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艺术-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利益拼得你死我活,往往会陷入到恶性竞争的漩涡之中。你打折我也降价,结果争得鱼死网破,商家受损,行业也一蹶不振,丧失了进一步发展的后劲和元气。而消费者也许开始得到了一时的实惠,但随着行业的败落,产品的创新、服务的质量都会受到长期的负面影响。所以,忘记了共生共荣原则的竞争,不仅谈不到自身的发展,而且还经常会是短命的。    
    不过在竞争中我们也看到一些聪明人,他们开始改变单一的竞争模式,丰富自己的竞争手段,在产品或服务品种上做到人无我有,在质量或品质上做到人有我优,最后才是价格的人优我廉,而不是一味地拼价格。比如一些特色街道,像餐饮一条街,酒吧一条街,服装一条街,古玩一条街……一条街上虽然云集着同类的产品,却有不同的特色、价位和市场定位,适应不同阶层人的需要。随着整体规模的越来越大,知道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的生意都越做越红火。这样,消费者得到更好的服务,商家得到实惠,行业也得到了发展和提高,竞争进入一种良性的循环。如果仍狭隘地认为这条街就孤零零地由你一家店独占最好,知道的人恐怕就只有附近的居民和偶尔的过路人了,终究成不了气候。    
    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竞争关系如此,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关系也是如此。有些人总以为自己很高明,有了一点成绩就盲目膨胀,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别人,看到自己的都是优点,看到别人的都是问题,很不客观地把自己放在一种居高临下的位置,处处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而在大是大非面前,本该为别人主持正义、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却装聋作哑、默不作声;对于那些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他们的心里就更不平衡,妒火中烧甚至充满了仇恨,不是冷言冷语刁难就是恶语中伤,甚至竭尽全力地诋毁。仿佛这样做自己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其实非但自己不会因此而有任何提高,也丝毫无法阻挠别人的发展。所以,嫉贤妒能的人带给自己的只能是心理上的痛苦,也枉费了自己许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穿越艺术》 漫话人生竞争中的敌和友(2)

    同行是冤家的人,最惧怕他人的光辉遮盖住了自己,总希望别人都败落,只凸显出自己来。其实,如果一项事业中真的只剩下你一个“能人”了,那么,它离衰落也不远了。文人、尤其那些身居要职的人,如果跳不出自我的小圈子,很容易成为水泊梁山心胸狭窄的白衣秀士王伦。    
    当初,被高俅陷害得家破人亡、走投无路的林冲,在柴进的推荐下前来投靠梁山时,白衣秀士王伦若能以诚相待,林冲必定感恩戴德,拼死効力。但他知道林冲身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生怕他成为对手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百般刁难、排挤,后虽经杜迁、宋万的规劝勉强收下,但一直心存戒备。等到晁盖等七条好汉来投奔水泊梁山时,王伦见这些文武齐备的英雄豪杰个个都比自己强,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地位会被动摇,根本没把山寨的发展壮大放在首位,于是故伎重演,一再婉言推辞他们的加入,林冲终于忍无可忍,讲:“此人只怀嫉贤妒能之心……”最后在火并王伦之时骂道:“你无大量大才,也做不得山寨之王。”    
    反观林冲,虽火并了王伦,而且吴用请他坐第一把交椅,但他虽然自恃是“有胸襟,胆敢拒敌官兵、剪除君侧元凶首恶”的战将,却说:“晁盖兄仗义疏财,智勇足备,方今天下人闻其姓名无有不伏。”认为他是最合适的一把手人选。接着说自己无学无才、无智无术,而推荐学究吴用做军师,执掌兵权、调用将校。晁盖请林冲坐第三把交椅,林冲又说:“公孙先生名闻江湖,善能用兵,有鬼神不测之机,呼风唤雨之法,谁能及得?”还是让贤,最后在林冲的策划下,建立了一个由晁盖、吴用、公孙胜三人组成的领导核心,而林冲等人只是起辅佐的作用。林冲虽然身手不凡,但他顾全大局,把自己的利益和地位置之度外。作为封建社会一名武将,能如此深明大义,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有时候,强者之间的竞争不是在于资历和技艺上的比试,而是看谁更智慧,更受到大家的拥戴。智慧不同于聪明,智者以自己的胸怀聚集世上的贤能,而不是靠鼓噪、钻营和诋毁他人来表现自己。所以他看到的只有别人的优点,他的视野更开阔,认识更理性和客观。由此使我们想起了历史上很多的杰出人物,像汉高祖刘邦和三国时蜀国的刘备。这两个人单论文、武都不如他们的手下,就是说他们都不具备所谓的“大才”,但正是由于他们都具有非凡的“大量”,才使他们成就了一番事业而名留青史。而既无量又无才的王伦,处处体现出的都是一种自私和狭隘,正所谓“武大郎开店”——比我高的别进来。所以说,这种对个人利益的维护,是以损害全局利益为代价的,如果大局都不保,最终小利益也得不到保障,落得个被火并的下场。    
    与“文人相轻”作风形成鲜明的对比,另一些人在竞争的环境中却做得截然不同,他们不仅不敌视和排挤对手,反而给予无私的帮助和支持。在历史上,同行之间成为事业及思想上的挚友,为了共同的事业而携手奋斗的例子也是很多的,音乐家中浪漫派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与肖邦的故事就流传甚广,一百六十多年来一直传为佳话。


《穿越艺术》 漫话人生竞争中的敌和友(3)

    李斯特与肖邦,一位是“钢琴之王”,另一位是“钢琴诗人”,他们共同构建了19世纪钢琴艺术的最高圣殿。钢琴演奏家鲁宾斯坦(18871983)曾经对李斯特与肖邦做过一个比较,认为肖邦把人们带入梦境,使他们在那里流连忘返,而李斯特则是遍洒阳光和令人眼花缭乱的那种光辉。    
    在一部介绍肖邦的电影中,就曾引用了一段李斯特力荐肖邦进入巴黎上层社会和音乐圈的故事,这段历史因而也被广大音乐爱好者所熟知。1830—1893年是钢琴音乐兴盛发展的时期,当时法国的巴黎一度成为欧洲的音乐中心,那里活跃着包括演奏大师兼作曲家卡尔?克布雷纳在内的许多音乐家。1828年当17岁的李斯特来到巴黎后,不但用他那雄浑的气魄和诗情画意的演奏抓住了巴黎的观众,更以一幅技巧名家的姿态征服了几乎所有巴黎音乐圈子里的人,他成了一个红得发紫的年轻大师,受到了巴黎上层的热烈追捧,荣耀、金钱接踵而来……当1831年21岁的肖邦初次来到巴黎,进入当地的音乐圈子时,李斯特以他艺术家的敏感和洞察力,很快就发现了肖邦不同凡响的才能,他从肖邦那充满诗意的忧郁中,和忧国忧民的激愤中都感受到肖邦音乐中那深刻的内涵,而且肖邦音乐创作中那丰富绚丽的和声,既传统又新颖的创作手法也给予他很大的启迪。李斯特知道他遇到了一位稀世的天才,这是唯一一位能够对他构成威胁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但他没有保持沉默,任其自生自灭,反而唯恐肖邦的才能被埋没。为了让人们尽快地认识肖邦,为了让巴黎的上层社会及艺术界早日接纳肖邦,李斯特不遗余力,他借助自己的影响力,精心设计了李斯特烛光钢琴独奏音乐会,由他首先上台演奏,几曲过后,烛光熄灭,肖邦出场了。在电影的版本中,肖邦演奏的是那首才华横溢的降b小调谐谑曲(作品第31号),这是一首很典型的肖邦作品,既有他叙事曲的传奇色彩又洋溢着波罗乃兹的刚毅和英雄性格,中间断落宁静安逸、美丽如画又轻盈飘逸、充满诗意,结尾热情奔放、势不可挡,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如果按照创作年代来讲,1831年肖邦如果演奏谐谑曲的话,应该是另外一首——第一谐谑曲,b小调作品第20号。)当时肖邦一鸣惊人,一下子成为巴黎音乐圈和上流社会追捧的钢琴音乐的新兴代表人物,舆论界对他的评论在有些方面甚至超过了李斯特。李斯特毫无怨言,他一如既往地支持肖邦。在肖邦英年早逝后,李斯特仍孜孜不倦地传播肖邦的音乐,诠释肖邦在浪漫派音乐家中独树一帜的特点,赞扬肖邦对浪漫派中很多不健康倾向的尖锐批评,还写了《肖邦传》。而肖邦在世时,也将自己练习曲集中的第一首、热情激昂、难度极高的C大调练习曲(作品10之一)献给李斯特,来表达他对李斯特的情谊和对李斯特琴艺的赞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