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原配嫡女 作者:弥生凉(晋江榜推vip2015-04-04正文完结)-第1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大房的小厨房,因是用温宥娘自己的银子,秦氏也同意了。大房在小厨房吃得越多,中公的花费就越少,管家的秦氏也越满意。
    做席面,要的是时间,温宥娘便先让人做了点心给四处送去,然后才开始准备晌午饭食。
    整个大房的小厨房,连厨房外的小院子里也搭上了火。
    而在族人所居园子里与人一道喝酒品乐的孟世子,也混得风生水起。
    园子里坐着听乐赏美,自不会说些严肃话题,恰巧除了严肃话题,孟世子其余的都能说上那么两句。
    孟世子不会武,然而对天下武学却也在太子宫中听过些闲话,自然能聊得来。不通笔墨,但关于那些名门大家的八卦,却也知道得多。要遇着不明白的,只叉过话题,说到另一处就行了。
    因此若只是与族人闲谈,倒也是相处并无妨碍,反而因孟世子有股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味道,不曾让他们觉得身份之差,因此反让族人们对孟世子心生了一丝好感。
    只越说越显得亲近之后,便就有同辈的旁支问到,为何娶庶族出身的温宥娘为妻。
    孟世子跟人说了半天话,等的便是这一句。
    虽问的同辈旁支,然而不论是旁支的长辈还是晚辈,却都暗中集中的精神来听,就想知晓为何孟世子娶了温宥娘,到底门阀高低不同,孟世子当明白其中道理才是。
    孟世子因此便将当日如何被骗去直隶拿给皇后娘娘的生辰礼,生辰礼如何被人破坏,无奈之下只得租船下了江南城,得幸与温宥娘一道,温宥娘如何劝道他亲近护卫,最后到了江南城如何遭袭,那几个护卫为何舍身相互,最后得遇温宥娘如何相救。
    这故事便如京中茶楼里说书一般,说得是跌宕起伏,处处引人瞩目,倒是看出孟世子当初那些说书没白听得。
    其中自少不了介绍了温宥娘一番,将温家、张家、仇家三家的事儿说了个遍。这其中自然是温宥娘占尽了道德制高点。
    孟氏族人听得温宥娘乃是因七巧玲珑心于孟世子有救命之恩,方才让孟世子倾心,大多心中倒也好受了一些。
    在孟世子尚未娶亲之前,孟氏族人对宗族嫡长房自有一番期盼的,只想着若是下一任宗主得用,带着孟氏能在氏族谱上的排名再上一层。
    后来听闻孟世子娶了庶族,如今又见得温宥娘好颜色,只当孟世子是被美色迷了心。这会儿听说里面竟是有这么一番故事,就立马又觉得孟世子乃重情重义,执意娶庶族倒也是性情所至。
    然而宗主之事,有二房常年与族中联络,如今孟世子娶了庶族,也少不得让族人觉得对二房有了偏向。
    “刺杀之事,可查出来不曾?”理解孟世子为何娶温宥娘后,孟氏族人却是更关心孟世子在江南城被刺杀之事。到底是孟氏嫡出一脉,刺杀孟世子,便等于打孟氏的脸面。
    其实孟世子也说得明白,是护卫当中出了问题,也就是将矛头已然指向孟府内部。然而族人们心中虽有想法,却少不得要往外想想方显自己并非那等怀疑同族的人。
    孟世子摇头,一脸不明白,“自父母去后,我被姐姐带入东宫长大,年满十四才出了东宫。要说是得罪人……其实我也不太明白,府上的护卫为何对我拔刀相向。后来祖父也有查下去,只是不曾查出来罢了。”
    孟世子这话一说,便有立在园子里伺候的小厮悄无声息的离场,急匆匆赶去了二房的方向。
    老国公爷作为孟氏宗主,又哪有查不出的道理,然而孟世子却是说查不到。这里面的意思,在座的孟氏族人又哪听不明白。
    孟老国公爷是宗主,然而整个孟氏也不是没有对宗主之位有想法的人,如今见得嫡长房势单力薄不成大器,多少代表各支来的心中都有些想法。
    孟氏族人是怀疑二房的,毕竟二房得益最大不说,也当以为孟氏手中的那件东西当在二房手中。
    孟世子说到这,便不肯再说了,恰好温宥娘送的吃食已到。
    这一下子整个孟氏族人,便只得坐下吃饭,只将心中那些心思暂时搁浅,却是心有灵犀的大多想要再多留两日。
    孟世子被袭,温宥娘出嫁前突然遇着了山匪之事,都得抖落个明白,得出一个满意的答案,且才回去给各支真正掌事的一个交代。
    吃喝玩乐这些,孟世子最擅长不过,一席酒面,族中各人吃得是相见欢,带着各种心思对孟世子也亲近了些,与能摆出一桌好菜好酒的温宥娘也满意了两分。
    虽是庶族出身,然而被王氏女教养过,就席面上的礼仪也是规规矩矩,半点不差。
    吃完饭,便是各支族人退回了各自的院子中,也无人有闲情再陪孟世子闲聊,只先前都打个暗号,待孟世子离开后便聚在一起好商议一些事情。
    等着晚间了,却是二房孟世子的两个各房堂兄散朝,接着就去了族人所居的园子。
    孟世子得到消息,只带着酒气对温宥娘说:“娘子可真觉得可行?”
    温宥娘把孟世子的头往旁边一戳,低声道:“你就放心好了,二婶听得你那般说,少不得让你两个堂哥去诉苦的。到时候祖父少不得要给族人一个交代,宗主家的庶子欺负嫡出的侄子,三房可没甚么好下场。”
    孟世子却是道:“只怕祖父会怪我。”
    老国公爷有些偏爱庶子,要得知此事起源在于孟世子这张嘴,少不得对孟世子会有意见。当然,孟世子是他爱孙,舍不得责怪,少不得会怪罪到自己身上。
    温宥娘却不是轻易受委屈的人,只道:“待此事过了,咱们就先离了京城。有些事儿,在京中办不妥。”

  ☆、第139章 大婚后归宁

第三日便是新娘子归宁,孟世子前一日听得温宥娘说要离京,心中十分不明白,然而温宥娘却不说,也只得将疑惑埋下,只忙着备礼随温宥娘回温氏六房。
    等坐在马车里了,却是孟迅半路拦进了马车,跟孟世子与温宥娘道:“作日朝中出了事儿。”
    温宥娘就问道:“出了甚事儿?”
    孟世子也在一边望着孟迅,笑着道:“大哥你且说就是。”
    孟迅便将事情说了出来,“皇帝震怒,淑妃娘娘的父亲兄弟皆被训斥了。”
    原来前两日里温宥娘大婚时温老夫人听得温宥娘说的那番话,回府便着人抓着那嬷嬷进了宫去了。
    按照大隆律法,温家老爷虽被降职,然而温老夫人头上的诰命却是不变的,只是妻随夫贵,进宫参拜皇后的机会少了而已。
    加上温老夫人懂得少,与京中的老夫人们大多说不上话,因此进宫更是少有。只这一回,却是拿出自己的帖子,投进了中宫,说想见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许是不曾想过温老夫人有一日会主动递拜帖进中宫,因此倒是极快的召见了人,想知晓所为何事。
    温老夫人素来不是怎么会说话的人,但也知晓皇后位高权重不得胡言乱语,因此只吧啦吧啦把淑妃赐下嬷嬷怂恿着温长慧要替母申冤的事情说了之后便紧闭了嘴。
    皇后自是知晓淑妃宫里送了一个嬷嬷到温府去的事情,只那时她对淑妃还不曾有疑,只当因与仇氏私交甚好,因此不曾放在心上。
    等将淑妃视作必除之人后,皇后却是因要调查淑妃与四皇子一脉,因此将此事给忘了。如今温老夫人进宫来说,这才想起来。
    仇氏之罪,说到底不在于她有没有真破腹取子,而在于皇帝要不要她有罪。
    当年谢氏之事,淑妃因不曾参与自然并不知晓,仇氏自也不会蠢到与她说,因此只发现破腹取子的案子有疑点,便一点一点的查下去。
    最后得出仇氏乃是被冤枉的结论。毕竟当初的证人,如今竟全都离京远遁,不知所踪。
    温家老爷两朝宠臣,淑妃从一开始就要准备为自己儿子拉拢的。
    便是后来温家老爷遭到贬官,而皇帝却是依旧与之亲近,淑妃心中又焉没有想法。
    固即便是温府因年前那一桩官司四分五裂,然而淑妃也并未嫌弃,听得四皇子要借一个嬷嬷送往温府,这么好一个放置眼线的机会,淑妃自然不会介意,因此便通过请示皇后之后将人赐了下去。以便她暗中利用及掌控温府。
    淑妃送嬷嬷去温府之事,皇帝自然知晓,然而却不知淑妃竟然有为仇氏翻案之意。意图拉拢温府。
    仇氏翻案代表着甚么?
    代表着当年谢氏之事恐要翻出,彼时皇帝还当如何面对天下,面对朝臣。氏族在旁虎视眈眈,又如何坐稳好不容易才坐上的皇位?
    更何况淑妃竟有干涉朝政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