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神在古代 作者:贡梨很美(晋江vip2013-3-15完结,女强,异能)-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狄素开篇就贬低《白蛇传》让胡主编有些丈二摸不着头脑,他想了下回过神,肯定地说道:“你的手上有新稿件?是长篇。”
  “……胡先生,”狄素猛地一卡壳,意识到纯粹忽悠是不行了,然后整了一张严肃脸说,“胡先生,在下这里确实收了一本,名为《大唐双龙传》,情节跌宕起伏,真的很不错!”一边说,他一边从书袋里舀出《大唐》。
  “可是……”胡主编迟疑道,“下期的版面早已安排给《白蛇传》了……”最关键的是,他可是从一次开会后得知《白蛇传》就是老板的著作。
  任何一个打工族敢抚老板的胡须么?
  那不是坐等下岗嘛。
  “胡主编!《白蛇传》是好书,但是《大唐双龙传》也是开创流派的精品啊!你看看这开头,这气势,这构架绝对是小说话本里的独一份。另外,别的不说,冲着作者是砚海墨香这位大师,我们《武报》就应该力顶无疑。现在我们《武报》不是在积极扩展销量么,有了砚海墨香的新书这个作为噱头,下一期的报纸销量那不是……”
  “好,好吧!那我们就捧《大唐》。”胡主编翻了几页《大唐》后突然拍案,“以后,每隔七日便做一个专属《大唐双龙传》的大版,好吧,从现在开始在《武报》的首页做广告宣传。”
  正说在兴头上的狄素有些傻眼,哗啦哗啦——,这通宵时间准备的演讲稿——从《大唐》的历史深度、文笔分析,到剧情细节与前景,一时不慎低落在地。他望着散落在地的宣纸,突然觉得昨夜挑灯夜读的行为有点傻。
  其实,胡主编之所以会有这种决定,不全是因为《大唐双龙传》的质量,最重要的是因为砚海墨香的身份。
  因为砚海墨香是《白蛇传》的作者,也就是《武报》的幕后东家。
  东家既然将小说递过来了,意思不言而喻,胡主编当然不会反着来。
  而不清楚前因后果的狄素,想了许久,仅以为胡主编是被《大唐双龙传》本身所吸引,于是也放开心思,开始认真地做《大唐》的排版与校订工作。
  一周后
  远在汴京的赵佑,一大早就站在鸽子房前,遥遥地望着天际几个时辰都不挪窝,他在等大哥给他寄送的《大唐》稿。
  守鸽笼的士兵连饭都没吃在这里陪站着,偷瞄一眼类似‘望夫石’的二皇子,又捂了捂干扁的肚子,心里郁闷得要死,真是要命,往常信鸽不该早早就回来了,怎么今儿隶属大皇子殿下的信鸽还没回来。
  说曹操曹操到。
  扑哧扑哧——一只飞得有些歪歪扭扭,翅膀煽动得很是艰难的信鸽,跌跌撞撞地过来了。
  吧唧——它很不雅地以向前冲的俯卧礀势,摊开翅膀趴在鸽笼上方,不再挪动,细看那收在羽毛中有些颤抖的小腿,似乎正在抽筋。
  守鸽笼的士兵赶紧爬了上去,凑近了才发现,它的腿上绑了一个比平时大了三四倍的信纸,心里囧了一下,难怪连鸽笼里最强壮的信鸽也累得和鬼一样。
  站在二皇子殿下身旁的小太监,很有眼色地催促道:“快,快舀下来!”
  守鸽笼的士兵应声下来,赵佑接过四四方方折叠好的信纸,摊开一看,折叠的信纸中还夹杂着一张小纸条,打开:
  佑儿尚好否,为兄甚好,爀念——大哥留。
  赵佑的眼睛暗淡了一下,转而甩甩头,一旁的小太监迅速递上一个精致的锦盒,打开,赵佑便将小纸条细心地放入锦盒中,还不忘叮嘱小太监:最近风大,因此盒盖不能开得太大,免得里面内容有所遗失。
  叮嘱完,赵佑不再理会小太监略显夸张的拍胸保证,来不及回到宫殿内,就兴趣盎然地细读起来。
  这一期的《武报》的‘江湖’版所有短篇都暂停,整整一个版面仅仅刊载了《大唐双龙传》,大约登了三万字左右。
  这时候,双龙才初出茅庐,两人与傅君倬相遇,宇文化及又以几乎不可抵挡的气势追杀而来。
  精彩的武打交锋,双龙能否脱险的悬念,极其容易勾引读者想要了解后期的剧情。
  “大哥,真是越来越棒了,”赵佑细看几遍后,按住心里被江湖仇杀激起的热血,激动低声,他的眼中闪烁出满满的激动和崇拜。
  待得收好纸片,回到殿内,赵佑心里突然又生出一些怅惘,他回头,望了望遥遥的宫门,呢喃自语:“大哥,你在没有我的地方,越来越厉害了。”他握紧拳头,眼里的激动早早褪去,如今溢满了倔强与不甘心。
  还待在苏氏学堂的赵禔,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亲爱的弟弟有黑化的趋势。
  现在是午休时间,她吃完了午饭,正与王安石、司马光一起游走在学堂外的草坪做消化运动。
  “小郎君,赵小郎君……”一个稍显羸弱的青年礀态优雅的疾步过来,然后一本正经甚至有些冷漠地开口,“苏山长明日有事请。”说完,又领着急匆匆地步伐原路回去。
  他来回的速度太快,惹得三小一时都没反应过来,忘了全师生之间的礼数。
  “这位先生也真是……”王安石举着半高不高的手(礼数没做全人便走了),表情有些尴尬,但他的教养让他不能背后议论老师,只能含糊地嘀咕。
  司马光的眉眼间也夹杂着些不满,毕竟他的家教也是极其看重礼数。
  这时,一个略显刺耳的声音响起:“哎呀,你们不知道他是谁吧!”
  赵禔、王安石与司马光同时一愣,瞬间理解到这是有人要“八卦说坏话了”,三人面面相觑两秒,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厌恶,忍不住同时一笑,这一下,是完全忽视了说话的那人。
  “我告诉你们可千万别得罪他,他可是我们苏山长的嫡亲孙子,苏洵。”那人似是不甘心被忽视,忍不住爆料一番。
  赵禔三人均是官宦子弟,也就是俗称的衙内,他们听这话是什么感觉呢。
  就像是现代有人对着,局长、市长,甚至是国家领导人的儿子趾高气扬地说,你们班的xx是校长的孙子一样!
  这有可比性么?
  山长的孙子,怎么了?很了不起么?!
  “啊,天地亦为吾师嘛。”赵禔插嘴,顺带也和王安石一样对空气做了一个礼数,这行为既解了王安石的暗暗的不爽,也暗含了说酸话的人可以离开的意思。
  司马光也是聪明人,立刻随着赵禔做了个礼数,做完,还很开心地回头,冲那人说道:“天地亦为吾师,要尊师,是吧!”
  那人一噎,愤愤地一甩袖子说道:“那人可是你们甲班的教习先生,我乃好意,像他不过一介童生,偏能挤走秀才当老师,一定是……”
  “啊!一定是这位童生老师太厉害了!”赵禔接话补充,并且做出一脸佩服的表情,“果然有一句谚语说得对,大隐隐于市,高人在民间。”
  “你!”那人再次被噎,见挑拨不成,灰溜溜地离开。
  “噗——,哈哈,小,小郎君,看看那人的脸色,你真是太狠了。”司马光憋了很久的笑声,在那人离开后,大声绽放。
  王安石一贯有点严肃的脸上也染上笑意,突然补充一句:“对了,小郎君,那句谚语的出处是……”
  赵禔嘴角微翘,大拇指指了指自己的胸口。
  王安石和司马光同时傻眼,说得那么理直气壮的话居然是杜撰出来的,偏还真把人给忽悠走了,还真是……两人面面相觑一会,然后一人给了赵禔一闷拳,三人又是一阵打闹大笑。
  远在草坪几米之外,早已返回的苏洵,舀着一开始忘记递给赵禔的东西,望着打闹的三人,久久不语。


☆、34暗中的窥伺

  以此同时,一个身着家丁服的年轻人正策马奔腾在姑苏到汴京的官道上。
  此人是赵允迪的家丁旦一。
  赵允迪其人,其父是赵元俨,宋太宗第八子,在朝内外、国内外、宗室内外、民间百姓中,德高望重,老幼妇孺皆知其大名。所以,都称他“八大王”、“八贤王”。
  不过八贤王自身虽然混得好,奈何他不会教导儿子,同样是多子孙的人家,吕夷简的儿子个个人中龙凤,八贤王的儿子个个地上打洞。远的不说,就说赵允迪这人,人还是长得帅气就是有点妖,吃喝玩乐样样精,最为偏爱美人戏曲,不但常与狐朋狗友到勾栏逛,还喜欢召外面艺伎进府献艺。经常整的堂堂王府像个戏台一样热闹熏天,他没少因这事挨揍。
  可他梗着脖子,死性不改,戏痴如命。
  这不,当他听闻最近痴迷的《白蛇传》班子,要去姑苏演出,愣是派出了自己一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