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说天下系列-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普说:“历朝历代所进行的科举考试,都是通过各州的取解试和礼部的省试便可。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大多会被委任重要官职。所以,难以避免出现舞弊,甚至有权贵直接将其子孙亲戚推到进士及第之中,而让真正有才之人沦落到进士出身。这些都是无法遏止的事情。”

赵匡胤对于赵普所说的理由并不赞成,他说:“无法遏止,是因为大家都没有去找办法来解决。如果真的要让这些人无机可乘,一定会有办法的。”

赵普说:“要不然就将取解试和省试的考官严加考核,从上而下监督。”

赵匡胤说:“仅此还不够,为了让选拔出来的人是真正有用的,我要亲自进行考试。”

赵普惶恐地说:“臣子们办事不力,让皇帝亲自来主持考试,这是罪过。”

赵匡胤说:“在举子们参加完省试之后,还要参加殿试,让我来亲自考核一下他们的帖经、墨义和诗赋。只有通过我的考试,才可以被委任官职。”

李夷宾说:“对于考试中舞弊也应该加以监督,以避免真正的有才之人不能来到天子面前,参加殿试。”

赵匡胤问:“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李夷宾说:“官员舞弊,都是看着试卷上的名字,对举子暗中加以扶持。只要将举子的名字隐藏起来,让阅卷的官员不知道是谁的卷子,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了。”

赵匡胤点头称赞:“此法甚妙!以封弥之法,糊名以试,让那些舞弊之人再也无机可乘。”

陈靖在一旁又说:“臣曾经在省试之中做过考官,发现考生的笔迹也有很大区别。如果有人舞弊,在笔迹上做文章,就算不能看到名字,也一样可以找到他想要扶持之人。”

李夷宾说:“在考试结束之后,所有的试卷都不能立刻交付考官去查看,而是找专门的人来誊录一次,这样就可以让考官在阅卷的时候,不能通过笔迹来判断是谁的试卷了。在封弥之外,还应该辅之以誊录,这样就可以杜绝舞弊的发生了。”

赵匡胤闻之大悦,将这一任务交给了李夷宾和陈靖,让他们仔细为科举建立完善的制度,从取解试开始严格控制考试的每一个环节,让举子们可以公平地参加科举,真正有才之人才能脱颖而出。

通过几次的改革之后,宋朝的科举开始大异于前朝,不仅考试的次数增加到三次,由皇帝亲自担任考官的殿试成为最高级别的考试,在殿试上能考中进士及第者被称之为天子门生,甚至可以官至宰相。每年的秋天各州进行考试,而隔年的春天则由礼部进行省试,并于当年进行殿试。同时,考试放宽了范围,让很多出身贫寒之人也可以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改变人生。隋唐之时,通过科举录取的人才每次只不过二三十人,少的时候甚至只有几人。而宋代为了各地的官员所需,每次都会录取二三百人,多的时候甚至有五六百人。

在考试范围上,宋也区别于前朝。从帖经、墨义、诗赋等逐渐改革为经义、论、策等更贴近治国管理需求的内容。除了考试制度的改革,还监督考试公平性,对徇私舞弊等现象也严加管束,但官场的腐败并不能因为封弥、誊录等办法就完全革除,因此舞弊现象依旧猖獗。

科举制度的复兴一方面是为了提倡教化,让百姓推崇儒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统治需要,大量提拔文臣。这一措施让宋代在文化方面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诗词歌赋以及经义研究都达到了一个顶峰,涌现了大量学者、诗人,学术成就硕果累累。赵匡胤的继任者将这一政策持续贯彻,两宋的军事实力虽不能快速提升,但在文化领域取得的成就足以傲视百代。

8。 封桩库:千金易得,稳定难求

历经三百多年的两宋王朝,虽然在文化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成就,但却一直被冠以“积贫积弱”的帽子,并将这一局面的始作俑者推为赵匡胤。很多人都认为赵匡胤为了让赵家王朝可以稳固,而不顾家国安危,削夺武将职权,控制着军事大权,以至于让辽、金数百年来入侵中原,肆意妄为。作为宋的开国君主,他为这个朝代确立了发展方向,其继任者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在他所确立的航线上谨慎前行,保住了赵家的天下,但却将国家尊严丧尽,靖康之变等奇耻大辱最根本原因应该在赵匡胤的身上。

纵观赵匡胤的一生的作为,他确实是在如何保持中央集权和对外统一的问题上纠结万分。大力发展军事力量击溃辽,夺回燕云十六州失地,是他历来的梦想;而军事力量的庞大会让政权充满危机,也是他心头一恨。在这二者之中,他力求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但却未能实现。其继任者并不能了解到他这一苦心,连开国君主都很难做到的事,又有什么办法将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呢?因此,在深入贯彻赵匡胤祖训的道路上,他们只做到了力求安稳,而忘却了收复国土。

从柴荣时代,赵匡胤便希望可以夺回燕云十六州,在他成为一国之君之后,这个问题随时出现在脑海中,并思索着实现的途径。终宋一朝,无数热血壮士也是以此为自己的终极追求,因此都在勤恳劝勉皇帝下决心南征。

起居郎李符便曾经上书,请求赵匡胤发兵北伐,但赵匡胤却对他说:“现在大宋基业刚稳,还不是与辽为敌的时候。”

李符说:“陛下南征的时候,曾经为了稳定北方局势,向辽国进献不少金银布帛,现在宋军已经平定了南方,对辽国的进献却还一直没有终止,长期这样下去损失的财富事小,让辽看轻了我大宋,有辱国威事大啊!”

赵匡胤说:“所谓的国威只不过是一些虚名,如果我为了扬国威而置国家于不顾,那就太草率了!你们为国的心思我懂,但是贸然出兵非明智之举。”

李符等人还想再劝,赵匡胤制止道:“此事议到此即可,无须赘言。”众臣只能无奈地退出大殿。

等到众人都退回,宰相赵普才对赵匡胤说:“陛下深谋远虑,臣子们只为求一时的痛快,不能长远去看这件事,倒误解了陛下。”

时任开封府尹的赵光义却不以为然地说:“以大宋的国力,现在只不过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而已,等有了好机会,就不用再等下去了。”

赵匡胤说:“你所说的好机会,只有在我们有十足把握可以赢的情况下,才是好机会,否则只会招来灭国的灾难!先前和北汉的几次战争中,辽军只不过出兵一部分来支援他们,宋军就大败而归,现在如果再挥起大旗向辽国挑战,岂不是自取灭亡吗?”

赵光义说:“那难道我们就要忍气吞声吗?”

赵普说:“当然不是,陛下之所以现在不愿意北伐,是因为有更长远的打算。”

赵匡胤点点头说:“每一次的战争发生,百姓都要承受巨大的税赋压力。现在南征结束不久,兵力恢复还需要很长时间,更何况长期以来我们和辽的对抗总是失利。如果逞一时之勇而让百姓遭殃,又怎么能算是为国打算呢?”

赵光义说:“但现在年年进献给辽国的财物不也是百姓的负担吗?那些珍宝布帛源源不断地被送往辽国,就好像送到一个无底洞里,辽人是不会就此满足的。与其等到他们不满足再来侵略,不如我们先发制人。”

赵匡胤说:“辽人的战火侵扰,为的不就是那些财物吗?现在,我将这些财物奉给他们,相当于换取边境的安宁,不让百姓、生产遭殃,也算值得。为了这些财物,确实增加了百姓的负担,但和战火侵袭带来的损失相比,这样的负担也不算什么了。”

赵普说:“陛下一直所希望的,无外乎就是一个‘安’字,只要国泰民安,就算损失一些财物,也不用在意。但是这一番苦心,不知道世人是否明白。”

赵光义叹口气说:“如果用这样的方法就能安定,那当然最好。但燕云十六州的失地至今未能收回,只怕群臣和百姓都会因此认为我大宋无威,不能保国土完整。而那些燕云百姓翘首期盼陛下北伐,好让他们回归的心情,也是无人能解啊。”

其实,对于赵光义和群臣的心思,赵匡胤非常清楚,他也非常期望燕云十六州可以尽快收复。石敬瑭的割地一举,不仅让这些地方的百姓被辽族统治,需要承受非常残酷的压榨,也同样将中原地区的北方边境置于非常危险的境地。燕云就如同辽国插进中原地区的一把尖刀,为他们提供了随时入侵中原的跳板。丧失了北方保护屏障的大宋国土,袒露在辽人的铁蹄之下,赵匡胤作为一国之君又怎么能忍受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