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天,李蛰要侍者为他剃头。乘侍者离开的间隙,他用剃刀自机但是一时并没有断气。侍者看到他鲜血淋漓,还和李蛰作了一次简单的对话。当时李蛰已不能出声,他用手指在侍者掌心中写字作了回答:
  问:〃和尚痛否?〃
  答:'不痛。〃
  问:〃和尚何自割?〃
  答:〃七十老翁何所药〃!
  据说,袁中道的记载,在自刎两天以后,李蛰才脱离苦海。然而东厂锦衣卫写给皇帝的报告,则称李蛰〃不食而死〃。
  从个人的角度来讲,李蛰的不幸,在于他活的时间太长。如果他在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也就是在他剃度为僧的前一年离开人世,四百年以后,很少再会有人知道还有一个姚安知府名叫李蛰,一名李载蛰,字宏父,号卓吾,别号百泉居上,又被人尊称为李温陵者其事其人。在历史上默默无闻,在自身则可以省却了多少苦恼。李蛰生命中的最后两天,是在和创伤血污的挣扎中度过的。这也许可以看成是他15年余生的一个缩影。他挣扎,奋斗,却并没有得到实际的成果。虽然他的《焚书》和《藏书》一印再印,然而作者意在把这些书作为经筵的讲章,取土的标准,则无疑是一个永远的幻梦。
  我们再三考虑,则又觉得当日李蛰的不幸,又未必不是今天研究者的幸运。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份详尽的记录,使我们有机会充分地了解当时思想界的苦闷。没有这些著作,我们无法揣测这苦闷的深度。此外,孔孟思想的影响,朱高和王阳明的是非长短,由于李蛰的剖析争辩而更加明显;即使是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和戚继光,他们的生活和理想,也因为有李蛰的著作,使我们得到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的机会。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盲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附录一
  (万历皇帝于1590年8月25日与申时行等召对纪录。全文照《神宗实录》卷225Mf印。)
  是日,上御门毕,召辅臣时行等见于皇极门接阁。上出陕西巡抚赵可怀奏报虏骑本手接时行日:〃朕近览陕西总督抚梅友松等所奏。说虏王引兵过河,侵犯内地,这事情如何?对行等改〃近日优州失事,杀将报军,臣等正切忧虑,伏蒙圣问,臣等敢以略节具陈:沈河边外,都是番族。番族有两样。中条纳马的是熟番,其余的是生番。光年虏骑不到,只是防备番贼,所以武备单虚,仓泞不能堵遏。如今虏骑过河,是被火落赤勾引,多为抢番,又恐中国救护,放声言内犯。然虏骑狡诈,不可不防。〃上日:〃番人也是朕之赤子。番人地方都是祖宗开拓的封疆。督抚官奉有敕书,受朝廷委托,平日所于何事?既不能预先防范,到虏骑过河,才来秦报。可见军备废弛。是祖对各边失事,督抚官都拿来重处。朝廷自有法度。〃对行等对:〃是上责备督抚不能修举过务,仰见圣明英断,边臣亦当心服。如今正要责成他选将练兵,及时整理。〃上回:〃近时督抚等官平日把将官凌虐牵制,不得展市,有事却才用他。且如各边,但有功劳,督抚有升有赏,认做己功。及失事便推与将官,虚文搪塞。〃时行等对;〃各边文武将束,各有职掌,如总督巡抚,只是督率调度。若临战阵定用武官,自总兵以下,有副总兵、有参将、游击、守备各分信地,如有失事,自当论罪。〃上回:〃古文臣如杜预,身不跨鞍,射不穿札。诸葛亮纶巾羽扇,都能将兵立功,何必定是武臣?〃时行等对:〃此两名臣古来绝少,人才难得。臣等即当传与兵部,转谕督抚话是,尽心经理,以料皇上宵吁之忧。〃上日:〃将官必要谋勇兼全,曾经战阵方好。〃时行等对:〃将材难得。自款贡以来,边将经战者亦少。〃上回:〃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是不善用之,虽有关张之勇,亦不济事。〃时行等对:〃近日科道建言,要推举将材,臣等曾语兵部,及早题复。今九卿科道会同推举。〃上回:〃前日有御史荐两将官。〃时行等对:〃所荐将官一是王化熙,曾提督巡捕,臣等亲见,亦是中才,只宜腹里总兵。一是尹秉衡,曾称良将,今老矣。〃上回:〃不论年老。赵充国岂非老将?只要有谋。〃时行等对:〃将在谋不在勇。圣见高明,非臣等所及。〃上又回:〃朕在九重之内,边事不能悉知。卿等为朕股股,宜用心分理。如今边各废弛,不止陕西。或差有风力的科道或九卿大臣前去。如军伍有该补足,钱粮有该设处着…一整顿。书云:事事有备无患。须趁如今收舍,往后太坏愈难。〃时行等对:'当初许虏款贡,原为内修守备,外示羁康。只为人情偷安,日渐废弛。所以三年阅视,或差科臣,或差彼处巡按御史。〃上日:〃三年阅视是常差。如今要特差。〃时行等对:〃臣等在阁中商议,要推大臣一员前去经略,且重其事权,使各边声势联络,庶便行事。容臣等撰拟传帖恭请圣裁。〃上日:〃还拟两人来行。〃已复言款有事。上称:〃皇考圣断者再。〃时行等言:〃自俺答献逆求封,赖皇考神漠独断,许通款贡,已二十年,各边保全生灵何止百万。〃上回:〃款贡亦不可久传。来事可鉴。〃时行等对:〃我朝与宋事不同。宋时中国弱,夷狄强,原是敌国。今北虏称臣纳款,中国之体自尊,但不可因而忘备耳。〃上日:〃虽是不同,然亦不可媚虏。虏心骄意大,岂有厌足?须自家修整武备,保守封疆。〃时行等对:〃今日边事既未可轻于决战,又不可步于主抚。只是保守封疆、据险守隘、坚壁清野、使虏不得律掠,乃是万全之策。皇上庙漠弘远,边臣庶有所持循。至于失事有大小,清事有轻重。若失事本小而论罪过罪,则边臣观望退缩。虏骑反得挟以为重。又非所以激励人心。自今尤望皇上宽文法核功服〃上日:〃如今失事却也不轻。'对行等球〃圣思从宽处分,容臣传示边臣,使感恩图机〃上复问次辅病安否何如。时行等对:〃臣锡爵实病,屡疏求去,情非得已。〃上日:〃如今有事时正宜竭忠赞襄,如何要去?〃时行等对:〃皇上注念锡爵是优厚辅臣至愈,臣等亦知感激。但锡爵病势果系缠绵。臣等亲至其卧内,见其形体赢瘦,神思愁苦,亦不能强留。〃上日;〃着从容调理,痊可即出。〃时行等唯唯。因叩头奏;〃臣等半月不睹天颜,今日视朝,仰知圣体万安,不胜欣慰。〃上日:〃朕尚头眩臂痛,步履不便。今日特为边事,出与卿等商议。〃时行等叩头奏:〃伏望皇上万分宝或〃上又回:〃闻山西五台一路多有矿贼,啸聚劫掠,地方官如何隐匿不报?〃时行等奏:〃近闻河南嵩县等处,策有矿贼,巡抚官发兵驱逐,业已解散。〃上日:〃是山西地方五台,因释氏故知之。〃上恐时行等课以为失事也。复日:〃释氏是佛家,曾遣人进香环。〃时行等对:〃地方既有盗贼啸聚,地方官隐匿不报,其罪不止流玩而已。〃 
附录二
  (万历皇帝于1590年2月5日与申时行等召对纪录。全文照《神宗实录》卷219排印。)
  上御流德宫,召辅臣申时行、许国、王锡爵、王家屏入见于西室。御榻东向,时行等西向跪,致词贺元旦新春。又以不瞻睹无颜,叩头候起居。
  上日:〃朕之疾已病矣。'对行等对日:〃皇上春秋鼎盛,神气充盈,但能加意调摄,自然勿药有喜,不必过虑。〃上日:〃朕昨年为心肝二经之火,时常举发,头目眩晕,胃隔胀满,近调理稍叱又为雄于仁奏本,肆口妄言,触起朕怒,以致肝火复发,至今未愈。〃时行等奏:〃圣躬关系最重,无知小臣狂朝轻率,不足以动圣意。〃上以滩于仁本手授申时行云:〃先生每看这本,说朕酒色财气,试为朕一评。〃时行方展疏,未及对。上遭云:〃他说朕好酒。谁人不饮酒?若酒后持刀舞剑,非帝王举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