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说天下系列-第3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治水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在清朝统治集团中,关于如何治理黄河突然产生了分歧意见。以于成龙为首的一些大臣,主张另一种治河方案;而此时靳辅治水正在关键时期,他和陈潢等人坚持自己的做法。双方各执己见,争论不休。康熙便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任命靳辅督理黄河堤岸,任命于成龙管理下河事务。这样一来,靳辅所做的工程就让给了于成龙。但是治河的分歧并没有因此而告终,相反愈演愈烈,最后演变成统治集团内部的政治矛盾和斗争,很快靳辅成了这场斗争的牺牲品。

康熙二十七年三月,康熙把靳辅革职,将陈潢入狱。后来康熙南巡时,眼见黄河堤岸修筑坚固,又闻听江南等不少地方的农民都在称赞前任总督堤岸治水如何有能耐。康熙便觉后悔,当初自己不该听信谗言,革了靳辅的职,实在是鲁莽之举。

康熙三十一年,他重新任命靳辅为河道总督,但靳辅在当年就在任所里逝世了。在靳辅去世以后的三十年里,靳辅的续任者于成龙等人基本上还是遵守了靳辅的治河方针。

自此之后,黄河之水在近三十年的时间内没有出现过一次重大的决口事件,这和康熙的用人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靳辅的努力。他的实事求是的做事态度、事必躬亲的原则,使得他在治理黄河水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的这种态度不光使他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从而为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治理方案奠定了基础,而且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也正是由于自己亲临工地跟河工一起吃住的精神感动了周围的百姓。大家齐心协力,使得合理的方案得到了很好的实施。为官者能有这样的精神和态度,于古于今都不失为一位受人敬重的好官。如果不是由于各种政治上的因素导致靳辅革职下狱的话,他还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第五章 清宫疑案

1。 除强扶幼,多尔衮立顺治

崇德八年九月初三,皇太极突然病逝,这对清朝来说无疑是一件轰动性的大事,因为皇太极临终前不曾指定谁来继承皇位。豪格作为皇太极的大儿子,又为四大辅臣之一,并且带兵打过战,有勇有谋。皇太极虽然没有指明豪格继承皇位,但从各个方面看,豪格是最有可能、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选。多尔衮的权势在当时最大,他不希望豪格继承皇位,两人之间马上形成了对峙,朝中大臣有一部分支持豪格,有一部分支持多尔衮。清廷处于一个抉择时期,是多尔衮还是豪格继承皇位,成了人们心中最关注的一个问题。而这时多尔衮却把目光盯在了皇太极最小的儿子福临身上,准备推举福临即位。

满族有兄终弟及的传统习俗,便是兄长去世后,作为兄弟的完全有资格继承他的位置。多尔衮想,众多贝勒中以自己实力最为雄厚,继承皇位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现在兄终弟及的传统正在逐渐消逝,汉族的传统已经悄无声息地进入了满人的心里。他们认为皇帝去世,皇帝的儿子理所当然是皇位的继承人。如此说来,豪格是最为恰当的人选。多尔衮在心中掂量,觉得自己得皇位实在有些勉强,而让豪格得皇位对自己的威胁更大。他把皇太极几个儿子全都过了一遍,目光锁定在最小的福临身上。他心中冒出了一个办法。他决定推举福临继位,福临还小不能理政,那么自己便能名正言顺地把握大权,为福临辅政。因为立的依然是先皇的儿子,所以贝勒大臣肯定也不会多言。自己虽没有得皇位,但权利在手,和得了皇位没有太大的区别。

当时正值秋季,干燥的风把庭院吹得面目全非,满地落叶。多尔衮虽然把心里的事情盘算好了,却不知如何去实施。昨天在议政会议上,两方又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舌战,都不让步。双方大臣们都有自己的一套说辞,而且句句在理,不容反驳。这样僵持下去,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结果。天平似乎已经开始朝豪格倾斜,有不少曾经支持自己的人,现在又转过身去支持豪格。多尔衮心里烦躁,挥笔在宣纸上写了几个大字,字写得很潦草,却很有力道。

这时有人来报说,孝庄皇后来了。多尔衮心中大喜,心想,自己正不知如何去说,她找上门来正好避免了自己不少麻烦。

书房里,孝庄看了看多尔衮挥笔写的几个大字,赞叹道:“亲王好生雅兴,写得一手好字。我原先以为亲王只会率兵打仗,参议政事,却没有想到亲王在写字上竟也有如此的造诣。”

多尔衮谦虚地笑了笑,说道:“皇后这是抬举我了,心情烦躁,写几个字释放一下罢了,哪能称得上‘造诣’二字。皇后平日里深居后宫,不闻世事。今日一来,必定是有什么大事要与我商讨吧?”

“既然如此,我就不再铺垫了,把话直说了。”她看了一眼多尔衮说道:“我在后宫也有所耳闻,说是亲王和豪格在议政会议上曾为立谁为帝而争得面红耳赤?”

多尔衮说道:“确有此事,却没传闻那么夸张。这里面的点点滴滴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讲明白的。”

孝庄说道:“豪格作为先皇的大儿子,继承皇位理所当然,这是站在大多数人的角度去想的。但如果站在我们的位置在去想,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豪格即位对你我而言都是一种威胁,对吧?”

多尔衮心里明白孝庄皇后的话外之意,却没有挑明,问道:“皇后的意思是?”

孝庄有些不悦,她朝窗外看了看,一个侍从正好经过。“你认为让福临继承皇位可行么?亲王可以说我这话很自私,但作为母亲,没有不为自己孩子将来打算的。先皇逝世后,这块心病就在我心里了,思来想去,我觉得有必要找你谈一谈。这样做对你我都有好处,而无一弊。”孝庄说道。

“哦?”

“福临继位,我即了却一桩心事。如果亲王不对皇位那个位置有兴趣的话,那么这样做对亲王来说,也是一件于己有利的事。福临还小不能理政,朝中大权势必会掌握在亲王手里,亲王虽不是皇上,但实质上和皇上已没什么区别了。”孝庄说道。

多尔衮心里腾起一丝微妙的感觉来,看来这样的打算不仅自己早已有了,在皇后心中也是酝酿许久了。她是为自己儿子的将来着想,说得通。反推回来,对自己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豪格不能继位,自己也懒得去争皇位的虚名。既然皇后先开了口,那么自己就顺水推舟应下来。“如此说来,这确实是个好办法,对咱们来讲都很公平。大臣们无疑是想推举一个先皇的亲子继位,那么除去豪格之外,福临确实是最好的人选。”

孝庄走后,多尔衮马上去了代善的府邸,正巧阿济格和多铎也在。

代善见多尔衮来了,说道:“我正要派人请你过来,你却来了。”

多尔衮说道:“出什么事了么?”

多铎接话说道:“这事无法再拖下去了,豪格那边动作很明显,说是过几日他便要举行登基大典,群臣拥护者不少。我们刚才商量,决定推举你继承皇位,你考虑一下吧。”

多尔衮迟疑了一下,说道:“这样恐怕使不得,我今日来也是有件重要的事要和大家商讨。我觉得在场的人都不适合接手这个皇位,皇位最适合的人选应该是先皇的儿子。”

多铎诧异地说道:“你这是让步了,不仅不反对豪格继位,还要推举他么?”

多尔衮摇了摇头说道:“豪格即位对咱们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们不能推举他。我认为除了豪格以外,还有一个最适合的人选。”

众人不解,代善问道:“你指的人是谁?”

“福临。”多尔衮沉声说道:“福临还小,纵使得了皇位也无法理政。豪格最担心的无非是我继承皇位,我退出,推举福临。想来豪格也会放下劲来,接受福临继承皇位,群臣更不会有异议。”

阿济格说道:“这个办法看来最好,既把双方的矛盾化解开了,又能使我们达成共识。福临继位,其实并不影响我们任何人。”

四人商讨的结果便是依照多尔衮所说的,推举福临继承皇位。

崇德八年,九月初九,也就是在皇太极逝世后的第六天,两位黄旗大臣在盛京(沈阳)的大清门宣誓结盟,随即派了两旗的军队,围守住大清门,拉满弓,搭上箭,保护各位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议政大臣登崇政殿,讨论继立皇位之事。这时候,最忠心于豪格的启心郎索尼和秉性最粗鲁的鳌拜强调说,只能在先皇的儿子之中选立一个,他们的意思是选立豪格,但是没敢言明。

满朝重臣此时都已经聚集在崇政殿,众臣们议论纷纷,场面一时间有些混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