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忍之绝学-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品,同样无论是君主和常人,每天听到是同一套东西,早晚耍心生厌烦。巴结权贵之人别
无所长,只会说好听的,到时候自然地会被世人所抛弃,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有喜听谄谀之言的,也就有头脑清楚,为人正直的君子。孟子说:“子路这个人,别人
告诉了他的过失,他就很高兴;大禹听到很有益处的话,就给别人行礼。”
柳盗跖回答孔子的话说:“我听说这么一句话,喜欢当面奉承别人的人,也必然喜欢背
后诋毁别人。”
是这样,喜欢当面讲人好话的人,抱有自己个人的目的,他说的并不一定是真心赞扬
!忍之绝学!!〃#
你的话,其心中也可能充满了对你的不满或是鄙视,所以背后也会忍不住去讲你的坏话,
去诋毁你,故而听了谄媚之言应该认真分析,不要轻易为其蒙弊而不分是非。要能够忍住
别人讲你的好话时的自满之心。
这个世界上阿谀小人确实有,他们见风使舵,见人说人话,见鬼讲鬼话,很有一套让人
听了以后感觉良好的本事。而大多数的人也是喜欢听赞美自己的话。殊不知正是这些颂
词赞歌,让人麻痹,陶醉其中,而不再奋进,尤其耐不得不同之声,听不得不同意见,久而久
之,则会意志涣散,听不见忠言。阿谀之声害人不浅。
一个正直的人应该是不谄不媚,要有骨气傲权贵。要远离奸妄小人,持节自守,特立
!!!!!!!!!!!!!!!!!!!
!!!!!
!!!!!!!!!!!!!!!!!!!
!!!!!




独行,不同流合污。这就是谄谀之忍。
为官之忍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谗言之忍
谗言,就是诬蔑不实之词。由于别人的胜利,自己的失败,造成自己处劣势,一时无法
打败对手,只能靠谗言的力量来诋毁对方。或是由于对方的功劳高于自己,于是产生了妒
嫉心理,没有办法渲泄,也不可能击倒对手,只好背后打个小报告,进几句谗言。
谗言之所以能够流行,而且达到它的目的,是有这样两个条件的:一个是听,一个是
说。不能忍听谗言的人,轻信谗言,喜听谗言,因为这在一方面附和了他的心理,甚而是切
中了他的要害。不能忍说谗言的人,有两个层次,一种是专门制造谗言,攻击他人,以达到
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这种人很低级,不敢在正面与人交锋,而只能使用卑下的手段去诋
毁他人。另一种是喜欢传播谗言。他为什么听了谗言而不缄其口,反而去传播,这也许是
他好奇,想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所知多于旁人,也许是这谗言的内容也符合了他的心理,
说出了他不敢说或是还没有来得及说的话,他当然要借机大肆渲染一番了。不管是哪种
情况,谗言不忍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公元前!!〃 年,秦王赢政命令大将王翦和杨端和两人分兵两路去攻打赵国,赵王急忙
命令武安君李牧率军阻击。武安君李牧是赵国继老将廉颇之后的又一位著名将领,他能
征惯战,长期防守赵国北方的边疆,曾多次打败东胡、林胡、匈奴的入侵,使赵国北部十多
年平安无事。李牧以前也曾大败秦军,所以被赵王封为武安君。可是这次棋逢对手,秦将
王翦也非等闲之辈,故而双方虽多次交锋,却屡战不胜,相持达一年之久。此时此地李牧
最需要的就是来自君主的信任。秦王深知此点重要,派人去赵国都城贿赂越王的宠臣郭
开。被派去的王敖很快以财物相诱,与郭开成为知心朋友。一天郭开和王敖在一起聊天,
王敖似乎毫不在意地问:“大人担忧亡国,是否会有人劝赵王请廉颇再出山与李牧一起抗
秦呢?”郭开连忙摇头道:“赵的存亡,那是一国之事,我管不了,而廉颇与我却是一生的仇
#%&忍之绝学
恨,我决不会让赵王再用他。”王敖闻听此言不禁大喜,知道除掉李牧必须再巴结郭开。
隔了一日,王敖又来到郭府,非常神秘地告诉郭开:“我最近听说李牧在与王翦媾和,
约定在破赵之后,封李牧为代王,那样一来,大人您可就要遭殃了!”郭开一听,眼珠一转,
认为这又是一次邀宠的好机会,急忙跑到赵王面前添油加醋地报告了一番。赵王起初并
不十分相信,郭开就又出主意让赵王派人去李牧的军营察看。使者去李牧大营一看,果然
李牧与王翦有书信往来。昏愦的赵王一听使者的回服,不禁心中暗自思忖:李牧长期守卫
北疆,权高势重,过去能击败十几万犯边的外敌,现在怎么连王翦的几万人马也打不过呢?
原来是他有野心,跟我不是一个心眼儿!还是郭开说的有理,应该把他撤掉,于是下令提
升赵葱为大将接替李牧的兵权。由于赵王听信谗言,临阵挟将,指挥无方,士气受挫,致使
秦军节节胜利,直逼赵都邯郸。
谗言害人,谗言也误国。作为统治者,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用人不疑,这样才能上下一
心,成事立国。然而由于各人有各人的利益,各人又部有各人的欲望,看到别人比自己强,
产生妒忌之心,而又无能力超过别人的时候,就只能用造谣这一方法,于是谗言不胫而走,
遍及天下。大家相互猜忌,人人自危,就是亲朋也会因此翻脸无情。曾子的母亲一天之内
曾三次听别人讲她的儿子犯了法,母子可谓至亲,他的母亲最后一次听到这种事的时候,
正在织布机上织布,于是也吓得弃机而逃。可见谗言是杀人不见血的刀子。
古人说:“自古害人,莫甚于谗。谓伯夷溷,谓盗跖廉。贾谊吊湘,哀彼屈原。《离骚》、
《九歌》,千古悲酸。亦有周《小雅?十月之交》:‘无罪无辜,谗口嚣嚣。’大夫伤于谗而赋《巧
言》,寺人伤于谗而歌《巷伯》。父听之则孝子为逆,君听之则忠臣为贼,兄弟听之则片啬阋,
夫妻听之则反目,主人听之则平原之门无留客。噫,可不忍欤!”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自古以来,陷害人的手段莫过于颠倒黑白的谗言。例如,说伯夷
浑浊,说盗跖廉洁。贾谊遭受谗言被流放到长沙,想到百余年前与自己同样遭遇的屈原,
在湘水边哀悼屈原。屈原为表明忠于楚国心迹而写的《离骚》、《九歌》,千百年来引人心酸
悲伤。《诗?小雅?十月之交》篇中写道:“没有罪过而遭受诽谤诬陷。”大夫被谗言伤害而作
《巧言》,寺人被谗言伤害而作《巷伯》。父亲听信谗言,忠孝之子也成了叛逆之子;国君听
信谗言,忠臣也成了盗贼;兄弟之间,听信谗言就不会和睦相处;夫妻之间,听信谗言就会
怒目相视;主人听信谗言,那么,平原君门下就留不下门客。唉,怎么能不忍呢!
两汉贾谊,洛阳人。汉文帝即位时,河南太守吴公将他推举给朝廷。于是汉文帝召他
为博上,当时他才!〃 多岁。一批奸臣谗毁他,因而被迫离开京城任长沙王的太傅,很不得
志。当时经过湘水,追悼屈原,写文章投入水中表示对屈原的怀念,并以屈原的遭遇自况。
文章中写道:“承蒙帝王的厚待将我贬至长沙,听到了屈原投身于汨罗江的故事。我沿着
湘水而行,充满了对屈原的悼念之情。遭到的蒙蔽已到了极点,先生满怀忧虑黯然身亡,
多么不幸,遇到的竟是那样的世道。风凰远远避开了,只有乌鸦、猫头鹰在那里乱飞。得
意的都是那帮好进谗言的人,贤人君子欲遭到不应有的打击? 。”
谗言之所以害人,在于它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把真的说成假的,把假的说成真的,捕
风捉影,小由得你不相信。尤其是那些善良的人们,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善良被这
些制造谗言,别有目的的人所利用。
!忍之绝学!#〃%
贾谊凭吊的屈原是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历史上记载:屈原,楚国的臣子,和楚国国君
同姓。在楚怀王时任三闾大夫,负责王族的事务,对内往往和国王商量国家大事,对外则
经常接见诸侯,怀王非常器重他。与他地位相等又受怀王宠信的靳尚嫉妒他的才能,一起
说他的坏话,怀王便疏远了他。屈原因遭受谗害,心情忧郁烦乱,又无处诉说,于是写了
《离骚》,上述尧舜三王的统治,下至桀、纣、羿、浇等人的败亡,希望君王能够省悟,重新走
上正道。诗中写道:“那些拉帮结派的人一味贪图享乐,他们所走的路相当危险。我并非
害怕我自身遭受什么灾祸,实在是担心国家的危亡。”当时秦昭王引诱楚怀王,约他相会,
屈原劝他不要去,楚怀王不听,终于被扣留,无法再回国。楚襄王当了国王以后,仍然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