,这么小的孩子就能够掌管起一个家,照顾幼弟,这不是没个小姑娘都能做到的。 

    江敏给小玲找的学校在省城,距离他们的驻地不是很远,江敏有时间也可以去看,现在开了工厂,王格和伍代都已经配车了,所以江敏要到城里去,只要打个电话就可以了。这所学校是省城的重点中学,江敏托了人送礼,才把小玲送去的,在送去之前,先给小玲买了三套衣服,有运动服,有条绒裙子,还有普通的夹克衫和裤子,运动鞋,皮鞋,布鞋都有,还买了装衣服的箱子,生活用品等等,还给小玲买了一只非常贵的钢笔,希望小玲可以好好等等学习。江敏知道,要想取得好成成绩,光是认真听课做作业是不够的,领着小玲又到各个书店去搜罗相关的复习材料,作文书,工具书等等。一番倒腾下来,小玲整个人都起了变化,一点也不像农村来的小姑娘了。江敏做了这些,最怕的就是小玲表现出怯懦,被城里的孩子欺负,这是人性,谁也无能为力。恐怕连这里的老师都是看人下菜碟的。江敏给小玲每个月的伙食标准是每个月三十块钱,现在城里人的工资也不过是五十块钱,这两年没什么大的变化。江敏先给了一百,不敢给孩子太多的钱,怕被惦记上。江敏嘱咐小玲一定要藏好了,平时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