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像总裁一样思考-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他决定离开干了多年的自行车车铺,到大阪电器公司工作。
这一想法就此改变了他的一生,使他从此踏上了成功之路。
山田多喜二爱动脑筋,这个习惯不因环境和人事的改变而改变。在电器公司,他勤奋好学,不但工作成绩显著,而且利用业余时间发奋学习,力图全面掌握电器知识。他不顾白天工作的辛劳,在晚上下班后,徒步走很远的路程去关东工商学校夜间部学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过多久,他就成了全公司的业务尖子。
他在担任技术师的时候,发现人们使用的电灯灯头的制造不够完善,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种电灯灯头里面要用两只螺丝钉,再用锡焊牢,他认为这是多余和浪费。因此他发明了一种新式灯泡,如果采用他的发明,就可省去螺丝钉,直接减少了一道焊接手续。
兴奋不已的山田多喜二于当年就为他的发明向日本标准局申请了专利。
从这件事中,山田多喜二意识到认真利用机遇既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必备要素。对于志在独自创业的他来说仅仅会发明几项东西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学会如何去抓住、利用稍纵即逝的机遇,只有两者兼具才有可能成功。
磨练出总裁般的深邃眼光(3)
山田多喜二的成功,就是在常人难以达到的境界中,不失时机地抓住了机遇,实现了事业的腾飞,这也是最值得他自豪并引以为荣的。
一般情况下,职场上成功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
如果我们有从一无所有的困境中奋起的勇气,那么就应该充满自信,面对工作中的不确定性和事业的失败,毫不畏惧。因为害怕失败没有任何用处,依靠勇气和信念,下决心去干,自然会有无穷的精神力量。但是,如果不借助智慧的双翅,不善于在波诡云谲的职场上敏锐地捕捉改变自己一生的机会,仅仅具有勇气和信念,仍然不可能展翅飞翔。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
相传鲁班被茅草划破手指,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锯;牛顿见苹果落地,触发了灵感,发现了万有引力;伦琴在实验时,从手骨图像中,发现了X射线;耐克鞋受人喜爱的原因,一部分归功于采用了“华夫糕式”的鞋底,使鞋子变得轻巧美观……这些都是人们平时既有知识的积累,同时又通过灵活的思维方式发明的。
从客观条件讲,机遇的产生和利用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如自由的科研氛围,平等的择业、工作机会,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程度等。例如,改革开放后,中国才涌现出了大批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的改革家,而在“十年###”中,他们就没有这样的机遇。又如,只有计算机高度发展和普及的现代社会,才使得大批优秀软件开发商大有用武之地。
头脑灵活,才不会错失良机。
即使是碰上好运气,但如果思想没有准备,头脑不敏锐,或者粗心大意,结果都会使机遇丧失,错过利用机遇而获得成功的机会。在弗莱明以前,就有其他科学家见过青霉素菌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现象;在伦琴以前,已经有物理学家注意到X射线的存在;琴纳家乡的不少人都知道感染过牛痘的人,能免生天花,特别是那些挤奶工,但是,由于他们不以为然,而错过了成功的机会。
许多员工都认为,能否获得机会,主要是看运气的好坏。
其实,运气的基本要素是偶然性,但它对于任何员工都是一视同仁的。也就是说,所有员工“交好运”的可能性一样多,在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关键在于有的员工把握了,有的员工没有把握。
如果说好运和机会有什么偏爱的话,那就是爱因斯坦所说的,它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如果你为获得机会作了准备,一旦条件成熟,好运也就自然而来,犹如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缺少的并不是机遇
一次难得的机遇,可能同时出现在成千上万名员工面前,而许多人却看不到。因此,任何人都没有权力抱怨缺乏机遇。
始终找不到机遇的只有一种人,就是那些根本不打算利用机遇的人。
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员工总是长吁短叹,认为自己没有成就大事业的机遇。其实,我们不妨对比一下那些成功的企业总裁,就可以发现,这些员工缺少的并不是机遇,而是发现机遇的眼光。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机遇是针对全中国人民的,为什么有的人发了财,有的人却仍然一贫如洗呢?个体经营是人人可为的,为什么有的人摆地摊便赚了大钱,有的人却只满足于按月领工资呢?
1987年5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从“信用社”的基础上改造成股份银行的深圳发展银行,以自由认股的方式,首次向社会发售人民币普通股万股。人们对此是什么反映呢?“极为麻木”,观望者居多,投入者寥寥。
磨练出总裁般的深邃眼光(4)
许多人抱着怀疑、观望的态度,发行部门甚至把股票送上门也没有人认购。在这次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致富机遇面前,绝大多数人反应迟钝,白白失去了难以再现的机会。只有极少数有胆识、有远见的人,在这次机遇里迅速完成了资本裂变而成为现代富豪。
英国著名小说家艾略特曾说过:“生命巨流中的黄金时刻稍纵即逝,除了砂石之外,我们别无所见,天使前来探访,我们却当面不识,失之交臂。”
美国人也有一句俗语:“走上失败之路的,往往是错失了机会的人。”
机遇降临时,它的身上并没有贴着机遇的标签,相反,它还常常乔装打扮,扮成不幸、挫折和困难的模样。目光短浅的人看不到,反应迟钝的人抓不住。只有少数眼光独特的人才有可能发现机遇,把握机遇。
要想获得成就事业的机遇,首先就得有一双善于发现机遇和辨别机遇的眼睛,锻炼出总裁一般深邃的目光。
抓住机遇叩开成功之门
机遇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身边,抓住了,你将会成功;失去了,机遇将一去不复返。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抓住机遇叩开成功之门呢?要知道,任何成功的关键地方就只有那么几步,怎么走好这几步至关重要。
1。 勇于走进禁区
其实,很多员工都不知道,阻碍我们成功的往往不是一些未知的因素,而是一些常见的事情――固有的观念、前人的经验、世俗的眼光,这一切都会成为枷锁套住我们的思想,让我们不敢跨出一步去接近成功。
成功、创新首先要做的就是拿出打破一切常规的勇气。事实上,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能够摆脱条条框框的束缚、在工作中有所突破的人。
案例
在一家公司里,总裁总是对新来的员工强调一件事:
谁也不要走进8楼没挂门牌的房间,这是铁的纪律。
他没有解释任何原因,也没有员工问为什么,员工们只是牢牢地记住了这个规定。不久,又有一批新员工来到公司。总裁又重复了上面的规定,这次有个年轻的小伙子轻声嘀咕了一句:“为什么?”“不为什么。”总裁满脸严肃地说。
回去后,年轻人在思考着总裁的这个令人费解的规定,其他人劝他别瞎操心,遵守这个规定,干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但年轻人却执意要进入那个房间看个究竟。
他轻轻地敲了一下门,没有反应,再轻轻一推,虚掩的门打开了,只见屋里有一个纸牌,上面写着:
把这个纸牌送给总裁。
闻知年轻人擅闯“禁区”,同事劝他赶紧把纸牌放回房间,他们会替他保密的,但年轻人拒绝了。他拿着纸牌走进了15楼的总裁办公室。
当他把那个纸牌交到总裁手中时,总裁宣布了一项惊人的决定:“从现在起,你被任命为公司的销售经理,主管销售工作。”
“就因为我拿来了这个纸牌吗?”年轻人诧异地问。
“对,等这一刻我已经等了好几年了,我相信你能胜任这份工作。”
总裁自信地说。
这个例子说明:勇于走进某些禁区,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敢为天下先,会使我们得到意想不到的机会。
工作中,那些因循守旧、维持现状的人,做的始终是低层的工作,根本不应该属于总裁的世界。
2。 勇于突破经验
在工作中囿于经验,不敢创新的员工我们称之为“先例的崇拜者”,因为他们把困难当做不可能,总是在说“这不行,那不可能”。殊不知,世界上哪一件新事物不归功于古往今来的先例破坏者呢?
这就是不敢做事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经验。
固守经验有时候非但无益,还会害人性命。
案例
一个人流落到一座孤岛。岛上除了石头,别无他物,更严重的是没有水。在炎炎烈日下,他的嗓子就像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