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原配嫡女 作者:弥生凉(晋江榜推vip2015-04-04正文完结)-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是感情再好,温宥娘与孟氏的拥立之功再大,等到小公子长大之后,也还不知会是个什么模样。
    人能避过已知的风险,然而对于未知的,也只能事先预防。
    温宥娘道:“没事儿。小孩子罢了,以后就好了。”以后阿蔓住在皇宫,霸王再近也得住在北城。
    跟皇室,其实温宥娘也并不想过于亲近。薛九对皇室的防备,在她心里也有。
    只把薛九送走后第二日,北面城门在小公爷的攻击之下,还算是顶住了。
    随后南面的城门终于开了,朝中到底是投降派占了主流,京城向着他们降了。毕竟南边还好说话,北面的小公爷连个连掣肘的都没有,要真被打开了城门,指不定的等着的就是被杀个干净。
    十三岁年纪的孩子,一门心思的造反,从边关到京城,不知杀了多少人。可是个讲不通道理的人。
    盛国公一家只那一房就是几十口人被杀了个干净,这京城里当初在旁边落井下石的,必然也逃不了。
    “可我为什么要为了他们那种小人,而去得罪小公爷?”公子珣对温宥娘道。
    盛国公要说对不起谁,也只为了大皇子对不起太子过。可带皇帝说他谋反之时,朝中想必有不少想要捞好处的或是以往嫉妒的在罗织他的罪名时也没少客气。
    那些人如今怕小公爷怕得要死,只指望着公子珣可饶过他们。只公子珣这模样,看似也不喜欢那些人。
    “国之重臣,为他们挡着北面的边关几十年,让他们能在京中过着安稳日子。可最后也换不来一言半句的好话。那些人又是什么好东西?”公子珣鄙夷道。
    皇帝要动盛国公,要布局让大皇子造反,想要趁此机会将太子一系扫干净,暗中的动作必然不小。
    可到盛国公与大皇子出事,却是没有半个人出来提醒过一句。这从侧面可看得出皇帝对京中的掌控力有多强。
    然而公子珣如今看到的,就是那些人的忘恩负义。盛国公在北面的几十年,为了大隆江山死去的那些族人,却是没能让人记得他们半点的好。
    温宥娘听着,却是想到了公子珣为何有这般想法,来递投降文书的,好似听说会是温家老爷。
    而温家老爷在大皇子谋逆一事中有没有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谁知道?
    总归公子珣坐上那个位置,也不可能大肆屠杀前朝旧臣,温宥娘就道:“也不过各位其主。”
    各为其主,在利益的驱动之下,人的底线永远比自己想的要深。无非最后一个罢免功名,永不叙用的结果。
    公子珣却是跟温宥娘道:“我只担心盛国公府上的,不会放过他。”
    温家老爷到底是温宥娘血缘上的祖父,要小公爷为报家中的仇,执意要杀死参与其中的温家老爷,就是公子珣都想不出拒绝的话来。
    温宥娘没想到薛九遇到的问题,转个身她也遇到了,却也不能说出什么来,只道:“也还得公子先进了京城再说了。”
    随后不久,温宥娘便在八年后再次见到了温家老爷。
    温家老爷的年纪也不小了,只没想到在公子珣的军帐中看见盘坐在一边的温宥娘。
    然而不论对于温宥娘坐在其中有多奇怪,温家老爷也必须得把该做的做了,该商量的商量。
    公子珣的精神并不是很好,召见温家老爷也只不过是硬撑着的,只匆匆说了两句,就将人打发了,直言一切都托付与胡氏、孟氏与严如霜。
    因此温宥娘算得上是正面与温家老爷对上,毕竟孟氏与胡氏也没有让她回避的意思。
    温家老爷这才细细打量起温宥娘,然而依旧是觉得与多年前一样,他从来都没看明白过自己这个孙女。
    人都会老的,温家老爷老了,温宥娘也不是十五六岁时那般粉嫩,此刻彼此的眼里装下的都不过利益盘算。
    温家老爷也不曾想有今日,他血缘上的孙女与他,会坐在对立的位置之上。
    谈判十分简单,皇帝已经昏厥了,如今代理政务的是四皇子,温家老爷来自然也不是只来递交降书的,还得为四皇子及昏迷不醒的皇帝讨到足够的利益。
    温宥娘对这些事没多大的兴趣,皇帝也好四皇子也罢,欠的都不是她的。要还也是该别人来向他们讨。
    孟老公爷也并未说话,只孟世子有些吊儿郎当的问道:“封王?嗤,那大皇子与太子岂不永不瞑目?”
    温家老爷一直不怎的喜欢像孟世子这种凭着好身份,然而却不珍惜机会的人,然而即便孟世子不算什么出息,如今也坐在了席上。
    孟世子说,他亦得回,“君要臣死。何况当初本就是大皇子谋逆?”
    孟世子却是道:“谋逆所以要杀死太子,连太子所有孩子都不放过?温尚书可能是不知道,太子与大皇子私下里早已经有了协议吧?”
    温家老爷听到这话,脸一僵,顿时无言以对。
    他本想说大皇子既然要谋逆,自然就要杀死太子及太孙,不然如何正大光明的登位,然而听到萌世子后面那半句,却是把所有的说辞都吞进了肚子里。
    大皇子与太子私下里有了勾兑,那么太子与他那些子嗣的死,该被算在谁头上?
    不管算在谁头上,都不能算在当今与四皇子及其他几个皇子头上的。
    温家老爷不得不道:“大皇子既然选择了谋逆,与太子之间的协议又如何当得真?”
    这话的意思却是说太子太过天真,竟信了大皇子的话了。大皇子既然要谋反,自然不会在意以前的盟约。能杀干净自然便会杀干净。
    温宥娘这时却插嘴道:“温尚书这话该对着小公爷去说。”
    这是打算死不认账,反正大皇子与太子都是皇帝的儿子,不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父要子亡不得不亡。连太子妃也是孟氏嫁出去的女儿,孟氏也管不着这闲事。
    既然如此温宥娘也不客气了,太子妃与几个皇孙之死,孟氏没有发言权。然而跟着大皇子的盛国公一家,他们总推脱不掉的,人总是他们杀的罢。
    她倒看这事儿,对方怎么推脱法。
    温家老爷此行来,盛国公余孽自也是目的之一,他对着胡二爷:“大皇子狼子野心,盛国公府也助纣为虐,本就该死。难道胡公愿意看着逆贼祸害苍生?”
    这是要他们去对付小公爷那五万大军了,温宥娘本想讥讽一番,然而也忍了下来,只等着胡二爷与温家老爷撕扯了半日,收了降书将人送回京城。
    孟世子寻的空问温宥娘,“我瞧你之前还挺想说话的,怎的后来没说了?”
    温宥娘只对着孟世子笑,随后也不说话。心想就算是他们不对付小公爷,那也得先进了京城再说。
    也得看看最后,到底谁无耻过谁了。
    第二日便是昏君宣旨退位,国不可一日无君,朝臣三请公子珣继位。
    也一直到第三次,公子珣才从昏睡中醒过来,只坐在帝王才有的御驾中在朝臣的护送中进了京城。
    这是公子珣在时隔二十多年后再一次进入大隆的皇宫,而此时他身边早已没有了父亲与母亲,以及曾经的兄弟姐妹。
    那种滋味,公子珣竟是难以形容,只觉得自己这一刻竟渐渐变得孤零零起来,从骨子渗出一份孤寂之感。最后只好抓紧了阿蔓的手,道:“阿蔓,我们回家了。”
    此时公子珣真正想说的是,父亲,我们回家了。
    帝王禅让并没继位那般讲究,即便是公子珣的龙袍来不及制,却也要先坐上皇位的。
    帝王的椅子高且大,公子珣坐了上去,却是觉得也不过那般,不觉得有什么滋味,只把阿蔓也叫来坐到了身边。
    “阿蔓为我独子,朕欲立他为太子。”公子珣说道。
    随后立在一侧的太监,就将公子珣的话传唱了下去。
    下面立着的朝臣们许不愿意阿蔓被封太子,在他们看来,公子珣还年轻,不过三十许,还能封后封妃,那又将是一轮政治投资,对他们而言远远要比立一个无母无外家的小子为太子要划算。
    只公子珣只坐上皇位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太子,就昏君留下的旧臣们想反对,也得事先下意识的看向孟氏、胡氏。
    孟氏与胡氏深知公子珣的身体并不行了,对公子珣将会有的后宫没半点打算,只胡二爷最先拜道:“太子千岁。”
    先胡丞相虽死了,胡丞相一脉因太子之死而沉默下去,又被皇帝提拔了忠于自己的臣子打压,然而胡氏二房出来一站,却是还有影响力在。
    只不过半刻,跟着胡二爷站出来的臣子就已经达了大半。也不怪昏君千方百计想要除去太子与胡丞相一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