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止观禅修-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的方法

    “观”的禅修基础是三摩地状态——没有念头及概念的禅定状态。它的主要特质是断除我们可能具有的一切错误概念、不正确及误解。这个教本中说到:具有无我的知见是必要的,若没有这种知见,就无法以开展真正“观”的禅修。因此,我们必须开展对无我的了解。这个教本又说:如果我们不了解禅修应该以什么为导向,就如同一个没有手臂的人试着要攀住悬岩的边缘。所以,明确地了解无我是“观”的禅修基础。首先我们必须认识这一点,然后不断地思惟,直到我们对无我有明确的了解;一旦开展了这种了解之后,我们必须能够将心安住在这种了解之中,放松且完全不焦躁。如果我们只是具有无我的知见,对它仅做知识性的思考,我们将无法适当地开展禅定,因为我们将无法铲除各种障碍。因此,这个教本说:即使我们学问渊博并充分了解无我的知见,若不做无我的禅修,我们只是像一位守财奴,由于吝啬的缘故而无法利用所拥有的巨大财富。一位守财奴的巨大财富,不仅对他本人没有任何用处,对其他人也没有好处,因为他不将财富给予任何人。同样的,如果我们具有无我的知见及对它的了解,如果不做禅修的话,将无法从中获得任何利益,因为我们无法开展智慧及铲除烦恼障;我们也无法利益他人,因为我们无法遵循法道并获得开悟。

    总之,要开展无我的知见,行者必须禅修。首先,行者必须学习无我的法教,然后加以分析及思惟,才能开展对无我的明确了解。接著,行者将心安住于其中,以一种完全放松的状态,将心专注于无我的知见——这种安住就像是定静与内证的融合、“止”与“观”的融合。行者必须以心的定静来平衡开展心之明性的分析式禅修。过多的分析式禅修将会减低心的定静,因此,行者必须将心放松在一种非分析性的禅定状态中;但过多的非分析式禅修将会减低心的明性,而使行者开始落入昏钝,所以,行者接著要重复分析式禅修,以回复平衡。同时开展明性及定性将会使心非常有力。一般而言,西藏各学派的主要修持方法,都是先反覆地分析现象以得获对知见的了解,然后再将心安住于非分析式禅修之中。

    空性是佛法的精要,因为它是我们净除一切心毒及过患的方式,所以,无我和空性是非常重要的。空性可能会成为了解业力及行善的障碍,因为我们也许会想说:“一切事物都是空性的,没有任何事情是存在的,所以我不须要修持佛法。”所以,空性的法教含有这种危险。龙树说:我们必须正确地了解空性,否则会有不良的后果,在印度,成就者会将毒蛇拾起,经由呪语对蛇产生力量,他们能够藉此显现神通,并因为抓蛇而增加财富,若没有禅定的力量及呪语的力量,任何抓蛇的人都会被蛇咬到,同样的,如果我们对空性有很好的了解,这会帮助我们开展禅定;但是,如果我们对空性有错误的看法,并认为没有行善的必要,我们就有产生修持佛法障碍的危险。

    在修持佛法时,行者必须累积功德,也必须累积智慧。功德的累积可帮助“止”的禅修,而智慧的累积可帮助“观”的禅修。基于清净的动机而累积的功德亦可帮助智慧的开展。累积功德的方法之一是对一殊胜的对象——例如,佛的法相、上师和佛经等——产生甚深的信心及虔敬心,然后向其祈请、礼拜及做供养。有时候,行者的禅修会变得非常清明,并开展得很顺畅。有时候,行者的禅修仍然不清明,也没有进步;这时候,行者必须开展智慧以累积功德。所以,行者对一崇高、殊胜的对象升起信心及虔敬心,向其做供养、礼拜及祈请,并尽可能地行善以累积功德,以创造一种善业的状态,他将可因而增加智慧的累积。

    另外一种方式是喀丹寺(GandenMonastery)的传统——属于格鲁(Gelug)的传统。在此传统中,纵使在安住于禅定时,行者仍然在思考他已得获的无我知识,并藉由反覆思考“这是像这样”、“那是像那样”……等,一再地忆念法教,而坚定这种知识。

    如同先前提到的,“止”的禅修开展之后,许多不同种类的念头及来自内在及外在事件的形象会出现在心中,这些称为“未经审察的形象”。这意味著它们不是真实的外在形象,而只是事物的显相——在心中升起的形象。在“观”的禅修中,行者将这些形象加以分析,并因而确信它们没有本具的真实存在性。在这个方法中,心被转向内,例如,行者并不是看着一根柱子而想道:“嗯,这是一根柱子,柱子没有俱生的实质”……等,而是审察出现在心中的任何事物,并了解它并没有自己的存在性。在这种禅修中,行者须要的辨别的知识,才能看清所有的事物,并分辨它们之间的差异。行者在禅修中须要辨别的知识,因为行者必须在禅修中专注于特定的对象物。没有任何事物变混乱或重叠,所以事物不会是模糊、朦胧或不清晰的。

    心识事件有好也有坏的;有一些事件连续不断地在心中显现,有一些事件则是暂时性的。实际上,总共有五十一种不同的心识事件(五十一心所),“三摩地(samadhi)”(或译为三昧、三昧定、三昧地苛)及“般若(prajna,卓越的知识或智慧)”只是其中的两种(见表三)。这表示每个人都具有三摩地及“般若”,但是每个人所具有的这两种心识事件的强度各有不同。行者必须增加自己的三摩地的力量,以使心变得比较稳定。所有的人也都具有“般若”心识事件,但是它必须被开展,并随着三摩地增长,如此才能开展清晰、明确的了解。行者必须兼具这两者才能开展“观”:三摩地给予行者稳定性和平静,“般若”则给予行者详尽地分析一切事件及彻底了解它们的能力。

    在《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中,无著说:“观”具有三摩地及“般若”现象可大致分为两类:被觉知者(觉知的对象,例如一个声音)及觉知者,第六识包含被觉知的事物。所以,在心中被觉知的,也被归类为一种觉知的对象或知觉物。觉知对象总共有六种;形相、声音、气味、味道、身触及第六感的对象(六境或六尘),就内而言,众生具有意识,这就是觉知者。例如,一个视觉的对象物被视觉器官所觉知,再被觉知者——视觉意识(眼识)——所辨识。感觉意识共有五种。此外,还有辨识好坏、记忆……等功能的心识意识。有时候,心专注在外在觉知对象上,当外在觉知对象显得不具有任何实质,这就是显相及空性的外在不可分性或分一性(indivisibility)。在这里,“空性”并不表示没有显相(appearance),而是这种显相的本质是空性的。例如,当你梦到一只大象时,那只大象的本质是空性的,因为它不具有任何实质,但是当某个人问你是否梦到一只象时,你会说是,这证明那只大象的显相存在。然而,那只大象的真正本质仍然是空性的。

    让我们以瞋怒为例,说明内在觉知者的禅修,当瞋怒升起时,行者以“辨别的知识”而不是以普通的了解去审察它。行者问道:它是从哪里来的?或它的来源是什么?行者探究的角度并不是“这个人对我做了这件事,这让我很愤怒”,而是:愤怒从何处升起。行者要寻找它的缘起及它现在在何处——它是在身体之内或身体之外,或这两者之间?行者以辨识“般若”去分析,试图发掘它的所在地及它的本质——它像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在觉性中,行者将会发现瞋怒所含有的明性,同时也发现它不具任何实质。“辨别的知识”使行者发觉,它是空性与觉性的融合(注3)。

    表三

    五十一种心识事件(行蕴五十一心所)

    五遍行(Sarvatraga)

    疑(vichikitsa)

    ————————————————

    见/不正见(dristi)

    受(vedana)

    二十随烦恼(Upaklesa)

    想(samjna)

    —————————————————

    思(chetana)

    忿(krodha)

    触(spasa)

    恨(upanaha)

    作意(manasikara)

    覆(mraksa)

    五别境(visayaniyata)

    恼(pradasa)

    愿(chhanda)

    嫉(irsya)

    胜解(adh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