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说天下系列-第3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庆收归以后,朱元璋派胡大海力克信州(今江西上饶),同时朱元璋亲自统兵,一举攻下江州。其间,陈友谅的守将丁普朗、傅友德全军归降朱元璋。陈友谅称帝的时候迁都江州,江州被攻下,陈友谅只能兵败逃走,到了武昌。而朱元璋又下令乘胜出击江西和湖北,南康、蕲州、黄州(今湖北黄冈)、黄梅、广济、兴国等地守军皆投降朱元璋,各城相继归顺。这样,朱元璋的领土在江西和湖北不断扩大,而陈友谅连连失利,曾经的强大在和朱元璋的斗争中日益缩小。

然而当朱元璋和陈友谅正在血拼的时候,江北的军事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变化对朱元璋非常不利。北方的小明王和刘福通在和元兵作战的过程中接连失利,而元朝大将察罕帖木儿已经平定了山东各地,小明王退守安丰,很多红巾军的将领都已经被招降,眼看安丰危急。张士诚也向小明王和刘福通发动了进攻,为什么张士诚不趁朱元璋进攻陈友谅的时候进攻应天,反而向小明王出兵呢?原来张士诚和元朝也是关系暧昧,毕竟和朱元璋有协定,所以就应元朝之邀,出兵进攻小明王。

朱元璋正在和陈友谅决战,收到小明王求救的信息。

顿时,朱元璋和他的文武将士都陷入了沉思和忧虑之中。

救还是不救?

在这关键时刻,眼看陈友谅就要被打败,若此时分兵北上,势必给陈友谅一个绝好的反击机会。

但朱元璋有他的打算,他认为这些年能在江南发展,是因为小明王在北方和元兵作战,给自己一个天然保护,但若此时安丰失守,自己就成为元朝的直接攻击对象,且无论如何自己现在还打着小明王的旗号,所以朱元璋主张救小明王。

朱元璋的主张,向来反驳者较少。

而这时刘伯温却极力劝阻,他恳切陈词道:“如今大兵不能轻易向北出动啊,万一此时陈友谅乘虚反攻,且不说刚刚拉起的有利战线毁于一旦,就连退路都被切断了。再说,就是主公救下小明王,如何处置他呢?他对红巾军,对主公如今又有何作用呢?一直以来小明王也不过是刘福通的傀儡,这一点大家都清楚。”

刘伯温的反对意见不能不让朱元璋三思,但思虑之后,朱元璋认为陈友谅现在败退武昌,反击应不会太严重,且安丰失守,应天就没了天然屏障,一心要出兵安丰。

刘伯温再三劝阻,也无法改变朱元璋的意见,这就是朱元璋的霸气和顽固所在吧。

朱元璋亲自统兵援救安丰。但是朱元璋和他的大军还未到达安丰,刘福通已经被杀,朱元璋率兵力战,终于击败了张士诚和元军所派军队。刘福通的死对朱元璋来说是件好事,所以他很爽快地救下小明王,把小明王安置到滁州,还在滁州为他造了一座华美的宫殿,而宫殿中的侍宦都是朱元璋手下的兵士。明白人都知道,这是朱元璋把小明王关押在此了,表面上还赢得了尊奉君主的美誉。

安丰是保住了,小明王也救出来了,更严重的问题就是刘伯温所预料的情形:朱元璋出兵援救安丰的时候,陈友谅乘虚反攻,以重兵把洪都重重包围起来,还占领了吉安、临江、无为州。

这次围攻洪都,陈友谅算是倾其所有了。他制造了上百艘在当时看来硕大的战船,这些船只上下三层,高有数丈,每一层的容量大到都设有走马棚,下面还有板房,光橹就有几十支,都用红色的漆漆上。大的船只都能容纳三千人,就是小的也能容纳两千人。看着这一批气势恢弘的战船,陈友谅心中十分得意,自以为胜券在握,发动六十万大军前来围攻洪都。

而朱元璋在洪都的守将是年轻的朱文正,朱文正在众将的眼中不过是喜欢吃喝玩乐的公子哥,毫无大战经验。朱元璋得知信息后着实捏了一把汗,所有的人也都担心起洪都的安危来,洪都若失守,那下一个大战的地方就是应天。

李善长对朱元璋说:“陈友谅造了如此大的声势,六十万人,就是如今派援兵,援兵也难以破围啊,最大的希望就是朱文正。若朱文正能守住洪都,那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朱元璋心中却在暗自苦笑,虽然他从未看低过这个侄子,但就是自己也从未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面对如此强大的重兵。

而朱元璋就是朱元璋,在这危急的时刻,他依然镇定自若,派人通过秘密渠道通知朱文正誓死也要守住洪都,并在密信中点拨朱文正此时不能力胜只能智胜,是将平时的兵法理论用到现实中的时候。朱文正这个年轻气盛的守将,不愧是朱元璋的亲侄子,大敌当前,镇定自若,显示出他的军事能力。尽管城中可以调遣的军士不足,朱文正还是调配得当,而城中寥寥数将都是非常有经验的老将,朱文正就因人施用,用尽方法防御出击。

洪都一战,一直打了八十五天,城墙都不知道被攻破了多少次,陈友谅的兵士也不知从缺口处涌进城中多少次,而年轻的朱文正硬是用他坚强和出色的军事才能,且战且守,在激烈的战斗中守住了洪都。其实在洪都战役打到第五十天的时候,朱元璋已经非常乐观,他看到朱文正能坚持这么久,悬着的心就放下了,也更加相信这一战必胜无疑。到了这年的七月,眼看两方军队都已疲惫不堪,朱元璋认为是派兵相援助的时候了,就亲自统领二十万大军前来洪都援救。

陈友谅见朱元璋来援助朱文正,经过这八十多天的激战,他的将士们已经心力交瘁,就掉过头来向鄱阳湖地区撤退。

朱元璋正打得兴酣,当然不会放过陈友谅。在朱元璋看来,决战陈友谅的最佳时机到了,而鄱阳湖就是这次决战的战场。

虽然陈友谅在洪都失利,但他的水军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实力上都显然强过朱元璋。但朱元璋的优越的军事分析才能就是辩证地分析问题,他认为自己的弱势也是自己的优点,这个优点会在恰当的时候给陈友谅致命的打击。

决战开始前,朱元璋就开始紧密地部署。他派出几千伏兵,封锁了鄱阳湖到长江的出口,这样陈友谅就没了归路,也无出路,只能在水中作战。而自负的陈友谅不以为然,他看着朱元璋的小船弱兵,再望望自己高大威严的战舰由铁索连成水中陆地,不怕风浪,心中窃喜。

朱元璋聪明的地方是他注重人,他知道人是战争的关键,武器是辅助的工具,而陈友谅恰相反,太过于依赖武器。本来陈友谅的兵士在洪都苦战三月,已经疲惫不堪,而洪都久围不下,士气低落。而朱元璋带领的援兵士气正高,且朱元璋又时时不忘鼓舞将士:“朱文正以如此弱小的兵力,可以守城三月,拒六十万大兵于城外,咱们二十万兵士,难道还打不过陈友谅的残兵败将?咱不怕他的船高人多,咱要的是勇气和策略。”说到策略,朱元璋跟将士们分析道:“陈友谅的巨舰有巨舰的优势,但他的船只铁索相连,虽不怕风浪,但行动不便啊,不够灵活,进退难行。火烧赤壁大家都知道吧,说不定啊,咱就再上演一次。”说得将士们都开心地笑起来,对战争毫无恐惧,反而对决战陈友谅充满了信心。

朱元璋抓住陈友谅过于依赖战舰的弱点,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而他的主要战术则是火攻,准备待以时机,用火炮、火铳、火箭、火枪、铁炮等大量火器攻击陈友谅的大船。朱元璋的水军人数虽少,但训练有素,纪律严明,分为十队,每队都配备了充足的火器和火药。同时,朱元璋又规定了清晰的指挥信号,白天是旗帜,夜晚是灯笼,远方的鸣炮,近处的击鼓,整个军队行动划一。在数次互相攻击中,双方都死伤不少,朱元璋在几次苦战之后,独自思忖,自古以来的水战都得顺天时占地利,方能取胜。他不时想到诸葛亮借东风,火攻曹营的胜战。问题是,如今,陈友谅处于上游,想要智胜没那么容易,火攻的方式不能改变。既然地利没了,朱元璋更加注重人的因素,他深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同时也在等待最佳的时机,比如有利的风向。

这一天终于等到了,那是相持到第三十天的时候,朱元璋正在苦苦思索下一步作战策略,忽见东北风起,朱元璋立即命令各军备战,火船先行顺风而发。这几艘火船并非一般的火船,而是朱元璋的敢死队,敢死队先借着风势冲进敌阵,以誓死同归的勇气向陈友谅的大船撞去,同时点燃数只随行的船只,这些船只装满了火药和芦苇,一时间,熊熊烈火借着风势,越烧越烈,而陈友谅的船只被铁索连着,无法分开,顿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