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原配嫡女 作者:弥生凉(晋江榜推vip2015-04-04正文完结)-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十两银子,换贫一些的农家,要下田几十年才得凑上这么一笔。要换一般的丫鬟,自然是高兴得紧,拿了银子转身回去就置了田地,坐地招夫都行。
    然而对于那十八个丫鬟,虽各有所长,然而会的都不过是琴棋书画一类,于过日子无用。
    因此二房夫人所言的四十两,竟也没人愿意拿,只跪在地上求二房夫人给条活路。
    此时天气已经渐冷,又入了腊月,一大群穿着鲜亮的姑娘跪在青石板上,瞧着都让人不落忍。
    然而能在大家族里掌家的当家主母,大多手段凌厉,巾帼不让须眉。
    那一堆丫鬟不肯拿钱走,只赖在自己院子里,便是自个儿的儿女来给自己请安都怕污了眼。
    二房夫人见她们这般不识抬举,便直接让人请了人伢子来,怒道:“不识抬举的东西!有爹有娘有家的不愿归,既然给脸不要脸,便当作下作秧子卖远了去!”
    孟世子这些丫鬟,当初也算是良家子,只是为了进孟府就签了卖身契。
    如今不愿意拿银子走人,反倒给二房太太一个处置的机会:不愿意做良民,那就继续当奴婢去。
    只是在国公府里当奴婢,与在外面当奴婢就是两回事儿了。
    有丫鬟听见要被发卖,瞬间双腿战战,立马拿了四十两银子走人。有了一个开头,自然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不消片刻,就走了十三四个。剩余几个只立在哭着,就不动。
    等到最后发话要卖了她们时,其中有一个却是一声不吭朝着游廊上的柱子撞了过去。
    好在二房夫人身边的下人,都是伸手利落的,且也防着这些丫鬟来这一招,只在半途就将人拦了下来。
    这会儿子,就是真把二房夫人惹火了,直接道:“全都发卖了罢,送往南面去!”
    就算不送往南面,以她们的姿色,不是入窑子,便是被卖给商户。
    只等着人伢子真上来压人了,那几个才真是怕了,连忙哭着磕头求饶,“求夫人给奴婢们一条活路罢?不是奴婢们不肯离开,只是家中已无人,就算带着银子,又能去哪呢?”
    坐在屋里的二房夫人听得这话,心里也知或许里面有真的。又觉得这般下狠手,也有些不积德。
    就算是为了太子妃,这手段也要柔和一些才行。
    既然她们几个说出了缘由,二房夫人自然也得将她们给处置了。
    “既然如此,便让官媒上门来,替她们寻个归宿去。也免得说我们国公府不仁!”二房太太道。
    二房太太一番处置,留下来那几个丫鬟也没别的说法了。不管是真没家的还是假的,看样子今日都得离了府去。
    既然如此,能借着国公府让官媒来说一门亲事,就算对方也只是一般庶民,自当也过得不错的。
    只是要想以后再锦衣玉食却是难了,思及此处,免不得又是一阵抱头痛哭。
    二房夫人以极快的速度处置了孟世子撵出来的人,却是震惊了整个国公府其余两房人。
    四房在国公府中甚少被关注,只听得这个消息,都张大了嘴,暗地里咬耳朵道:“还真撵了出去?”
    四房太太道:“莫不是还骗老爷你?二嫂还每人加了十两银子,还是走的中公呢!”语气酸得不得了。
    也就三房的得知了,却是三房太太立即去寻了太姨娘。
    老国公夫人死了些许年,如今老国公身边就只得那么一个太姨娘伺候。也就是孟世子所说的那位曾经是探子的老姨娘。
    当了半个主子的姨娘,自然就不会当探子了。因此太姨娘这些年也算是保养得当,看起来不像是那个岁数的人。
    三房太太是太姨娘的亲儿媳妇,加上太姨娘颇有手段,早将人收拾得俯首帖耳。只一进屋,三房太太就先规规矩矩给太姨娘磕头请安。
    虽是违了矩,然而老国公夫人没了,二房的夫人也不好管一个公爹的姨娘,因此倒也没人跳出来说这不对。
    “儿媳给姨娘请安了。”三房太太恭恭敬敬的道。
    太姨娘这些年不只是保养得当,也在养着自己的气势,只坐在上首,正经婆婆姿态一般对着三房太太道:“起来罢。”
    三房太太虽然对于自己一个主子要臣服于一个姨娘十分不满,然而因夫君看重姨娘,又被收拾得不敢不满,也只听话的起了身。
    随后把孟世子今日之事说了一遍,“儿媳与夫君不知世子这是怎的想法,特来问问姨娘。可是有传出什么信儿没有?”
    孟世子撵人的事儿,从一开始在院子里放了话,就被人传到了太姨娘耳朵里,比三房得知得还要早。
    要说有什么信儿,今日孟世子突然对着那十多个丫鬟们发难,还真事先半点信儿没透出来,就像是突然想到了一般。
    然而太姨娘却是一粒一粒数着手中的佛珠,想这里面的弯弯绕绕。
    一直数到第十七颗子,太姨娘才道:“之前世子是去了闽州一趟?”
    三房太太闻言就问道:“莫不是在舅家被训斥了?”
    孟世子的母亲也出身世家,不过举家移居闽州,离京中十分遥远,因此这些年甚少有往来,也不过礼节往来。
    孟世子前些日子不知想些甚,竟是去了闽州一趟,因此三房太太便想着是不是因去了舅家一趟,被训斥了才有了这般想法。
    太姨娘却是摇头,“世子的舅家不会管这么多。恐缘由还是在其他上。”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水,何况女儿还死了,且又不巴望着当太子妃的外侄女对自己家族有何助益。又哪会管孟世子的闲事。孟世子是好是坏,与他们又有何干。
    闽州离京城之远,就已经说明那一族对当今皇室的态度。是不会欢喜孟世子姐弟跟皇室的关系的。
    太姨娘想了想,最后确定道:“当是温宥娘了。”
    三房太太想了好一阵子才想起温宥娘是谁,“就当初救了世子那一位?可姨娘不是说她已有婚约?”
    温宥娘当初在京中的名声,三房太太也是知晓的。
    不过庶族与世家,隔着一条天河,三房太太也没把温宥娘放在心上。这会儿老姨娘说孟世子恐是因温宥娘散尽了府中姬妾,反倒觉得有些不可信。
    温宥娘再有名气,一是出身庶族,二是生身父母是那般的人,就与任何世家没了可能。便是孟世子对她有意,除了纳回府当妾,也没其他可能。
    太姨娘却是将温宥娘与孟世子舅家连线了起来,心中多个想法一一滤过,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孟世子是要娶温宥娘的,且还会寻舅家相助。
    想到这,太姨娘嘴角上扬,将三房太太招到面前,在她耳边耳语了一番,这才让人退下,随后又开始念佛起来。

  ☆、第123章 太姨娘作妖

温宥娘一直觉得自从穿越后,自己的运气就十分不顺。她没把这归咎于上辈子造什么孽,因为上辈子她那运气从来就没差过。
    想来想去,也只觉得是要么温家祖坟没埋好,要么张家祖坟不行。
    但这种倒霉的运气,似乎到今天开始就变了。
    就早些时候,夏荷匆匆忙忙的跑回院子,跟她说了一个大消息,“姑娘!有人上门提亲了!”
    温宥娘听得这话,问道:“谁家?”刚退了婚就有人上了门,敢情时来运转?
    夏荷来得急,还没打听道,只知道上门的女眷是谁,“上门的是肃武侯府的二夫人。”
    肃武侯是先先帝时封的侯爵,几代人都活得长久,如今的侯爷乃是最后一代侯爵,后面也不会降等为伯。
    肃武侯府的二夫人,温宥娘曾经也有见过,不过并不熟。
    温宥娘得知上门的是肃武侯府的二夫人,就开始想肃武侯府中的小辈,数了一圈发现并没有适合婚配的之后,就朝着肃武侯府二夫人娘家去想了想。
    肃武侯府二房夫人的娘子,如今也不算多得势,也不过是五品京官。
    在京城里,文官里也得三品及以上是一个圈子,七品到五品是另一个圈子。因此温宥娘想了一会儿,却没想出个什么由头来。
    只得等看六太夫人最后怎么说了。
    六太夫人不喜欢世家,更不喜欢勋贵,就算在京中要为温宥娘选亲,也只可能在文官里选,且还得是庶族。
    本来肃武侯府的二夫人不请自来,便让她有些不喜,但听得她说是为自己娘家的侄儿说媒,六太夫人倒也忍了忍,只看她如何说。
    等肃武侯府二夫人将自己的侄儿夸得天花乱坠,瞧着比自己儿子都出息了。
    六太夫人才十分煞风景的问了一句:“不知夫人的侄儿翻年可要会试?”
    二夫人的脸一下子难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