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农家媳+番外 作者:玄园(起点封推vip2013.05.17完结,种田,家斗)-第2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科学怎么可以这么不严谨呢!所以,江敏偷偷的看到,好几波人嘴里咬着馒头就离开了,说是要去求证了。江敏可不敢露面,这些疯狂的学者们会缠着你问,直到把你饿死为止。

    中午十二点,是农大两个食堂开饭的时候,想吃好的,一要有运气,也就是正好你上课的地点距离食堂很近,二是你腿脚够快,可以跑到前边。等到一点钟的时候,学生们几乎就都吃完了。而一点钟,又会来另外一波的客人。他们都是附近的居民,有家属区的退休教授们,也有现任的教职工们。甚至还有其他学校的学生和慕名而来的人。江敏早就把他们当成自己打开市场的阶梯,一点钟会另外上几个菜来卖的。今天也不例外,馒头,水饺等等,又做了一批给他们。而这样,也就在学校外面,引起了最新的话题。

    三天之后,江敏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部署,把她的精面粉、精致的玉米面,还有小米和五斤的豆油给学校的几个领导送去了。这些领导中包括校长,各个系里的主任。农学院的教授们每个人二十斤的精面粉和五斤豆油,老师们也有二十斤的面粉。

    江敏这样送礼,家里的人都有些不赞同,但是江敏说了,这也是为了他们今后能够顺利的承包食堂,和学校里老师、领导们搞好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没过两天,成效就看见了,系主任有请!江敏送礼,用的是她特意定制的小塑料编织袋,上面写着农大精粉,甚至还有农学系实验室出具的合格证。看这架势,别人就是想仿冒,都不成,哪里会有江敏这么上档次啊!越是好东西,传说越多,学校里已经展开了新的实验,而送出去的精面粉,也受到了教授们的广泛好评,社会上也已经传出了风声,说是农大搞了一个实验田,种出来的粮食非常后吃,是专门供给中南海的。

    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向农大的老师们求面粉,而领导们那里,就麻烦了,不得有一些亲朋好友找他们帮忙,还有更多大人物直接下了命令,要农大贡献出一些精品以供大家研究,也让老领导们尝尝鲜。

    校长和系主任们受到粮食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这一情况了,但是江敏是个体户,和他们学校的关系不大,所以还真是不能硬来。亲自尝了面粉和各种粮食之后,这心思就马上动了起来。等上边的意思一下来,他们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直接找江敏。

    谈判的细节就不用细表了,总之,是双赢的局面,学校出资买走了部分了粮食,江敏亏了一部分钱。而江敏呢!正是和学校签订了合作书,由学校负责科研学术方面的一切问题,江敏负责生产,每年上交所有的面粉。加工厂的问题,学校领导会出面解决,按照他们的说法,可能是要把那个加工厂接过来。

    江敏当然高兴了,这说明,自己家乡产的粮食有了销路了。为了不被他们抛弃,江敏还有大力的宣传的无公害食品的重要性,这才是真正能够经久不衰的品牌。现在学校里,讨论的越广泛,对于江敏的计划来说,就越有利。现在大家都在想着吃饱肚子,而江敏提出的这个议题,还真是很超前。

    江敏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家里人,不但是江恒水夫妇两个,就连食堂里的工作人员都觉得高兴,好像他们食堂的档次也跟着上去了。江敏给冯志彬也写了信,说了这件事,又给他展望了一下未来。

    粮食不愁卖,而且还能卖个好价钱,这让江富他们整个组的积极性又提高了,江敏把留在他们这里的库存都提走了。

    开始的时候,江敏送走的那些粮食,也很快就赚回来了,想想,一个馒头比普通的多卖三分钱,一斤面粉至少可以做二十个馒头,这农大的食堂,哪天不得用个三四百斤的面粉啊!不过,江敏将面粉定了这个价格,也不算贵,面子做出精面粉,去除杂质之后,最多得七十多斤面粉。

    江敏自己留了一部分面粉,剩下的都上缴了,可是这次江敏可是要收钱的了。面粉直接从加工厂被收走,江敏都是用二十斤的特制包装袋,而且还要求学校提供技术支持。就这样,农大精粮的品牌算是打出来了。甚至引起了轰动,成为了身份和能力的象征,因为这么好的粮食,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

    这一年的冬天,冯志彬是没有假期了。江敏只能跟这父母一起回老家过年,因为今年的粮食丰收,江敏很容易就看出不同来,看那办年货的人脸上的笑容,仿佛都多了起来。这一次,江恒水甚至给孙子买了一台十二寸的黑白电视机回来。

二百四十七 李家媳妇
   

    十二寸的黑白电视真的没有什么意思,江敏看着电视中模糊的画面,江敏还得乐呵的陪着大家一起看,江敏家可以说是他们乡里第一个买电视的人呢!这台电视机是老爸江恒水主动要买的,甚至还用了二十斤的精面粉去跟别人换了买电视机的票。

    江敏家的小二楼是乡里的第二幢小楼,第一幢,是乡政府,那是在七十年代盖起来的。现在江家买了电视,就直接在二楼的阳台上竖起了一个木头杆子,用铁丝固定在阳台的栏杆上,木头杆子底下还放了一个铁盘子,这是为了调整方向。自从有了电视机,江家的客人可就多了。最外层是站着的青年人,中间部分坐的是长辈,长辈的脚下坐着小板凳的是孩子们。从上午九点多就有人来,一直到晚上十点,所有的节目都结束,江家都是宾客满堂。

    江恒水夫妇很开心,家里的客人多,代表着自己的人缘好,农村人更讲究面子,如果不是和你家的关系好,很少有人能够来做客的,这叫不外道。

    江富也是这个想法,只是苦了李淑华了,每天要烧那么都的水,还要给大家准备吃的,等人走了,还有收拾那满地的瓜子皮儿。江敏这次也省心了,家里孩子们现在都围着电视转,无论是播放新闻联播,还是唱大戏,他们都高兴的不得了。

    好在,江敏他们这里也有休息的时候,因为他们这里,经常会停电,这不,刚刚到晚上八点,电就听了,江家的客人也没有走。李淑华和江敏两个非常冷静且熟练的从抽屉里拿出蜡烛和烛台来,江家的茶话会继续。

    到了这里,江恒水可比闺女更有话语权。因为现在大家还是觉得,江家能有现在的成绩,完全是江的老爷子高瞻远瞩。所以,无论是亲戚还是朋友。都想向江恒水打听一下最新的情况。

    自从江敏把精面粉弄出来,并且得到广泛好评之后,江恒水非常疯狂的吸收知识,一定要弄清楚,这是为什么!

    “咱们这种子,就比别人的好,那都是农大的科学家们最新研制出来的。别的地方都没有。再加上,咱们东北一年就产一季的庄稼,这土壤的肥力多足啊!”

    “可不是嘛!听说南方那里收三季的庄稼呢!”罗祥也来了,他是江家的常客,他老伴儿也来了。

    大伙也觉得这话说的很对。江恒水喝了一口茶水,继续说道,

    “再说咱们这农药和化肥。这东西好,可是。不能多用,也比能少用,可是有些人啊!不懂啊!使劲的用。结果,粮食里就有了毒素了,人家都研究出来了,这样的粮食给人吃了,生的孩子都变形,或者是身体不好,爱生病,这都是那些科学家们研究过了的。”

    “哎呀!是吗?原来是这样啊!”众人恍然大悟,

    “这粮食加工也是个大事儿啊!那些黑心的外国人啊!看咱们不懂,就往那些面粉里加漂白粉。知道漂白粉是啥不?那东西,霸道的很啊!”江恒水现在成了专家。

    在说了这么多之后,大家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江家的粮食卖的贵,还卖的好。接下来,就是正题了。今后,他们可不可以也卖这种粮食。江恒水当时就拍板了,当然可以。扩大生产规模的问题,是在江敏正式和加工厂签订了合同之后,就商量好的。也早就跟老爸通气,要跟着咱们干,当然可以,可是,种子必须要由他们负责,种植过程也要有他们的人全程监督,如果私自添加了什么东西,那么秋天的时候,他们是不负责收购的,江敏还提出了一个保底办法,三年一签合同,如果因为自然因素庄稼欠收,江敏负责急于基本生活所需的二百元补偿和一定的粮食。如果你将粮食卖给别人,那对不起了,这个合同作废了。

    江家的客人来的多,吃的多,茶叶和瓜子之类的费了不少,也让家里人很辛苦,可是到了家里有事的时候,来帮忙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