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说天下系列-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玄武门之变’中,萧瑀也是极力赞成李渊让位给李世民的。但是当李世民做了皇帝之后,大封功臣,萧瑀发现站在自己身边的人全是些出身贫寒低贱的人,魏征、房玄龄等都是李世民最为重视的大臣,都是从社会底层一步步走上来,在李世民的称帝道路上作出了贡献而被重用的。这些和萧瑀出身大不相同的人与他共事,让他很不舒服,认为是侮辱了自己尊贵的身份,一度不愿意与房玄龄等人一起议事。李世民对他这种心理有些哭笑不得,但萧瑀性情骨鲠,李世民也拿他没有办法。

对于唐初的清明政治,房玄龄和杜如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建议李世民轻徭薄赋,与民生息,让经历了战火的百姓可以慢慢恢复生产。对此,李世民表示同意,但是萧瑀对这项提议却嗤之以鼻,轻蔑地说:“真是父母是何等样人,便会说何等样的话。这些低贱的草民一天到晚想的,就是让朝廷免了赋税,丞相真是会为他们着想啊!这样一来,你家里今年是不是可以多收几斗了?”

这话一说出来,那些出身贵族的官员纷纷掩面而笑,而房玄龄等却尴尬得不知道如何是好。

李世民笑了笑说:“丞相是为了百姓打算,这也是百姓的福祉嘛!”

萧瑀说:“自古以来,便是百姓供养朝廷,现在他们企图不供养了,让朝廷去吃什么呢?再说了,以前皇上赏赐个千户,就可以让大臣吃饱穿暖,尽心国事了。现在减了赋税,皇上就算赏个万户,恐怕大臣还得自己去田里耕种才有饭吃,哪儿还有心思为国尽忠呢?”

这些直接对李世民不敬的话,除了萧瑀其他人谁也不敢讲,但李世民听了萧瑀的指责,却并不恼怒,只是让众臣回去好好想想。隔了没多久,房玄龄的提议便被广泛推广,在各地都获得广泛的好评。而萧瑀所提出的反对意见,似乎没有起到丝毫的作用,这让他也很不舒服。

与萧瑀同朝为官的唐俭其实也是出身豪门,其祖父就与李渊的祖父并称为“八柱国”,后来到了隋朝两人也是世代交好,和萧瑀也算是有同朝之谊。唐俭好心劝告他:“如今房玄龄、杜如晦等人深得皇上欢心,又是拥立皇上的有功之臣,大人且不要太过与他们为敌,反而惹得皇上不高兴。”萧瑀冷笑一下说:“我会怕他们?这群人只不过是借助了时事而飘飞的柳絮,等到风停,他们还是会回到他们本该去的尘埃中。现在飞上云端,只不过是暂时的,他们没有任何根基,又怎么会长久呢?”

唐俭虽然在李渊起兵时立过大功,揭发了独孤怀恩谋反,救了李渊一命,但在新的王朝建立后,他并没有恃功自傲,而是恭顺地听从了李世民的调遣。他见劝不了萧瑀,只好叹口气,说:“懂得时务的人,会明辨自己的处境,了解当前的情势做最合时宜的事,说最得体的话,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平安。我所能为您做的,就是提出这些建议,至于以后要如何作为,就全看您自己的了。”

萧瑀说:“不管是任何时候,我都不会和那些低贱的人为伍,这就是我的原则。”

在以后的朝政之中,萧瑀果然是这么做的,他时时站在房玄龄、杜如晦等对立面,凡是房、杜提出的建议,他一概反对;而凡是房、杜不支持的,他便会大声喝彩。而房玄龄和杜如晦此时又深得李世民的信任,所以久而久之,萧瑀逐渐不被秦王集团的人欢迎,形成了与整个秦王集团对立的局面。

一年的端午,李世民大宴群臣,君臣其乐融融,欢坐一堂。宫女们奉上了精致的美食,曾经效力于秦王集团的温彦博对身边的房玄龄说:“当年在田间耕作,每到端午时节能吃到一个粳米粽子便觉得极其兴奋,兄弟们都会欢欣鼓舞、喜不自禁。”

房玄龄听了笑着说:“对啊对啊,那个时候能吃饱就已经不错了,还哪儿来的这么多美食呢?所以如今天下太平,人人都可以饱食,正是皇上的无上功德啊!”

众臣听了,纷纷附和。只有萧瑀冷笑一声,说:“只不过吃点东西而已,哪儿就来了这么多话可讲?我想,丞相是不是没吃过这些,所以现在也有点喜不自禁了呢?”

这种充满了嘲讽的话,萧瑀已经不是第一次当着众臣的面说了,每一次都让房玄龄极其尴尬,但是房玄龄都会隐忍不语。李世民看到萧瑀又在讽刺房玄龄出身低微,不希望让房玄龄再难堪,便劝解说:“大家不要拘谨,尽管饮酒作乐。”

可是萧瑀却大袖一挥,站起来说:“有些人不懂得美酒的妙处,只会牛饮。让我和这样的人为伍,我怎么有心情喝酒呢?”说着,便大摇大摆地朝宫门外走去。

本来还欢声笑语的宴席霎时便静了下来,大家面面相觑,萧瑀傲慢的态度让李世民的脸色非常难看,但又不好当场发作。唐俭见状忙说:“萧侍郎恐怕是喝醉了,皇上不要见怪!小臣敬皇上一杯,祝吾皇四海升平,与天同寿!”说着举起酒杯一饮而尽,众臣也都假装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举杯互敬。

李世民讪讪地饮了几杯,了无趣味地退到内宫。对唐俭说:“萧瑀忠诚有胆识,并无贪财好功之举,尽心尽职,但唯一秉性鲠直狷介,难容人之短,对大臣不恭。这样下去,势必会让大家互相猜忌打压,于朝堂不利。”

唐俭说:“也许是这段时间房、杜受到您的宠信,他有点气不过而已,过段时间就会好了。”

李世民摇摇头说:“如果有大臣因为才能受到信任,他便要这样,那岂不是乱了朝纲?而且,他这样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看样子,他是不愿与房、杜等人同朝为官了。既然如此,我也只能有所取舍。今天,你就将我的意思传达给他,要不然就调遣到鄞州去做刺史,要不然就让他回家颐养天年吧!”

唐俭看李世民这么说,知道他这次是真的生气了,便不敢再替萧瑀说好话。他将李世民的意思传达给萧瑀,萧瑀看李世民决意要保护房玄龄,舍弃自己,便梗着脖子说:“既然这样,我就遁入空门,远离这些尘嚣。”

萧瑀出家做了和尚之后,虽然房、杜依然很低调,但满朝的大臣也都认识到李世民用人的根本,不在其出身高贵,而在其是否真正有用。因此,也都开始勤勤恳恳为国献策。在这种人才观的指导下,那些勤政爱民的官员被不断提拔,即使出身贫贱也不会妨碍他位列公卿;而那些依靠祖荫的士族子弟也开始人人自危,认识到不能光靠爵位立足了。这种超脱的人才观为唐的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储备了大量人才,并且提出了很多有利的政策,使唐的国力迅速增强。

第四章 一统天下

1。 李世民也有失手时

李渊于公元618年五月在长安称帝之后,立即引起了当时各地反王们的注意,虽然他们知道这一天迟早要到来,但真正开始面对这一天的时候,每一个人的反应均不相同。有些人应接不暇,分不出精力来,如李密;有些人视而不见,只求可以自保一隅,如宇文化及;而有些人则不能容忍,卧榻之侧的鼾声让他不能安眠,决意要平定了李渊才甘心,这便是先于李渊于公元617年在秦州称帝的西秦霸王薛举。

在李密、王世充、窦建德等人混战的时候,薛举并不是闲着观战,他通过不断兼并小股义军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声威极重,坐拥三十万兵力。薛举盘踞在关中李渊的西边,他企图联合李渊北边的梁师都,对李渊形成夹击之势。但因李渊的积极连横而未能和梁师都达成协议,鉴于此,薛举决定独自进攻李渊。

薛举来势汹汹举兵到了唐的地盘泾州,李渊凝重地对李世民说:“现在新朝刚刚建立,一切根基还不稳,所以这一次薛举乘机来犯,一定不能给他任何机会。”

李世民也充满信心地说:“薛举虽然兵力强盛,但他为人残暴,不抚恤下属,肯真心为他而战的人并不多。这一次,我一定可以给他一个教训,为大唐赢得胜利!”

对于这个跟随自己多年的儿子,李渊非常有信心。以李世民当时的谋略智慧,绝对可以与薛举一战。因此他命令李世民带着十万大军到了泾州,和薛举形成了对峙的局面。为了确保这一次可以稳操胜券,李渊还让刘文静、殷开山等人都随军前去,帮助李世民出谋划策。

唐王朝建立之后,在李渊起兵、登基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一帮人都得到了重用,刘文静、裴寂、殷开山等人全部身居高位。他们在危急时刻是肝胆相照、患难与共的战友,在获得胜利后却做不到像从前一样坦诚,皆因利益的分配引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