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明君-第3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一句很俗的俗话来形容朱祁镇那丰富的知识面,那就是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路。朱祁镇对于许多事情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但至少,他知道了表面,就比如这个近湖别墅,他只是自己先动手弄出了一个草图,然后交给了大明的那些画匠,让那些画匠完善。然后再把这弄好的设计图交给工部官员。这样,朱祁镇想象之中的新家,将会出现在六百年前。

说实话,朱祁镇对于后世的那种平平板板的鸽子笼式建筑深恶痛绝,来到了古代之后,在宣府所居住的那所谓的行宫,其实也就是宣府的一位巨贾的别院,不过,对于朱祁镇来说,倒是很喜欢这样的建筑和环境,很有一种古代的古风和典雅美。

可是来到了紫禁城里边,那种巨大的建筑物空旷得犹如一个蓝球场,再小怕也得小那排球场大小。而且宫里边,每一座宫殿都有专门的宦官侍候,住在那种屋子里边,旁边站着一票朱祁镇最不乐意瞅着的阉人,朱祁镇就深深地感觉不适应,所以才决定搬出来,暂时居住在紫禁城外的西苑这里。

其实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中南海,而明代开发西苑的帝王,正是朱棣。朱棣是个马上皇帝,即使在定都北京之前,他也多次来北方巡狩。或是远出塞外与蒙古人作战,或是来北京经营他的新都。

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和当年的元世祖忽必烈一样,在新都建成之前,皇帝没有一个接受群臣朝拜或议事的正式场所,十分不便。初时,永乐帝每至北京,仍御旧宫,也就是做皇帝之前的旧居燕王府,但随着新都建设日程的不断推进,终于决定要将旧宫“撤而新之”。永乐十四年八月,即故宫建奉天三殿。

为解决新宫建设期间的办公场所,“乃命作西宫,为视朝之所”。永乐十四年八月丁亥,作西宫,它的位置就在元代的隆福宫旧址,亦即明代的西苑。

新宫建成之后,正式的朝会活动便改在大内进行了,而纵贯皇城中轴线以西的太液池及其附近地区,仍被建设成西苑。明初的燕邸重又恢复了皇家御苑的本来功能。

而崇智殿,便是其中的一处,只不过这里只是为了在紫禁城建设完成之前,临时所造的办公场所,所以,自然行造得较为窄小精悍。这倒让朱祁镇住起来感觉不错,不过,仍旧很不满意,所以朱祁镇决定,还是弄一套让自己住得舒心的别墅。

毕竟这里,朱祁镇可是知道的,这里就是未来的中南海,未来中国的政治中心所在。居住在这里,正符合一位后世来的穿越者那种歪歪流的心理满足感。

朱祁镇正在这一个劲歪歪意淫的当口,却有侍卫来报,石亨以及另外数位大臣连袂而至,说是有要事相商,听得此言,朱祁镇不由得眉头略略一扬。“行,让他们去崇智殿等着,朕一会就回去。”朱祁镇吩咐了一声之后,慢慢悠悠地朝着崇智殿方向行去,一面朝着那身边的心腹袁彬问道。“你猜,石总兵他们是因何来寻朕?”

ps:今天就这么多了,同学们慢慢瞅,我得去休息了,这几天,可能是卡着思路了,所以写得有些渣,不好意思,会努力扭过来的。

第三百二十章尔等当朕是什么?!

第三百二十章尔等当朕是什么?!

………………………………

第三百二十章尔等当朕是什么?!

“微臣猜不出来。"《》"。或许与于、王等大人有关吧?”袁彬歪着头想了想,略显得有些犹豫地答道。

“呵呵,”听到了这话,朱祁镇不由得笑了起来,就袁彬那比水里的鲶鱼还要油滑的脑子,能想不到是因为什么才怪,而朱祁镇亦同样在得知这几位大臣连袂而来的时候,就已经隐隐觉得怕也是与今日早朝之时,宣布由三法司会审诸多被拘押的大臣之事有关。

“怎么这才早朝结束了不一会,诸卿就来寻朕,莫不是有什么要紧之事?”朱祁镇回到了崇智殿,朝着这几名拜伏于地的大臣摆了摆手,笑眯眯地问了一句,不过不待诸人答话,朱祁镇又接着向那石亨问道。“对了石卿家,这些日子,京师大营整训之事如何?”

那石亨朝着朱祁镇遥敬了一礼,沉声道:“启奏陛下,京师大营诸军皆在严格整训之中,依陛下旨意,京营诸将士与边军精锐打散合练,实为良策也。”

“如此甚好,杨老爱卿这些日子养府于府内,京师大营诸多军务,可要都压在你的肩上了,望卿莫要让朕失望才是。”朱祁镇笑着点了点头。

“陛下放心,臣定不负陛下厚望。”石亨倒也不客气,前几日,杨洪旧疮复发,病卧于床。而那于谦现如今的身份,也不合适,所以朱祁镇遂让石亨暂统京师大营兵马。

见朱祁镇满意地表情,石亨又接着言道:“臣等觉得,以三法司会审诸多郕王余党,耗费时日甚多,更会使得奸佞之徒有可乘之机,以脱罪责……”

看着那石亨在那侃侃而谈,而其身后的那十余名大臣亦是一脸仇敌同慨之色,朱祁镇心里边不由得冷笑连连,看样子,这个石亨,还真不愧是在历史上留下了大名的石亨,除了在历史的战场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几笔之外,更是在大明的朝堂之上留名。

只不过,他在朝堂之上所留下的,是遗臭千年的骂名罢了。

石亨言罢,那都督张軏也站了出来一番长篇大论,末了,还加了上这样一句。“……为了我大明江山社稷之安宁,臣请陛下速斩一干郕王余党,以威摄天下。”

“对,臣附议。”

“臣也附议,请陛下速斩之。”

看着那十余名大臣们的嘴脸,朱祁镇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却没有开口,双目灼灼地扫过了这些臣工,看到了朱祁镇投来的目光,原本鼓噪不停的大臣们觉得犹如芒刺加身,不由得心头一凛,紧紧地闭上了嘴巴子赶紧把脑袋垂了下去。

那石亨接触到了朱祁镇的目光,看到朱祁镇脸上溢出的那一丝丝似笑非笑的表情,不由得心头一停,却仍旧硬着头皮言道。“陛下,臣冒死进言,不斩郕王一党,此事无名。”

“不斩郕王一党,此事无名?这话我怎么听着耳熟?”朱祁镇抬起了手指,摸了摸下巴,一脸的疑惑,是的,这话他似乎在哪里见过,可惜这会子一时还真想不起来了。

朱祁镇的目光最后落在了一名身形矮小的文官身上,长的也颇相貌堂堂,可惜就是身高太挫了点,大概也就是一米六出头的样子,在那石亨等北方大汉蹲在一块,实在是像个小孩子似的。而这些大臣里边,似乎就这位兄台自己不知道名字。朱祁镇不由得问道:“卿乃何人,官居何职?”

“启奏陛下,臣徐有贞,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听到了朱祁镇的问题,这名官员赶紧答道。

听到了这个名字,朱祁镇不由得一呆。“徐有贞,你是徐有贞?”

徐有贞看到朱祁镇如此表情,不由得心头狂喜,赶紧又拜下言道:“微臣正是徐有贞,陛下莫非不记得了,微臣宣德八年登进士第,选庶吉士,正统二年进为侍讲,侍奉于陛下左右……”

徐有贞口才不错,至少把他陪伴在当年朱祁镇身边的事,嗯,事无巨细,几乎能一一道来,而且这家伙说到最后,还摆出了一副泪流满面的表情,说是当日朱祁镇陷落于那瓦刺之手后,他徐有贞那个悲催啊,望着北方痛哭流涕数天数夜,若不是因为体力不支,被家仆拖回去抢救,说不定他就会变成大明时代的第一根望夫石,呃,是望帝石云云……

徐有贞在这一番涛涛不约的长篇大论,那石亨等文武大臣,此刻却全都是一脸又妒又恨,嗯,一脸的羡慕妒忌恨,仿佛如果这里不是崇智殿内而是一块捕猎场,怕是这会子徐有贞已经被石亨等人给剥皮分尸了都。

听得朱祁镇两眼发青,再看到了这群大臣们的表情,朱祁镇好不容易才强忍住要暴笑出来的冲动,这些大臣,还真是够**裸的,当然,这位徐有贞的确很有才华,至少忽悠了这么久,说得是声情并茂,颇有后世演艺界大师的风范。

更让朱祁镇想不到的是,今天,居然遇上了这位向另一个历史时空的朱祁镇谏言,最终让那朱祁镇杀了于谦等诸多文武大臣的徐有贞。

最终,听得头皮发麻的朱祁镇也忍不住开口打断了那徐有贞涛涛不绝之言。“卿之忠耿,朕已知晓,嗯,朕心甚慰。不过啊,诸位卿家,朕是男人,更是大明的天子,俗语有云,一口唾沫一个钉,言出必行,方为君子所为。朕总不能转眼之前,又把自己说出去的话给生生咽回去吧?如此一来,那岂不是等于让朕自己抽自己的耳括子?”

“这……”听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